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超声微探头在阻塞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变部位多在胆总管下段及壶腹部周围。但是临床实践证明除声影明显的结石和直径较大的壶腹部肿瘤可通过体外超声(ultrsonography,US)、CT、MRI诊断外,许多病例由于病灶太小或肠气干扰,病变诊断仍然不明。借助经内镜的超声微探头行胆管腔内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黄疸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疾病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本文就我院阻塞性黄疸B超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均为我院 1998- 0 6~ 2 0 0 1- 0 5肝胆外科住院患者 ,术前均做过B超检查 ,均有手术及病检结果 ,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6 8岁 ,平均 42 .7岁。1.2 仪器及方法 :使用SONOS - 10 0CP型实时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5MHz。清晨空腹常规作肝、胆、胰检查 ,胀气者待排气后再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坐位、立位或胸膝位 ,作上腹部纵切、横肋间或肋下斜切 ,…  相似文献   

3.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为肝脏、胆囊、胰腺等肿瘤晚期引起,手术切除率低,大部分只能采用姑息治疗,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IED)是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目的是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满足患者和家属一定的心理需求。2006年1月~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05例阻塞性黄疸的B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超检查已普遍应用于黄疸的诊断,本文报告了近1年多来我们对阻塞性黄疸B超检查分析结果,并探讨了其诊断价值。 自1991年9月至1993年5月,应用B超显像检  相似文献   

5.
完全型恶性阻塞性黄疸胆管再通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胆管完全阻塞的发生原因及其开通方法。资料与方法在21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经皮穿刺胆管造影发现35例胆管呈完全型阻塞,其中胆总管阻塞25例(上段8例,中段6例,下段11例),肝总管阻塞9例,右肝管阻塞1例。35例中胆管癌27例,壶腹癌和胰头癌各4例。采用以下步骤开通完全阻塞的胆管:(1)通过导管向阻塞处注入1%利多卡因10ml,3~5min后试图通过导丝;(2)如不能通过,保留多侧孔引流管外引流,1~2天后再试图通过导丝;(3)如仍然不能通过,经引流管每天注入丝裂霉素C(MMC)2mg或5-氟脲嘧啶(5-Fu)250mg并夹管封闭2~3h,连续注射3—5天后再试图通过导丝。以上3个步骤每次只要导丝穿过阻塞段,即按支架植入方法植入胆管支架。结果35例经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后2例导丝获得通过,另33例经引流1~2天后10例导丝获得通过,余23例经局部注射化疗药3~5天后21例导丝获得通过,所有获导丝通过的病例,均成功植入支架。结论胆管完全阻塞的形成除了与肿瘤直接侵犯有关外,还与局部痉挛、炎症等因素有关,经过辅助处理绝大部分患者导丝可以获得通过并成功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6.
7.
