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宏 《临床医学》2002,22(3):1-2
目的:探讨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年龄14-22岁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无上消化道疾病的60例青少年作为对照组。胃镜检查时取胃粘膜检测HP,观察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与HP的关系,并将农村、城市病人HP感染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为47.7%,其中慢性胃炎为(65.154)41.6%,十二指肠球炎为(40/88)45.5%,消化性溃疡(40/62)64.5%,胃息肉(2/3)66.7%,胃癌(1/1)100%。对照组HP阳性率为26.7%,城市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为(53/143)37.76%,农村病人为(93/165)56.36%。结论: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农村较城市病人HP感染率为高(P<0.01)。  相似文献   

2.
潘娇芬  应可梁 《临床医学》1999,19(11):31-32
我院于1997年5月~1998年10月对60例反复慢性腹痛患儿通过胃肠钡餐造影(GI)结合血干胶乳法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旨在探讨儿童反复慢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慢性胃炎三者之间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60例反复腹痛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7岁18例,7~10岁23例,10~14岁19例,全部患儿均排除结核病、肝炎、肠寄生虫病、腹型癫痫及外科急腹症疾病,腹痛多为钝痛、阵发性发作,少数也有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无规律性,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有时伴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脐部或剑突下有压痛,腹痛缓解后,患儿正常生活,病程半年至2年或3年不等,经多次驱虫、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囊微量法^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评价疗效中的应用。方法:将92例有反复腹痛患儿进行三种方法检验HP,其中病理组织学切片、HM-CAP检测、快速尿素酶检测三种方法中二项阳性认为有HP感染,同时作胶囊微量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并将二者均为阳性55例反复腹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安慰组(28例),接受雷尼替丁、胶体次枸橼酸铋、呋喃唑酮三联治疗,疗程四周,停药四周后随访。结果:92例反复腹痛患儿HP感染率为63.04%,胶囊微量法^14C-UBT检测HP阳性率为61.96%,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在90-100%之间,三联治疗后治疗组与安慰组腹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21.4%,HP转阴率分别为85.2%和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4C-UBT具有方法简单,准确性高,无损伤、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儿童HP感染诊断及治疗的疗效判定。三联治疗反复腹痛儿童HP感染临床效果好,HP根除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西安地区2006年1月~12月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1289例,总阳性率为24.55%。其中〈1岁、1~3岁、3~5岁、〉5岁各不同年龄纽患儿中MP阳性检出率分则是18.4%,29.48%,27.91%和19.25%;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1~3月14.12%,4~6月23.84%,7~9月35.48%,10-12月24.0%,其中第三季度(7~9月)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结论MP为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儿童人群普遍易感;2006年第三季度MP感染检出率较高,可能有小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对4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了血清HP~IgG测定同时对HP阳性RAP患儿在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一周。结果:48例中HP~IgG阳性28例,阳性率58.5%,28例HP阳性患儿接受正规根除治疗,其中23例症状显著改善,随访三月,腹痛未再发作。结论:儿童HP抗体阳性率与HP感染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是筛查儿童HP感染的有效方法,对于反复腹痛患儿在排除肝、胆、胰疾病后,要考虑到HP感染。  相似文献   

6.
