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溢欣  许真 《江西医药》2011,46(8):723-725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椎管减压、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2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2年,椎体间植骨均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无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12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结论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融合率高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腰椎后路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等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6月—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滑脱进行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2~48个月,术后30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遗留轻度下腰痛及足外缘麻木;22例1度滑脱完全复位,8例2度滑脱中7例完全复位,2例3度滑脱未完全复位;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5.1mm恢复至术后11.9mm,且无高度丢失。结论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满意,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以其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RSS钉棒系统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好,临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鹏 《哈尔滨医药》2012,32(1):29-29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 选择38例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手术,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客观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等.结果 随访时间14 ~ 120个月,完全复位24例,部分复位14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34例,良3例,可1例.结论 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需进行充分减压,椎弓根钉复位提供良好的固定作用.椎间单纯自体骨植骨与使用椎间融合器一样有较高的融合率,并且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彻底减压,利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取三面带皮质骨的髂骨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6例。结果复位满意率为91.7%,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改善率(JOA评分)为85.3%,临床疗效优良率(Asher疗效评定)为94.4%,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及断钉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曹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26-2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3月,本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的32例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总优良率达75%,无一例出现神经根和马尾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椎间结构性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改善临床症状快捷、彻底、持久,恢复脊椎稳定性可靠,椎体融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广海  肖莉 《江西医药》2009,44(1):32-34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7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1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滑脱复位,减压,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结果24例患者经6—48个月随访,植骨融合时间为4-6个月。X线片均显示内固定未松动,脱出,断裂,无复位丢失及Cage移位现象,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序列恢复良好,患者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椎弓根钉、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后路SC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不稳症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后路SC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后随诊分析。结果22例获平均12.4m的随访,植骨融合率为100%,疗效满意。结论后路SC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适用于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邵珠瓦  任雨春 《安徽医药》2006,10(8):612-612
腰椎滑脱经非手术治疗不愈合或进行性滑脱伴有神经根或马尾压迫症状需要手术治疗。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本院自2000年8月-2004年6月,采用先减压再用RF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25例,术中出血少,植钉安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病人,均行后路椎管减压,Steffee固定8例,DRFS固定30例,RF-Ⅱ固定2例,后路椎体间植骨19例,后外植骨21例.结果40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8年9个月,平均2年6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平均85.3%,临床症状改善率92.5%,植骨融合率95%,并发症4例.结论充分的椎管减压,牢固的椎弓根内固定加上合理的椎间植骨或后外植骨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神经根彻底松解,Cage置入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18例。结果本组随访6-24个月,腰痛症状消失,植骨融合率达100%。结论本组手术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男32例,女20例;L4~5滑脱22例,L5~S1滑脱30例;I度滑脱21例,Ⅱ度滑脱27例,Ⅲ度滑脱4例.术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6~24个月随访,疗效优29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为90.4%,植骨均获良好融合.结论 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复位良好,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戴波  解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85-187
目的:通过手术矫正腰椎滑脱,加强其稳定性并解除神经根或马尾压迫。评价24例腰椎滑脱症的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24例,其中男9例,女15例,根据Meyerding标准:Ⅰ度滑脱19例,Ⅱ度滑脱5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与横突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5.83%,无断钉现象,术后有神经根症状患者3例,通过对症治疗2~3周后症状消失。结论:探讨手术原则和要求,阐明本病的病因病理、手术治疗机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并证明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翟江华  闫开文  谭建华 《安徽医药》2010,14(10):1170-1171
目的探讨松解、减压、后路固定、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松解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结果随访10~24个月,优良率89.5%。结论后路减压松解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明显,滑脱椎复位满意,植骨融合可靠。  相似文献   

16.
椎体间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古安武 《中国医药》2007,2(6):362-363
目的 评价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均经后路常规进行椎管减压、去除椎体上下椎软骨面,以自体髂骨椎间行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15例病例进行追综分析,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椎间高度维持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随访平均时间1年6个月.滑脱距离由术前(34.4±17.2)mm,恢复至术后(8.4±23)mm;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椎间隙高度由术前(7.3±3.3)mm达术后(11.6±5.1)mm,随访见椎间隙高度轻度丢失(8.7±4.6)mm,但患者未出现明显腰痛和下肢牵拉痛.并发症共3例,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出现单侧沿坐骨神经根性放射痛,2周症状消失.结论 经后路椎体复位、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复位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Depuy钉棒系统加单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Depuy钉棒系统及单枚cage融合器,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经过3~48个月随访,证实滑脱节段全部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移位、断裂等征象,无神经根并发症的发生。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91.7%。结论后路Depuy钉棒系统加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能满意复位,增加椎间融合率,保证坚强固定,恢复腰椎的正常解剖关系,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及Depuy脊柱内固定系统。分别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的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进行比较,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者术后均获3~24个月随访。术前与术后2周,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腰椎生理前凸角、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达97%。所有患者滑脱节段全部融合,内固定材料位置、形态正常,无松动、移位等征象,无神经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固定方法切实可行.能提供理想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提高脊柱的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自贵  赵永会  夏保志 《河北医药》2009,31(20):2741-2742
目的探讨老年性多节段(>2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性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运用了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摘除髓核,椎体间或横突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腰椎融合术。摘除椎间隙54个,融合节段45个。结果术后随访1~2年,复查X线片,无断然断棒及松动现象,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改善优良率0.9%,JOA评分的改善率为73%。结论运用腰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摘除髓核,核体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老年性多关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办法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56例。结果本组56例中,随访52例,4例失访按优计。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3个月,优30例(53.6%),良23例(41.0%),可2例(3.6%),差1例(1.8%)。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