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栓性疾病常常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液中纤溶系统能力有重要的关系.故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显得极重要,为了了解我市老年人血液中纤溶系统能力,建立老年人的正常参考范围,现将我院两千多名老年人体检中筛选出健康老年人150名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抑制物(PAI)活性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亲体供肝移植后由于止血和凝血指标的异常可出现出血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但其具体变化规律如何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亲体肝移植受体围手术期止血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抽取44例亲体肝移植受者移植前、移植后1~7 d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抗凝血酶活性、纤溶酶原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动态变化.以32名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与结论:移植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抗凝血酶活性、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0.0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升高(P<0.01);移植后1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活性逐渐恢复正常,纤溶酶原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仍异常于正常值(p<0.01).结果提示亲体肝移植后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的恢复是相对较快的,而纤溶因子的恢复则较为迟缓,纤溶功能亢进,是肝脏移植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移植后凝血与止血功能的监测,是预防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血栓性疾病常常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液中纤溶系统能力有重要的关系。故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显得极重要,为了了解我市老年人血液中纤溶系统能力,建立老年人的正常参考范围,现将我院两千多名老年人体检中筛选出健康老年人150名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抑制物PAI活性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健康体检150名,男性102名,女性48名,年龄50-89岁,经实验室检查肝、肾、心功能正常,无高血压者。 1.2 测定方法 早晨7:00~8:00…  相似文献   

4.
伴随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 ,纤溶系统同时启动 ,因子XIIa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同时 ,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 ,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或纤维蛋白原 ;活化的蛋白C促进tPA的产生和释放。体内天然存在两种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剂 ,分别为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和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现有溶栓药物都是纤溶酶原激活剂。该激活剂激活纤溶酶原 ,使其生成纤溶酶 ,形成的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 (原 ) ,形成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第 9期本栏目图 1 ) ,血栓溶解。体内还存在抗纤溶机制 ,PAI-1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纤溶系统功能变化。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结果,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差异的OSAHS患者52例和健康者48例。以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g),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PAI-1:A),以酶联免疫法测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tPA:Ag)、纤溶酶原含量(PLg:Ag)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PAI-1:A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SAHS组vWF、Fg、PAI-1:A、PAI-1:Ag水平明显升高,PLg:Ag、tPA:Ag含量明显降低,tPA:A无明显变化。结论:OSAH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Ⅲ)及纤溶相关指标(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预后的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3-2014-02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1例,按照生存组和死亡组分为二组比较凝血及纤溶功能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相互间的差异,分析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抗凝血酶-Ⅲ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百草枯中毒死亡组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高于生存组(P0.01),抗凝血酶-Ⅲ低于生存组(P0.05)。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死亡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8、0.741和0.629,均P0.01),抗凝血酶-Ⅲ水平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r=-0.644,P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D-二聚体,抗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均具有中高度的预测预后价值,根据最佳截断值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预测死亡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69.5%~85.1%,60.5%~89.4%,0.593~0.653。结论: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对于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较好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I活性、Fg含量及D-Dimer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说明μA及AMI患者存在明显凝血活性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减退,这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颖  梁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4):330-332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的变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影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并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降低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比值升高,常规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肾炎患者存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失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纠正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和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体内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对健康人及冠心病(CHD)患者之纤溶功能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经常、习惯的体育运动可提高健康老年人的纤溶活性,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短期的剧烈运动不仅可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而且还可能降低其血浆纤溶活性,促进冠脉内血栓的形成或心肌梗塞(AMI)的发生;但长期的康复运动却可通过提高其血浆纤溶活性,从而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及降低AMI患者的再梗塞率,其机理主要是影响了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10.
妊娠与DIC     
一、产科DIC发病背景 1、血液凝固性亢进 从血栓弹性可以看出,孕妇有r和K短缩,ma增大,有特征性的血液凝固性亢进。 2、凝血因子增加 妊娠期除凝血因子Ⅷ外,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均增加。凝血因子增加的比例:抗凝血酶Ⅲ几乎没有增加,凝血系统处于优势状态。另外,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C)也增加。 3、纤溶活性低下 妊娠时,各脏器及血液的纤溶活性有降低倾向,即孕妇血液的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血液中的激活物活性降低。另外,纤溶酶增加,纤溶酶原的消耗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