头晕是小儿常见的症状。近3年来我们对86例小儿慢性(病史≥3个月)复发性头晕患儿做了全面地检查,最后确诊为慢性鼻窦炎50例,占所调查对象的58.14%,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36例(72%),女14例。年龄≤6岁7例,~9岁21例(9岁以下占56%),~12岁22例。病程<6个月19例,~1年5例,>1年26例(52%)。1.2 症状 头晕性质:旋转性头晕14例,非旋转性头晕36例(72%)。睡眠后头晕减轻7例。头晕持续时间wt半小时18例,~3小时19例(wt3小时占74%),~24小时5例,>24小时8例。发作周期:l日数次至数日1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HSP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HSP好发年龄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年龄(6.7±2.8)岁;冬春季节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5.1%(130/173);感染是HSP的主要诱因,占42.2%(73/173),95例检测过敏原,阳性35例(36.8%),其中食品占71.1%(13/95);皮疹为临床症状的首位,占83.8%,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占11.0%,其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占57.9%(11/19);85.7%(60/70)患者血液D-二聚体升高;所有患儿都存活。结论:HSP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好发,感染为主要诱因,该病临床袁现典型,D-二聚体升高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微需氧分离培养是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最经典、最可靠的方法。本文用HP选择性培养基(HpSBM),从103例受检患儿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Hp42株,检出率为40.8%,三个不同年龄组(3~6岁,7~11岁和12~14岁)患儿的Hp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分别为22.7%、40.6%和59.1%;血清中抗Hp-IgG也随之递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岛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现状,及其与胃部疾病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做好预防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儿科收治的673例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60例慢性非活动性胃炎、46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36例胃溃疡、112例十二指肠溃疡等不同病种患儿的HP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患儿的HP总感染率为40.4%,并且随着胃炎程度的加重HP阳性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病种间HP感染分析显示:儿童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HP阳性率分别为40.4%、88.9%和96.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P感染与儿童患儿胃炎的炎症程度、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预防并阻断HP感染的传播途径,养好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利于减少儿童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儿童17例家庭训练情况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孤独症儿童长期家庭训练的现状及效果。 方法:观察对象为1998年武汉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作组调查的17例孤独症儿童,均为独生子女,其中男12例,女5例,当时年龄4.1~12.7岁,平均(8.1&;#177;2.5)岁。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标准。2006年该协作组采用自编的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情况调查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对17例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情况进行8年后的追踪调查,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1例女孩失踪,2例男孩失访,最后有14名孤独症儿童进入结果分析。①孤独症儿童长期家庭训练人员以母亲为主(占93%),常用训练方法是游戏疗法(占36%);患儿家长对孤独症知识比较了解(占86%),对长期训练的评价认为有效(占57%),而且对训练仍抱有信心(占64%)并坚持治疗。②经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检测,训练后儿童孤独症状有明显好转,1998年的平均总分77.02&;#177;18.35,2006年平均总分52.52&;#177;16.50,减分24.50&;#177;1.85,减分率为31.81%。但有7名儿童滞留家中。 结论: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场所,长期家庭训练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疑有上消化道疾病的279例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及对87例患儿中87例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84例作快速尿素酶试验,63例行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如三项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则可诊断为HP感染。[结果]279例胃镜检查出上消化道疾病277例。其中慢性胃炎168例,消化性溃疡92例,十二指肠炎21例,食管炎7例,过敏性紫癜5例,食管异物3例,胃内异物2例,胃息肉、胃黏膜脱垂、食道裂孔疝、食管贲门炎各1例,正常2例。87例HP检测中,阳性率为51.72%。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88%(22/4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1.29(19/31),十二指肠炎40.0%(2/5),胃溃疡33.33%(2/6)。【结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HP感染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高,其次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且儿童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obas 4800检测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癌状况。方法对2222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cobas 4800 HR-HPV检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TCT )检查,计算 HR-HPV感染的阳性率与年龄段关系,及与 TCT阳性率的比较。结果2222例标本中HR-HPV阳性者395例,阳性率17.8%,其中 HPV16感染86例(3.9%),HPV18感染31例(1.4%),其他12种高危型感染278例(12.5%)。所有样本在19~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70岁6个年龄段HR-HPV的感染率分别为23.23%(84/361)、21.5%(147/686)、15.0%(92/613)、14.7%(56/380)、6.8%(9/132)、14.0%(7/50)。各年龄组的HR-HP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R-HPV 阳性例数中,TCT阳性97例,阳性率为24.56%(97/395),高于阴性组的1.59%(29/18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统计数据中 H R-HPV感染高峰在19~29岁,以其他12种 HR-HPV为主,HR-HPV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检测的敏感性,若同时联合 TCT检测可早期发现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3.
