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常规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在诊断肾癌中的价值.方法45例共46个肾细胞癌和7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MRI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I常规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肾细胞癌(73.9%,34/46)平扫以混杂信号为主要表现,但颗粒细胞癌(83.3%,5/6)以等或低信号为主.82.6%(38/46)可见假包膜,60.9%(28/46)可见肿瘤滋养血管,47.8%(22/46)出现坏死或囊性变.动态增强,皮质期明显增强42.5%(17/40),轻中度增强57.5%(23/40).7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4个出现脂肪或脂质信号,动态增强皮质期明显增强28.6%(2/7),轻度增强71.4%(5/7).结论MRI常规平扫结合动态增强可以反映肾癌组织学和血供特性,可鉴别其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相似文献
2.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304-2306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肝左叶癌患者72例,所有患者接受CT平扫后追加增强扫描,接受CT平扫为对照组,接受CT平扫后追加增强扫描为观察组,并以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CT诊断方案在肝左叶癌鉴别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差异。结果诊断结果方面,观察组共检查出70例,总符合率97.22%,对照组共检查出56例,总符合率77.78%,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0.90%,均明显分别高于对照组的灵敏度76.50%、特异度6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左叶癌患者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利用增强扫描肝脏供血特点可定性诊断肝左叶癌病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癌亚型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癌68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行肾皮质期扫描,在增强的程度上,透明细胞癌比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强化明显(P<0.05)。在强化方式上,不均匀性强化及周边强化多见于透明细胞癌(90%)和乳头状肾细胞癌(92%),而均匀性强化多见于嫌色细胞癌(71%);透明细胞癌出现钙化的频率(12%)明显低于乳头状肾细胞癌(25%)和嫌色细胞癌(43%)(P<0.05)。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较嫌色细胞癌更容易肾周、静脉侵犯。结论:在鉴别肾癌亚型中,肿瘤的强化程度是最有价值的参数,而强化方式、钙化的有无及肿瘤的扩散方式起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6)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小肾细胞癌的不同病理亚型运用三期MDCT进行扫描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小肾细胞癌的患者62例,其中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36例,嫌色细胞癌6例,乳头状癌20例,全体患者均接受三期MDCT扫描,包括平扫、皮髓质以及实质期三个阶段。比较分析平扫CT值水平,增强CT值水平、强化程度还有增强的异质性水平,同时对比三种病理亚型的CT值以及增强后的异质性水平。结果:透明细胞型的增强CT值、强化值和增强异质性水平最高。三种病理亚型在皮髓质期以及实质期的CT值以及增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CT值和增强水平相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皮髓质以及实质期的增强异质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鉴别诊断小肾细胞癌的时候运用三期MDCT扫描的增强CT值以及异质性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研究CT平扫和增强及MR平扫和增强的应用分别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154例经确诊后的胰腺癌患者,分别采用CT平扫及CT增强、CT综合进行诊断,MR平扫、增强和综合进行诊断,将这几种扫描法按照自由组合排列的方法进行对比,诊断其对胰腺癌的灵敏度。结果 CT平扫的诊断准确性比MR平扫的诊断准确性要低,MR增强的准确性相对较高。结论 CT和MR平扫在胰腺癌的诊断中都可以使用,但CT增强或MR增强二者可以任选其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三维纹理分析鉴别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cell carcinoma,ccRCC)、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和嫌色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hR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4例ccRCC、22例pRCC和17例ChRCC患者资料,分别提取肾皮髓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增强T1WI上肿瘤三维纹理特征,筛选后应用原始数据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非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分析,计算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动态增强MRI三维纹理分析鉴别ccRCC与pRCC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达88.54%、91.89%、77.27%(AUC=0.846);鉴别ccRCC与ChRCC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达95.60%、97.30%、88.24%(AUC=0.928);鉴别pRCC与ChRCC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达79.49%、72.73%、88.24%(AUC=0.805)。非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均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AUC 0.707~0.928)。结论 DCE-MRI三维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ccRCC、pRCC和ChRCC。 相似文献
8.
