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SARS病人临床特征及其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52例确诊SARS病人,35例1周内入院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17例在院外接受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1周以上者为对照,探索SARS治疗方法。检测病人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水平及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研究SARS病人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结果:SARS病人69%具有双峰热型特点,病情演变呈阶段性,可分为四个时期:发热期、肺损伤期、免疫麻痹期、恢复期。早期以联合抗病毒治疗35例,重症3例,无1例死亡;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17例,重症7例,死亡7例,死亡均与严重机会感染有关。SARS病人起病初即有T细胞、B细胞、NK细胞下降,在病程8~12天降至最低,普通病人第3周恢复正常,重型死亡病例持续低下。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与流式细胞仪T细胞亚群直线相关,可代替后者观察病情。结论:SARS病人主要矛盾是免疫力低下,病毒直接杀伤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原因。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不宜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广东省SARS数据库中所有检测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292例SARS患者,按疾病进程、预后及是否使用激素,对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作回顾性分析.结果SARS组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低谷出现于病程第5~10d.其中256例治愈SARS患者在病程第10~15d开始明显回升,多数恢复正常;36例死亡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持续降低,CD4 、CD8 均低于25 0个/μl.SARS患者是否使用激素在病程16天内对T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程第17天上述计数无显著性差异,且使用激素组较未使用激素组T细胞亚群计数推迟8d左右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均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可作为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而激素使用可加重SARS患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张玉环  张立  陈保疆 《天津医药》2003,31(11):727-729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患病过程中白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对天津市肺科医院2003年4月—2003年7月间收治的17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白细胞计数在发病第1周明显低于正常 (P<0.05) ,淋巴细胞绝对值在病程的前2周低于正常值 (P<0.05) ;淋巴细胞百分率在前4周内均低于正常 (P均<0.05)。在最初发病的2周内 ,CD 3、CD 4T淋巴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 (P<0.05) ;CD 8T淋巴细胞仅在第1周时降低 (P<0.05)。结论 :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改变可作为SARS诊断的重要指标 ,可以指导临床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93例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组47例,对照组单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抗病毒治疗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 CD8、CD4/CD8比值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不仅能缩短患者止疱、止痛、结痂和痊愈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而且能影响患者T细胞亚群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糖腺苷对 EB病毒(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病儿 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6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 EBV?IM病儿 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糖腺苷组(n=48)及对照组(n=48)阿糖腺苷组给予常规治疗 +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 7、10 d EBV?DNA、EA?IgG及 VCA?IgM阴转情况,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糖腺苷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18.18±0.99)d比(21.57±2.31)d]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7d、10 d,阿糖腺苷组 EBV?DNA、EA?IgG及 VCA?IgM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阿糖腺苷组 CD3+、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CD3+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阿糖腺苷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期内,阿糖腺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3%)(P<0.05)。结论阿糖腺苷应用于 EBV?IM病儿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杀灭 EBV,纠正免疫紊乱,改善 T细胞亚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提高HCMV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HCMV症状性感染患儿,23例潜伏性感染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含量,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症状性感染组CD3+、CD4+及CD4+/CD8+明显低于潜伏组(P<0.05),CD8+细胞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感染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婴儿HCMV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改变,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检测T细胞亚群的改变,可以了解HCMV感染婴儿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及进一步研究HCMV感染和机体抗病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梅  董吉祥  冯萍 《江苏医药》2005,31(5):332-334
