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颅脑损伤急性期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112例患者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检查凝血常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按照患者伤情和预后不同对比凝血指标差异.结果 (1)根据GCS评分分组,TT在GCS≤5分组比GCS6~8分(P0.05)、GCS 9~12分(P<0.001)两组都高,FBG在GCS≤5分组较后两组降低(P<0.001);(2)根据GOS评分分组,GOS 1分组TT值比GOS2、3、4、5分组延长(P<0.01),FBG在GOS 1分组较GOS2、3、4、5分组明显降低(P<0.001);(3)有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比无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PT、APTT值延长(P<0.05),Fbg降低(P(0.05);(4)存在外伤性脑梗死比无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PT、APTT值缩短,Fbg值降低(P<0.001);(5)D-二聚体:GCS评分越低,D-二聚体阳性率(0.5 ?g/ml)越高(P<0.001),GOS评分预后不良(1~3分)D-二聚体阳性率比预后良好(4~5分)组高(P<0.001),有继发性血肿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继发性血肿者高(P<0.001);有外伤性脑梗死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外伤性脑梗死者低(P<0.01).结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存在凝血异常,这种凝血异常与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有关,也与伤后并发症和患者预后有相关性,D-二聚体比凝血常规项目更能敏感地反应出这种凝血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非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取患者2 mL静脉血,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第3 d和第7 d清晨空腹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损伤后24 h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变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分析其在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静脉采血,血凝仪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变过程中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疾病发展中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增高,其在入院前、入院后5d、入院后7d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40±0.09)、(2.20±0.38)、(3.50±0.72)mg.L-1,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通过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早期干预治疗,病情判断及预后,以及防止不可逆性脑缺血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I)以及预后的影响,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价值。 方法 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时段采集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检测伤后血浆D-D动态变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第3天、第7天以及第15天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分成2组,颅脑CT复查提示颅内血肿较前明显增大者(≥25%)为PHI组,未明显增大者为对照组。进一步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分析D-D对颅脑损伤程度、PHI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8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42例为PHI患者,发生率为47.73%。PHI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D-D含量均显著高于非PHI患者(24 h内:7.47±6.35 vs.2.01±2.46;第3天:4.06±3.43 vs.1.41±2.37;第7天:2.73±3.03 vs.0.91±1.38;第15天:1.77±3.15 vs.0.41±1.07,均P<0.05);GCS评分≤8分患者D-D含量明显较高,GCS≥9分患者D-D含量较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D-D含量较高者,PHI发生率亦较高;预后不同的患者D-D含量有显著差异。 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中D-D含量异常增高,可作为PHI发生的预测因素,是判断患者伤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部分凝血指标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7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4h、3d、7d、14d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血浆含量,结合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CS)分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伤后24h内两项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与伤后7d、14d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g检测结果与伤后3d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DD含量与GOS呈负相关;Fg与GOS呈正相关。结论DD、Fg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应用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姚平波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0(4):410-412
目的 观察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D-二聚体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6例,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3、30天检测血清P-选择素、D-二聚体、血糖水平及SSS评分.P-选择素、D-二聚体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对P-选择素、D-二聚体与S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S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型,P-选择素及D-二聚体水平均随分型加重而明显增加(P<0.05);颅脑损伤患者各时间血糖、P-选择素及D-二聚体、SSS评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血清P-选择素及D-二聚体水平与SSS下降值呈直线正相关(r=0.51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选择素及D-二聚体水平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后的有效指标.