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BCGCWS(细胞壁骨架)对膀胱局部免疫抗肿瘤机理而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浅表膀胱癌患者BCGCWS灌注后,尿中细胞因子(IL2和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IL2灌注前(36.9±15.9)ng/L,灌注后(154.0±319)ng/L;TNFα灌注前(478±241)μg/L,灌注后(6099±2398)μg/L。灌注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BCGCWS能激活巨噬细胞致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和TNFα,发挥局部免疫抗肿瘤作用,对防治浅表膀胱癌的复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亢病人的钙磷代谢、骨代谢和骨密度改变及机理。方法 对38 例甲亢病人治疗前后用单能 C T( S E Q C T) 测定骨密度( B M D) 变化,用双抗体法测定血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C I C P) ,骨钙素( B G P) 和尿脱氧吡啶酚( D P D) 排泄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 B M D 明显降低[ 男(120±8) mg/cm 3 H A,女(114 ±7 .2) m g/cm 3 H A] 治疗后都恢复正常。血 B G P 男性从(15 .2 ±7 .9)μg/ L 下降到(7 .5 ±2 .8)μg/ L( P< 0 .05) ,女性从(16 .4 ±7 .1)μg/ L 下降到(6 .8 ±2 .1) μg/ L( P< 0 .01) 。血 C I C P 男性从(185 ±23 .5)ng/ ml 下降到(70 ±10 .4)ng/ ml( P< 0 .05) ,女性从(164 ±16 .2)ng/ ml 下降到(69 ±9 .2)ng/ ml( P< 0 .05) 。尿 D. P. D 男性从(13 .7 ±2 .5)n M/ m M 下降到(3 .4 ±1 .0) n M/ m M( P< 0 .01) ,女性从(14 .6 ±2 .3)n M/ m M 下降到(4 .5 ±1 .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 H G F/ S F)、转化生长因子β( T G Fβ)在结核性胸腔积液( T B P E)中的表达,寻找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标记。方法:用 H G F/ S F E L I S A 药盒和生物法测定32 例胸腔积液中 H G F/ S F和 T G Fβ水平,并对 T B P E组中10 例病人同时作血清 H G F/ S F、 T G Fβ检测。结果: H G F/ S F在 T B P E中为7.5±7.3 ng/m l,高于非 T B P E的0.98±0.88 ng/m l( P< 0.05)。10 例 T B P E者的胸水和血清 H G F/ S F含量分别是10.9±6.6 ng/m l和1.9±1.7ng/m l( P< 0.002)。 T G Fβ在 T B P E中含量为27.3±11.1 ng/m l,高于其在血清中的含量3.9±3.3 ng/m l( P< 0.001),也高于对照血清的1.87±1.05 ng/m l( P> 0.05)。结论:在 T B P E中存在高水平 H G F/ S F、 T G Fβ。这可能与结核性肉芽肿形成有关,可能在促进胸膜纤维化及组织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鉴定法测定甲基黄酮醇胺(MFA)对PGI2和TXA2样物质生成的影响。以血小板聚集率%表示大鼠颈总动脉环PGI2活性,MFA(24.8μmol/kg,iv)组,阿斯匹林(ASA,0.83mmol/kg,iv)组和溶媒对照组分别为0.47±0.19、0.18±0.16、0.50±0.13/mg,结果提示:MFA不抑制TXA2的生成(P<0.05);ASA明显抑制PGI2的生成(P<0.01)。采用表面灌流法,AA为诱导剂,以兔主动脉条收缩强度(g)表示TXA2样物质的活性,MFA(10mmol/L)组,咪唑(1.67mmol/L)组和溶媒对照组分别为0.38±0.13、0.17±0.09和0.69±0.22g,结果提示MFA和咪唑抑制TXA2样物质的生成(P<0.0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MFA6.2μmol或12.4μmol/kg能明显抑制心肌梗塞家兔TXB2的升高(P<0.01),而对6-keto-PGF1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s)水平在儿童肾病综合征(NS)中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放射法和放射免疫法对20名NS患儿,即NS活动期组(NSA组,n=11)和NS缓解期组(RE组,n=9)进行了血清IGFⅠ和IGFBPs水平测定;并以同年龄组正常儿童(NC组,n=10)作对照。结果:与NC组比较,NSA组血清IGFⅠ、IGFBP3明显下降(P<001),IGFBP1和IGFBP2均明显升高(P<001);RE组的血清IGFⅠ及IGFBP1、IGFBP2和IGFBP3均可恢复正常;NSA组血清IGFBP3与白蛋白存在明显相关关系(r=076,P<001)。结论:NS活动期存在着IGFⅠ和IGFBPs的异常改变,但缓解期可完全恢复正常;IGFⅠ和IGFBPs的异常改变可能与NS患儿生长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酸性同工铁蛋白对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8例HCC、30例肝炎(HP)、28例肝硬化(LC)患者及33例正常人血清酸性同工铁蛋白(SAIF)水平。结果显示:HCC、HP和LC组患者SAIF值均呈现非正态分布,其中位值分别为440μg/L、218μg/L和120μg/L,正常组为66μg/L。HCC组与其余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HP与LC组和正常组比较,其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LC组与正常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ROC确定SAIF=250μg/L为临界值,则SAIF诊断HCC的阳性率为85.46%。SAIF与AFP无相关性。SAIF与肝癌体积和临床分期无关。以上结果表明SAIF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探讨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和比较了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和35例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及19例健康人的血浆ET,并分析了CHF患者ET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Ⅲ~Ⅳ级患者ET(6.86±1.35)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12±1.03)ng/L(P<0.01);心功能Ⅱ级组ET(4.71±1.10)ng/L较健康对照组(4.12±1.03)ng/L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ET与BUN呈正相关(n=53r=0.4974P<0.01),与Ccr呈低度负相关(n=53r=0.3766P<0.01)。