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是反映蛋白质代谢和营养状况的敏感指征。为了解烧伤后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及某些氨基酸变化对烧伤诊治的意义,本研究对烧伤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70例烧伤病人,年龄18~56岁,分为轻、(烧伤总面积<10%...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97例烧伤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的连续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影响Hb浓度的因素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伤后第一个24小时,Hb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第三个24小时又出现显著降低(P〈0.01)。为便于分析影响Hb浓度的因素,将97例病人分为轻、重两组。轻组62例(总面积小于30%,Ⅲ度面积小于10%)至伤后两周Hb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52例中小面积烧伤病人红细胞内钾和血清钾含量变化,并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烧伤病人检测红细胞内钾含量能较准确地反应体内钾代谢的紊乱状态,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病人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朱云★于晟★王秉钧★张晓萍★邓芝云★关键词烧伤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44严重烧伤后易并发全身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其中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而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以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54例不同烧伤面积病人的血渗并计算其渗差,特别是对重度烧伤病人的血渗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烧伤病人血渗与烧伤面积并无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死亡病人生前血渗与渗差确明显高于存活病人,提示大面积严重烧伤测定血渗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通过对中,重度烧伤病人血渗与血浆渗透活性物质-血钠,血尿素氮,和血糖的浓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osm(mOsm/k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及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60例烧伤病人创面及尿液中HCMV-DNA,用ELIS观察血清中HCNMV-IgM、IgG,并与50例正常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CMV-gM和创面及尿液中HCMV-DNA均高于对照组,感染HCMV的烧伤病人创而愈合较慢,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结论:烧伤患感染HCMV的机会较大,且烧伤后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血和血液制品中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浓度的定量检测方法及其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输血复苏时红细胞溶血的评价。方法通过检测血浆本底比色反应后的吸收光谱和制备系列浓度FHb标准液与光密度值的标准曲线,进行FHb检测的方法学验证;建立Wistar大鼠的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5组,失血40%后,A组仅输血液,B、C、D、E组根据动物体质量分别输注含不同浓度FHb(10,20,30,40 mg/kg)的血液;在基线水平和复苏后1 h抽取动物股动脉血液,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血液的FHb浓度值,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FHb检测装置及方法的浓度范围为0~2 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6%和6%。将该方法应用于复苏前后血液中FHb浓度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动物FHb的检测结果在复苏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不同浓度FHb的血液与液体进入体内后1 h,pH水平得到了纠正,并发现复苏前后FHb测定结果与pH的变化呈线性相关(R2=0.905,P<0.01)。结论建立一种FHb定量检测的方法,可用于院前输血治疗时全血或血液制品质量安全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血和血液制品中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浓度的定量检测方法及其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输血复苏时红细胞溶血的评价。方法通过检测血浆本底比色反应后的吸收光谱和制备系列浓度FHb标准液与光密度值的标准曲线,进行FHb检测的方法学验证;建立Wistar大鼠的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5组,失血40%后,A组仅输血液,B、C、D、E组根据动物体质量分别输注含不同浓度FHb(10,20,30,40 mg/kg)的血液;在基线水平和复苏后1 h抽取动物股动脉血液,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血液的FHb浓度值,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FHb检测装置及方法的浓度范围为0~2 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6%和6%。将该方法应用于复苏前后血液中FHb浓度的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动物FHb的检测结果在复苏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不同浓度FHb的血液与液体进入体内后1 h,pH水平得到了纠正,并发现复苏前后FHb测定结果与pH的变化呈线性相关(R2=0.905,P〈0.01)。结论建立一种FHb定量检测的方法,可用于院前输血治疗时全血或血液制品质量安全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输注含游离血红蛋白(FHb)血液后对中度失血大鼠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为科学制定战时输血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SD大鼠建立中度失血模型,输入含不同剂量FHb的血液。根据每千克体重输注FHb的量将实验分为7组(组1~组7 FHb的输注量分别为100,80,60,40,20,10,0mg/kg);检测实验大鼠心、肝和肾功能的生化指标;测定血、尿标本FHb含量;对实验后48 h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脾脏和肺脏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组1实验大鼠于输血后8~12 h死亡,其他剂量组大鼠实验后48 h内均无死亡。心肌酶(GOT,U/L)检测结果,组2至组7分别为:322.1±7.39,119.8±2.19,104.6±10.06,73.9±5.46和64.4±10.24,63.3±6.82(对照组);肝功能(GPT,U/L)检测结果,组2至组7分别为:86.5±6.04,70.8±8.22,43.8±5.08,38.9±4.89,30.6±3.04,36.2±3.37(对照组);肾功能(BUN和Cr)检测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波动。