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激状态对城区老年人幸福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城区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疾病时心理应激状态对其幸福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负性体验(NE)4个分量表评定该人群主观幸福感。结果 正性情感与体验得分与负性情感与体验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在发现疾病时心理应激状态与主观幸福度密切有关。结论 老年人心理应激水平与老年主观幸福感直接相关,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应激状态,恰当地给予心理指导,提高老年人正性情感的心理应激能力.对发现疾病后正确认识,并配合进行详细检查,积极治疗,从而提高健康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的各种心理因素与全身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患病后,由于机体功能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觉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在医疗过程中,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术前、术中、术后,病人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应激过程,进入手术室,病人的这种心理应激达到高峰。这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表现出来的。所以,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影响手术的过程和术后愈合,甚至决定着手术的成败。因此,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国人的平均寿命逐年延长。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精神紧张和心理社会应激的增多,使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增多,特别是老年人,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重大的精神刺激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所以,老年人群是心身疾病的高发人群。为了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率,减少老年人的患病率,促进老年病人的康复,老年医学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问题。现就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1老年入由于生理上的自然衰退,患病后机体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往往迟钝,如:老年人急性感染后…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5年,2013年4月四川再次发生里氏7.0级雅安芦山地震,除了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还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们面临极度的无助与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灾难后人们常见的心理反应,其发生率为31.7%~60.0%[1]。老年人由于衰老、疾病的影响,应急能力下降,地震灾害可能给老年人身心健康带来更大威胁。为了解芦山地震6个月后老年人PTSD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地震灾后中、长期建设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四川地区距离本次地震中心不同距离居住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益增加,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使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情况下渡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心理抚慰等心理护理,可让老年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况。现将在健康体检中与老年人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都江堰地震灾后安置点人群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5.12地震灾后都江堰安置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半年后,影响地震灾区人群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在震后半年对都江堰灾区勤俭人家安置点内的人群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60名安置点居民。PTSD发生率为18.3%,抑郁发生率为21.6%;焦虑发生率19.7%;13.7%的人有自杀的念头,0.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会自杀;PTSD中合并抑郁的占56.1%,PTSD中合并焦虑的占18.7%,抑郁中合并焦虑的有58.2%;抑郁量表总分、噩梦、焦虑量表总分可以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结论地震灾区群众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三者之间共病率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对PTSD预测因素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促进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进行探讨,为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四川5.12大地震后心理救助实际经验结合理论进行分析。结论地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地震灾难后的急性应激阶段介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需要考虑相对后方的介入地点和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介入人群。心理危机干预介入的措施包括心理支持和陪护、放松技术、心理宣泄以及严重事件晤谈。  相似文献   

8.
陈伟莉 《医学文选》2006,25(3):471-47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不断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生理机能的减退以及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思维模式也发生变化。急症作为急性应激事件会引起老年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康复整个过程关键性因素,尤其是急重患者的异常心理对其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为了提高老年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老年急诊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通过加强观察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应急障碍是地震震后暴露者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而青少年是易罹患该障碍的高危人群。以文献复习方法归纳地震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展望该问题下一步的研究趋势将有助于为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四川汶川地震后第2周转移安置点灾民的急性和创伤后应激症状。方法223名随机抽样地震灾民完成自编调查问卷,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测评的急性应激症状,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测评创伤后应激症状。结果①12.9%的被调查者存在自杀观念,46.7%有中度以上的烦扰,61.2%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绝望,58.1%最糟糕的感觉持续3 d以上。②SASRQ结果显示:急性应激障碍(ASD)阳性率为7.17%,分离症状的69人(30.94%),有创伤再体验症状的98人(43.95%),有回避症状的70人(31.39%),有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症状的117人(52.47%)。③PTSD筛查问卷PCL-C结果显示,筛查PTSD阳性29人(13.0%)。最常见的是再体验症状,发生率为77.9%;其次是高警觉症状,发生率为60.8%;回避麻木症状发生率为42.6%。④SASRQ和PCL-C量表均显示:56~65岁灾民均分最高,36~55岁次之。回归分析显示PCL-C总分与绝望感、最糟糕天数、烦扰程度存在回归关系(回归模型方差分析F=91.312,P<0.001)。结论灾民在地震发生后一周存在明显急性和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干预应减轻焦虑、警觉性增高和创伤再体验症状;尤其要关注中老年人、有绝望感、最糟糕天数多和烦扰程度重的人群。  相似文献   

11.