王家林  张力  周协  于泳  刘巧莲 《武警医学》2004,15(11):840-841
自从 1937年Huard和Do-Xun -Hop首先成功实施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PTC) ,特别是 196 9年Othto和Tushiya报告日本Chiba大学使用外径 0 .7mm的细长针穿次成功后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 ,目前PTC已成为用于梗阻性黄疸检查的最好方法[1] 。我们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12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术中胆道钳夹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指导临床治疗。资料与方法 PTC术中引入活检钳对18例恶性阻塞性黄疸胆肠吻合术后复发黄疸患者于梗阻部位活检,判断狭窄的良恶性,采取相应的减黄措施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PTC造影显示梗阻部位均位于胆肠吻合口处,行钳夹活检,技术成功率100%,敏感性为94.4%(17/18),其中14例钳夹到肿瘤组织,证实为肿瘤复发;3例病理为纤维组织增生和(或)炎症,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考虑瘢痕性狭窄;另1例钳夹阴性,但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术后随访证实为肿瘤复发。所有患者钳夹术中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活检术后行内外引流管和(或)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黄疸消退明显(P<0.05),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1)PTC术中胆道钳夹活检诊断胆管癌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敏感性高;(2)采取介入方法降黄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TC)与PTC胆管活检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并接受PTCD和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及PTC胆管活检的连续76例阻塞性黄疸病例,比较PTC胆管活检与PTC影像学特征的关系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PTC胆管活检对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阳性率低于PTC间接诊断的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0.178,P=0.001<0.05),但PTC胆管活检对组织学定性诊断的阳性率与PTC间接诊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533,P=0.111>0.05).PTC胆管重度扩张者的胆管活检阳性率高于胆管中度和轻度扩张者的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H=7.991,P=0.018<0.05),PTC胆管活检阳性率与PTC阻塞形态和部位无关.结论 PTC胆管造影是PTC胆管活检的基础,二者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提高PTC胆管活检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自 1 986年我们对晚期肿瘤等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术中不能切除肿瘤也不能行胆 -肠吻合的病人 ,采用肝内胆管 -消化道搭桥术治疗阻塞性黄音。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2 0例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39岁~ 68岁 ,1 6例为胆囊、胆管癌晚期 ,3例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肝门、肝转移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1例为硬化性胆道炎 (肝外胆管已完全闭缩、肝内胆管狭窄 )。术中取右肝 - 1 2指肠搭桥 1 1例 ,左肝 - 1 2指肠搭桥 7例 ,左肝 -胃搭桥 2例。术中对肿瘤不能切除 ,特别是肿瘤已广泛浸犯肝门 ,肝脏有转移的病人 ,术中…  相似文献   

11.
超声与透视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在重症阻塞性黄疸胆管减压方面的重要意义已被临床广泛证实[1],对晚期无法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延长生命[2],我们对PTCD治疗的引导方式就超声与透视做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9·4岁。胰头癌10例,胆管癌8例,壶腹部癌9例,肝门肝癌1例。临床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厌食、全身黄染、大便灰白等症状,2例有全身奇痒,8例大便呈陶土色。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110~687μmol/l,直接胆红素78·4~321μmol/l。12例病人在超声引导下行PT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阻黄行PTCD和超声造影37例,超声引导下穿刺胆道并置入引流管.将SonoVue溶液经穿刺针注入后,观察SonoVue微泡在胆系、肠道的流动和充填情况.所有病例均于术后2~12h行X线胆管泛影葡胺造影.结果 胆管超声造影(USC)和传统的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在判断胆管梗阻程度、对肠道的显示(x2=0.5,0.50>P>0.25)及胆管分支级别(t =0.697,P>0.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SC对胆囊的显示率低于P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0.01>P>0.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PTCD术中,超声造影可以准确显示病变所在部位及管腔梗阻程度,实时观察引流管的有效引流范围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为实现胆管最有效引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发现病灶38个。患者均采用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超声造影动脉相各增强模式占比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关系。根据病灶长径将其分为长径>2.5 cm组与长径≤2.5 cm组,比较病灶大小与超声造影动脉相增强模式关系。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4.7%(36/3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1%(8/38)动脉相病灶整体高增强,50.0%(19/38)浅淡不均质稍高增强,15.8%(6/38)不均质低增强,13.1%(5/38)周边环状增强。长径≤2.5 cm组主要表现为整体高增强(53.4%,8/15),明显高于其他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径>2.5 cm组主要表现为浅淡不均质稍高增强(69.6%,16/23),明显高于其他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相高增强部分为病理检查中内癌细胞较多、血管丰富部位;动脉相较弱或充盈缺损部位为病理检查中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血管分布稀疏部位,明显可见坏死灶状。结论超声造影在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进行诊断时,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且有特征性表现,是一种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部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6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霞  黄季玲  胡雪飞  石亚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2):1544-1544,1548
