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背皮瓣较薄,术后不臃肿,色泽好。血管位置表浅,易于解剖。足背动脉与大隐静脉直径较粗,易于吻合。血管蒂可分离较长,可弥补受区血管较短的情况。足背皮瓣有可供吻接的皮神经,术后感觉恢复好。还可切取趾伸肌腱作复合皮瓣~(〔1〕)。因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修复各部位皮肤、组织的缺损。我们在应用足背皮瓣移植过程中,出现术后皮瓣边缘坏死。现就其发生原因、预防方法与治疗原则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变异特点。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6例足背太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随访9个月至3年,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感觉常于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至9个月感觉恢复至S2-S4级后无进一步改善。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切取方便,是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足背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跟腱断裂术后皮肤缺损的患者清创后,应用足背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顺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3~18个月随访,12例中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应用足背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顺行岛状皮瓣,能更可靠地修复跟腱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60例,以皮瓣移植修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实施腹部带蒂皮瓣29例、中指尺侧及环指挠侧岛状皮瓣10例、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手指掌侧推进皮瓣8例、V-Y皮瓣2例、足背复合组织游离皮瓣2例及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例.所有移植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可知,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率为91.7%(55/60).结论 :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手部外观恢复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以远端为蒂的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例足背和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来用远端为蒂的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岛状筋膜皮瓣逆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4cm×10cm,最小5cm×4cm,平均9cm×7cm。结果:10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周~20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为一可靠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需牺牲主要动脉。该方法是修复足跟和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自1993年~2003年应用踝部周围带蒂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跟部软组织缺损7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1例,男45例,女26例,急性创伤38例,陈旧创伤33例。选用皮瓣:足背动脉皮瓣13例,足外侧皮瓣5例,足内侧皮瓣4例,足底内侧皮瓣21例,小腿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体会。方法1997年8月-2004年12月对21例小腿中下段、足跟、跟腱及踝关节周围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20cm,最小4cm×4cm。结果21例腓肠神经皮瓣中20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足背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1年全部恢复。皮瓣质地适宜、耐磨,血运外形好,具有保护性感觉。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腱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趾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8例患者10个深度烧伤足趾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获6~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操作简单,外形和功能良好,是修复足趾深度烧伤创面的良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对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15例患者,采用系统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后护理等措施。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13例,Ⅱ期愈合2例。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接近,痛、温觉均恢复,患足正常负重行走。结论术后做好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及早期发现血管危象,是提高皮瓣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几种常用局部岛状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7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应用局部岛状皮瓣修复,其中有食指背侧岛状皮瓣、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结果73例皮瓣成活,1例皮瓣坏死,2例皮瓣部分坏死。随访1-4年皮瓣外形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局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静脉皮瓣成活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皮瓣(venous flap)是指从静脉供应动脉性或静脉性血液的一种非生理性皮瓣。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对于动脉缺如的受区而言,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根据供不同性质的血液可分为动脉性血供静脉皮瓣和静脉性血供静脉皮瓣。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供血途径分为静脉动脉化皮瓣、轴型静脉动脉化皮瓣、静脉血供纯静脉皮瓣等。由于血液不是循正常途径进入组织,可能使存活的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足背动脉缺如患者比例,并比较足背静脉、桡动脉血气结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观察1073例全麻下手术患者,仔细触摸患者双足背动脉,如未扪及双足或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应用B超仪检查足背,如未见有搏动性血流的动脉,仅见无搏动血流的静脉,即可视为双足或一侧足背动脉缺如.同时可发现足背动脉缺如的足背温暖、浅表静脉充盈.同时行浅表足背静脉采血(勿需上止血带)、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并比较.结果 足背动脉缺如患者36例,约为3.4%.足背静脉、桡动脉血气比较提示pH、PO2、P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2%、O2ct、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临床观察结果提示,足背动脉缺如患者,经足背充盈浅静脉采血行血气分析,血气值虽与动脉类似,但pH、PO2、PCO2的差异应予注意,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蒂皮瓣逆行修复踝、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15例采用腓肠神经蒂皮瓣逆行修复踝、足跟、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15例患者一次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14cm×15 cm,术后随访1~2个月,功能与外观较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蒂皮瓣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单,是修复踝、足跟、足背部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应用足背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跟腱断裂术后皮肤缺损的患者清创后,应用足背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顺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3~18个月随访,12例中除 1 例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应用足背外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顺行岛状皮瓣,能更可靠地修复跟腱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观察组)与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以B超行足背动脉检查,分析动脉血液流变指标及下肢坏疽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健康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血流速度、频谱宽度更小(P0.05),因而更易产生动脉损伤及进一步下肢坏疽。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下肢坏疽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的患病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B超检查足背动脉是快捷、可靠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诊断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用掌背动脉、指背动脉链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掌背动脉走行为轴线(第1掌骨尺背侧、第2掌骨桡背侧及2~5掌骨间背侧)设计掌背动脉皮瓣,旋转点位于距指蹼缘以近约1.5 cm处,在患指背侧设计指背动脉链皮瓣,以指背动脉走行方向为轴线,以中节近中1/3或中远1/3处即指动脉背侧支起始端为旋转点,应用掌背动脉皮支及指背动脉链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56例.结果 术后随访5~1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感觉取得了满意结果.结论 掌背动脉、指背动脉位于同一血管链,可选取多处皮瓣旋转点,修复包含手指近、中、末节的各种皮肤缺损创面,且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主要动脉,可恢复受区感觉,外形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创面6例,观察术后患足恢复情况。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拇趾创面均获得覆盖。供区植皮一期愈合。皮瓣质地、弹性良好,患足行走功能正常。结论: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创面及第一跖骨头外露。皮瓣厚薄适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动脉穿刺成功率与患者的疼痛感,优选最佳动脉,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对2016-11/2017-01入住心内科患者共360例,分3组(每组120人)分别实施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作血气标本采集,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疼痛感。结果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96%,疼痛感为中级;肱动脉动脉组穿刺成功率89%,疼痛感为轻级;足背动脉穿刺成功率88%,疼痛感为重级。结论股动脉穿刺成功率最高,依次是肱动脉、足背动脉;患者疼痛感:肱动脉穿刺最轻,其次为股动脉、足背动脉。以上3个不同动脉采集的血气标本,均不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总结腕部高压电击伤皮瓣转移修复的应用经验。采用髂腹股沟带蒂皮瓣、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带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蒂皮瓣、带尺动脉腕上皮支血管蒂皮瓣、带前臂骨间背动脉血管蒂皮瓣修复腕部高压电击伤创面。结果表明,应用各种皮瓣转移均可治疗腕部电击伤创面,应根据创面受损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中、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5例,修复面积最大为20cm×10cm。结果 3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水疱等静脉危象的表现,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感觉恢复,皮瓣两点分辨感觉1—2cm。结论 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有利于皮瓣成活,皮瓣感觉和足背外侧感觉都有比较满意的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