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访视护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前访视,透析中精细化护理、透析后回访与评价.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关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诱导期透析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访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掌握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新  马建  易红 《武警医学》2004,15(3):235-236
慢性肾衰(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常见的死亡原因。因病情重笃,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发生休克、昏迷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血透室从1991年~2001年收治慢性肾衰MHD患者337例,透析21346例次,其中43例,57例次并发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42例,56例次,现将我们的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彩梅 《西南军医》2010,12(3):591-592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尿毒症病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动静脉内瘘(AVF)则是血透患者所必需建立的血管通路。1966 年Brescia首创了皮下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至今35年,AVF 已成为长期血透通路的基本模式。我科10年来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建立AVF共476例,成功458例,失败18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建立AVF 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术前血管的保护。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确诊的CRF(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需长期透析治疗。其中男性326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41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患者进行了827次血液透析(简称血透)。血透使大部分急性肾衰患者获愈(治愈率77.7%);使慢性肾衰患者延长了生命,为其中6例创造了肾脏移植条件。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治疗肾衰竭的重要手段,随着血透技术的日臻成熟,患者的长期存活年限在增加。保护好患者的生命线——标准内瘘(前腕末端的桡动脉与桡侧皮静脉吻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1993~1998年在我院血透的53例患者内瘘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对策,以保证内瘘长期使用。1 临床资料53例血透病例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血透时间1个月至7年。血管吻合方法:缝合法49例,其中出现问题者8例(163%)。钛轮钉法3例,其中出现问题两例(667%)。人工血管法1例。出现的问题(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马兜铃酸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或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调查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38例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在分别接受维持性血透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分析肿瘤发生与透析时间的关联.结果 38例马兜铃酸患者(血透患者15例,肾移植患者23例):随访11~85个月,肾移植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13.0%(3/23)低于血透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46.7%(7/15)(P<0.05),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是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较好的治疗措施,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 ,长期维持血透患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血透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依然是影响透析疗效的两个重要并发症。我院对 2 5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失衡的患者改用可变钠透析 ,均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自 1 999- 0 1~ 2 0 0 2 - 0 7,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2 5例 ,男 1 1例 ,女 1 4例 ,年龄 2 6~ 73岁 ,平均 (48.5± 5 .9)岁。透析期间体重增加 2 .5~ 5 .0kg ,原发病中 ,慢性肾小球肾炎 1 7例 ,慢性肾盂肾炎 1例 ,糖尿病肾病 2例 ,高血压肾病 3例 ,未明…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做为常规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急性中毒及其它疾病,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肾替代治疗中移植固然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好办法,但是并不影响血液透析的发展,反可促进透析技术的提高。现将血透室自2002年3月至2005年  相似文献   

10.
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一种分子量小于17800d(daldon)的低分子亚铁血红素蛋白。存在于平滑肌,骨胳肌和心肌中。正常情况下,易被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故血浆中Mb含量甚微,需用放射免疫测定始能发现。血Mb与肾功能的关系国内外已有报导,但对血透,肾移植的血浆肌红蛋白(SMb)变化报导甚少。我们于1996-03~1998-06间,观察了23例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SMb,16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SMb及1例肾移植患者血透前后及肾移植后的SMb,旨在讨论肾功能不全患者S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18例因甘露醇治疗引起急性肾功衰竭的脑出血患者早期局部肝素化和无肝素紧急血透治疗的临床观察,评价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紧急血透组18例采用体外小剂量肝素化或无肝素高血流量血造,并加强超滤脱水。非血透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血透组治愈17例,死亡1例,人均透析1.72次,未见诱发出血或凝血。对照组治愈2例,死亡10例(P<0.001)。结论:提出本方法减少了肝素诱发出血危险,安全有效。此类患者所需血透次数少,显效快,宜早期紧急血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CT静脉造影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临床怀疑中心静脉病变血透患者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内瘘侧上肢肿胀,皮温增高8例患行均行中心静脉介入治疗,术前行前臂及中心静脉CT造影,在轴位基础上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荡密度投影,重建并记录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狭窄程度和范围。将CT静脉造影与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CT静脉造影显示中心静脉狭窄3例(1例75%,2例90%),闭塞5例,其中左侧头臂静脉病变2例,在锁骨下病变1例,右头臂静脉病变4例,右锁骨下静脉病变1例:病变范围0.5~2.0 cm,平均1.2 cm,与DSA造影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CT静脉造影可以准确显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部位、狭窄程度和范用,为球囊和支架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称之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随着社会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病人逐渐增多,这类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容易导致多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失败使自身血管无法再利用.因此,人造血管内瘘就成为再建生命线的理想选择.本中心于2008年2月~2010年4月共行人造血管内瘘8例,临床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用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征,寻求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4例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观察。(1)对不同部位(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组及股静脉组)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2)对相同部位不同预防方法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从样本中筛取80例经颈内或锁骨下静脉途径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前期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后期43例为试验组,使用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的试验方法,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1)常规预防感染方法的61例临时中心静脉导管中,共发生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12例(19.6%),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29.2%)显著高于颈内及锁骨下静脉(13.5%)(P<0.05);(2)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3)两组采用不同的预防感染方法感染率分别为13.5%和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易发生感染,而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用药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延长置管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可能减少重新置管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急诊血透的患者大多是急性中毒和不同原因所致的急性肾衰。这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但大部分经数次血透治疗后可以痊愈。因此,临床上对这类患者行血透时,一般都采用桡足背动脉穿刺与大静脉置管的方式,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进行血透治疗。本文就38例急诊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的方式与护理重点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以来急诊透析的患者38例,其中毒蕈中毒8例、鱼胆中毒5例、农药中毒6例、术后急性肾衰3例、蜂蜇伤2例、安定中毒1例、酒精中毒1例、外伤性急性肾衰1例,另有11例为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瘘专项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60例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30例),研究组接受内瘘专项护理(30例),比较两组内瘘成熟度指标、开始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明显大于参照组、头静脉距皮深度低于参照组,其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士护理专业性、风险评估、动静脉瘘宣教及服务态度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瘘专项护理开展后,可促使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内瘘快速成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E)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诱导血透患者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0例血透患者和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AGE刺激组、不同剂量VitE组及不同刺激时间VitE组,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生化法测定NO水平.结果 血透患者单核细胞分泌IL-1β、TNF-α的基础水平较正常人高,AGE可刺激正常人及血透患者单核细胞分泌大量的IL-1β及TNF-α(P<0.01),50μg/ml及100μg/ml的VitE均可显著抑制AGE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0.01).VitE对AGE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1β、TNF-α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关系.未经刺激的血透患者及正常人单核细胞分泌NO,AGE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正常人及血透患者单核细胞NO的分泌,VitE则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促进NO的分泌.VitE对这些炎症介质的促进或抑制在24h达到高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其作用不再明显.结论 VitE促进AGE诱导的单核细胞NO分泌,抑制IL-1β和TNF-α的分泌,对AGE引起的病理改变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8.
96例危重创伤患者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重症创伤患者,如何有效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自体血回输、急诊开胸心肺复苏术、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等急救技术抢救患者,一直是基层医院关注的问题。笔者对1999年12月~2002年12月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258例多发伤患者中,96例危重患者的救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因肺部感染住院的患者和未发生住院事件的患者进行比较,探索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合并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由于长期输血,抵抗力低下,以及医源性的交叉感染等极易并发病毒性肝炎感染。近年来由于献血员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及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血透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已明显下降。目前丙型肝炎感染已成为血透患者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对我院6年来维持性血透患者丙型肝炎感染情况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