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中国广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筛选135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暂不进行牙周治疗,仅行与治疗组相同的口腔卫生宣教。观察2组患者基线及干预后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基线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PD是预测高水平CRP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平均PD相关(r=0.230,P=0.009),与平均AL不相关(P〉0.05)。治疗后,治疗组PD减少(0.48±0.45)mm,AL减少(0.32±0.51)mm,CRP下降(1.56±5.03)mg/L。治疗前后,治疗组PD(t=10.014,P=0.000)、AL(t=5.888,P=0.000)及血清CRP水平(t=3.157,P=0.00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PD(t=-3.318,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平均AL和血清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尚不能确认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和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135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平均值(7.33±1.4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暂不接受治疗,只接受口腔卫生宣教。观察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和血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全口平均PD(F=89.956,P=0.000)、PLI(F=82.399,P=0.000)、BOP(F=169.535,P=0.000)随时间推移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全口平均PD随时间推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02,P=0.076);PLI(F=11.443,P=0.001)、BOP(F=6.537,P=0.008)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组间比较PD(t=-3.318,P=0.001)、PLI(t=-4.354,P=0.000)、BOP(t=-5.86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FPG(F=4.325,P=0.015)和HbA1c(F=6.654,P=0.003)随时间推移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PG(F=0.215,P=0.756)和HbA1c(F=1.767,P=0.184)随时间推移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两组间FPG(t=-1.386,P=0.171)和HbA1c(t=-1.065,P=0.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尚不能认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3.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支持治疗可以维持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文章从牙周支持治疗对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槽骨高度、年缺失牙率、不同牙位治疗效果等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 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控制、血清炎症指标以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前期临床试验人群中的 56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平均临床附着水平> 3 mm)纳入本研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牙周指数(包括平均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在基线、 1.5个月、 3个月、 6个月连续 4次的变化。结果 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后平均探诊深度( F=62.898,P=0.000)、临床附着水平( F=51.263,P=0.000)和探诊出血指数( F=75.164,P=0.000)在治疗后逐渐改善,其中平均探诊深度(t=-2.050,P=0.045)和探诊出血指数( t=-4.538,P=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hsCRP(F=6.391,P=0.010)、 HbA1c(F=4.536,P=0.011)、空腹血糖( F=3.073,P=0.031)降低,其中 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 t=-2.261,P=0.028)。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改善伴 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和血清炎症指标以及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慢性肾病(CKD)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分两组,A组为无全身严重疾病的牙周炎中老年患者38例,B组为伴慢性肾病的牙周炎中老年患者46例,两组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于牙周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检测其血清CRP及牙周指标。结果:A组治疗前牙周状况与B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状况与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非常显著(P〈0.01),A组的治疗效果好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CRP与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患者CRP与治疗前也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CRP与BOP、PD、AL等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能通过改善牙周状况而降低慢性肾病伴牙周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GAgP)患者牙周序列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5例GAgP患者在龈上洁治后1个月内完成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及光动力治疗,刮治后4周再评估,行翻瓣及翻瓣植骨术,每3个月进行1次牙周维护,序列治疗后纵向观察12个月。在基线和维护期各时间点记录全口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和牙齿松动度,磨牙记录根分叉病变的程度。结果:在基线时患者平均PD(3.96±2.21)mm,BOP阳性位点占88.1%。序列治疗后12个月平均PD(2.36±1.28)mm,BOP阳性位点减少至8.7%,其中轻、中、重度位点治疗后PD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gP患者经牙周序列治疗和定期牙周维护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DMCP)患者牙周状况、糖代谢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A1c ( GHbA1c )控制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HbA1c<7.00%,DMCP1组,30例)和血糖控制较差组(GHbA1c≥7.00%,DMCP2组,30例);选择不伴有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1、3个月时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空腹血糖(FPG)、GHbA1c及血清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3个月时,3组PD、SBI、PLI、BOP阳性率、血清sICAM-1水平比基线时均明显降低(P<0.05),CP组和DMCP1组CAL比基线时亦均明显降低(P<0.05),但DMCP2组CAL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3个月时,DMCP2组GHbA1c水平与基线时比较平均降低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组和DMCP1组在整个观察期间GHbA1c水平与基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程度及血清sICAM-1的水平,并可改善血糖控制良好者的牙周附着水平;该治疗还可以降低血糖控制较差者的G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DMCP)患者牙周状况、糖代谢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DMCP患者和不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CP)患者各30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分别记录所有患者牙周临床指数: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探诊出血(BOP),并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e)及TNF—α的水平。结果:DMCP组和CP组中PD、BOP和血清TNF—α水平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降低(P〈0.05),且CP组下降更显著(P〈0.05)。AL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下降值无显著性差异。DMCP组血清FBG、HbAIc水平在治疗后3、6个月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牙周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伴牙周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糖化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于牙周治疗前、后一个月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糖化白蛋白(FA)、甘油三酯(TG)水平、牙周指数.结果 经牙周治疗后,伴重度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TG水平外,血清IL-6阳性百分率(P<0.05)、FA水平(P<0.001)有明显下降;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治疗后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0.001).