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刺麻醉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手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检索近10年来国内有关针刺麻醉的文献,论述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及腧穴配伍。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体现在可以减少麻醉剂使用量、减轻手术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保护脏器功能、调整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等方面。总结针刺麻醉的常用腧穴,对不同手术部位的取穴进行分析。归纳针刺麻醉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针刺麻醉研究未来发展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肛肠手术技术与麻醉方式日趋成熟完善,但术中麻醉仍存在镇痛不全、术后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快速恢复等问题亟待改善。针刺作为一种安全的非药物辅助麻醉的手段正广泛运用于肛肠手术中,该文搜集整理近5年针刺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在肛肠手术运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及其效果。针刺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展现了改善疼痛、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减轻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势,但目前仍缺乏相关的临床综合评价规范,未来的进一步广泛使用与推广仍需确立临床应用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必光 《针刺研究》2001,26(3):162-165
针刺麻醉 (简称针麻 )为 2 0世纪 50年代我国医务工作者首创 ,并应用于临床 ,据统计临床试用百余种手术 ,记载针麻下施行手术 1 0 0余万例 ,同时进行大量的临床和药理研究 ,但临床实践显示针刺镇痛作用肯定 ,从麻醉角度要求针麻下施行手术又存在术中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内脏牵拉反应的不足 (即所谓三关 ) ,严重影响继续选用 ,为此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提出采用针药复合麻醉方法增强针麻麻醉效果 ,部分适宜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 ,首先进行了研究取得成效 ,截止目前该项研究仍在继续 ,现仅就个人收集资料回顾如下。1 1 990年前针刺…  相似文献   

4.
刘秀华  张军 《光明中医》2014,(7):1469-1470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单纯的针刺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虽然对生理干扰小,恢复常态较快,但有镇痛不全的缺点,为弥补这不足,且更适合基层医院运用,现采用中西医结合运用针刺复合麻醉,针刺复合麻醉不但明显加强麻醉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进而显著控制单纯颈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以及平均血压升高的情况。我院自2000~2012年这3年来对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麻醉采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56-158
为了探讨针刺在麻醉与围手术期的应用特点,从针麻发展与选穴、术前准备、术中辅助麻醉、术后康复等方面入手,探讨针刺在麻醉及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及其选穴方案。一方面肯定针刺麻醉的效果以及针灸治疗围手术期相关病症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为今后针刺在麻醉及围手术期方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9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有症状的96例甲状腺将要手术的患者麻醉前用药安定10mg,氟哌啶2.5mg。患者入室后开放一组上肢静脉通路,于双侧合谷、内关穴进针约2~3cm,诱导时间15~25min,频率在160~200次min电刺激强度。结果本组96例手术病人,其中85例无需镇痛药及局麻药;5例应用氟芬合剂半量、安定5mg静注,局麻药0.5%利多卡因10~15ml。无1例失败改用其他麻醉4例高血压患者在氟哌啶5mg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冠心病患者在针麻下顺利通过手术。结论采用针刺麻醉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刺麻醉具有安全、简便、生理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其镇痛不全、肌紧张、难以抑制脏器牵拉反应等,单纯针刺麻醉难以应用于现代手术。随着麻醉学的发展,针刺麻醉已经发展到针刺辅助麻醉的全新模式。本研究探讨针刺“四关”穴位辅助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为推广应用针刺辅助麻醉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医针刺麻醉简称"针麻"。中医针刺治疗疾病始于"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都有详细论述。针刺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是并没有明确可以进行麻醉手术的记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省西安市的4位年轻  相似文献   

9.
针刺麻醉是我国传统医学麻醉方式,在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物手术时,针刺麻醉既可以加强局麻的镇痛效果,又避免了全麻的术后恢复缓慢的弊端,是一种非常好的甲状腺良性肿物切除手术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术中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强力牵拉,局部浸润皮瓣均匀,及时沟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刺麻醉用于鼻腔手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部手术采用针刺麻醉的优劣,以推动该部位针麻的开展.方法检索在鼻部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的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综述.结果鼻部手术针刺麻醉效果较好,可以取得更佳的手术疗效.应用针刺麻醉方法,对生命指征影响更小,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较单纯局部浸润和全身麻醉者轻,并且适用于全身状态较差的病人.结论针刺麻醉在鼻部手术中所体现的优势是不可否认的,并且仍是临床麻醉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刺内麻点超前镇痛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庚申  马克昌 《针刺研究》2001,26(3):181-182
超前镇痛就是在病人没感觉疼痛之前所使用的镇痛方法。我们将针刺内麻点用于骨科手术后疼痛的超前镇痛 ,效果良好。6 0例择期四肢骨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镇痛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手术时间基本相同 ,均在常规药物麻醉下施行手术。针刺镇痛组在麻醉前取双侧内麻点针刺 ,通电刺激 30min后拔针行常规药物麻醉 ,两组麻醉方法、使用药物基本相同。术后用盲法观察疼痛情况 ,参考WHO术后疼痛评级标准 ,将术后疼痛分为四级。认真观察记录术后 2 4hr疼痛性质、生命指征、表情变化、镇痛药用量、用法等情况 ,结合病人术后 2 4hr…  相似文献   

