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倪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6,30(5):476-478
目的:调查了解心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更加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细菌耐药发生率。方法:利用医院的HIS系统,回顾性调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干预前组青霉素类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8例(56.3%)、美洛西林舒巴坦52例(27.1%)、磺苄西林18例(9.4%),甲硝唑4例(2.1%),左氧氟沙星7例(3.6),比阿培南3例(1.6%);干预后组青霉素类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6例(71.7%)、美洛西林舒巴坦25例(20.8%)、磺苄西林6例(5.6%),甲硝唑2例(1.7%),左氧氟沙星1例(8.3%)。(2)联合用药情况:干预前组单一用药48例(42.1%),二联用药54例(47.4%),三联用药12例(10.5%);干预后组单一用药100例(92.6%),二联用药4例(3.7%),三联用药4例(3.7%)。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使心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更加规范,应通过干预进一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控制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6月收治的289例行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非干预组,另选2012—2014年上半年收治的行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分析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情况。结果非干预组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99.3%,干预组1,2,3的使用率分别为79.5%,69.4%,56.5%。干预前一代头孢菌素在I 类切口中的预防使用率为22.6%;干预组1,2,3分别为43.1%,55.4%,65.8%;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该院预防用药的选药、用药指征、给药时机、使用剂量与用法、术中追加情况、预防用药疗程等各方面的合理率都有所提高。结论该院实施的干预措施对规范I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起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前后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I类切口手术病历763份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药学干预前420份,药学干预后343份。结果药学干预前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7.1%,药学干预后使用率下降至48.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药学干预后在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药物选择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有一定的提高。结论药学干预后,本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干预措施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6月(干预前组)及2012年76月(干预前组)及2012年712月(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54份,对2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2.19%降至干预后的9.88%;术前2 h以内预防给药率由干预前的48.80%升至干预后的88.00%;总用药时间≤24 h的比例则由25.60%升至84.00%。结论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骨外科I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我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骨外科I类手术病例411例,制定调查表以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411例围手术病例全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合理的为367例(89.29%),使用时间不合理的为44例(10.71%)。术前0.5—1h用药385例(93.67%),术前未用、术后用药26例(6.33%)。未联用药265例(64.48%),二联用药146例(35.52%),元三联用药病例。有7例(1.70%)在用药期间更换抗菌药物品种,404例(98.30%)未更换抗菌药物品种。结论我院骨外科I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茼药物预防性使用较合理,但仍存在选用药物、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不规范等问题。今后要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力度,以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I类切口手术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我院通过对干预前278例与干预后290例I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针对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在进行干预之前其用药比例为72.30%,干预后使用比例已经降到28.28%。干预前在术前0.5-2h内给药比例为57.71%,干预后为100%。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对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眼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案,以减少抗生素剂量同时评价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2013年眼科手术I类切口病人分别458、678例,对抗生素的平均用药时间、给药方式、术后感染发生及用药总费用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013年眼科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总费用都明显低于2007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比较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007年有1患者产生术后感染. 结论:对于眼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建议全身应用.建议局部应用,有效且总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普外科清洁手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09年9月-2010年8月,及实施干预后的2010年9月-2011年8月清洁手术的全部出院病例,对上述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进行调查。结果:经持续性干预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结论:感染管理科和药剂科、医务科三科联合管理,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提高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调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 10月619例骨科I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其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9例手术患 者中有514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04%,且均为单一用药;预防用药占比前两位的品种为头抱替哇钠 (49.42%)、头抱哇林钠(33. 27%);311例患者在术前0.5?lh给予抗菌药物,占60. 51 %;337例预防用药疗程不超过 48h,占65.56%;不合理用药中,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当占比最高,为52.72%。结论 我院骨科I类手术围术期预防用 抗菌药物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当、品种选择及给药时机不当、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不合理之处,应采取措施加强抗菌 药物管理工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山丹县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分析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2011年1-12月)和干预后(2013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300份,比较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由100%下降至11.33%;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趋向合理。结论:综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干预前的2011年6-9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24份,干预后的2011年12月-2012年3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30份,对干预前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术前用药时间及术后24 h停药时间等指标,分别由干预前的87.10%、5.56%、5.56%、25.92%,提高到干预后的28.46%、94.59%、97.30%、81.08%(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干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对普外科I类切口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使用前(2011年1~6月)I类切口手术病历180份,参与抗菌药物使用后(2011年7~12月)病历180份,比较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临床医生选药、手术时间、用药目的 、药品名称、给药时间、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对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茵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类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活动管理成效。方法选取I类切口手术病例1142份,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选择正确率,用药时机、用药时间合理率,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0.42%下降至22.28%,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由54.97%增加至98.16%,使用时机合理率由81.15%增加至99.0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合理率由37.43%增加至92.1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由(2.91±0.56)d减少至(1.53±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促进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0年1至12月240例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40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240例(100%)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164例(68.33%)药物选择合理,188例(78.33%)单次剂量合理,229例(95.42%)给药次数合理;联合用药比例为24.42%;145例(60.42%)术前初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平均用药疗程为(7.54±1.52)天,用药疗程合理比例仅2.50%,术中用药合理比例为87.08%。结论: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6.
王合花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5):565-567
目的探讨I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事先设计调查表,采用前瞻性方法对外科I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和医院感染率进行跟踪调查,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及反馈。结果423例I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219例,使用率51.77%。其中,93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患者中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6月份不合理选药患者6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例,感染率5.88%;7~9月份不合理选药患者5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例,感染率1.72%。4~6月份104例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1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0.96%。结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从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610例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13例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的197例患者中,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52%。结论 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我院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王志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6):719-721
目的观察经临床药师干预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效果。方法通过检查病历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1年1—12月)与干预后(2014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并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作出合理性评价。结果经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时间均明显合理,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通过干预,我院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得到有效提高,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2008年9至2008年11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41份,2009年9至2009年11月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9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统计结果.结果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8年的85.10%下降至2009年的82.40%,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方面合理性显著提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预措施对减少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因素作用明显,用药合理性还有较大提高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预和监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