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ZES)与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hoco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站(http://scholar.google.com/),收集建库至2016年1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ZES与SES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按Ch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对纳入的RCTs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共6 672例患者,其中ZES组3 434例,SES组3 238例。结果显示:ZES组与SES组总病死发生率(RR=0.99,95%CI=0.83~1.19,P=0.93)、心源性猝死率(RR=0.86,95%CI=0.63~1.19,P=0.37)、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RR=1.05,95%CI=0.93~1.20,P=0.43)、心肌梗死发生率(RR=0.84,95%CI=0.68~1.02,P=0.08)、靶血管血运重建率(RR=1.19,95%CI=0.99~1.42,P=0.06)、支架内血栓发生率(RR=0.82,95%CI=0.46~1.46,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病变血运重建率(RR=1.49,95%CI=1.18~1.89,P=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总死亡发生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相似;与ZES相比,SES能明显降低支架术后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但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结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长期疗效。方法:经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支架内狭窄患者63例,平均随访22个月,观察有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果:63例患者中,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6.5%,未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事件。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疗效优于金属裸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与年龄、性别、病变严重程度、病变直径、原支架种类及药物支架涂层材料无显著相关。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药物洗脱支架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当前常见的药物洗脱支架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介绍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及紫杉醇洗脱支架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0-01/2006-12与药物洗脱支架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drugeluting stents,sirolimuseluting stents,paclitaxel-eluting stents,coronary”,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万方数据库2004/2007期间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治疗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冠心病”,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相关;观察对象应为冠心病患者;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70篇相关文献,52篇符合纳入标准,选用其中30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资料综合: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药物洗脱支架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及紫杉醇洗脱支架,已经有数个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这2种药物洗脱支架均能显著地减少靶血管的再狭窄率和靶血管治疗失败率。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相比较,再狭窄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应用雷帕霉素支架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减少。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的安全性与疗效性及成本效益问题。结论:药物洗脱支架能显著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的再狭窄率,被认为是心脏介入治疗的第3个里程碑,但其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其使用应更趋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观察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4/2008)检索关于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词为"洗脱支架、裸支架".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9项实验2 731例血管内支架置入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置入后比较,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血管再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洗脱支架较金属裸支架能明显减低再狭窄率,靶病变血管重建率等,但其远期在体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在小血管复杂病变中置入是有效的,且能明显减少术后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率.但由于纳入试验少,证据的强度不足,其他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有待更多证据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6.
背景:冠心病患者发生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拟行再次支架置入治疗时选择何种类型药物支架尚无定论。目的:对比同种及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84年1月至2012年2月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搜索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等数据库中同种及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篇,均包括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再次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或紫杉醇洗脱支架的临床试验,共983例患者。同种与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处理首次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在全因死亡(P=0.31,I2=14%,OR=0.92,95%CI[0.40,2.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P=0.64,I2=0,OR=2.68,95%CI[1.00,7.24]、支架内血栓发生率(P=0.82,I2=0,OR=2.02,95%CI[0.37,11.08])及靶病变血管重建(P=0.63,I2=0,OR=1.15,95%CI[0.75,1.76])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同种与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背景:冠心病患者发生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拟行再次支架置入治疗时选择何种类型药物支架尚无定论。