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增殖血管穿过Bruch膜,在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增殖所成,这种病变多发生于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造成严重视力损害.它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等多种眼底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病率高,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CNV的临床治疗有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手术剥离CNV,黄斑转位手术及放射治疗等,但复发率高、不可避免损伤正常眼组织结构、加重或诱发玻璃体视网膜增殖、造成视功能进一步恶化等.因此,寻求抑制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疗法,是当前眼科学临床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报告30例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阐述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本组包括老年盘状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况网膜炎、血管样条纹、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变性及外伤性黄斑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3.
董永章 《农垦医学》1989,11(4):227-229
眼底血管样条纹或称色素线条,是一种罕见的双眼玻璃膜弹力纤维的变性疾病,实际上它是全身性弹力纤维组织广泛变性的眼底局部表现。如果合并黄斑病变,则严重影响视力。目前认为黄斑病变的发生,是由于玻璃膜的断裂,从脉络膜而来的新生血管通过破裂的玻璃膜裂缝进入视网膜下,引起视网膜下出血、渗出、盘状脱离甚至晚期形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现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病因、发病机制、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及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部病变,主要是治疗黄斑部新生血管膜。在眼科疾病中,黄斑部病变是多发而有代表性的病变,严重影响视力,治疗目的是停止或改善由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引起的视力障碍,闭锁新生血管,同时亦应尽量减少激光对黄斑及其附近组织结构的损伤。成功的治疗,应达到视力改善、中心暗点缩小或保持原状的效果。目前眼科临床上常用的是氩、氪离子激光器,共有五种波长可供选择,其中波长最短的是氩蓝激光,波长最长的是氪红激光,居两者之间是氩绿光、氪绿光和氪黄光。现就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黄斑部,有时可看到从脉络膜向网膜色素上皮下或网膜下新生的血管,常伴有纤维组织,因此叫做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或脉络膜血管新生。它是一系列黄斑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注意。脉络膜新生血管早在1937年即在老年性园盘状黄斑变性中得到组织学证明。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色素上皮下出血所引起的机化的结果。1967年,Gass 氏认为,  相似文献   

7.
报道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的效果,7例主要表现为典型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经维泊替芬光动力疗法治疗,7例中3例视力提高、2例视力稳定,其余2例视力下降。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范围扩大,治疗后所有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发现无灌注。本例小规模先导研究产生的良好效果,提示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的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光动力疗法应当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老年性性黄斑变性患者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  相似文献   

8.
徐梅  安晓燕  张军平 《新疆医学》2013,43(8):140-141
脉络膜新生血管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脉络膜内层的玻璃膜可因变形、老化、外伤等原因而发生破裂,如果此破裂部位位于眼底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附近,脉络膜毛细血管则可由此裂隙向内生长而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最终形成瘢痕,致使中央视力严重损伤,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及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均可在眼底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是严重的致盲眼病,自2000年以来光动力疗法是目前世界公认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首选疗法,它是利用激光照射,将靶组织的光敏剂激活产生化学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但因护理不到位常可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五、临床应用——激光治疗眼底病临床应用激光治疗眼病已相当广泛,现分次重点简述:①激光治疗眼底病:全视网膜光凝术、区域或象限性视网膜光凝术、视网膜血管性肿物光凝术和黄斑部新生血管膜光凝术;②激光治疗青光眼:小梁成形术及技术扩展、虹膜切除术、前房角成形术和瞳孔成形术以及新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FFA)在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意义。方法对96例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人进行FFA;在4年中随访40例病人再次进行FFA。结果萎缩型黄斑变性FFA表现:有玻璃膜疣处荧光增强,随时间延长的减弱。渗出型黄斑变性FFA表现:早期见脱离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有渗漏,荧光素积存于盘腔内有强荧光区,出血区显遮蔽荧光。40例随访造影结果:原诊断33例萎缩型有9例转为渗出型。而新生血管部位恰与玻璃膜疣聚集区融合相一致。结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视乳头玻璃膜疣是一种与视网膜玻璃膜疣同名,但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明显不同的疾病,视乳头玻璃膜疣一般在检眼镜下可见,在视乳头浅层,有灰白色或粉白色或半透明或闪亮的结晶小团块,位于视乳头中央部或其周围,多并发于视网膜色素变性、血管样条纹、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脉络膜视网膜皱褶等疾病。而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位于视乳头深部,眼底镜下看不见玻璃膜疣,仅表现视乳头隆起,常为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院地1998年5月在眼外伤急诊中偶然发现1例双眼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眼底血管样条纹(angioid streaks,AS)为眼底Bruch膜弹力纤维层变性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不易察觉,若病变累及黄斑,则患者视力呈永久性的下降,且严重影响中心视力。临床中视网膜血管样条纹合并黄斑出血较少见,且易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SRNV)的发病机制及发生、发展特点 .方法 用高强度氩激光光凝兔视网膜 ,光、电镜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光凝后 1~ 3d,光镜下光斑区 Bruch 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断裂 ,组织水肿、出血、毛细血管闭塞 .电镜下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溶解 ,白细胞浸润 ,巨噬细胞聚集 .光凝后 1wk,新生血管长入光斑 .结论 高强度激光所造成的视网膜外层及脉络膜的破坏、局部缺血、炎性反应、出血等 ,在 SRNV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黄斑部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36只眼)黄斑部疾病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1、2周,1、3个月视网膜复位、视力、黄斑水肿消退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 27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均视网膜解剖复位;18例黄斑裂孔患者中16例黄斑裂孔闭合,2例黄斑裂孔缩小;12例黄斑水肿明显消退;10例黄斑前膜无复发,经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证实。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患者的视物变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是治疗黄斑部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改善术后视力及视物变形。  相似文献   