MRCP时联合应用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步阅片,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二步骤间定性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提高17.2%、14.7%及20%,差异显著(χ2=6.02,P<0.05),而第二、三步骤间差异不显著(χ2=1.74,P>0.05),但诊断准确率及确认度三步骤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MRCP应与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MR平扫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必要且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12)
目的:探讨早期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ccR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并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52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比较分析52例ccRCC患者平扫、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Ⅰ~Ⅱ级ccRCC的强化程度及强化模式;并以手术或病理学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CT平扫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Ⅰ级和Ⅱ级ccRCC的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及排泄期,Ⅱ级ccRCC的CT值(Hu)均高于Ⅰ级ccRCC(均P0.05)。Ⅰ级ccRCC均匀强化相对更常见,Ⅱ级ccRCC不均匀强化相对更常见。此外,CT平扫准确诊断患者例数为39例,准确诊断率为75%,明显低于三期动态增强扫描98.08%(5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早期ccRCC的分期鉴别有应用价值,Ⅰ级与Ⅱ级ccRCC在强化程度和强化模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可用于辅助进行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相较CT平扫,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ccRCC的准确诊断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5例术前怀疑KIRC的病例,经术后病理确诊(金标准)为KIRC51例、非KIRC14例,同时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鉴别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KIRC及其Fuhrman分级诊断价值,对比分析其平扫、皮髓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KIRC的CT值。结果:KIRC患者与非KIRC患者的病灶大小、病灶单发或多发、坏死、囊变及强化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KIRC的敏感度94.12%、特异度71.43%、准确率89.23%、阳性预测值92.31%、阴性预测值76.92%、kappa值0.673;KIRC患者中Fuhrman分级高级别患者皮髓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强化CT值显著高于低级别(P<0.05);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鉴别高级别KIRC的敏感度88.57%、特异度87.5%、准确率88.24%、阳性预测值93.94%、阴性预测值77.78%、kappa值0.735。结论: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用于KIRC术前诊...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种亚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总医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PRCC的患者27例。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Ⅰ型16例,Ⅱ型1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Ⅰ、Ⅱ型PRCC之间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 结果PRCC Ⅰ型和Ⅱ型2组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后测量的肿块最大径比较,Ⅱ型均大于Ⅰ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t=-29.31,P=0.000;超声造影后:t=-32.17,P=0.000)。Ⅱ型的肿块边界多不清晰,与Ⅰ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Ⅱ型肿块形态多不规则,与Ⅰ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生长方式、强化均匀性以及肿瘤周围组织的强化方面,Ⅱ型与Ⅰ型PRC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40、0.000)。而在肿块位置、回声、血流情况、灌注模式、强化程度方面,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PRCC 2种亚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存在差异,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为鉴别2种亚型提供影像学依据,从而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前病例作矢状动态增强扫描,进行前瞻性分析,评估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21例,行常规MR及动态增强扫描,描绘病灶及周围组织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估动态增强对宫颈癌分期的价值。结果对比剂注入16s后,20例病灶均有不均匀强化,16例(80%)强化病灶信号较子宫肌层和基质高,48S后,病灶信号较宫颈基质高,与宫颈基质之间仍有良好的对比,延时300S后,15例(75%)病灶边缘呈环形强化,比T2WI可更清楚显示病灶与阴道穹窿、宫颈管的关系,但与T2WI相比病灶范围“缩小”。宫颈癌MR平扫分期准确率为72.2%。平扫和动态增强MR综合分期准确率为88.9%。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更好,对小宫颈癌检出更敏感,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对宫颈癌的定位、定性和分期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MR平扫和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MR平扫与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及肿瘤外侵程度判断上的准确性,期望对单纯MR平扫与MR平扫加增强扫描在直肠癌的应用作出评价。方法 收集了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间临床诊断为直肠癌行MRI直肠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共33例。采用MR平扫与薄层增强扫描等多个序列来观察直肠癌的外侵程度与范围。并应用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对MR成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直肠癌的分期:在手术及病理诊断肿瘤限于黏膜下层以内的6例T1期肿瘤中MRI作出了准确诊断5例,1例高估为T2期,故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其中在平扫T1、T2加权像时有2例认为T2期,但3D薄层增强成像1例作出了准确判断。1例仍判断错误(假阳性)。T3期的23例中,MRI平扫T1和T2加权像时诊断正确的21例。2例假阴性低估为T2期,其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100%。而有薄层增强扫描的18例病人其诊断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T4期的病例共4例,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均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符合,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MRI总的分期准确率为90.9%。结论 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及对肿瘤外侵深度的判断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某院的7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组,7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两组CT征象表现.结果观察组肿瘤体积为(3.05±1.23)cm^3,略大于对照组的(2.87±0.88)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型、长椭圆形、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血管侵犯、淋巴结融合比例为82.43%、16.22%、90.54%、54.05%、58.1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闭塞(中央型)、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中央型)比例为58.11%、62.1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为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提供重要信息,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囊性肾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囊性肾癌包括10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例单房囊性肾癌、3例透明细胞癌囊变坏死及1例单纯囊肿癌变。17例囊性肾癌中,CT诊断正确15例;1例单纯囊肿癌变,CT诊断为单纯囊肿;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CT诊断为复杂囊肿。典型的囊性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内单房或多房囊性肿物,具有厚薄不均匀的囊壁,内壁凹凸不平,囊壁不均匀强化,伴有强化的壁结节或实性成分,部分病例囊壁伴有钙化。结论: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具有较大优势,对大部分肿块能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结合应用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造影MS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结合应用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记录扫描的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对诊断结果和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0mAs 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与50mAs MSCT平扫结合150mAs MSCT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相同;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的显示清晰度优良,能满足对肠道疾病的观察和诊断;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结肠结构的三维图像几乎没有影响,但在肝脏及结肠肿块的显示、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腹膜后淋巴结分辨率、图像的三维重建成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既降低患者所受辐射量,又符合诊断要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分别应用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2年10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的个人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CT增强扫描和MRI平扫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50例肝脓肿患者中包括肝动脉源性肝脓肿16例、门静脉源性肝脓肿12例、胆管源性肝脓肿22例;肝动脉源性格肝脓患者病变个数共计64个,门静脉源性肝脓肿病变个数86个,胆管源性肝脓肿病变个数88个。MRI平扫对应(肝动脉源性、门静脉源性、胆管源性)肝脓肿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15/16)、100.00%(12/12)、95.45%(21/22),总检出率为96.00%;CT动脉增强扫描对应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14/16)、58.33%(7/12)、90.91%(20/22),总检出率为82.00%(41/50)。两种方法的胆管源性和肝动脉源性肝脓肿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的门静脉源肝脓肿检出率和总检出率高于CT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测肾细胞癌(RCC)假包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CC的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行中腹部16层CT或320层CT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行MPR;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SCT显示RCC假包膜的能力。结果 29例RCC经病理确诊存在假包膜。应用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26例可清晰显示假包膜,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1%(25/29),98.04%(50/51),96.15%(25/26)和92.59%(50/54);排泄期为显示RCC假包膜的最佳时相,其中冠状位和矢状位MRP显示RCC假包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结论 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较准确地显示RCC的假包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16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其均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结果.结果:Ⅰ级与Ⅱ级早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平扫CT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