目的:对比同种及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84年1月至2012年2月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搜索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等数据库中同种及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篇,均包括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再次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或紫杉醇洗脱支架的临床试验,共983例患者。同种与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处理首次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在全因死亡(P=0.31,I2=14%,OR=0.92,95%CI[0.40,2.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P=0.64,I2=0,OR=2.68,95%CI[1.00,7.24]、支架内血栓发生率(P=0.82,I2=0,OR=2.02,95%CI[0.37,11.08])及靶病变血管重建(P=0.63,I2=0,OR=1.15,95%CI[0.75,1.76])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同种与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尽管随着冠状动脉支架设计工艺与技术的改善,金属裸支架的再狭窄发生率已降至15%左右,但仍成为制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最大瓶颈.药物洗脱支架是近年来问世的新颖支架,在预防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方面展示了美好的前景.虽然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令人鼓舞,但是适应证还是相对单一,一些相关问题还未解决.那么药物洗脱支架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和金属裸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分析影响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其面临的问题,探讨药物洗脱支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自1977年起分别经历了从PTCA、BMS和DES三个革命性的发展阶段,药物涂层支架(DES)自2003年问世以来,以其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优势超越了裸金属支架(BMS)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DES已将支架内再狭窄率由BMS时代的25%降至5%[1];但支架内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似乎有增多趋势,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是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发生的极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低,但往往产生致命性后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7例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33例和无再狭窄组124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与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再狭窄组33例,糖尿病18例(54.5%),术后反复心绞痛26例(78.8%);无再狭窄组124例,糖尿病31例(25.0%),术后反复心绞痛72例(5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1;χ2=4.77,P=0.03).2组慢性完全闭塞分别为11例(19.3%)、12例(7.6%),分叉病变12例(21.1%)、16例(10.2%),弥漫病变15例(26.3%)、19例(1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2、4.34、6.32,P均<0.05).再狭窄组植入支架57枚,无再狭窄组植入157枚.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术后反复心绞痛、慢性完全闭塞、分叉病变、弥漫病变和支架长度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OR分别为3.52、2.59、3.05、3.14、3.08、0.93,95%CI分别为1.56~7.90,1.02~6.59,1.11~8.36,1.30~7.59,1.34~7.05,0.88~0.98,P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糖尿病史、术后反复发生心绞痛、慢性完全闭塞、分叉病变、弥漫病变及支架长度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in-stent restenosis (ISR) after coronary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seven patients including 118 males and 39 females,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stenosis group (33 patients) and non-restenosis group ( 124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angiographic results. The associations of ISR with clinical and coronary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using univi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 the restenosis group,there were 18 cases of diabetes mellitus ( 54. 5% ), 26 cases of frequency angina ( 78. 8% ),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31 cases of diabetes (25.0%) and 72 case of frequent angina (58. 1% ) in the non-restenosis group (χ2 = 10. 60, P < 0. 01, χ2 = 4. 77, P = 0. 03 for diabetes mellitus and frequent angina,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non-restenosis group, the occurrence rates of chronic total occasion, bifurcatus lesions, diffuse lesions were significandy higher in the restenosis group ( 19. 3% vs 7. 6% χ2 =5.92,21.1% vs 10. 2% χ2 =4. 34,26. 3%vs 12. 1% χ2 =6. 32,Ps <0. 05). Fifty-seven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restenosis group,and one hundred and fifty-seven into the non-restenosis group.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iabetes, frequent angina,chronic total occlusion lesions, bifurcatus lesions, diffuse lesions, stent length and diameter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estenosis ( OR value were 3.52,2. 59,3.05,3. 14,3.08,0. 93,95% CI were 1.56 - 7.90,1.02 - 6. 59,1.11 - 8. 36,1.30 - 7.59,1.34 - 7.05,0. 