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寇海燕 《医学信息》2002,15(4):236-236
目的 通过这个研究 ,我们对比观察能量多普勒和对比超声在肾脏强回声包块中的血管供应表现特征。方法  4 1例肾脏强回声肿块的患者 (其中 2 9例为良性 ,12例为恶性 )有 32例患者在注射利声显造影剂前及给完药造影剂起作用后 ,进行能量多普勒观察强回声肿块的血管结构特征 ,发现其有五种不同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给药前有 2 5例肿块进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 ,能够显示其内血管结构。余下的 16个肿块应用利声显增强造影剂后 ,有 9个肿块血供情况仍未得到增强。不使用造影剂进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其内部血管结构情况 ,比单用灰阶超声明…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对移植肝脏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肝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了解肝移植前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与推测血管吻合口的通畅程度,寻找与排除并发症的存在,进而判断移植肝成活度及预后,就本院近期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的移植肝血流进行检测,观察动、静脉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及门静脉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程序,6例移植肝脏周围未见液性及实性异常回声,肝内实质及管道回声与血流方向,速度正常,在24个吻合口中,5例门静脉吻合口通过,1例门静脉吻合口稍窄,局部血流速度稍快,12个腔静脉吻合口中11个吻合口通畅,1个下腔静脉肝下段吻合口稍窄,6个肝动脉吻合口以远的肝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正常,肝移植是解决门脉高压的根本办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创检测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3.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能量血流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原发肝癌肿瘤血供特征进行了检测 ,2 3例进行了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果 :彩色能量多普勒 (CDE)显示肿瘤血流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 (CDFI) ,三维能量血流成像 (3DCPA)能显示立体血流分布图 ,与肝动脉造影有相同的血流分布特征和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能量血流成像能直观地表现肝癌肿瘤血流分布状态 ,且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能量血流成像在原发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原发肝癌肿瘤血供特征进行了检测,23例进行了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果:彩色能量多普勒(CDE)显示肿瘤血流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CDFI),三维能量血流成像(3DCPA)能显示立体血流分布图,与肝动脉造影有相同的血流分布特征和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能量血流成像能直观地表现肝癌肿瘤血流分布状态,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供肝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供肝切取所见肝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及重建方式。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间21例肝移植供肝肝动脉解剖结构及整形重建过程。直视下以7/0Prolene缝线完成供肝动脉血管整形重建。术后一周内每天以Doppler超声扫描监测肝动脉血流,其后定期监测。结果 21例供肝中,14例为正常解剖结构,7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需整形后与受体肝动脉吻合。1例术后5d时肝动脉栓形成。14例随访1-19月(平均6.9月),Doppler超声扫描提示肝动脉血流正常,胆道造影未见肝外胆管狭窄,血清学检查提示肝功能状态良好。结论 供肝动脉变异时宜采取适宜的方式整形重建肝动脉以形成单一备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6.
背景: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的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介入等效果不佳,干细胞移植是近几年治疗该病变的新方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评价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造影检查损伤大,费用高,所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动脉无创性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下肢动脉病变的改善情况,并与血管造影结果相比较。方法:纳入确诊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41例,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1次/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悬液,将干细胞悬液肌肉注射进行双下肢移植(3×109细胞/肢)。干细胞移植后观察3个月至1年,同时进行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结果与结论:干细胞移植后,患肢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溃疡明显好转,踝臂指数明显升高(P0.01),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P0.01)。移植后下肢动脉管腔血流有不同程度改善,闭塞动脉周围、肌肉内的侧支血管增多;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新生侧支血管明显增多。41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快速地检测和评价干细胞移植后下肢血运改善情况,和血管造影结果相吻合,在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面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轴型肌皮瓣移植是当前修复各种难愈性创面的常用方法,既往术前皮瓣主要供血动脉的判断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探讨一种更为准确的方法尤为必要。 目的:介绍轴型肌皮瓣在颈胸部难愈性创面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经验。 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62例4种轴型肌皮瓣的主要供血动脉的起点及分支点外径、血管走向、长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情况,根据检测结果设计肌皮瓣,肌皮瓣切取范围9 cm×7 cm~18 cm×13 cm。 结果与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测肌皮瓣轴型血管中,发现有1例胸背动脉血流缓慢,管壁粗糙,动脉硬化较明显;其余血管探测结果均显示血流顺畅,管壁光滑,无栓塞、硬化现象,亦无血管缺如现象;所检测供血动脉的起点、分支点、外径、血管走向和解剖学层次均能在屏幕上清晰显示,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术后60例创面Ⅰ期愈合,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全部病例获随访4个月~6年,平均24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功能及外形满意。