目的探讨IgA肾病Th细胞亚群紊乱与发病机制、免疫紊乱程度、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趋化因子CCR3和CCR5为辅助性T细胞Th2和Th1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gA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CR3 CD4 /CCR5 CD4 的T细胞亚群;并检验患者组的尿常规和肾功能。结果IgA肾病患者外周血CCR3 CD4 的T细胞亚群为(5.00±4.46)%,较对照组(1.56±0.73)%明显增多,CCR5 CD4 的T细胞亚群为(7.11±6.28)%,较对照组(13.85±3.58)%明显减少(P<0.01);免疫紊乱程度与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外周血Th2免疫应答增强、Th1免疫应答减弱,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严重烧伤病人由于体内特异性及非特导性免疫机制受到损害,免疫平衡失调,抗感染能力削弱,败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很高。 烧伤和长期大量输血导致患者肝功能不良,甚至有感染病毒的可能。据有关文献报道,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及广泛抗病毒作用。本中心的有关研究提示,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2~3周内,T细胞亚群中,辅助性T细胞、成熟T细胞均受抑制。受伤后IgG、IgA很快下降,并受T细胞影响,7~14天后开始恢复,IgM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基本保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0例急性肠梗阻诊治情况,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程长短:初期(总共20例,发病后3d内手术12例),中期(总共40例,发病后3~7d手术38例),晚期(20例,发病7d后手术18例)。结果初期组未出现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9d;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25%,平均住院时间12.5d;晚期组肠管坏死9例占45%,平均住院时间13d,初期手术组治愈率100%,病死率为0,中期组治愈率96.67%,病死率为3.33%,晚期组治愈率90%,病死率为10%。结论根据肠梗阻的病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诊疗措施对于急性肠梗阻的预后至关重要。腹膜炎体征明显者最好发病3d内手术,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在3~7d内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SARS的临床特点,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7例,女47例,女性发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78岁,77%的病人年龄处于20~45岁之间,平均33±10岁;病人都有发热(100%),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92%,多数病人有畏寒(78%),伴头痛、肌肉痛(66%)、胸闷憋气(51%),肺部有罗音者较少(18%)。实验室检查:2周内WBC、L、PLT可降低,其中以淋巴细胞降低最为明显,达76%。发病1周内氧分压低于90mmHg者82%;胸片为单侧局部者为48%,单侧多叶者为23%,双侧者为29%。症状与体征不一致,症状早于体征2~4天,胸闷明显期为发病后4~15天,高热期为发病后2~14天。临床治疗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40~160mg,q12h)、氧疗、抗病毒药、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对症治疗为主。结论SARS以高热、肺片状损伤为主,免疫系统受到明显损伤,女性多于男性,T细胞亚群的测定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氧疗、小剂量激素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山西地区 10 2例重症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山西地区 2 0 0 3年 3月 7日至 6月 4日 10 2例重症 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 2例患者男性 4 8例 (4 7% ) ,女性 5 4例 (5 3%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10 0 % )、咳嗽 (5 5 % )、呼吸困难 (4 4 % )。早期白细胞数平均 (6± 4 )× 10 9/ L ,淋巴细胞平均 (16± 12 ) % ,10 2例都有胸部 X线检查异常。疾病的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 ,多因素分析显示 :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是高龄、无心理治疗。结论 重症 SARS男女发病大致相等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 ,早期使用呼吸机 ,心理治疗有效 ,年龄、心理治疗是该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慧敏  张春兰  杨湛 《药品评价》2006,3(5):378-380
目的探讨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提高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2006年5月住院的60例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以轻、中度为主;病理改变G1占38.880h,(7/18),G2占22.22%(4/18),G3占27.77%(5/18),G4占11.11%(2/18);变异后采用阿德福韦、干扰素、恩替卡韦继续抗病毒治疗愈后好:肝硬化患者变异时停药易导致病情加重、不可逆转。结论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大多可逆转.继续抗病毒治疗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联合海带湿外敷对急性肿胀腮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肿胀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抗病毒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海带外敷局部理疗,每日4次,每次60min。观察并记录2组腮腺局部皮温、疼痛强度、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5d后,在局部皮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评分、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及出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结论抗病毒治疗联合海带湿外敷可减轻急性肿胀腮腺炎患者局部疼痛、降低腮腺处皮温、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舒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赵伟  陈陆俊  田波  谈炎  鲁常青 《江苏医药》2012,(7):812-814,740
