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关系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常见的合并症。与普通人群相比,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AF发生率显著升高,且一般表现为阵发性AF。但迄今为止,AF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明朗,其机制有多种学说,如多子波折返学说、异常自律性增高学说、主导转子学说、局灶触发学说等。但不管何种学说,AF的发生必须依赖两个因素,即发生机制和维持机制,两者缺一不可。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F的机制很可能是局灶驱动伴向周围的颤动样传导,多发子波折返仅仅是AF时心房激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其维持的关键因素[1]。驱动AF的局部兴奋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局灶的自律性升高或触发活动,但更可能是位于心房某个固定解剖部位(特别是肺静脉前庭部位)具有完整折返环路的折返激动。本文就室上性心律失常,包  相似文献   

2.
过去认为 ,心房颤动 (房颤 )是双侧心房同时存在多个不断迁移的折返波阵面无序运动的结果 [1 ]。局灶性房颤 ( focalatrial fibrillation)概念的提出使房颤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房颤的消融思路也发生了改变。兹就局灶性房颤的研究进展作回顾。   1.概念及可能的机制  局灶性房颤是指心房或与心房相连的组织 (如肺静脉 )内存在异位的致心律失常的兴奋灶 (局灶 ) ,该兴奋灶所发放的冲动或其所引起的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与房颤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 ]。起源于局部兴奋灶的心房电活动首先在心外膜标测中被发现 ,但被认为是偶…  相似文献   

3.
炎症、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与开口于心房的大静脉肌袖有快速发放冲动灶和心房内引起多发子波折返等相关。而AF的维持机制与心房的电生理重构、组织结构重构和离子通道重构等相关。然而,上述发生机制和维持机制的触发和危险因素尚众说纷纭。本文就炎症和氧化应激与AF的发生、复发、持续和治疗等关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Haissaguerre等[1]于1996年率先报道的一种房颤类型,该型房颤患者的心房或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如肺静脉)内存在一个或多个致心律失常性异位兴奋灶,其发放的冲动可以引发房颤,而射频消融这些异位心奋灶可使房颤得以根治[2,3]。本文就局灶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做一简要综述。1 异位兴奋灶的分布部位  最近,Hocini等[4]报道了100例局灶性房颤共181个异位兴奋灶的分布部位,其中有172个异位兴奋灶位于肺静脉(95%),特别是左、右上肺静脉(115172)更为常见;剩余的9个异位兴奋灶分别位于右房侧壁(3)、房间隔(2)及…  相似文献   

5.
关于心房颤动(房颤)电生理机制的学说形成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近十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房颤的电生理机制仍可以概括为异位兴奋灶和折返两种学说. Rothberger最早提出房内异位兴奋灶学说,后人加以完善,认为房颤可能来自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局灶异位冲动的形成,异位冲动可来自异常自律性或触发活动.异位兴奋灶中心可以位于心房的任何部位,并以极快的频率发放冲动,使其它各处心肌不能保持协同活动而发生颤动.这类房颤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肺部疾病,交感神经兴奋和发热等心肌兴奋性异常增高的情况;也见于心房肌受牵拉,细胞内钙超载,心力衰竭和洋地黄中毒等有利于触发活动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关于心房颤动(房颤)电生理机制的学说形成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近十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房颤的电生理机制仍可以概括为异位兴奋灶和折返两种学说。 Rothberger最早提出房内异位兴奋灶学说,后人加以完善,认为房颤可能来自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局灶异位冲动的形成,异位冲动可来自异常自律性或触发活动。异位兴奋灶中心可以位于心房的任何部位,并以极快的频率发放冲动,使其它各处心肌不能保持协同活动而发生颤动。这类房颤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肺部疾病,交感神经兴奋和发热等心肌兴奋性异常增高的情况;也见于心…  相似文献   

7.
短QT综合征--一种新的心脏性猝死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短QT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遗传性病症。临床上,这个综合征以QT间期和心室或心房不应期明显缩短、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高而尖,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眩晕、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相似文献   

8.
<正>导管消融是当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节律控制的首选治疗方案~([1-2])。在众多针对AF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消融术式中,于前庭部位行环肺静脉隔离术(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已成为AF消融治疗的基石~([3])。但是,PVI针对以肺静脉触发机制为主的阵发性AF(paroxysmal AF, PAF)疗效较好,而对肺静脉外触发灶及包含更复杂心房基质的持续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DCM 常伴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常见的不良预后.DCM合并AF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各种血栓栓塞.AF可致的动脉栓塞大多数为脑动脉栓塞(缺...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可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AF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结合近些年来对于AF的研究,作一关于AF形成机制、治疗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