提示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带蒂肌皮瓣修复颈胸部难愈性创面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轴型肌皮瓣供血血管判断具有简单、直观和无创的特点,对确定轴型肌皮瓣移植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NishidaS〔ArchSurg,2 0 0 2 ,137:12 79- 12 83〕报道 ,在儿童肝移植后 2周内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 (HAT)可导致胆道并发症和移植失败 ,但早期多普勒检测和紧急血管重建可防止移植失败。NishidaS与其同事评价了肝移植后 1周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 (DUSL) ,对显示有肝动脉血栓的患者 (第 2组患者 4 3例 ) (未经血管造影确认 )进行紧急剖腹血管重建。并与DUSL、血管造影标准方法、发现HAT者而手术 (第 1组患者 96例 )做比较。结果表明 ,在标准方法组 (1组 ) ,移植后平均 4 .89天检出HAT ,而DUSL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5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动静脉瘘在二维超声图像上无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特征性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表现为高速低阻特点,盆腔血管造影可显示动静脉瘘形成处血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是诊断子宫动静脉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供肝血管及胆道系统的修整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原位肝移植其供肝动脉变异及胆道内异常情况的处理资料。结果肝动脉变异5例,其中2例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2例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2例肝右动脉,1例吻合到脾动脉的断端;另1例将腹腔干吻合到肠系膜上动脉的近端。供肝的肝内胆管行冲洗时发现有寄生虫2例。结论避免变异的供肝动脉损伤,选择适当的肝动脉吻合方式可以保证移植肝脏的动脉血供。正确的供肝胆道处理,可以减少胆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背景: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了肾移植后的常规检查及监测方法。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监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其中移植肾正常组35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慢性排斥反应组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探查,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观察移植肾的观察移植肾结构、血流灌注情况,测量各级血管的血流参数。 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较功能正常组明显肿大,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肾实质血流信号减少,舒张期明显,各级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增高;慢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体积较功能正常组明显减小,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肾动脉内径明显缩小,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升高。提示,应用超声能早期无创的观察移植肾的血流灌注情况,测量移植肾各级血管的血流参数能敏感的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背景:虽然肝移植技术已经成熟,但肝动脉血栓形成仍是造成肝移植后移植物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肝动脉血栓形成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处理,只有再次肝移植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后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从2004-01/2009-12共实施726例成人尸肝移植,共14例患者经造影证实在肝移植后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回顾性分析以上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与结论: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9%(14/726),发生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0 d(1~41 d)。14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中,6例表现为急性的肝功能恶化,4例表现为胆漏,1例表现为肝脓肿,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行急诊肝动脉再血管化,2例行肝动脉溶栓治疗,3例行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肝动脉局溶栓治疗,6例行再次肝移植。本组肝动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死亡率为42.9%(6/14),其中2例行肝动脉再血管化后因胆道坏死、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溶栓后再次血栓形成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肝动脉再血管化联合肝动脉溶栓后因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死亡;2例再次移植后早期因严重感染死亡。8例患者康复出院,并常规随访18~66个月,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肝移植后18,29个月因肝癌复发死亡,以上患者随访过程中移植肝功能正常,肝动脉畅通。提示肝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在造成不可逆的胆道和肝实质损伤前,尽早恢复肝动脉血流可以避免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是肝癌实验性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研究重要的工具,但模型建立后如何对模型进行检测和验证鲜有报道。 目的:通过彩色超声、MRI及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方法来检测和验证Wistar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并探讨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 方法: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瘤株接种裸鼠双侧肩胛部皮下,再将生成的肿瘤组织在开腹直视下移植接种于成年Wistar大鼠肝脏内,建立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用彩超检查、筛选建模成功的Wistar大鼠进行MRI检查、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在建模成功的35只大鼠中,超声检查发现37个结节,MRI检查发现肝脏内共41个结节,较超声增加4个;最小的结节约3 mm,最大约8 mm。MRI扫描显示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表现高信号。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表现由肝动脉供血的富血供结节。