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罗定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山丘区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宿主种类,为制定广东山丘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各种螺类均采用匀浆法把螺肉打碎,置室温下自然沉淀,取沉渣图片镜检.结果 在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石螺体内发现广州管圆线虫,阳性率分别为13.21%(14/106)、2.00%(2/100)和1.43%(1/70);10只中华圆田螺未发现阳性.结论 山丘区的罗定市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石螺均可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三种食用淡水螺感染性。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三种螺2、4、8、12及24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d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三种螺感染后均有死亡,第5d死亡数达高峰。三种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福寿螺感染8、12及24h均显著高于感染2h(P值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24h均显著高于感染2、4、8及12h的(P值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2、4、8、12及24h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8、12及24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P值均〈0.05)。结论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褐云玛瑙螺的相容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广州管圆线虫对淡水螺感染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三种食用淡水螺的感染性。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I期幼虫感染三种螺,2、4、8、12及24 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天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三种螺感染后均有死亡,第5天死亡数达高峰。三种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虫负荷与密度,福寿螺感染8、12及24 h均显著高于感染2h(P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24 h的均显著高于感染2、4、8及12 h的(P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2、4、8、12及24 h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褐云玛瑙螺感染8、12及24 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P均<0.05)。结论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褐云玛瑙螺的相容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在珠江三角洲三市五县及增城县进行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的调查结果。终宿主田鼠的感染率为1.75%。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同型巴蜗牛、淡红毛蜗牛、环带毛蜗牛、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方形环棱螺及多棱角螺的感染率分别为:26.89%、38.30%、4.88%、1.25%、5.77%、5.66%、24.45%、35.29%、2.50%及0.将同一时间地点采集的褐云玛瑙螺分成两组,一组检查全螺,另一组检查螺肺肾胃,两组感染率(前者29.52%、后者30.00%)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感染性差异,阐述输入性福寿螺在中国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的潜能。方法生态学调查比较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生存环境的差异及其在中国目前的地理分布,采集不同地理环境下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分析自然环境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度,同时观察自然环境下野生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I期幼虫感染阴性的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观察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在实验室的感染差异。结果对调查点发现的螺类检查发现,自然条件下福寿螺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低于褐云玛瑙螺,发现螺重与螺感染度呈正相关,大于20 g福寿螺平均感染度高于20 g以下的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螺孳生地捕获三种鼠,解剖检查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9.24%(22/238),褐家鼠的感染率高于黄胸鼠(P0.05),并且雌鼠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雄鼠(P0.05);两种螺类在实验室人工感染条件下感染率和感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自然和实验室条件下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均易感,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其感染率表现不同。福寿螺在我国适生环境广泛,长江以南均有分布,具备将广州管圆线虫从华南地区扩散到长江以南的潜能,福寿螺的扩散可导致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流行区域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现状,为继续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19年,按海南省的地理方位和水系分布,抽取与2006年一致的5个调查点,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蛳,以“肺检法”结合“匀浆法”检测中间宿主并查找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 2018—2019年,在5个调查点共检测野外采集螺蛳1 597只,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平均感染率为6.39%(102/1 597)。其中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蜗牛和蛞蝓感染率分别为7.95%(43/541)、6.45%(34/527)、15.91%(7/44)和3.71%(18/485)。福寿螺感染率琼中县较高为9.57%(11/115),海口较低为4.90%(5/102),各地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儋州市较高为16.50%(17/103),三亚市最低为0.95%(1/105)。各地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P<0.05)。蜗牛感染率儋州市最高为33.33%(5/15),三亚市最低为0,各地感染率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捕捉广州大学城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检查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第Ⅲ期幼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大学城10所高校生活区和教学区褐云玛瑙螺,人工消化酶消化分离第Ⅲ期幼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并与广州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个校园内未捕捉到褐云玛瑙螺外,其他8所高校均发现有褐云玛瑙螺;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总体感染率为11.8%(76/642),平均感染度为872条/螺,阳性螺中最高15725条,最低17条;中山大学校园内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其他校园高,分别为22.0%(56/255),1007条/螺。结论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低于广州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的感染状况,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地理位置随机选择深圳市南山区5个不同生态环境调查点,采集主要螺类中间宿主标本,以酶消化镜检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在深圳市南山区共采集螺类标本392只,其中褐云玛瑙螺135只,小管福寿螺188只,铜锈环棱螺56只,中国圆田螺13只。