谢媛媛  李静  麦贤弟 《新医学》2006,37(10):667-668
目的:探讨血清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特异性抗体IgM滴度在判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变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应用间接凝集试验法检测所得的血清MP-IgM的滴度与MP感染患儿病情的关系。结果:113例患儿中,轻度MP感染58例(51.3%),中度感染32例(28.3%),重度感染23例(20.4%);MP-IgM滴度1:80有19例(16.8%),滴度1:160有24例(21.2%),滴度1:320有28例(24.8%),滴度1:640有29例(25.7%),滴度1:1280有13例(11.5%)。经统计学分析血清MP-IgM的滴度与MP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2,P〈0.01)。结论:血清MP-IgM滴度的测定有助于判断患儿的病情,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结果集感染情况。方法随机选择350例儿童,对其进行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350例儿童中,共检出173例病毒感染者,其中,副流感病毒(PIV)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350例患者中共检出71例,百分比为20.3%,检出率最高的为PIV2与PIV3;38例检出腺病毒(AD),百分比为10.9%,其中AD11检出率较高;17例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百分比为4.9%;风疹病毒(RU)检出率较低。3岁以下儿童RSV检出率较高,7~14岁的儿童PIV与AD检出率较高。14岁以上儿童病毒检出率逐渐下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幼儿,应重视预防RSV感染,对于学龄儿童,应重视预防PIV及AD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 M )的临床特点与病原体感染多样性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11例确诊为IM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分为≤3岁组,3~6岁组,6~13岁组。结果 年龄≤3岁占63.9%,3~6岁占24.2%,6~13岁占11.9%;单种病原体感染96例占45.5%,混合病原体感染108例占51.2%,有7例占3.3%未找到病原体,混合感染患儿症状更多更重,经抗病毒及联合治疗,所有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IM中年龄≤3岁患儿多见,EB病毒是IM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多数,其病情更重,对混合感染患儿联合用药有效。  相似文献   

16.
小儿颅内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2月~1996年12月共收治小儿颅内肿瘤38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占同期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8.56%。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0例(5.63%),女性18例(47.37%)。l岁以内1例(2.63%),l~3岁2例(5.26%),4~6岁7例(18.42%),7~9岁8例(2.05%),10~12岁Ic例(26.32%),13~14岁10例(26.32%)。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4岁,学龄期儿童28例(73.68%)。病程最短18天,最长8年,平均9个月。1.2症状、首发症状和体征:见附表。1.3首发症状与误诊情况:本组患儿误诊12例占全组的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灭滴灵三联疗法,并与33例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行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灭滴灵三联疗法分别治疗4周和2周对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停药2个月后复查,胃溃疡HP根治率分别为86.1%(31/36)及68.9%(20/33),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8.9%(32/36)及3.6%(21/3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根治率分别为86.1%(26/30)及63.3%(19/3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7/30)及20/30(66.7%)(P〈0.05),治疗不良反应少。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老年人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肺炎衣原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与儿童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问接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阳性率57.5%(23/40),正常儿童28人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阳性率32.1%(9/28);P=0.039。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5%(27/40)和42.9%(12/28),P=0.043;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oA(25/40)和35.7%(10/28),P=0.030。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与肺炎衣原体有较密切关系。肺炎衣原体的检测可为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92年11月~1997年10月对住院1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衣原体培养分离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衣原体特异性lsM、IgG抗体或PCR检测,以证实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衣原体(TWAR)是广州市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并对不同检测方法所得结果提出讨论。l材料及方法1.l对象;136例中,男93例,女43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7岁,卫岁以内婴儿60例,~3岁48例,~7岁28例。诊断为支气管肺炎gi例(66.9%),支气管炎35例(25.7%),支气管哮喘并感染10例(7.4%)。1.2标本收集:()患儿入院后即取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及分析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 M 抗体,探讨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ELISA原理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季节及年龄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患儿标本930例,阳性例数为334例,总阳性率为36%。其中男性患儿阳性率为30.7%,女性患儿阳性率为43.9%。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36%及40%。0~1岁、1~3岁、3~6岁及>6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19%、33%、43%及51%。结论女性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P<0.05);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但四季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0~1岁的患儿阳性率最低,6-14岁的患儿阳性率最高,且年龄分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