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omal tumor,GIST)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总结32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2.7岁,男女比为17:15,病灶均为单发,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分别为13例(40.6%)和15例(46.9%),病理诊断良性21例(65.6%),交界性5例(15.6%),恶性6例(18.8%),结合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重新划分为GIST良性18例(56.3%),交界性4例(12.5%),恶性10例(31.3%),32例均获手术切除,一复发2例,肝转移4例,死亡4例。结论:GIST是一类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局部切除是足够而有效的治疗,术后应长期严密随访,对复发和/或转移者应持积极态度,多次姑息切除,辅以TACE可望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胃肠道间质瘤以往疗效较差 ,但随着近几年包括基因、病理、外科及药物的研究以及令人瞩目的治疗进展 ,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肿瘤研究的热点 ,临床疗效也显著改善。根据国内外近期研究并结合本院诊治特点 ,将间质瘤有关问题予以讨论。1 病理诊断进展自 1 983年 Mazur及 Clark命名胃肠道间质瘤以来 ,病理科及临床医生逐渐接受此诊断名称 ,过去这类肿瘤多诊断为平滑肌肉瘤。但自分离出 c- kit原癌基因的产物、酪氨酸激酶受体 CD1 1 7,此标记物即成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金标准 ,理论上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尤其小肠间质瘤均呈 CD1 1 7阳性表达。应用…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1月至2004年1月收治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中病变部位在胃的9例,小肠8例,食管3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恶性10例,良性9例,交界性4例。18例术后随访1~99月,随访期内死亡8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 32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4 2 .7岁 ,男女比为 17∶15。病灶均为单发 ,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 ,分别为 13例 ( 4 0 .6% )和 15例 ( 4 6.9% )。病理诊断良性 2 1例 ( 65.6% )、交界性5例 ( 15.6% )、恶性 6例 ( 18.8% )。结合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 ,重新划分为GIST良性 18例 ( 56.3% )、交界性 4例 ( 12 .5% )、恶性 10例 ( 31.3% )。 32例均获手术切除 ,术后复发 2例 ,肝转移 4例 ,死亡 4例。结论 :GIST是一类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 ,局部切除是足够而有效的治疗。术后应长期严密随访 ,对复发和 /或转移者应持积极态度 ,多次姑息切除 ,辅以TACE可望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课题。其概念、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诊断与治疗方面均有很大进展,尤其是免疫组织学的发现和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的靶向治疗,使GIST的诊断与治疗出现了新的飞跃,给这类患者带来福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相关诊断问题。方法 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35例中消化道内32例,其中胃2l例(60.0%)、小肠9例(25.7%)、直肠2例(5.7%);消化道外3例,分别肠系膜、腹膜后、肠系膜及腹膜后混合各1例(8.6%)。免疫组化表达,CD117( )100%、Vim( )97%、CD34( )84.4%、NSE( )54.4%、Aetin( )50%、SMA( )33.3%、S—100( )33.3%、Syn( )16.7%、Des( )12.5%。CD68和CgA(-)。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充分认识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CD117的染色,才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临床报道较少。我院近期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1.6∶1,平均年龄53.6岁,50岁以上发病占62%),部位以胃最为多见.内窥镜检查阳性率80%,消化道造影74%,CT阳性率为94%.病理表现:肿瘤多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CD 34阳性(70%)、CD 117阳性(75%).结论 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常规内窥镜、消化道造影、B超等检查仍有相当病人漏诊,CT在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GIST的确认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 34和CD 117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附2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至今收治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位年龄56岁,发生部位分布于胃54.5%,小肠36.4%,十二指肠9.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22例均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8例,交界性3例,恶性ll例。术后随访死亡3例,复发2例,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前不易作明确的定性诊断,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极低危险性6例,低危险性10例,中危险性8例,高危险性9例.25例患者获随访1~3 a,其中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术后28个月复发再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其余20例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未再进行相关治疗.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收治的37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2.3岁,男女比为1.6:1。免疫组化表型CD117、CD34阳性率均为84%,SMA阳性率38%,S-100蛋白阳性率2%。病理诊断GIST良性9例,交界性10例,恶性18例。其中36例行根治性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内镜及影像学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脏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 例原发于肝脏的巨大间质瘤,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提示CD117(+)、Vimentin(+)、CD34(-)、S-100(-)、SMA(-)、Hepatocyte(-)、AFP(-)、HMB45(-).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发生在肝脏极为罕见,需要与多种肝脏原发肿瘤进行鉴别,正确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13.
