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璐  卫青 《西部中医药》2008,21(12):22-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中医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西医以抗生素抗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结论:以中医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中药汤剂内服,以温中芳香止痛药物贴敷脐部及西医抗生素抗炎等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易被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2.
和建英 《河南中医》2009,29(8):798-79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应用青霉素针100mg/(kg·d)、病毒唑针10mg/(kg·d)静滴,并对症支持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加用自拟中药理气化痰汤,1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情况及退热和解痉止痛药等使用情况,判断近期疗效。结果:2组腹痛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伴随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退热药、解痉药使用次数相比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组40例,西药组38例。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口服自拟止痛汤联合经洛导平治疗;对照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中西医综合治疗组腹痛、呕吐、体温、腹腔淋巴结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较西医药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97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两组均应用头孢哌酮钠100mg/(kg.d)静脉滴注;中西医结合组同时加用四逆理气汤,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我院内儿科自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7月收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68例 ,用中药少腹逐瘀汤理气化瘀止痛 ,西药抗病毒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8例中 ,男性患儿 4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最大 9岁 ,最小 1岁 ;病程最长 14天 ,最短 2天。全部患儿均有发热 ,脐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 ,发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血化验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偏高。全部患儿彩超探查腹部均提示腹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合全身情况均排除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及肠系膜淋巴结瘤 (恶性淋巴瘤转移癌 )。2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以少腹逐瘀…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7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可发,冬春季节多发,一般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可反复发作。笔者自2000年3月~2005年8月,在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自拟清热理气活血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15例,均有发热,脐周持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幼儿及儿童在发生上感、中耳炎、扁桃体炎或仅是高热时往往伴腹痛[1],以往临床主要考虑胆道蛔虫或胃肠道痉挛.现在,由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使得肠系膜淋巴结能够清晰显示.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明确诊断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42例.效果较好,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近年来该病发病有增长趋势,部分患儿病情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目前西医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2005年12月~2006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6例,并设4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不清,诊断标准存在争议。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本病的研究概况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褚艾妮 《河南中医》2014,(6):1161-1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及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和加味消瘰丸口服配合健脾元气散温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腹部淋巴结长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柴胡汤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河北省中医院李波路娣△赵五申△△(050011)肠系膜淋巴结炎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笔者主要讨论后者。临床上肠系膜淋巴结炎与阑尾炎可谓有不解之缘,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而阑尾术后发病又可被误诊为肠粘...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艾灸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8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5例中男性 40例 ,女性 45例 ;年龄 1 7个月~ 1 1岁 ;病程 1个月~ 1年。诊断要点 :1腹痛时发时止 ,痛绕脐周 ,甚者大汗淋漓 ,轻者则为隐隐作痛。 2排除急腹症及其它消化道疾病 ,排除泌尿系疾患。 3腹部彩超示中腹部可见大小不等之淋巴结。治疗方法灸神阙、双足三里穴。 5岁以下在患儿睡眠时直接灸 ,每穴 30 min;5岁以上隔姜艾柱灸 ,每穴 9壮 ,每日 2次。 7日为 1个疗程 ,根据病情治疗 1~2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治疗后腹痛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钠针、喜炎平注射液、丹参酮Ⅱ-a针静滴,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针刺、拔罐和中药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26%、总有效率97.37%、复发率11.48%,对照组治愈率48.61%、总有效率62.5%、复发率31.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减少复发,促进淋巴结消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梅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应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7例,以乌梅汤为主方,随症加减,6d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13例(27.66%),显效17例(36.17%),有效15(31.91%)例,无效2例(4.26%),总有效率为95.74%。结论:应用乌梅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果  王秀超  陈琼  张莉  王川  刘馨 《陕西中医》2019,(9):1318-132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的腹痛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西医治疗存在一些不足。多数中医医家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由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脏腑虚冷,或气血瘀滞所致,治疗上或内服,或外治,或内外合治,但不同医家的辨证论治侧重点不同,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参考近几年的文献,归纳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中医治疗,提供中医体质论治和辨证论治的思路,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日常生活及临床中较为多见,临床上多发生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可存在肠道感染,感染后发展为反复腹痛、腹泻等症状,因而在临床中常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典型症状为迸发腹痛、缠绵难愈,疼痛多集中于右下腹部,少数患儿脐周、上腹、左下腹也可出现疼痛不适,大部分患儿可同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不适,部分患儿可以出现腹泻、便秘等胃肠道  相似文献   

18.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是引起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好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具有反复性、阵发性发作等特点,临床治疗不易迅速控制[1]。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0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65例相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淋巴结减小幅度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并肿大系指儿童免疫力低下,常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肠系腹淋巴结炎、肿大,致腹痛、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的一组消化系症状并、病变,肠系腹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以发热、腹痛为主,发热可以是高热或低热,腹痛以隐痛,阵发性加重,重者可并发肠套叠;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