88 - 0. 98 respectively, Ps < 0. 05 ). Conclusion After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 diabetes mellitus, chronic total occasion lesions, frequent angina, diffuse lesions, bifurcatus lesions and stent length and diameter are associated with follow-up restenos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CAD)支数临床特点,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3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按CAD支数分为4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1支病变101例,2支病变88例,3支病变119例,4支病变27例。随着侵犯CAD支数的增加,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分级、心功能减退、冠脉狭窄程度计分均逐渐增加;患高血压病和有饮酒史者的比例亦逐渐增加;脂紊乱、空腹血糖升高与吸烟者的比例有所增加。结论:CAD的严重程度受年龄、高血压、吸烟及饮酒的影响;同时CAD严重者心功能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为预防和诊治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血浆Hcy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73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88,95%CI(4.40,5.35),P〈0.00001],失效安全数Nfs0.05为1339,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高水平Hcy与冠心病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7例川崎病(KD)所致冠脉瘤和10例冠状动脉瘘(CAF)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二者在声像图上的表现均为冠状动脉扩张增宽,极易误诊,但以下几点可供鉴别:1.CAF多见于RCA呈柱状扩张而KD致冠脉瘤好发于LCA呈球囊状扩张;2.CAF显示范围较长而冠脉瘤则较局限;3.CAF可显示心腔内漏口并检出异常彩色血流和湍流频谱而冠脉瘤无此改变;4.若听到心前区杂音及检出非对称性心脏扩大则CAF可能性大。最后指出二者在临床上可并存,此时应注意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IVUS显像评价MultiLink支架植入后6个月追踪结果和对比MultiLink新、旧设计类型支架植入后的变化。方法75例植入MultiLink(GaidantCorporation)支架后6个月IVUS进行检查。在支架植入前,之后立即和6个月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成两组第一代MultiLink支架40例;第二代MultiLink支架35例。结果第二代MultiLink支架最小内膜面积大于第一代MultiLink支架(P=0.0053)。平均最小内膜直径两组具有明显差别,(2.17±0.33)mm与(2.37±0.28)mm,P=0.011。第二代MultiLink支架区新生内膜增殖面积和最大内膜增殖厚度均比第一代MultiLink支架小。第一代MultiLink支架具有较高的斑块面积百分数。结论新的设计类型MultiLink支架在决定支架再狭窄主要因素最小内膜直径和内膜面积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TI技术对54例临床确诊(其中3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壁节段长轴及短轴方向运动速度进行检测,并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2DE显示运动异常的空壁节段,二维彩色及M型DTI表现为色彩变暗、消失或呈相反方向的色彩。脉动波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并对其进行随访,方法:收集23例川崎病,其中并发症状动脉扩张5例(21.7%),依据日本MCLS研究会制订的标准确定诊断,超声心动图主要测量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内径及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计算EF,FS值,并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常规随访,间隔时间为3-6个月。结果: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及X线在有无合并冠状动脉扩张间无明显差别;EKG异常与超声心动图得到的EF,FS之间关系一致;超声心动图多在发病1-4周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发现EKG可能对并心肌炎等心肌功能受损的诊断及随访有帮助,而超声心动图检查仍是川崎病并发冠脉扩张诊断及随访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方法结果(35.5%),结论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造成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的开口、内径、近段走行及其血流特点。本组109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31例(28.4%),其中左冠状动脉病变18例(58.1%),右冠状动脉病变11例左、右冠状动脉病变2例(6.5%)。治疗后,27例(87.1%)冠脉扩张者恢复正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川崎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但对远端损害的检出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评价冠心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对 4 0例 CAD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 ,进行肱动脉气囊加压前后血管直径、血流速度变化和血浆一氧化氮 (NO)浓度检测。结果  (1) CAD组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明显小于正常组 ;CAD组 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31.97± 9.0 2 )μml/ l]比 (5 7.6 7± 10 .80 )μml/ l]P<0 .0 1;(2 ) CAD组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直径变化百分比与血浆 NO浓度呈明显正相关 (r=0 .871,P<0 .0 0 1)。结论  CA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在定量评价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RWMA)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以常规二维超声(2DE)及C技术对7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室壁节段性运动进行评价。结果:正常组未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收缩期心内膜位移连续均匀,正常节段位移时间范围为280~360ms。平均值320ms,位移幅度范围为7~12mm,平均值9.5mm,缺血组织24例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超声显像研究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十二年回顾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984年~1996年间应用冠状动脉超声显像研究川崎病502例,检出冠状动脉瘤(CAA)70例(13.9%),冠状动脉内径>4mm(CA/AO>0.30),呈校形扩张,51例(72.8%)1年好转。14例巨大CAA(BCAA)内径>8mm(CA/AO>0.60),回缩困难,经2~5年稍好转。7例并发冠状动脉血栓,2例并发心肌梗塞,4例并发腋动脉瘤,10例以心肌断层显像99mTC-MIBI对照研究,显示心肌灌注异常。1例CAA患儿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冠状动脉超声显像用于诊断和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具有方便、迅速、直观、定位准确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