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可吸收高强度左旋聚丙交酯材料在体内的力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固态压缩法增强的、高强度左旋聚丙交酯poly-L-lactide,PLLA材料在体内的力学变化特征,评价其作为骨固定装置材料的价值. 方法用特殊的加热压缩方法-固态压缩法(solid-state compressionSC)加工左旋聚丙交酯,得SC-PLLA试棒(3.2mm×30mm),植入兔的皮下和股骨内,在长达48周的降解时间里,观察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和扫描电镜(SEM)下的微观形态. 结果植入24周后,各组SC-PLLA在体内的力学强度均可维持在弯曲强度180Mpa以上,剪切强度75Mpa以上,它们都大于皮质骨强度.剪切强度的下降比弯曲强度快.SEM见SC-PLLA降解前内部有大量排列整齐的纵向纤维,并随降解而破坏并出现孔隙. 结论固态压缩法可获得高初始强度和维持强度的PLLA,满足一般的骨内固定要求.SC-PLLA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左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取分子量42万的聚左旋丙交酯(PLLA)用于制备可降解骨折内固定物。由PLLA原料经不同的成型工艺方法制备了三种棒状骨折棒状骨折内固定物试样。A试样:将PLLA块状原料直接切削加工成棒状物;B试样:将A试样由乙酸乙酯进行抽提;C试样:将PLLA块状原料粉碎抽提后进行熔融挤出和热拉伸。三种试样在37℃生理盐缓冲液中降解280天。考察了试样的分子量、弯曲性能、重点及缓冲液中乳酸浓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成型工艺,PLLA骨折内固定物的降解有很大差异,C试样的加工成型方法最为理想。因此我们认为:用PLLA材料选定合理的成型工艺方法可以制取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的骨折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3.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乙交酯与L-丙交酯质量比例为6∶4的聚(L-丙交酯-co-乙交酯)(PLGA)。通过IR、^1H 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TGA、XRD、流变仪等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晶性、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LGA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且是以非晶态存在的;其熔融流体为剪切变稀流体,储能模量较低,损耗模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聚乙交酯丙交酯牙周片的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 ,生物降解类材料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医用可吸收缝线、骨折内固定、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组织充填、创面保护和药物缓释载体等医用产品[1- 4] ,由于这类材料具有在生物体内逐渐解体变成小分子物质而参与机体代谢的特性 ,因而它们在人体应用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对这类材料进行临床前评价 ?如何了解材料的降解时段能否与实际应用的要求相匹配 ?这是目前在应用和发展生物降解类材料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 ,涉及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还相对比较缺乏 ,国内外文献检…  相似文献   

5.
载TK基因聚丙交酯乙交酯纳米粒的制备及有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我们构建了含AFP启动子、TK基因和EGFP真核表达载体重组的质粒,并以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的高分子载体材料PLGA包埋制成载自杀基因的纳米粒。结果表明纳米粒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68nm,包封率可达80%,该纳米粒能显著提高质粒DNA抵抗核酸酶降解和超声波剪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聚乙醇酸或聚乙交酯(PGA)是乙醇酸的聚合物,正常身体代谢期间产生乙醇酸并通称为羟基乙酸。这种聚合物利用自增强(SR)技术聚合物可以制造出坚固的植入物并在骨折和截骨术的治疗中使用。这些植入物是生物相容的。使用这些可吸收性的植入物可以避免清除植入物的第二次手术和避免不变植入物所能产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创伤和骨外科的可吸收聚乙交酯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醇酸或聚乙交酯(PGA)是乙醇酸的聚合物,正常身体代谢期间产生乙醇酸并通称为羟基乙酸。这种聚合物利用自增强(SR)技术聚合物可以制造出坚固的植入物并在骨折和截骨术的治疗中使用。这些植入物是生物相容的。使用这些可吸收性的植入物可以避免清除植入物的第二次手术和避免不变植入物所能产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背景:可吸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具有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目的:对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探讨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录有关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骨折;儿童”。分析可吸收内固定产品类型和规格,不同产品的适用症,将产品的强度和弯曲弹性率进行分析,比较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棒和张力带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 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至2011年收录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共60篇。目前临床应用的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为聚乳酸以及该类聚合物,生产的厂家主要有芬兰百优、日本他喜龙、日本刚子和成都迪康。从材料的强度和弯曲弹性率来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优于不锈钢和钛材料,与人的皮质骨较接近,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棒和张力带在儿童不同部位骨折中的应用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溶液静电纺丝制备直径小于200 nm的超细聚D,L-丙交酯(PLA)纤维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与细胞外基质尺度相近的组织修复物。以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貌,结果表明溶剂是决定PLA超细纤维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丙酮相比,N,N-二甲基甲酰胺是PLA静电纺丝较为理想的溶剂。在PLA溶液中加入有机盐三乙基苯氯化铵,可使溶液的电导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PLA超细纤维直径从500 nm降低至100~200 nm。表面活性剂Span-80的加入并没有使PLA超细纤维变得更细,而是形成了带有珠状缺陷的纤维网。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交酯丙交酯体内外生物降解性能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聚乙交酯丙交酯 (PGL A)进行体内和体外生物降解性的实验研究 ,探讨两种降解过程之间的关联性。体外实验是将 PGL A材料 (1cm× 1cm)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和 PBS溶液中 ,体内 (动物 )试验是将材料直接植入 Wistar大白鼠的皮下组织 ,浸泡后或植入后 1~ 10周 ,每周计算材料的质量损耗率 ,每 2周进行分子量测定。实验结果显示 :PGL A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的降解要快于在 PBS液中的降解 ;材料质量损耗的发生慢于分子量的变化 ;体外的降解周期大约为 9~ 10周 ,体内降解周期为 8周左右 ,体内组的降解速率是体外组的 1.33倍。结论为PGL A体外降解主要是化学降解过程 ,通过酯键的水解来进行。体内降解过程中 ,应力环境和生物因素都会对材料的降解动力学产生影响 ,使降解过程明显加快 ,但体内和外降解都符合脂肪族聚酯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PGL A的体内外生物降解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HA/PD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性。