12.
<正> 本组病例行阑尾切除术,随机以针刺麻醉40例,硬膜外麻醉40例进行比较术中镇痛效果,生命体征的平稳情况,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排气时间,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抗生素的使用及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以及观察两种麻醉方法的术中镇痛及术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查阅了10年来中文数据库中所报道的有关针刺在手术中麻醉镇痛的研究文献,从针刺镇痛在围手术期的介入时机、选穴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刺激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目前针刺在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剖析,总结认为针刺在围手术期麻醉镇痛方面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本文旨在为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复旦大学医学院牵头的国家“九五”攻关专题“优化针药复合麻醉和镇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于 1 998年 1 0月起执行 ,共 2年时间。本专题的攻关任务是 ,在“八五”攻关课题开展针药复合麻醉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针药结合用于麻醉及镇痛的作用特点和优势 ,揭示针刺不仅具有镇痛作用 ,还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功能 ,从而为进一步发展中西医结合针药复合麻醉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针药结合镇痛研究方面 :①北京妇产医院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 ,在分娩镇痛方面完成2 6 0例 ,分为Hans刺激、Hans 安定、安定、Hans 曲马多、曲马多及对照…  相似文献   

15.
针麻镇痛不全可以选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加以克服。本文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针麻和针麻加颅通定甲状腺手术时病人血浆β-内啡肽和皮质醇.以了解颅通定对应激的阻断和对针麻的加强作用。结果针麻加颅通定(n=12)手术时血浆应激因子β-内啡肽和皮质醇的变化要小于针麻时这二种物质的变化,说明颅通定具有针麻镇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Acupuncture anesthesia is a technique by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replacing anesthetics with acupuncture in surger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algesia mechanism. It emerged in the 1950s, went viral in the 1970s and then gradually fell into decline. In the recent years, this technique has regained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Acupuncture anesthesia can be classified as either pure acupuncture anesthesia or acupuncture-medic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a patient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urgent need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received pure acupuncture anesthesia because of an allergy to lidocaine, and the operation went successfull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pure acupuncture anesthesia an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were combin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further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esthesia.  相似文献   

17.
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求针刺麻醉在鼻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60例随枘发成针刺麻醉组(针麻组)和药物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针麻组的I级率为36.67%,Ⅱ级率63.33%;对照组的I级率33.33%,Ⅱ级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麻达到了药麻的临床效果,表明了针麻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针刺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超前镇痛对于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对针刺具有超前镇痛效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开胸肺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B组术前3d予以针刺超前镇痛,每日1次,连续3d。A组、C组予以术后针刺镇痛。D组为全麻对照组。选取与镇痛相关的β-内啡肽和与应激相关的皮质醇为观察指标,检测四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统计四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的具体用量。四组患者均控制疼痛指数在3以下。结果 A组术前一天β-内啡肽与C组和D组比较,均P〈0.05。B组术前一天与C组和D组比较,均P〈0.05。皮质醇数据自身比较,A组、B组、D组入院与拔管后一天比较,术前一天与拔管后一天比较,均P〈0.05;C组入院与拔管后一天比较,P〈0.05。四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芬太尼含量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前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应用中,具有提高镇痛指标β-内啡肽的效应,与传统的术后镇痛比较有明显优势。对于应激指标皮质醇则无明显差异,手术和拔管等刺激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即时应激,针刺无明显优势。术后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此次配比减少20%。  相似文献   

19.
It has been claim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can be explained in part by endogenous opioids. If so,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enhanc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dorphins. If D-phenylalanine (DPA), an inhibitor of the endorphin degrading enzyme, is administered,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should be prolonged due to the increased level of endorphins.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pain threshold (PT),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or not the pre-administration of DPA can enhanc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humans. In addition, we examin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naloxone. 1) In all five subjects whose PT was raised after acupuncture anesthesia (respondents), the rise in PT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by DPA. 2) Out of 10 subjects whose PT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after acupuncture anesthesia (non-respondents), the PT was increased by DPA in 5 cases. 3) The rise in PT was most prominent when DPA was administered 30 minutes before the start of acupuncture anesthesia. 4) In all 4 respondents in whom the rise in PT persisted after DPA and acupuncture anesthesia, their raised PT dropped after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naloxone (10 mg). 5)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DPA enhances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by the "endorphi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