蒋友华  曾剑 《中国肿瘤》2008,17(6):492-49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消化道肿瘤,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基因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GIST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问世给GIST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43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LSAB法观察CD117、CD34、Vim、p53等标志物在43例GIST中的表达。结果GIST中CD117、CD34和Vim的阳性率分别为95.35%、67.44%和93.00%;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标志为部分病例灶状阳性。结论GIST的最好发部位为胃体,常形成肿块。组织学上类似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肿瘤,CD117是较为敏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3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非上皮肿瘤,全部经CD117、CD34检测。其中18例行近侧胃切除,4例行全胃切除,9例行胃远侧切除,切除范围在5crn以上。并对其中27例随访。结果:31例100%胃非上皮肿瘤CD117、25例81%CD34,其中良性12例、恶性19例。随访27例(良性11例、恶性16例),良性中6例随访6a~10a未复发,5铡2a~5a无复发,恶性16例,5a生存率47%。结论:胃的非上皮肿瘤应统称为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是一个随着临床病理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概念 ,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大量研究表明 ,以往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及神经鞘瘤大多数都属于GIST。目前比较公认的GIST的定义为 :GIST是胃肠道除外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的、富于细胞且表达CD117的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的间叶源性肿瘤 ,起源于向ICC(interstitialcellsofcajal)分化的未定形的间充质细胞。由于GIST确切的定义、组织来源、生物学行为、良恶性判断以及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关系现存有不同意见 ,以致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本文就GIST的目前诊治作一简要介绍。1 GIST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国外文献报道 ,GIST发病率约 1~ 2人 / 10万 ,占胃肠道肿瘤的 1%~ 4 % ,发病中位年龄在 5 5~ 6 5岁之间 ,4 0岁以前发病很少 ,儿童患此病更为罕见 ;男性稍多见或男、女性发病率相近 ;最常见于胃(6 0 %~ 70 % ) ,其次是小肠 (2 0 %~ 30 % ) ,结肠和直肠仅占 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组织形态复杂多样,诊断的要点是判断肿瘤的来源和区分其危险程度等级。诊断及鉴别需要借助免疫组化,而危险程度分级主要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结论: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临床极少见,术前诊断困难,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危险程度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组织形态复杂多样,诊断的要点是判断肿瘤的来源和区分其危险程度等级.诊断及鉴别需要借助免疫组化,而危险程度分级主要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结论: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临床极少见,术前诊断困难,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危险程度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起源、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46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46例GIST中良性8例,交界性14例,恶性24例;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6%及67.4%,Desmin及S-100少数病例灶性阳。结论 GIST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卡哈尔间质细胞样的前体细胞,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CD117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胃肠道间质瘤可靠的标记物;CD34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5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形态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探讨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分型。方法 对58例GIST进行光镜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波形蛋白、CD117(c-Kit)、CD34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8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性肿瘤的86.6 %(58/67);其中梭形细胞为主者41例,伴有上皮样细胞者12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者5例,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弱嗜酸,常见核端空泡,有时呈印戒样或透明细胞样;排列呈漩涡状、栅栏状或弥漫性巢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波形蛋白为100 %(58/58),CD117 94.8 %(55/58),CD34 79.3 %(46/58)。结论 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GIST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卡哈尔间质细胞样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