15.
对哌加他尼治疗反应很差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1.0mg贝伐单抗后,观察能否改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视力的检查结果。1周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下液消失,黄斑部正常轮廓出现。这种黄斑改善持续4周,视力保持稳定。未观察到炎症反应。对于继发于黄斑新生血管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而丧失视力的患者,给予其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较经济的治疗方法。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阿瓦斯丁)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Rosenfeld P.J.$Bascom Palmer Eye Institute, …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长期随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90-2890
对32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单例湿性的对侧眼进行4年以上的长期随诊,行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多数患者显示正常,部分患者有黄斑膜和/或色素上皮改变,3例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说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单例湿性的对侧眼发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病  相似文献   

17.
脉络膜毛细血管具有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毛细血管的特殊结构,其来自于脉络膜中层血管,位于Bruch膜外,相互间的交通支丰富,形成呈小叶状分布的单层毛细血管网。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系统是视网膜的两个血供来源。视网膜血管系统供养神经视网膜外网织层内的各层;而视网膜外层,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视杆、视锥细胞则由脉络膜毛细血管网供养,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阻塞将导致RPE和外层神经视网膜缺血性改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血供关系外,RPE还可能产生活性物质影响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两者关系的失调,在许多致盲性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中可能  相似文献   

18.
35例40只眼老年黄斑变性,进行5年以上的长期随诊。除9只眼因出血较多,初诊时31只眼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随诊时7只眼又产生新的新生血管膜,均为65岁以上,病程5年以上。20眼可对比的初、末诊荧光血管造影片,用电子计算机测值,表明新生血管膜面积的减小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区面积的增大,初末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6例眼底血管样条纹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视乳头周围呈一环形条纹,由此向不同方向呈放射状发出,延伸数毫米逐渐变细而终止,仅限于眼底后极部。造影中条纹一直显强荧光,其中4例条纹侵犯黄斑,引起黄斑部出血及渗出,是由于脉络膜新生血管自破裂的玻璃膜侵入视网膜下所致。  相似文献   

20.
李庄钰  郭振山  其其格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11-1313,F0003,F0004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共同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33例,同时用OCT测量前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的厚度。结果:30例(39只眼)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4~80岁,平均65岁,右眼21例,左眼18例,其中9例为双眼不同程度发病。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有以下5种:①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以及中心凹没有明显变化。②黄斑部视网膜表面不平或呈锯齿状改变,黄斑中心凹变平正常曲线消失。③黄斑部视网膜增厚,表面膜形成,牵拉视网膜形成皱褶。视网膜内可见暗区或囊腔形成。④黄斑中心凹形成假孔。⑤继发性视网膜前膜,黄斑区高度水肿或囊样水肿,视网膜表面膜性增厚表面呈锯齿状。39例检查了视网膜前膜的厚度,最厚的膜为531μm,最薄的膜为41μm。平均膜厚度为104.64μm。前膜黄斑中心增厚,39例检查了黄斑中心厚度,中心厚度范围为136~699μm,平均292.62μm。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非侵入性,安全,可靠,是精确测量前膜厚度的一种好方法。可用来鉴别黄斑裂孔和假孔及黄斑水肿。FFA可以检查出其他伴发的血管性及色素膜性等病变。通过OCT及FFA对视网膜前膜的对比观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早期前膜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