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红  赵德芳  王路华  许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97-2798
目的通过热分析技术证实共熔体的形成。方法按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方法分别测定乳糖、格列齐特以及乳糖和格列齐特不同比例混合样。结果DSC曲线和TG曲线证明乳糖和格列齐特一定比例下形成共熔体。结论乳糖和格列齐特一定比例下经高速研磨混合的样品形成了共熔体;采用该工艺技术可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主药格列齐特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11种不同类型药物的纯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着重探讨了实验条 件的选择及方法的限制等技术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热分析法研究白障明片的处方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苗华  陆彬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0):616-62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筛选与白障明无相互作用的辅料、片剂处方组成与工艺,改善了白障明的吸湿性。白障明片20min累积溶出度为98.84%±0.64%。白障明与白障明片用热重分析法分别测得热解活化能Ea为116±13kJ/mol与126±7kJ/mol,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在37℃、RH75%放置3个月,外观与含量等无变化。  相似文献   

4.
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差示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双炔失碳酯含α体的纯度。从热解曲线中看出,凡峰形尖锐、坡度小,则熔点高,含α体的含量高。同时根据熔距亦能判断α体的纯度。当熔点高、熔距短则α体的纯度高。随着本品近10余年来合成工艺的改进,目前双炔失碳酯中含α体的纯度有较大提高,因而制剂的剂量可作适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阿胶的差示扫描量热鉴别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栋华  刘雪峰 《中草药》1993,24(6):314-315,333
  相似文献   

6.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蛋白质热变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介绍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在蛋白质热变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讨论如何运用DSC技术研究蛋白质热变性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及蛋白质热变性与生理活性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DSC在蛋白质热变性研究中的应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甘草酸钾与复方扑热息痛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伟  王大庆  米广太  王春香 《中成药》2000,22(3):225-227
目的以Kissinger方程测定扑热息痛的热降解活化能方法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甘草酸钾与复方扑热息痛的相互作用.结果活化能为405.80kJ/mol.结论甘草酸钾与扑热息痛、扑尔敏之间无相互作用,可以配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及其伪品进行分析.以铝坩埚为参比,DSC量程±50 mw,升温速率20℃/min,升温范围30~500℃.结果 不同产地的山茱萸DSC图谱基本相似,在190℃处有一吸收峰,361℃处有一放热峰;山茱萸与其伪品的差热曲线差异明显,其中放热峰相差不大,但焓变值相差较大.结论 差示扫描量热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茱萸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李维峰  王玉蓉  杨春梅 《中成药》2005,27(10):1218-1220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与差热分析法相比,由于DSC采用单独加热器来修正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具有功率补偿(所补充的热量差与样品发生变化时的热效应相同)功能,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不用预处理等优点,在药学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也已应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分析.通过DSC谱图,可对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分散状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中药提取物相互作用的差示热分析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琴  侯世祥 《中草药》1995,26(11):576-577
用古方“生脉散”、“四逆汤”、“逆附汤”及其单味药物材提取物为样本,将单味药材提取物作为总体组分看待,以其差示热分析曲线为固定特征,用DTA曲线峰形、峰位的变化以及“三点法”规则分析了这3个古方及其药材提取物相互配伍的DTA曲线,探讨了用DTA研究复中药提取物相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一枝黄花全草提供新的直接鉴别方法。方法利用FT-IR光谱法分析了一枝黄花全草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的峰形进行了归属分析。结果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均能达到分类鉴别、种类认定的目的。结论该方法具简便、快速、不需对样品分离提取等特点,为鉴别一枝黄花全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一枝黄花的化学光谱特征。方法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一枝黄花进行光谱分析。结果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分别在665,606,535和504 nm处,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74 nm。结论此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定一枝黄花。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枝黄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0.2%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16-1.43μg,r=0.9999;本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为1.52%。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一枝黄花药材中绿原酸、芦丁和山奈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 柱(4.6 mmx20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2 nm,柱温25℃。结果:绿原酸、芦丁和山奈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1 712.1X +11.686(r=0.999 3)、Y =13 584.0X +13.984(r=0.999 4)、Y =5 971.2X +4.617 5(r=0.999 8);线性范围分别为63.2~442.4 μg、8.1~56.8 μg、10.8~75.7 μg; 回收率分别为98.6%(RSD=1.4%)、99.2%(RSD=0.8%)、100.3%(RSD=1.0%)。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一枝黄花中绿原酸、芦丁和山奈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蔡毅  朱华  谢芳 《中药材》2003,26(2):88-90
实验研究表明下延叶排草的显微结构鉴别特征为:茎的皮层中可见分泌道散在,中柱鞘纤维环状排列;髓大,中央具众多分泌道。叶上表皮细胞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并有类圆形油细胞散在;异面叶,中脉维管束2个,大小悬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匹绸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色谱方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一匹绸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羽扇豆醇(Ⅱ)、豆甾-4一烯-3-酮(Ⅲ)、胡萝h苷(Ⅳ)、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V)。结论:化合物Ⅱ、Ⅲ、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地稔的止血作用,寻找其止血有效部位。方法选取健康小鼠,应用剪尾法、玻片法和毛细管法研究地稔水提液、50%乙醇提液和95%乙醇提液的止血凝血时间。然后对止血效果最好的提取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所得萃取部位进行止血实验,找到地稔的止血有效部位。结果 3种提取液中以50%乙醇提液止血效果最佳:剪尾法止血时间为3±1.49min;玻片法凝血时间为1.4±0.45min;毛细管法凝血时间为1.8±0.48min。50%乙醇提液依次萃取的各部位中,正丁醇部位止血效果最佳:剪尾法止血时间为2.35±1.16min;玻片法凝血时间为1.4±0.56min;毛细管法凝血时间为1.4±0.57min。结论选取的3种提取溶剂以50%乙醇为最佳,地稔的止血有效部位为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18.
假鹰爪属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研究假鹰爪属植物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假鹰爪属植物油状物,以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60多个成分,鉴定了其中48种化合物。结论: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苯甲酯在假鹰爪、大叶假鹰爪和云南假鹰爪中含量很高,而在毛叶假鹰爪中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假鹰爪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近代波谱学方法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假鹰爪枝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两个氧化阿朴菲生物碱为3,9,11-三甲氧基-1,2-亚甲二氧基氧化阿朴菲(3,9,11-trinethoxy-1,2-methylenedioxyl oxoaporphine,1),oxoanolobin(2),两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荠芋黄酮(mosloflavone,3),黄芩素-7-甲醚(negletein,4),一个甾醇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在该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