病理结果:组2、组3和组4心脏和肝脏均出现病理改变,组5、组6和组7未见病理变化;组2、组3、组4和组5肾脏均出现病理改变,组6和组7未见病理变化;脾脏与肺脏各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中度失血大鼠输入含10 mg/kg FHb的血液为输血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辣根过氧化酶——葡萄球菌蛋白A方法对360例次烧伤病人和12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中的10种自身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除烧伤病人常见的自身抗体外,还检出三种罕见抗体,即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UGBM),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1.1%、5.8%、1.7%。结合临床观察发现:AMA的存在与肝脏功能受损害有一定关联,而与反复感染无明显关系,此现象可能属于烧伤后肝脏自身免疫损害的结果。ADCA与严重烧伤后期贫血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AGBM与烧伤后肾脏自身免疫损害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由于小腿胫前软组织菲薄,烧伤后容易造成该处软组织缺损、骨质烧伤或长期暴露坏死,加之创面周围多同时存在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或瘢痕,不易找到合适的筋膜皮瓣或肌皮瓣,而且游离皮瓣手术要求高、供皮区损伤较大。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肌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烧伤后胫骨外露17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74例烧伤病人心理调查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在我们收治的病人中,调查了174例病人的心理反应,其中男性116例,女性58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调查总结出共同的心理反应为:特重烧伤初期多半出乎意料的镇静、冷淡、回话简单、少与人交谈,这是一种情绪休克,实际上这是一咱心理上的防御反应。由于烧伤突如其来的刺激,又无思想准备,大部分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此外对手术切痂,皮及愈后效果可引起焦虑忧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于留置尿管后第l天、3天、7天、10天、14天、20天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留置尿管时间与菌尿感染发生率成高度正相关。检出细菌种类依次为: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珠菌。结论:留置尿管持续时间越长,细菌检测率越高,且真菌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原烧伤病人感染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状况。方法取烧伤病人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阳性结果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15种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有87株,铜绿假单胞菌42株,奇异变形杆菌45株,MRSA除了对万古霉素(VAN)和奎努普汀(QD)敏感外其他耐药率较高,而G-杆菌对药物有不同敏感率。结论对于烧伤病人MRSA感染率最高,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6.
烧伤病人血清补体成份和载体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测定了烧伤病人某些补体成份和载体蛋白的变化并分析了与伤情、败血症或死亡的关系。伤后早期、败血症发生前、发生时以及在死亡组补体C4、C3明显下降,B因子除在TBSA〉80%组伤后7天明显降低外,其余时相显著升高。在载体蛋白的变化中,触珠蛋白升高,铜兰蛋白先降低并于伤后2周回至正常,而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持续处于低水平,且与伤情有关。观察结果有助于病人病情判断和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变化与烧伤早期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5例严重烧伤病人烧伤早期血浆ET和ASCA仪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伤后12h血浆ET(106.0±1.6pg/ml,n=5)较正常人组(47.6±3.4pg/ml,n=8)明显升高。血浆CK-MB在伤后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ET升高与CK-MB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浆ET升高可能参与了烧伤早期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8.
成批烧伤病人早期抢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治成批烧伤11起共101例,特重度烧伤76例,重度烧伤26例,经全力抢救,仅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达99%。作者就病房及抢救物品、药品准备,护理人员分工及质量监控,抢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作详细阐述,肯定了护理工作在抢救成批烧伤病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病人TNF-α和TNFRⅠ、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血 TNF-α、 TNFRⅠ, TNFR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8例严重烧伤病人 ,分为死亡组、生存组、伴吸入性损伤组和并发脓毒症组,在入院立即和感染时期采用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 TNF-α、 TNFRⅠ、 TNFRⅡ水平。结果:烧伤急性期 TNFRⅠ水平和 TNFRⅡ水平达到最高值,且与 TBSA、 BI呈正相关,随后 TNFRⅠ、Ⅱ逐渐下降而 TNF-α仍升高,但与 TBSA、 BI无正相关关系。 TNFRⅠ、Ⅱ水平生存组显著低于死亡组、吸入性损伤组与非吸入性损伤组无统计学差异, TNF-α水平、生存组与死亡组、吸入性损伤组与非吸入性损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烧伤感染期均并发感染或脓毒症 ,TNFRⅠ、Ⅱ峰值水平高于入院时测定水平,且与 TBSA、 BI呈正相关,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并发脓毒症组 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脓毒症组。 TNF-α峰值水平与 TBSA、 BI呈正相关,死亡组 TNF-α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 TNF-α与 TNFRⅠ、 TNFRⅠ、Ⅱ呈正相关、 TNFRⅠ与 TNFRⅡ呈正相关。结论: TNFRⅠ、 TNFRⅡ水平在烧伤急性期和感染期均升高,烧伤病情越重水平越高,能反映烧伤严重程度和转归, TNF-α的测定对烧伤并发感染及其严重程度、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SysmexF-8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随机对88例中度以上烧伤住院病人伤后1、3、7、14和21天红细胞七项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中度、重度、特重度三组不同伤情严重烧伤病人伤后早期(1~3天)除因血液浓缩而导致RBC、HCH、HGB三项指标增高外(较健康人P<0.05),其它四项指标MCV、MCH、MCHC、RDW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此期由于患者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丧失所造成的贫血应归属于正细胞均一性贫血,但七项指标检测无法正确判断此时贫血的发生和程度。然而从伤后第7天开始三组病人前三项指标随病程延长和伤情加重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未因外源输血量多少而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RDW确较正常人出现明显升高(P<0.05或0.01)。由此认为:烧伤后期贫血为正细胞不均一性,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混合细胞性贫血,即叶酸或B12缺乏的同时伴有缺铁。并据此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