经皮肝内胆管引流(PTCD)对于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能够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能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PTCD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痛苦少、创伤小、花费低、效果好的优点,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为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给予MRCP联合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然后将术前影像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定位定性诊断分析,M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4.7%(61/72),其定位准确率为94.4%(68/72),MRCP联合MRI平扫+增强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均为100%(72/72),与手术结果相一致。(2)良性梗阻以胰头上区及胰头区多见,二者占65.2%(40/48),恶性梗阻以十二指肠乳头区最多占63.4%(17/24)。(3)胆道梗阻扩张程度,良性扩张以轻度为主,恶性扩张以重度为主,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比胆管结石患者,MRCP测量结石大小与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测量肿瘤大小与手术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恶性梗阻性黄疸分为胆管癌、壶腹部癌、胰头癌三组,术前根据MRCP判定根治率分别是25%、80%和50%。术中判定的根治率分别为37.5%、100%和66.67%。(6)24例阻塞性黄疸的术前MRCP评估和术中评估进行配对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对阻塞性黄疸定位准确率可达10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具有准确、无创、直观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学特点,联合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扬 《人民军医》1995,(1):41-42
近一年多来我们对阻塞性黄疸B超检查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对象和方法自1991年9月至1993年5月我们应用B超显象检查阻塞性黄疸,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共105例,男49例,女56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8.7岁。临床均拟诊为阻塞住黄疸.其中2例B超检查时发现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而无黄疸征象;55例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加深;35例表现为间歇性黄疸;13例为轻微黄疸。采用ALOKASSD-256超声诊断仪,3.5MH2线阵式探头,检查前禁食8~12h,先取平卧位由季助下作斜切及右下胸沿第6或第7肋间横切扫查,观察胆囊、胆总管、…  相似文献   

17.
18.
一、概述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巩膜、皮肤、粘膜和其它组织被染成黄色。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7.1umol/L。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在34umol/L时,临床上即可出现黄疸[1]。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肝外胆道系统任何一部分因肿瘤、结石、疤痕、炎症等因素的影响(不论管腔内、管壁内或管壁外压迫或牵拉),均可导致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管内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进入淋巴,继而进入血循环导致黄疸。来自管腔内的梗阻多为胆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阻塞性黄疸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 (PTC)下胆管钳夹活检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3月 ,因阻塞性黄疸接受介入放射学PTC、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 (PTCD)和胆管内支架置入的连续 6 5例患者 ,男 36例 ,女 2 9例 ,年龄 33~ 88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7~90d ,平均 32d。PTCD减黄术中 ,在数字影像监测下经PTC途径用活检钳和毛刷对病变段胆管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通道向胆管内送入 8F鞘至阻塞段 ,经鞘先后引入活检钳和毛刷对梗阻段胆管钳夹和毛刷活检 ,获取多个标本 ,用 10 %甲醛溶液固定后 ,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用 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 ,以P <0 0 5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6 5例阻塞性黄疸 ,PTC下胆管活检技术成功率 10 0 % ,5 8例获得组织学诊断 ,分别为胆管腺癌 4 2例 ,胆管鳞癌 1例 ,胰腺癌 2例 ,肝癌 2例 ,转移癌 5例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2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胆管结石 1例 ,菌团沉积 1例 ,慢性胆管炎 1例 ;阴性结果 7例。钳夹活检的病理学阳性率 89 2 3%。 4 5例胆管癌钳夹活检敏感度较 16例非胆管癌性肿瘤高 (分别为 95 5 6 %和 6 8 75 % ,χ2 =5 919,P =0 0 15 )。 5 8例毛刷活检 4 3例获得细胞学诊断 ,有胆管腺癌 36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形臂术中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35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患者C形臂术中胆管造影,从多角度摄影并动态图像采集。结果:35例探查前胆管造影,图像清楚显示了梗阻部位,特异性为100%;其中34例明确了梗阻原因,准确率为97.14%。探查后胆管造影7例患者胆总管仍梗阻。结论:C形臂术中胆管造影弥补了传统造影的不足,它不但清晰显示了梗阻部位、范围,明确了梗阻原因,而且及时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和术后疗效判定提供帮助。因此,C形臂术中胆管造影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