方法体外降解实验是把相同分子量的HA/PDLLA和单纯PDLLA试件分别置于PBS缓冲液中,于2、4、6、8、10、12周取材,测试生物降解率、吸水率、失重率、机械强度及降解液pH值,并作扫描电镜(SEM)观察;体内实验是用一枚HA/PDLLA棒内固定兔股骨髁松质骨部横形截骨,作X线摄片、组织学、机械强度及材料骨界面SEM观察。结果HA/PDLLA复合材料较单纯PDLLA材料降解速度减慢,机械强度提高,骨折正常愈合。结论HA/PDLLA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实验性松质骨骨折正常愈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的力学性能及对局部皮质骨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材料、尺寸完全一致的模拟骨,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比较二者的力学性能。另用14只山羊,4只正常对照,10只行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用两种接骨板固定。术后3天、2周、4周和9周处死动物,用放射性微球局部血流量测定法评价接骨板下和对侧皮质骨血流量。结果发现:两种接骨板的抗弯能力无显著差异;当转角大于18时,普通接骨板的抗扭能力要高于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普通接骨板板下皮质骨持续缺血,而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板下皮质骨血循环明显好于普通接骨板组,术后2周、4周、9周时分别是后者的2.5倍、9.9倍和2.8倍。接骨板对侧皮质骨缺血是短暂的,术后2周就已恢复。因此,尽管锥状点式接触接骨板的抗扭能力稍低于普通接骨板,但它在保护接骨板下血运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接骨板,因而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股骨干不稳定骨折采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NLN)和自动开叉光锁加压髓内钉(ALN)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以两种不同器械固定,并与常用梅花钉、GK钉进行对照比较,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析它们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开叉交锁加压髓内钉内固定生物力学性能优越,应力遮挡小,明显优于其它髓内钉。  相似文献   

14.
膨胀式带锁加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膨胀式带锁加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8具新鲜成人尸体股骨标本,造成股骨颈骨折后,分别以膨胀式带锁加压钉(HZS),单枚双头加压螺钉(OCS),双头加压子母螺钉(TCS)和三枚空心加压螺钉(TECS)在解剖复位后作内固定,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对四种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作比较分析。结果:采用HZS固定股骨颈骨折,不仅使股骨颈在抗压,抗弯,抗剪和抗扭等生物力学性能上特别优越,而且使骨折断端嵌插紧密,有利于骨折愈合。结论:膨胀式带锁加压钉内固定不但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而且比其它内固定更优越,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新型交锁髓内钉的抗扭生物力学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两种新型交锁髓内钉的抗扭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固定湿润成年尸体股骨四具标本,进行实验应力分析,对股骨干骨折两种新型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抗扭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并与传统的梅花针内固定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膨胀螺丝型自锁髓内钉抗扭转强度和刚度,分别达到梅花针的2倍和1.6倍,偏心插销锁定带锁髓内钉抗扭转强度和刚度,分别达到梅花针的1.6倍和1.5倍,但仅为完整骨的30%。结论 两种新型交锁髓内钉都能满足生物力学要求,因而适用于临床上股骨干峡部或峡中以外的稳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对NT-PC作用于冠状面二维髌骨模型产生的应力分布及纵、侧向聚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复压缩力以纵向为主(30~40Kg),侧向为辅(5~7.5Kg)。临床应用4000例,疗效显示:伤膝关节的伸屈功能达到健膝功能的时间是2.5~20周,平均7.14周,未发生术后感染、再骨折、骨不连、骨坏死和膝功障碍等并发症。NT-PC不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而且可有利于避免部分与全髌切除,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髌骨骨折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7具人尸股骨标本骨折后采用波形钢板和普通钢板加以固定,对照比较了两种不同固定方式下轴向压缩、三点弯曲、扭转试验下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波形钢板的强度比普通钢板的强度大32%,刚度高33%,两者是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试验证明:波形钢板固定的应力遮挡率小于普通钢板32.5%,有利于骨重建应力环境的改善,能加速食痂生长。两种钢板本身的强度和刚度也显示了前者优于后者。证明采用波形钢板是符合生物力学原则的,临床应用波形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20例,经5~16个月随访,优良率达94.7%。表明波形钢板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THE ASSAY AND PROPERTIES OF LABILE FACTOR (FACTOR V)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Human oxalated plasma stored at 4° C. until the prothrombin time is increased beyond 60 sec. is a reliable medium for assaying labile factor (factor V) because its response to added labile factor corresponds quantitatively to that of plasma from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deficiency of this factor. Such an agreement is not obtained with plasma stored at 37°C. The stability of labile factor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onized calcium. The addition of thrombin to fresh oxalated plasma causes an apparent hyperactivity of labile factor, but this is completely removed by adsorption with Ca3(PO)2. Oxalated plasma when adsorbed with Ca3(PO4)2 before treatment with thrombin does not develop this adventitious activity, nor does it occur in stored plasma treated with thrombin. The seemingly high labile factor activity in serum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activation of this factor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labile factor but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it. The true labile factor concentration can be determined only after the accelerator is removed by adsorption with Ca3(PO4)2. A close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nsumption of prothrombin and the loss of labile factor during clotting i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