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别予吸入沙丁胺醇、溴化异丙基阿托品或同时吸入上述两种药物治疗,以观察其对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支气管扩张剂是COPD的主要治疗药物,近年来国外针对新型支气管扩张剂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支气管扩张剂用于COPD治疗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不能完全逆转的疾病状态。气流受限常常呈渐进发展,伴有气道对毒性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以气道高反应为基础的症状(咳嗽、咳痰)以及反映肺部力学结构变化的症状(呼吸困难、喘鸣和胸痛),具有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其主要特征。近年来国内外对COPD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日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肺功能检测(PFTS)虽可估汁和诊断气道阻塞,但近来巳阐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BD)前后肺功能检测的价值很有限,无论是用于慢阻肺疾病(COPD)与哮喘的鉴别,或是用于预测COPD患者对BD疗效方面的价值都是有限的,Guyatt等提出应用BD前后的PFTS比较,确实不能指导预测COPD对BD冶疗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上谜结果的有关因素千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其效果,对以后的临床护理进行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过的106例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同时进行呼吸训练,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配以饮食、心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疗程6个月,结束后比较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并且探讨护理的效果。结果 106例患者中,显效9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6%。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是很重要的,其方法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与盐酸氨溴索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纠正呼吸衰竭,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多因素构成的疾病,主要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及肺部炎症(主要由吸烟引起)为特征。随着气流受限的进行性加重,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增加,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健康状况恶化,最终导致死亡。支气管扩张剂可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支气管扩张,缓解气流阻塞症状,是COPD一线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检测深吸气量(I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5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检测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IC,测量6 min行走距离(6MWD)指标,比较用药前后各变量的变化及肺功能IC与6MWD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IC较用药前比较增加(P<0.05),6MWD用药后较用药前有提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IC的变化(△IC)与6MWD的变化(△6MWD)相关性较强(P<0.05,r=0.792 6)。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前后IC的变化与运动耐力的变化相关性强,IC的测定较FEV1更能评价COP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随病情变化可有各种肺功能图改变,气道反应性、过敏性增强与呼吸障碍的可逆性,在诊断上意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叶晓芬  蔡映云 《上海医药》2006,27(8):360-362
现有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药物并不能延缓患者肺功能的逐年下降,而仅仅是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其中,支气管扩张剂发挥了主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主要为抗胆碱能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11.
12.
CALVERLEY等研究发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单用ICS组或单用LABA组。本研究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SM)和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FP)治疗1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方法选取晚发支气管哮喘(晚发哮喘组)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患者各55例,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气道反应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气道阻力(Raw)1、Raw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以及气道反应性检测均可用于鉴别诊断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准确性较高,可指导后期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54例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气道阻力(Raw)、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以及残气容积/肺容量(RV/TLC)等。运用潮气量法对气道反应性进行测定,将醋甲胆碱作为激发试剂。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MMEF、FEV1.0低于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P〈0.05);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可逆性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0.05)。结论对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对气道反应性进行测定,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鉴别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比。方法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45例,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性比。结果两组患者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气道阻力(Raw1)、Raw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肺气肿发生率高于晚发哮喘组(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与气道反应性检测,对于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准确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乔华 《医药论坛杂志》2011,(18):181-182
目的对比分析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方法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3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气道阻力(Raw)、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通过潮气量法测定气道反应性,醋甲胆碱(Mch)作为激发试剂。结果与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较低,而气道阻力(Raw)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激发实验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力(Raw)没有明显变化,而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Raw)变化非常明显,这些都表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比,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可逆性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检查与气道反应性测定,对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林盪  蔡映云 《上海医药》2001,22(12):544-547
目前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在上升。在美国 ,有超过 16 0万例COPD ,并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更重要的是 ,在这 4种疾病中 ,COPD在不断增加 ,每年死亡人数超过 95 0 0 0人。 1993年 ,美国COPD患者总费用估计超过 15 5亿美元 ,其中住院费 6 1亿美元 ,就诊和其它费用 4 4亿美元 ,药费 2 5亿美元 ,家庭护理费 15亿美元及护工费 10亿美元。私人诊所、医院门诊和急诊就诊的费用占COPD直接费用的 17.3%。近来的资料结果趋于一致。最近一项有关COPD患者综合费用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剂用于肺部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部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扩张剂。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可明显扩张气道,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吸入可必特气雾剂(异丙托溴胺和沙丁胺醇)后,分别测定对可必特、异丙托溴胺及沙丁胺醇的反应性。方法1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可必特气雾剂,每次2喷,3次/d,连续治疗12周,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可必特、异丙托溴胺及沙丁胺醇气雾剂作为支气管舒张剂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在用药前后测定1s用力呼气容积(FEV1.0)及FEV1.0改善率(△FEV1.0)。结果患者在治疗后吸入可必特的△FEV1.0比治疗前下降(P<0.05),同样在治疗后吸入沙丁胺醇的△FEV1.0比治疗前下降(P<0.01),而吸入异丙托溴胺在治疗前后FEV1.0的改善不明显(P>0.05);在治疗前患者吸入可必特的△FEV1.0要比吸入沙丁胺醇及异丙托溴胺高(P<0.01),在治疗后患者吸入可必特后的△FEV1.0仍高于吸入沙丁胺醇(P<0.01),但与吸入异丙托溴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长期联用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仍可造成其对沙丁胺醇的反应性低下,建议不要长期联用,采用胆碱能拮抗剂治疗老年COPD患者是一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彭雪 《中国当代医药》2022,(17):9-12+17
目的 探讨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2021 年 3 月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 78 例 COPD 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9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0、C1q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9(CTRP-9)、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 力 肺 活 量 (FVC)、呼 气 峰 流速 (PEF)及 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 TNF-α、IL-8、IL-10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 TNF-α、IL-8 水平 低 于 治疗 前 ,且 观察 组低 于 对 照 组 ,IL-10 水 平 高 于 治疗 前 ,且 观察 组 高 于 对 照组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 F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