目的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对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按WHO 2008年《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7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32例(41.6%),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20例(26.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1例(14.3%),前驱T淋巴细胞淋巴瘤9例(11.7%)。结论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发生的亚型是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其次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前驱T淋巴细胞淋巴瘤。其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以山西省 2 0 0 3年 3月7日至 6月 4日临床诊断重症 SARS 10 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措施 ,并对死亡相关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年龄、基础疾病、直接接触史 ,发病早期末梢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心理治疗是重症 SARS预后预测因素。2年龄 ,心理治疗及发病早期末梢血淋巴细胞数与患者死亡显著相关 ,是重症 SARS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1年龄 >5 0岁 ,早期末梢血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提示重症 SARS病例预后不良 ;2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可改善重症 SARS病例预后 ,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 0 0 3年3月至6月太原市收治的30 4例SARS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三种疗法(甲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治疗;乙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病毒药包括病毒唑、更昔洛韦(ganciclovir)、鱼腥草及清开灵;糖皮质激素包括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kne)、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营养疗法包括白蛋白、静脉高营养、输注血浆及全血)的发热持续时间、胸片转归情况、出院情况及住院时间等多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6±4 )d、(4±3)d和(5±3)d(P =0 .13)。胸片吸收率分别为87. 9%、80 .0 %和74 .3% (P =0 . 0 3)。出院好转率分别为10 0 %、94 . 8%和86 . 8% (P <0 . 0 1)。住院时间分别为(2 2±7)d、(30±11)d和(31±12 )d(P <0 . 0 1)。结论 在疾病早期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不仅可预防感染发生,且对降低体温,改善症状也有效。但对年龄偏大,伴有合并症的患者,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20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诱发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调查和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精神症状28例,占12.73%;年龄和性别对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剂量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都可以增加不良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合并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及抗真菌药对不良精神症状无显著影响,合并应用免疫增强剂对不良精神症状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可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曹智  朱理珉  吉建国  陈利蓉 《天津医药》2003,31(10):650-652,T001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胸部X线表现特征。方法:54例SARS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及分析。结果:41例(占75.93%)患者在发病后2~7d肺部可表现为毛玻璃样阴影,且单侧肺出现较多见。33例(占61.11%)以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出现最早,继而双肺出现或表现为游走现象。在重症组13例患者中,有10例(占18.52%)双肺同时出现沿肺纹理走向的局灶性浸润影和(或)斑片状浸润影。3例(占5.55%)为单肺出现局限病灶后,蔓延至双肺。本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结论:本病胸部X线表现特点为发病早期肺内即出现异常,表现为肺间质病变,且较呼吸症状出现早。肺内病变常累及多叶,重症者多弥漫双肺,很少累及肺尖。未见合并空洞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无胸膜渗出性改变。在缺乏可靠的血清学检查之前胸部x线检查对SARS的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潜伏期 ,为SARS接触者的隔离、医学观察时限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SARS原代病例与续发病例接触日期、发病日期资料完整的传播链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计算不同传播链同一代之间、同一传播链不同代病例之间的平均潜伏期 ,并计算观察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第 95百分位数。结果 不同传播链同一代病例之间平均潜伏期为 5 88d ;同一传播链不同代病例之间平均潜伏期为 5d ;所有观察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 5 89d ,第 95百分位数为 13 6d。结论 将SARS的最长潜伏期定为 14d ,理论上对 95 %的密切接触者或医学观察对象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太原市定点医院的304例住院确诊SARS病例住院前临床症状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04例SARS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298例,占98.0%;咳嗽161例,占53.0%;乏力156例,占51.3%;全身肌肉酸痛95例,占31.3%;咯痰84例,占27.6%;畏寒85例,占27.3%;少数有头痛、咽痛、关节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77%的SARS患者在入院前使用了抗生素,其中98%治疗效果为无效、差或一般。1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占40.5%。早期白细胞正常或下降的SARS患者有213例,占93.4%。结论SARS患者临床症状以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肌痛及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为主;多数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及抗生素治疗史,而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