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11.7%;褐云玛瑙螺和小管福寿螺感染率分别为30.4%和2.7%,前者的感染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0,P0.01);铜锈环棱螺和中国圆田螺标本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结论深圳市南山区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是主要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罗定市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消化法对从罗定地区的罗城、双东、太平、华石和罗镜五镇所采集的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进行消化检查,并用从螺中检获的幼虫感染实验大鼠验证虫种。结果检查褐云玛瑙螺253只和福寿螺676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8.58%和2.07%;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5.40条/螺和4.57条,螺。太平、罗城和罗镜镇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4.81%,21.38%;平均感染度分别为18.00条,螺,29.23条,螺。罗城、双东、太平、华石四镇福寿螺感染率分别为2.48%.3.92%,3.14%,0.39%;平均感染度介于1.00-7.75条/螺之间。结论广东罗定地区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均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以褐云玛瑙螺的感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阳春市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在阳春当地采集野生的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在实验室用人工胃液消化法检查其中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并记数.用检获的幼虫感染实验小鼠.结果 共检查褐云玛瑙螺350只,福寿螺465只,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阳性率分别为7.71%和0.86%;感染度分别为1~312和1~4.从上述感染的实验小鼠中检获到广州管圆线虫第4期幼虫,且其血清特异性IgM均为阳性.结论 阳春是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该虫中间宿主以褐云玛瑙螺感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及中间宿主的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调查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的分布,发现除沿海地区外,福建的山区也有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在全省范围内呈点状分布,感染率从5.95%到15.93%不等;广州管圆线虫的终宿主主要为褐家鼠,而中间宿主以福寿螺为主,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应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 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幼虫,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采集镜检鼠粪,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粪便内一期幼虫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二代褐云玛瑙螺白化种白玉蜗牛25只,3周后解剖螺镜检三期幼虫并计数.将阳性螺直接喂食饥饿SD大鼠10只,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6周后镜检鼠粪,并分别于3、5、8周时解剖大鼠观察虫体.结果 感染3周后解剖白玉蜗牛镜检可见三期幼虫,大鼠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6周后镜检鼠粪可见一期幼虫,3周后脑部解剖可见四期幼虫,5周、8周后心肺部解剖可见成虫与虫卵.结论 利用SD大鼠与白玉蜗牛为宿主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人式消化174只福寿螺。显微镜下检查消化液中有无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越秀区、兴宁、化州、蕉岭、茂名等六地的福寿螺感染率分别为25.0%、23.1%、24.2%、18.5%、14.3%、13.3%,广东省东莞采集的福寿螺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结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越秀区、兴宁、化州、蕉岭、茂名等六地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的免疫诊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AC32)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切胶纯化法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中获取AC32,用Western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61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5例正常鼠血清、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50例其他寄生虫体阳性患者血清和50例献血员血清。结果 AC32和成虫粗抗原包被的ELISA检测61份感染大鼠血清和1例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均为阳性;AC32-ELISA检测的50例献血员、20例急性血吸虫病人、11例弓形虫病人和所检测的其他寄生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均为阴性。结论 AC32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常用不同品系H22肝癌小鼠中医证候的特征与差异。方法:将KM、BALB/c、ICR、C57共4种品系小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肝癌组20只。肝癌组小鼠右腋下接种H22细胞造成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出瘤后各品系肝癌小鼠生存率差异,采用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方法,检测小鼠证候的发生与演变。结果:4种品系小鼠腋下接种后均形成实体瘤。在生存率方面,早期各品系肝癌小鼠无明显差异;中晚期差异大,BALB/c肝癌小鼠最低,ICR与KM肝癌小鼠其次,C57肝癌小鼠最高。瘤体积比较,KM肝癌小鼠增长最快,ICR肝癌小鼠增长最慢。去瘤体质量方面,中晚期各荷瘤小鼠呈现下降趋势,ICR小鼠下降最明显,其次是BALB/c与KM小鼠,C57小鼠去瘤体质量变化小。另外,不同品系肝癌小鼠邪毒证与气虚证贯穿疾病始终,且程度逐渐加重,阴虚证与阳虚证在中晚期发生且逐渐加重,其中BALB/c与ICR肝癌小鼠气虚、阴虚、阳虚最严重。结论:KM、BALB/c、ICR、C57等不同品系H22肝癌小鼠均会自发形成证候,KM小鼠最适合于肝癌证候与辨证论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广州管圆线虫宿主及疫源地的分布。方法从野外、餐饮店、农贸市场等场所采集食用淡水螺、陆生螺、蛞蝓、虾、溪蟹、鱼和青蛙,用组织捣碎匀浆法及过筛沉淀法检查中间宿主、转续宿主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解剖检查野鼠心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7县(市、区)有5县(市、区)从野外捕获到福寿螺;3县从野外捕获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方形环棱螺和蛞蝓,检查均未发现广州管圆线虫幼虫;7县(市、区)均未发现褐云玛瑙螺。6县(市)解剖褐家鼠、黄胸鼠、鼩鼱3种鼠,仅在1只褐家鼠的心脏和肺检获广州管圆线虫成虫8条。结论福寿螺在湖南南部地区分布广泛,首次证实湖南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直接组织匀浆法和肺检法检测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检出率, 寻找简便快捷适合不同场境的检测方法。方法 在前辈报道已确认的疫区的水塘、沟渠、河流边等环境,捕捞收集福寿螺。每只螺逐只称重后,分别解剖成螺肺囊与肌肉两部分,先用肺检法镜检每只螺肺囊内是否有结节进行初筛,把结节用解剖针挑出单独压片用显微镜查找虫体,并在显微镜下鉴定虫种,然后再把肺囊和螺肉一起用组织匀浆法复检。结果 共检测330只福寿螺,组织匀浆法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的福寿螺63只,检出率为19.1%(63/330),肺检法查见结节的福寿螺52只,检出率为15.8%(52/330),其中肺检法查见结节并查到幼虫的福寿螺36只,其匀浆法也全部阳性,符合率100%(36/36);肺检法查见结节但未查到幼虫的福寿螺16只,其中有6只匀浆法阳性,10只匀浆法阴性,错检率19.2%(10/52 );肺检法未查见结节福寿螺278只,但用匀浆法检查有21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漏检率7.6%(21/278)。匀浆法与肺检法(以查见结节判定阳性为标准)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 0.26,P>0.05)。匀浆法与肺检法(以查到幼虫判定阳性为标准)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03,P<0.01)。两种方法对不同体质量的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肺检法2种判定方法在检测大螺(≥25 g)时与匀浆法比较其检出率之间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χ2=2.58,P=0.108),但在检测小螺(≤10 g)方面与匀浆法比较其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2)。结论 肺检法的检测效果与组织匀浆法相比, 在检测大螺方面方法简单所需仪器设备更少,其检测速度更快, 适合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现场调查。而直接组织匀浆法灵敏度高,能直观地显示虫态与活度,虫体活力强,检出率高,更适合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