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132例术后早期经肠内营养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术后3d肠功能恢复.均能耐受肠内营养.6例患者出现频繁腹泻,4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清创换药后愈合.均无肺部感染,无死亡.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河南医学研究》2017,(2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EN组和PN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48 h内开始营养支持治疗。PN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行早期肠外营养(EPN)支持;EN组行EEN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7、14 d,两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水平均高于支持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14 d,EN组TP、ALB、TSF、AMC水平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HGB)在支持前后及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期间EN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和PN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但EN比PN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于入院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人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发生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对照组 (B组 ) ,分别于入院 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入院 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 ,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 (发生率 )。结果 :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 ,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 (发生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对于有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患者采用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身体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我科2006年5月-2009年5月对高龄卧床患者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标准营养组30例,采用能全力按83.74~125.60J/(kg·d)标准配制,经鼻饲管滴注;匀浆膳食组28例,采用自行混制而成匀浆汤液200mL/次,经鼻饲管注入,4~6次/d。分别于入院第1、10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观察2组患者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标准营养组入院治疗第10天与入院第1天比较ALB、PA值下降不明显(均P〉0.05);匀浆膳食组入院治疗第10天与入院第1天比较,ALB[(34.3±2.1)g/L vs (38.8±2.1)g/L]、PA[(158.3±22.1)mg/L vs (198.6±30.8)mg/L]均有降低(均P〈0.05)。入院第10天,标准营养组ALB为(38.5±2.2)g/L、PA为(192.8±26.4)mg/L,均高于匀浆膳食组[ALB(34.3±2.1)g/L、PA(158.3±22.1)mg/L](均P〈0.05)。标准营养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匀浆膳食组(26.7%VS35.7%,P〈0.05);肺部感染患者其人院时ALB低于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3.4±5.6)g/L vs (42.5±3.7)g/L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减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恶化,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入院后48小时内给予鼻饲,治疗组病人给予EN制剂,对照组病人给予自制匀浆膳食,观察两组病人4周后血浆ALB、Hb、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病人ALB、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支持可改善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机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匀浆膳营养支持治疗患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序贯性营养支持治疗患者52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均为3周,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前白蛋白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前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上皮肌围、皮褶厚度均略有增大,观察组上皮肌围、皮褶厚度均略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2%)明显低于对照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在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机体的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高龄老年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岁以上并发吞咽困难、误吸、严重营养不良、反复肺部感染等高龄老年患者采用肠内方式提供营养支持。对48例接受经鼻胃管鼻饲营养的高龄老年患者入院后进行营养评估,经鼻饲管给予混悬液能全力,观察1个月和3个月后重要脏器功能血液学指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肠内营养支持3个月时各项营养指标较营养支持前均明显升高(P〈0.05);而肝、肾功能、心肌酶未见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高龄老年患者,如果存在进食困难的情况时,审慎选择肠内方式提供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对营养状况和调理免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术后24h开始分别接受肠内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肠内营养在恢复氮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减少经济消耗方面优于肠外营养,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靠,且费用低廉,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急性重症脑卒中伴吞咽困难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50例,肠外营养组50例,进行对照研究,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血色素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日益严重,高龄危重患者逐年增多,在这些患者中常伴有意识障碍,进食困难,又因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高代谢和高分解,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采用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减少营养不良并发症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ICU自2008年1月~2012年8月共有47例危重症患者采用了鼻饲肠内营养方式,现将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高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及血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选择≥80岁的高龄全肠内营养者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和干预组(益生菌+肠内营养)。分别测定试验开始时、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 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L%)],营养相关检测[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o-albumin, pro-ALB)],脂质代谢血液学检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并观察患者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包括消化道反应、大便性状、发热、抗生素使用情况等。结果:(1)治疗3个月后,两组WBC、Hb、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TP、ALB、pro-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随着时间的越长,TP、ALB、pro-ALB增长越多(P<0.05)。(2)两组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间相关临床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益生菌的肠内营养方式可促进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支持效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支持疗法是高龄患者术后治疗的重要部分,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近年来受到重视[1].选择在我院住院的40例高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术后24 h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肠管在使用机械通气的高龄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高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置管后1个月内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机械通气病人应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优于常规应用鼻胃管。 相似文献
18.
肠内营养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EN在维护肠黏膜屏障、正常肠道菌群、抑制各种前炎性递质的释放等方面优于PN。随着EN制剂及喂养方法的改进,目前EN得到广泛应用。营养状况是影响人体健康和衰老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进食差等原因,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EN在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营养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脑损伤的患者105例,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用高营养与常规方法实施鼻饲。结果:高营养的合理营养支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体重变化较小(P>0.05),血红蛋白(Hb)、总蛋白(Tb)、白蛋白(ALB)营养指标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合理均衡的饮食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