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应用是短程化疗方案中的基本药物,但三药联合治疗肺结核常引起一定的肝损害。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后,如何继续化疗及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值得探讨。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415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29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嗜酒、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有肝病史、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3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结论对抗结核药致DIL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3.
健脾疏肝法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10例初治肺结核化疗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抗结核强化治疗(HREZ或SHRZ)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54例单纯抗结核强化治疗(HREZ或SHRZ),对比两组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为8.93%,对照组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为24.0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疏肝法对脾虚证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有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情况与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害与患者年龄、结核病类型、用药时间及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抗结核治疗中多种影响因素可诱发药物性肝损害,应引起重视,并定时检测肝功能,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治疗并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状况及预后,以提高对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短程间歇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与短程每日化疗方案(2HRES/7HRE)之间抗结核治疗后对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结果1144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157例,其中间歇化疗方案发生药物性肝损害118例,占75.2%,每日化疗方案发生药物性肝损害39例,占24.8%。同时还发现体质状况差、病情重、老年人及有慢性酗酒者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结论药物性肝炎是影响结核病化疗的重要因素。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治疗应因人而异,不宜广泛用于老年人、体质状况差、病情重、有慢性酗酒者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害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在用药(治疗剂量)一段时间后患者出现肝脏损害的症状,是一组医源性疾病。为此,本文总结3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用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3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5%(65/563)。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与中青年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Bs Ag阳性患者、复发患者、过量饮酒患者、治疗3个月内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吸烟、营养不良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与不吸烟、营养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与老年、HBs Ag阳性、复发、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应密切关注具有相关危险因素人群的肝功情况,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抗结核药对肝脏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hepatitis)是抗结核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居首位,对人体影响最大,也是结核病人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李群安的研究表明,抗结核期间92%(48/52)的肺结核病人的肝代谢功能下降,不同程度的药物性肝损害肯定存在。本文就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治愈水平。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肝损害是药物治疗(治疗剂量)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所致的疾病,是一组医源性疾病。我院自1994年至1997年收治药物性肝损害病人4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具有药物性肝损害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1月1日—2009年3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且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300例。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150例,并对两组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组)150例,出现肝损害15例(15/150,10%),非采取干预措施(非干预组)150例,出现肝损害55例(55/150,36.9%),干预组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3.3%(95/150)和63.9%(96/150),疗程结束治愈率分别为93.3%(140/150)和95.3%(143/150),X线胸片病灶吸收分别为86.0%(129/150)和88.6%(133/150)。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4.0%(6/150)和3.33%(5/1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应提前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肝损害的发生,并确保抗结核疗效。  相似文献   

11.
沈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47-4548,4644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以提高对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方法 对医院2001-2011年735例肺结核住院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5例肺结核患者在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引起药物性肝炎的132例,总发生率为18.0%,其中重度20例、中度76例、轻度36例;在影响因素中,年龄>55岁对肝损害的影响较大,25例中发生药物性肝炎20例,发生率达80.0%;吸烟的影响也较大,253例发生药物性肝炎75例,发生率为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抗结核药物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肝损害;轻者可继续抗痨治疗,重症则需减量或停用治疗药物并同时护肝治疗.结论 抗结核治疗期间,非常有必要密切观察病情、常规监测肝功能、及时发现肝损害、并认真做好用药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凯西莱在药物性肝损害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凯西莱组)30例和观察组(丹参联合凯西莱组)30例,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AST、ALT及TBIL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AST、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联合凯西莱在药物性肝损害中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凯西莱在药物性肝损害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凯西莱组)30例和观察组(丹参联合凯西莱组)30例,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AST、ALT及TBIL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AST、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联合凯西莱在药物性肝损害中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3月本院门诊治疗的143例肺结核病人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平均天数为57d,大多数为轻度肝细胞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有乙型肝炎病史的肺结核病人,并短期密切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化疗用药的特点是疗程长,需同时应有多种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功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也是大部分结核病人中断治疗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如何减少、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功损害的毒副作用,是保证结核病人全程和规律治疗的关键环节。现结合近年来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300例肺结核病人资料,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特征及对结核病治疗的疗程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50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60%)为轻度肝损害,18例(36%)为中度肝损害,2例(4%)为重度肝损害。42例(84%)未影响抗结核治疗疗程及效果,6例(12%)使得抗结核治疗疗程延长,2例(4%)使得抗结核药无法规律应用,病情迁延不愈。结论: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后经调整方案大部分患者不影响结核病的治疗,但有少数受到影响,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2位。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病率为367/10万。随着结核病的高发,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也明显增加,抗结核药所致的肝损害已成为我国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原因。有学者对1990~200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的药源性肝损害509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抗结核治疗中,以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为核心的化疗药物均具有肝细胞毒性,联合应用加重肝损的程度,且目前对药物性肝损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清,影响因素也没有一致性的认同[1].本研究以临床上1 662例住院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的临床特征,旨在预防和干预肝损结局的发生,完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HRZE/4HR和3HESG/9HEG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对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6年6月住院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并坚持了全程化疗的患者157例,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其中以2000年6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采用2HRZE/4HR及疗程半年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109例作为对照组,以2004年4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采用3HESG/9HEG及疗程一年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机率小,观察组出现肝损害10例(20.8%),对照组44例(40.4%) 观察组比对照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晚,观察组两个月内出现肝损害7例(14.6%),对照组40例(36.7%) 观察组比对照组肝损害程度轻,观察组肝损害ALT升高3倍以上4例(8.3%),对照组35例(32.1%) 出现肝损害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经护肝治疗后恢复的时间短,观察组10例肝损害1个月内恢复正常9例(90%),对照组44例中1个月内恢复正常20例(45.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化疗方案疗程结束后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3HESG/9HEG针对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虽然疗程较2HRZE/4HR长半年,但出现肝损害的机率小,发生时间晚,损害程度轻,恢复较快,有利于抗痨疗程的顺利完成,能起到预期的抗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中和自由基及解毒作用。我科用于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2例均为我科2 0 0 1-0 2~2 0 0 3 -0 6临床确诊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 ] 住院病人,其中男41例,女2 1例;年龄2 2~68岁,平均48 5岁。病情特点:⑴基础病均为浸润型肺结核;⑵抗痨方案中均含有HRZE(S) ;⑶肝脏损害出现在用药后1~4周内,但也可服药数月后才出现肝脏表现;⑷肝功能检查异常;⑸病原学检查:甲乙丙戊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同期选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病人4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