结论CHF患者ET明显升高并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ET可能与CHF患者肾功能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HC)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1例HC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HC合并感染组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合并感染组(P<0.01),死亡/恶化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P<0.005和P<0.001)。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腹水IL6水平显著高于无合并SBP患者(P<0.001)。以腹水IL6≥1200ng/L作为阳性,则SBP和无SBP两组间的阳性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这一检测方法的灵敏性为87.5%(7/8),特异性为92.8%(13/14)。结论:HC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和IL6的检测对判断感染的存在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细胞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SAB法对12例肝细胞癌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染色,经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发现肝癌组织的TGF-β1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阳性染色面积(相对数),肝癌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9.96±10.7)%和(56.6±26.62)%(P<0.01)。此外,外周血TGF-β1水平测定(SELISA法)发现,健康志愿者组和肝硬化病人组外周血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肝癌病人(未治疗组),3组分别为(182.92±90.45)μg/L,(119.53±87.73)μg/L和(62.37±51.52)μg/L(P<0.01和P<0.05);本研究提示肝癌细胞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其细胞的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也是其生物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髓鞘碱蛋白(MB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CSF中MBP。结果:CSF中MBP在急性颅脑损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ADCI患者明显高于ALCI患者(P<0.01);ADCI患者入院时GCS明显低于ALCI患者,而GOS明显差于ALCI患者(P<0.01);MBP与GCS和GOS均呈明显负相关(r=-0.612,r=-0.59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SF中MBP升高,测定CSF中MBP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ADC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和分析测量了139具尸体的小肠长度。成年男性54例,均长414.30±9.60厘米;成年女性47例,均长345.87±8.19厘米;男女两性小肠均长382.48±6.40厘米,且两性小肠长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性胎儿13例,均长218.46±8.76厘米;女性胎儿25例,均长211.60±7.31厘米;胎儿两性小肠均长213.95±5.68厘米,两性间无差异。求相关系数表明,r=0.039,小肠长度与身高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162例成年尸体上观察的结果如下:腹腔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Th_(12)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上1/3上部。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L_1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中1/3下部。肠系膜下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3下1/3者最多,平L_3中1/3者次之,平均在L_3下1/3上部。腹腔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0.1~0.5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0.41厘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5.0~7.0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6.36厘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距离,分别以在12.0~14.0厘米、10.0~13.0厘米和3.0~5.0厘米之间者最多,它们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03厘米、11.28厘米和4.21厘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家兔胰腺器官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存在小叶间和被膜下。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与其他器官所见相同。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在现有的实验室务件下以7-ACA为原料合成头孢吡肟中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方法: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具有一致性,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一些关键步骤(时间、温度、剂量)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结果:中间体收率为32.7%。结论:该方法使中间体的合成更易于控制,避免了一些繁杂的操作,并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