黄彦  黄祎  张太君  江洪  成建国 《重庆医学》2013,42(3):315-317
目的了解亚健康抑郁倾向人群的基本特征,明确其体质类型、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应激事件发生等。方法采用《个人身心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EPI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AS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倾向女性易发生,20~40岁人群发生率最高,大专以上学历最多见,职业以党政机关办事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并与家庭不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环境改变等应激事件有关;抑郁倾向人群以虚性体质(阳虚、阴虚)为主,SCL-90量表各因子阳性结果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P<0.01),社会应对方式以消极应对为主,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健康人群水平(P<0.05)。结论亚健康抑郁倾向人群女性多见,以虚性体质的高学历、脑力劳动者为主,同时与家庭不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环境改变等特定应激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人生活在纷繁的社会中,要面对众多的社会应激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能否承受和适应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适应社会、耐受压力并善于化解不良应激,既可避免遭受心理痛苦,也不致于引发某些疾病或心理障碍。本期开始就某些生活事件或社会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心理情绪因素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一些特殊职业或人群(如公安干警、哀伤者)的心理压力与保健,以及如何面对挫折、减缓心理痛苦、提高幸福感等略加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探讨及精神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增多。现在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亿多,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使我国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但老化并非疾病,是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迈入老年,的确使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面临着许多改变和冲击。所以,我们要研究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护理,让老年人充满对生命的希望,以快乐的心态健康地、有尊严地生活下去。1问题1.1心理负担问题1.1.1目前进入老年的人群中,大多数属于多子女人群,由于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14.
519名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震救援工作对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519名地震救援人员进行调查,将一般情况与心理应激自评结果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救灾组心理应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睡眠、警觉、对工作的兴趣(P<0.05)以及身心疲惫(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救灾组心理应激状况与救灾地区、救灾人员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正相关(P<0.01),与参与救灾天数负相关(P<0.01);救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心理应激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地震救援工作对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和救灾地区、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控讨四川重灾区和非重灾区地震后本地心理重建工作人员在地震生活事件冲击、情感关系以及地震后应对方式的差异性以及三者相关性。方法用生活事件冲击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地震与情感关系量表,对196名地震后四川灾区医疗机构抽调的心理重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灾区和非重灾区人群在生活事件冲击上和应对方式上没有差异性,不同性别的心理重建工作在生活事件冲击上和应对方式上亦没有差异,生活事件冲击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地震与情感关系量表与应对方式问卷有多项因子呈高相关(P〈0.01)。结论此次地震灾后重灾区和非重灾区抽调的心理重建工作人员受到地震这一生活事件的冲击较为一致,应对方式也都以倾向于成熟的应对方式,地震作为生活事件对情感和应对方式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以2 870例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等多个心理量表以及中医五态性格测量表、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等进行调查,筛选出心理应激人群,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建立心理应激人群的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初步寻找出心理应激人群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2 870例调查对象中,心理应激组人群2 156例,非心理应激组人群714例.2 156例心理应激组人群中,构成中医典型证型的有1 233例,未构成中医典型证型的有923例,分别占心理应激组总样本数的57.19%和42.81%.心理应激反应所致中医证型多有证候兼挟的特点,但可基本概括为两大类证:肝郁类和脏腑虚损类.证候病位主要在肝(胆)、心、脾(胃),尤以肝(胆)系统为多.[结论]心理应激反应可以形成有一定分布规律可循的中医证型,肝气郁结与脏腑虚损是心理应激病理过程中中医证候形成的两个主要病理因素.中医证候病位分析结果符合中医有关七情伤脏主要损及心肝脾三脏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康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16-216
心理问题是老年人护理的首要问题 人到老年应付复杂变化的应激能力、承受心理负担和压力的能力都有所降低,当生活中遇到各种事件或挫折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反应及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要预防和减少心身疾病,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的就是正确看待和处理老年人常遇到的一些心理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要终身面对,住院是一种应激性刺激,患者人院后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接触到陌生的人和事,需要逐渐适应住院过程中新的人际关系。抑郁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抑郁可提高老年人自杀或死亡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我们调查了186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对其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以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增多,以及恐怖事件等的不断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汶川地震发生后,对幸存者和救援人员等亲历地震的人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和治疗成为当前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内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驻港部队军人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驻港部队军人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11名男性驻港部队军人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1)211名驻港军人中有10人呈现较明显的心理应激,占4.74%;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而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2)驻港军人心理应激评分与EPQ的精神病质、神经质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效度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SCL-90各因子分与EPQ的精神病质、神经质维度分呈正相关,与内外向质、效度量表维度分呈负相关。(3)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驻港军人心理应激的因素是:EPQ-N、休息、EPQ-L、人际关系及是否理解军训意义。结论 情绪不稳定及掩饰倾向严重的个性特征、休息、人际关系和是否理解军训意义是造成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