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p36上可能存在的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缺失分析(LOH)法对12例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上12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序列作了较详细研究。结果12例胶质母细胞瘤至少有一个位点出现杂合性缺失者11例,总缺失率为91.7%(11/12),其中以D1S214-D1S2666位点间区域LOH的频率最高。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p36发生高频率杂合性缺失,提示位点D1S14-D1S2666缺失区域间可能存在着与GBM发生有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自动序列分析仪,分析了21例GBM1号染色体上31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52%(11/21例)GBM的1号染色体上观察到了LOH,在20%(94/463)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自动序列分析仪,分析了21例GBM1号染色体上31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在52%(11/21例)GBM的1号染色体上观察到了LOH,在20%(94/463)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1p的LOH率高于1q,1p和1q的LOH率分别为43%(9/21)、33%(7/21)。1p上各微卫星位点的LOH率均小于30%。在1q的下列位点上检测到了较高LOH率1q24-1q25上的D1s218(31.6%)、1q32.3-1q43上的D1s2785(31.6%)-D1s2842(37.5%)。结论染色体1p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并不重要,而染色体1q上遗传物质的分子遗传学变化可能在GB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染色体1q24-1q25上的D1s218和1q32.3-1q43上的D1s2785-D1s2842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中国人胃癌染色体 11p15 .5处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了解中国人群中胃癌病人在此区域杂合性缺失的情况。方法 从 66例胃癌病人的石蜡包埋的手术病理标本中 ,提取肿瘤及相应正常组织的DNA ,用荧光标记的方法选取 11p15 .5处的微卫星DNA标记进行PCR扩增 ,再将PCR产物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电泳后行杂合性缺失分析。结果  11/ 3 6( 3 0 .6% )的病人在D11S13 18处存在杂合性缺失 ;而D11S40 46位点处 ,13 / 60 ( 2 1.7% )的病例存在杂合性缺失 ;2 4/ 61( 3 9.3 % )的病例在 11p15 .5处至少有 1个位点存在杂合性缺失。杂合性缺失的频率与肿瘤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无关。结论 高频杂合性缺失的区域可能有抑癌基因的存在。这将有助于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进而为对胃癌进行风险预测、基因诊断以及基因治疗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8号,2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展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别分析了21例GBM8号,22号染色体上14个,7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本组病例8号染色体LOH率为23.8%,在16.3%能提供信息位点检测到LOH,8P的LOH率明显高于8q,分别为23.8%,14.3%,8q上所有位点的LOH率都在15%以上,以8p22-23上D8S550和D8S549的LOH率较高,分别是27.8%,30.0%,染色体22q的LOH率为47.6%,在30.0%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以22q13.2-13.3上D22S274的LOH率最高(41.2%),结论:8号,22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8p22-23上D8S550和D8S549位点间区域以及22q13.2-13.3上D22S274位点所在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多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由于一条等位基因发生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而另外一条等位基因紧接着发生突变。本文就乳腺癌组织相关基因杂合性缺失试做综述。1 P53P53定位于17 p13,长16~20 kb,有11个外显子和10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染色体9p21区域D9S319座位的杂合性缺失(LOH)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微卫星多态标记-PCR法对25例胶质瘤组织进行检测。结果:21例可提供LOH分析信息,杂合性缺失率为57%(12/21),其中胶质母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分别为70%(7/10)、43%(3/7)、50%(2/4)。结论:染色体9p21区域杂合性缺失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区域可能存在抑瘤基因,抑癌基因失活将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1p/19q杂合性缺失(1p/19q LOH)的表达类型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29例GBM、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和1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OA)中1p/19q LOH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 GBM、AA和OA中1p/19q LOH的发生率分别为24.1%、35.3%和75.0%,其中同时发生1p和19q LOH的比率分别为13.8%、23.5%和66.7%,GBM中1p/19q LO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A和OA(P<0.05)。GBM的VEGF阳性表达率和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75.9%和87.66±16.21,AA为47.1%和49.57±4.73,OA为41.7%和41.62±4.25,GBM与后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1p/19q LOH的发生率与VEGF阳性表达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1p/19q LOH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评估GBM患者对烷化剂类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个瘤细胞标本纯度参照体系以降低标本不纯对抑癌基因杂合性缺失(LOH)研究的影响。方法 根据代表不同纯度的标本中两个等位基因的配比推算纯合子/杂合子DNA的构成比及掺入量,进而建立瘤细胞模拟纯度梯度体系,以APC基因的LOH分析为例,在优化实验条件基础上构建不同纯度瘤细胞的APC-LOH模型。结果 该APC-LOH分析系统至少能分析纯度低至60%的标本,优于其他文献提出的纯度要求。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们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已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均存在显著的染色体不平衡。本研究以染色体缺失率较高的16p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mzygosity,LOH)图谱,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鼻咽癌转移相关抑癌基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微卫星确定神经胶质瘤在9p21-22区是否发生基因丢失。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对29例神经胶质瘤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结果:29例神经胶质瘤在所选9p21-22区的三个位点中未发现LOH及MSI改变。结论:(1)9p21-22区除p15、p16可能不存在神经胶质瘤的其它肿瘤抑制基因;(2)本研究结果提示MSI在散发性神经胶质瘤中少见。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配合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22例妇女乳腺癌患者3号染色体短臂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LOH)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3p24EAβMD位点和EAβH位点的LOH检出情况为6/14,杂合缺失率为42.8%。