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P 选择素 (P se lectin)、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变化 ,探讨它们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 :测定 5 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中P 选择素和D 二聚体含量 ,按GCS评分分组 ,并与对照组比较 ,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伤后均出现血P 选择素 ,D 二聚体含量升高 ,P 选择素含量 (16 .2± 5 .6 )~ (31.6±5 .9) μg·L-1(P <0 .0 5 ) ,D 二聚体含量 (0 .5± 0 .2 )~ (1.3±0 .3)mg·L-1(P <0 .0 5 ) ,以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尤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并与患者伤情成正相关关系(r=0 .70 8,P <0 .0 5 ) ,与预后密切相关 .结论 :P 选择素与D 二聚体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测定他们的含量变化 ,对于伤情判定、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在创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其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颅脑创伤患者(PHI组48例,非PHI组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PHI发生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PHI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PHI发生的关系。结果PHI组的D-二聚体浓度为(7.08±3.87)mg/L,非PHI组为(4.34±3.21)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和D-二聚体浓度与PHI的发生有关(分别为OR=0.407,95%CI:0.132—0.825,P=0.018和OR=1.254.95%CI:0.980~1.374,P=0.021)。ROC曲线推算D-二聚体浓度的最佳临界值为4.05mg/L,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和70%,大于此值PHI的发生率达74,1%。结论颅脑外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作为PHI发生的一个预判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可以更好地预判和及时诊断颅脑创伤后PHI的发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其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颅脑创伤患者(PHI组48例,非PHI组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PHI发生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PHI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PHI发生的关系.结果 PHI组的D-二聚体浓度为(7.08±3.87)mg/L,非PHI组为(4.34±3.21)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和D-二聚体浓度与PHI的发生有关(分别为OR=0.407,95% CI:0.132~0.825,P=0.018和OR=1.254,95%CI:0.980~1.374,P=0.021).ROC曲线推算D-二聚体浓度的最佳临界值为4.05 mg/L,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和70%,大于此值PHI的发生率达74.1%.结论 颅脑外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作为PHI发生的一个预判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可以更好地预判和及时诊断颅脑创伤后PH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级。系统传统的三级颅脑损伤中的第Ⅲ级再细分为Ⅲ_1、Ⅲ_2和Ⅲ_3型。这种分级方法有助于临床认识和处理急性颅脑损伤,并且与颅脑损伤的病理损害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本文指出颅脑损伤的中心问题是脑的损伤,而脑的损伤中又以脑干及脑干邻近组织结构的损伤最为重要;由此,本文的分级也是以此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伤后早期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 ,对 60例急性颅脑损伤(损伤组 )病人和对照组 ( 30例 )的 2 4h心电图 (Holter) ,应用美国DMS分析软件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结果 :①损伤组颅脑损伤后早期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均降低 (P <0 .0 1 ) ;②损伤组正常R R间距标准差(SDNN)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 (P <0 .0 5)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住的106例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45例,其中20例恢复良好,轻残8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死亡61例,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者死亡24例,6~8分者死亡37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高,预后相对较差。早期诊断与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救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互关系,以及高血糖的防治对策。方法:所有病人均在入院6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依GCS评分将65例患者分为两组:Ⅰ组(GCS>8分)39例,Ⅱ组(GCS≤8分)26例。按GOS评分,在伤后1个月时将病人分为良好(包括恢复良好和中残)、差(包括重残和植物状态生存)、死亡组。结果:Ⅰ组血糖(6.2±1.1)mmol·L1,Ⅱ组血糖(10.3±3.0)mmol·L1,两组间的血糖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预后良好组血糖为(6.3±2.0)mmol·L1,差组血糖为(8.4±1.8)mmol·L1,死亡组血糖为(12.3±3.3)mmol·L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是GOS=3.52-0.31×GCS+0.060×血糖,P<0.01。结论:入院时血糖浓度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测定入院时血糖含量,对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27例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表现以侧脑室、三脑室及基底池受压或消失为特征。临床预后差。提出CT诊断标准为:(1)脑室/颅腔比率<20%;(2)三脑室部分受压或消失;(3)基底池部分受压或消失。具备其中两项即可诊断。根据脑室脑地受压及中线移位程度将CT表现分为3型,6个亚型。 相似文献
18.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1例特重型颅脑伤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6例。结论 早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对治疗恶性颅内高压,减轻中枢系统的继发损伤,为后续治疗创造机会,并能明显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