结论 非手术牙周治疗可能降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外周血循环IL-6水平,糖化白蛋白水平、牙周状况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物局部应用治疗伴糖尿病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伴糖尿病的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和实验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术后局部应用大黄提取物软膏)。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检查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CAL)、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 BOP)。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比治疗前,2组患者在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 PD、CAL、BOP均有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牙周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大黄提取物局部应用辅助治疗伴糖尿病的重度牙周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患者135例,其中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63例(T2DM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72例(CP组);另从沈阳市口腔医院体检中心选择牙周健康正常人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各组的牙周状况以及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HbAlc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牙周基础治疗前T2DM组和CP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牙周基础治疗前比较,T2DM组和CP组的CRP、TNF-α及IL-6含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周基础治疗前,T2DM组的HbAlc含量明显高于CP组和正常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T2DM组的HbAlc含量显著下降,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全身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指导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31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后,分别在基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检测牙周临床指标和血糖代谢指标。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探诊出血、菌斑指数;血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31例患者基线、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6个时间点的附着丧失量(P=0.003)和探诊出血阳性率(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如探诊深度(P=0.203)、菌斑指数(P=0.087)、空腹血糖(P=0.352)和糖化血红蛋白(P=0.071)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卫生指导可以短期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但对牙周组织退缩没有更大的帮助,尚不能认为口腔卫生指导对血糖代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经牙周病基础治疗后,其血清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牙周病基础治疗,对照组暂不进行任何牙周病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测量并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level,AL)、血清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PD、AL、血清瘦素治疗前分别为(6.73±0.82)mm、(3.25±L07)mm、(1.0,2±0,84)ng/mL,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4.88±0.91)mm、(1.96±1.01)mm、(0.86±0.39)ng/mL,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4.54±0.78)mm、(1.83±0.99)mm、(0.67±0.28)ng/mL。试验组PD、AL、血清瘦素水平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D、AL、血清瘦素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期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病基础治疗可降低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血清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外周血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32例,采用非手术牙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和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压计index,BI),许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分析法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索-1β(interleukin-1β,1L-1β)、门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f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mtein,CRP)含量。结果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PD由(5.35±0.97)mm减至(2.72±0.65)mm,AL由(5.83±1.12)mm减至(3.24±0.79)mm,BI由3.45±0.83降至0.80±0.77,差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β、IL-2和IL-6水平均有所下降,TNF—α及CRP水平均数略有升高,其中IL-1β由(0.184±0.045)ng/mL降至(0.145±0.039)ng/mL,TNF—α由(1.082±0.206)ng/mL升高至(1.182±0.154)ng/mL,治疗前后IL-1β及TNF-α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牙周临床指标,降低外周血IL-1β水平,升高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程度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13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根据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牙周附着丧失(Attach ment Loss,AL)的程度分为2组:2型糖尿病伴轻度慢性牙周炎组、2型糖尿病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分别测定血清h s-CRP、FPG水平并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较2型糖尿病伴轻度慢性牙周炎组血清FPG、hs-CRP水平升高,两组间FPG(t=7.144,P0.001)、h s-CRP(t=13.49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年龄(t=-0.369,P=0.712)、性别(P=0.819)、饮酒(P=0.697)、吸烟(P=0.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相关分析发现PD与FPG(P0.001)、h s-CRP(P0.001)呈正相关。结论:牙周炎症可能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FPG、h s-C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难治性牙周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以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健康组、慢性牙周炎组以及难治性牙周炎组患者各40例,记录所有接受检测者的牙周炎临床指标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周附着水平(AL)以及探诊出血(BOP)的相关变化情况;然后采用高效液相关层析法检测所有接受检查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空腹血糖(FPG)指标变化情况,并且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瘦素(LEP)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难治性牙周炎组中患者的血清中HBALC(10.902±2.129)%、FPG(9.783±2.109) mmoL/L、LEP(1.347±0.658) μg/L的浓度明显高于慢性牙周炎组和健康组HBALC(5.601±0.375)%、(5.142±0.319)%、FPG(5.689±0.712)、(5.432±0.467) mmoL/L、LEP(0.912±0.256)、(0.462±0.119) ng/mL(P<0.05);所有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指标与PD、AL、PLI以及BOP指标值都呈正相关,R值依次分别为0.497、0.534、0.509和0.571(P<0.05)。结论: 难治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瘦素水平会逐渐升高,血清瘦素水平与PD、AL、PLI以及BOP指标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症对冠心病患者CRP水平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横向研究初步探讨牙周炎症对冠心病患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受检者共60人,包括冠心病+牙周炎组、单纯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20人。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牙周临床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并检测血脂水平(HDL、LDL、TG、CHO)和白细胞计数。采用ANOVA法分析以上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别,Pearson法分析hs—CRP与牙周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冠心病组hs.CRP显著高于单纯牙周炎组和健康组(P〈0.05),单纯牙周炎组的hs—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牙周炎+冠心病组牙周指标均高于单纯牙周炎组和健康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牙周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牙周感染和炎症可能是牙周炎+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