实验发现乳腺癌患者在3p24位点的LOH较高,提示这一位点可能存在抑癌基因,此基因的缺失改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口腔鳞癌组织中染色体3p14.2区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组织中3p14.2区D3S1300位点丢失情况,为新的抑癌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D3S1300位点微卫星多态为遗传标记,检测口腔鳞癌组织中该位点的杂合性丢失(Losofheterozygosity,LOH)状况。结果:22例口腔鳞癌17例提供信息,7例出现杂合性丢失,LOH率为41%(7/17),有2例出现微卫星的不稳定性。结论:3p14.2区D3S1300位点杂合性丢失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口腔鳞癌的抑癌基因,该区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的一个新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p53基因杂合性丢失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位于17p13区域的p53cDNA探针和pYNZ22VNTR探针,对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在22例胃癌中,12例正常组织被检出有杂合性,其中6例标本癌组织发生了杂合性丢失,检出率为50%。结论:p53基因杂合性丢失是胃癌发生过程中一种常发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染色体3p14区域D3S1300、D3S1600LOH及MSI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p14区域两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显微分离提取4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石蜡切片中的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经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进行LOH及MSI研究。结果42例样本中有21例至少存在一个位点的LOH,D3S1300位点LOH的频率为29%,D3S1600位点LOH的频率为26%,MSI发生频率相对较低,D3S1300的MSI频率为5.3%,D3S1600的MSI频率为7.7%。D3S1300、D3S1600位点LOH的发生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CMNX2=7.773,P〈0.05)。而MSI与之无相关性(CMNX2=1.432,P〉0.05).结论3p14区域内D3S1300、D3S1600位点具有较高的LOH,提示这两个微卫星位点附近可能存在尚未克隆的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染色体3p14区域LOH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提示检测该区域的LOH可作为病变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on chromosome 13 was investigated in 16 Chinese sporadic retinoblastoma (RB) patients, using 14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panning the complete chromosome 13, to determine whether those alteration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alteration of RB1 gene on 13q 14, might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B. Microdissected RB tissues and their matched blood DNAs were analyzed for PCR-based LOH by using fluorescence-based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Of 16 RB cases, 13 showed LOH on chromosome 13. The frequency of LOH on 13q14 was about 75% (12/16), consistent with other reports. Therefore, we could conclude that loss of RB 1 allele was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sporadic RB. Investigation of parental origin of lost RB 1 alleles showed that in all these cases, the paternal alleles were preferentially lost. Aside from the RB1 locus, other regions with the frequency of LOH above 30% in these patients were D13S265, D13S158, D13S170, D13S218, D13S285 and D13S159. In particular, the D13S265 locus at 13q31-32 showed the highest rate of allele loss (64%; 9/14 informative cases),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one or several genes loss of function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multistage oncogenesis of RB. Comparison of the g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ites of frequent LOH (D13S153, D13S263 and D13S265)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phenotype, respectively showed that LOH of each locus was pre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younger age at the diagnosis of RB, which suggested that LOH analysis at some specific loci on chromosome 13 might be of great value in RB patients as diagnostic marke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食管黏膜高级别不典型和鳞状细胞癌中的等位基因杂合子缺失(LOH)的检测,以期发现9q上与食管鳞癌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应用显微切割、PCR扩增、凝胶电泳、AgNO3染色等技术,对照分析正常组织、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的LOH的变化,并就各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①在食管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3个微卫星位点的LOH率分另q为D9S303(31%,38%)、D9S753(29%,43%)、D9S242(11%,17%)。②应用SPSS软件对3个微卫星序列的等位基因LOH率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学分化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从正常鳞状上皮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异常累积。②9q末端可能存在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8.
郑建杰  马爱群  王鸿雁  白晓军  白玲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451-1453,145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时血脂成分与VCAM-1及CD36蛋白在兔AS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AS病变,并应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40只食饵性AS新西兰兔,15周处死,观察其血脂成分及血管壁的病理变化、VCAM-1及CD3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兔最终血TC升高约43倍,最终血LDL升高约37倍。主动脉内壁可见脂质条纹形成。检测主动脉AS病变VCAM-1、CD36蛋白表达定量A值,分别为:0.19±0.02、0.20±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07±0.01、0.03±0.02的定量表达(P<0.05)。结论:明确了高血脂症是AS发病的基础,提示VCAM-1及CD36蛋白表达增多可能是致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