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块状排列,周围伴行多条血管,肿瘤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核大而浓染,细胞质少,异型性明显。结果表明彩超和核磁共振扫描是大鼠肝癌检查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块的供血动脉及其血供情况。通过对Wistar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的MRI及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能反映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早期发现中的意义.方法 对肝移植术后存活的89例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追踪,对发现血流参数异常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和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CT血管造影检查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血流参数异常27例,经超声造影诊断为术后血管并发症12例,并与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相一致.结论 通过超声造影追踪可以早期发现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让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得以及时治疗,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成活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移植后常规超声检查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超声造影或穿刺引流或临床诊断性治疗等诊断胆道并发症为标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移植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有胆漏、狭窄、扩张、胆泥及结石形成。 结果与结论:126例中超声诊断胆道并发症的共33例,其中胆漏4例(3.2%),胆道狭窄11例(8.7%),胆道结石或(和)胆泥18例(14.3%)。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在检查肝移植术后微血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移植术后的移植肝脏,探讨对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的7例肝移植、l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移植患者肝实质和胆管声像图改变,并着重观察肝脏动静脉血流情况,必要时对术后的胸腹水的处理及肝脏活检提供必要的引导及监测。结果对8例术后的移植肝脏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检查随访,发现布加综合征1例,未发现肝动脉、门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头晕患者行椎动脉检测的结果及诊断价值 .方法运用二维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172例头晕患者进行椎动脉血管、血流频谱分析 ,并与 30例正常组比较 .结果 (1)椎动脉硬化致供血不足93例 (5 4 6 5 % ) ;(2 )颈椎病致椎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未改变组 5 0例 (2 9 0 6 % )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血供紊乱 15例 (8 72 % ) ;(4)血流动力学未改变组 14例 (8 14% ) .结果表明流速、平均流速、血流量对椎动脉疾病诊断有帮助 ,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对鉴别方面作用不大 .结论结合临床 ,彩色多普勒的椎动脉检查对头晕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有相当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8.
背景:原位肝移植中诸多因素可导致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同移植方式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 目的:比较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拟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15例设为活体组,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另与同期进行的尸体全肝移植20例患者设为尸体组,采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 h、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 h及新肝期4 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活体组无肝期30 min时心输出量、心指数高于尸体组,而体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尸体组(P < 0.05)。两组移植过程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总尿量及呋噻米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活体组无肝期分钟尿量明显多于尸体组( < 0.05)。提示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块状型肝癌化疗栓塞(TACE)后肝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肝右叶块状型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的供血动脉,经栓塞-化疗-再栓塞后再次行DSA造影检查。TACE术前、术后两次造影条件相同,观察肿瘤区和非肿瘤区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51例中,肿瘤组织内动脉有增生或显著增生的血管网43例(84.3%),主瘤栓塞后DSA检出1~3个大小不等的次瘤34例(66.7%)。TACE后,肿瘤区血管密度减小、非肿瘤区血管密度增大,肝固有动脉、肝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管径增粗、血流量增多。结论:TACE后肝肿瘤区血流速度减慢,有利于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的存留。主瘤栓塞后次瘤的发现,对于手术治疗的取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观察TACE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局部可横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进一步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新的侧支,改善患者局部血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糖尿病足1肢,经下肢动脉CT血管重建提示下肢血管硬化、狭窄和闭塞,抽取患者骨髓液5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生物检测安全后静脉输注给患者。移植后7,30d,3个月和6个月,以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溃疡与坏疽变化等检测指标,观察治疗效果;以彩色多普勒、CT血管三维重建等检测,观察下肢血流改善和动脉侧支重建情况。结果与结论:3个月后患者疼痛、冷感明显缓解,麻木改善;6个月后疼痛消失,踝肱指数明显升高,溃疡完全愈合,下肢得以保留,行走间距延长,下肢动脉造影CT三维重建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患肢有明显的新生侧支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随访患者14个月,未见移植相关并发症。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