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80例内瘘吻合术患者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评估选择理想的血管、术后制动并抬高患肢、避免内瘘受压、加强健康教育等.结果:本组80例患者,形成动静脉内瘘血栓12例,溶栓后应用良好.闭塞者18例,溶栓成功6例,重新手术10例,改用半永久深静脉通路2例.结论:精心有效健康的护理,能够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5例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内瘘穿刺护理、透析过程中的观察、透析后的护理、并发症的防护及患者的自我监测护理。结果 2例内瘘闭塞行2次内瘘成形术,其余内瘘均通畅,使用良好。结论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合理实施动静脉内瘘的各项精心护理措施,才能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保证透析效果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内瘘的优点是无外瘘导管脱落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减少,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要求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位置表浅又不至于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时的观察护理和处理对手术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护理措施不当或观察不及时可造成内瘘手术失败.现将我科1例动-静脉内瘘术后皮下血肿患者行切开减压术抢救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非常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行非常规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追踪观察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首次穿刺成功率、透析中的血流量、血管通路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首次穿刺成功率和透析中的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假性血管瘤形成和血管狭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局部血管硬化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地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非常规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明显减少内瘘并发症,提高了非常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术前功能锻练对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术前未行功能锻练组、术前功能锻练两个月组。收集研究对象动静脉内瘘术前年龄、性别、APACHE II评分、血清Cystatin C值,术前两个月及手术当天头静脉直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胆固醇等临床特征,手术后观察半年。观察指标包括内瘘手术是否成功、内瘘成熟时间、内瘘使用时间、肱动脉血流量、术后并发症,并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别。结果未锻练组75例患者,术前锻练两个月组76例患者。手术总体成功率92.1%,其中术前锻练组手术成功率为94.7%,术前未锻练组为8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术前锻练组瘘口血流量比未锻练组平均多38.8 mL/min,内瘘成熟时间比未锻练组平均少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内瘘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开始功能锻练,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肱动脉血流量,但并不延长内瘘生存时间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临床收诊需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00例, 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先入院者纳入常规组, 后入院者纳入试验组, 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 试验组临床指标更佳,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肾功能指标中血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更低(P< 0.05), 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透析频率, 改善肾功能, 促进躯体健康, 建议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力 《护理学杂志》2012,27(13):38-39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并发医源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合并动脉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3例中5例给予手术切除,其余8例采取保守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医源性动脉瘤是因手术方式及长期反复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应根据患者内瘘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操作方式,加强护理,预防早期动脉瘤,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液压扩张法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肾内科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术,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及术后护理;联合干预组术中在常规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术基础上加用液压扩张法,术后口服贝前列素钠片,每次1片,每日3次,共服药8周。观察两组术后8周患者吻合管内径及血流量、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8周后,综合干预组吻合管径及内瘘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干预组内瘘成熟不良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液压扩张法联合贝前列素钠口服对于促进患者内瘘成熟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并发医源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合并动脉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3例中5例给予手术切除,其余8例采取保守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医源性动脉瘤是因手术方式及长期反复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应根据患者内瘘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操作方式,加强护理,预防早期动脉瘤,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体动静脉内瘘对慢性肾脏病发生心血管疾病因素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肾脏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32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脉搏波分析测定术前2周和术后3个月血流动力学参数,以扁平压计测量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结果内瘘术成功后,总外周阻力减少,搏击量、心率、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这些改变可以维持至术后3个月,结论动静脉内瘘形成可能改善透析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采用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肘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行肘部动静脉内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术后血流量都能满足血液透析需要,无感染、皮下血肿等并发症。随访至今,未发现血管内血栓形成、造瘘口狭窄等。结论对于腕部自体动静脉不能行造瘘术时,肘部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预防护理经验。方法对29例患者以动静脉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期间加强内瘘术后早期预防护理,规范内瘘穿刺技术,正确设置脱水量,正确处理回血和止血,观察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并早期处理,指导患者加强内瘘日常维护。结果血液透析期间4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其中3例经改用其他部位重新造瘘后应用良好,1例经溶栓处理后恢复正常;余25例内瘘正常。29例均按疗程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预防护理可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是内瘘正常使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联合的延续护理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243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1例和观察组1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线上线下联合的延续护理,包括住院期间线下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线上利用移动宣教平台进行居家护理指导。比较两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情况、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能力及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情况、内瘘护理能力各条目评分及患者对延续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线上线下联合的延续护理能够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改善患者内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的血液透析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120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乙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一般护理,甲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掌握内瘘自护知识的情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掌握内瘘自护知识的程度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的血液透析中,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掌握内瘘自护知识的情况以及满意度,并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尿道下裂一期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7例尿道下裂患者实施一期成形手术,进行系统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89例手术均一次成功,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并发尿道瘘6例,尿道狭窄10例,切口皮肤裂开并轻度感染2例.提出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及各项准备,加强术后各个环节的护理,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尿道下裂一期尿道成形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一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新式的动-静脉内瘘方法.方法 对前臂无法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内瘘患者,经彩超评估上臂血管情况后,采用肱动脉与头静脉或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做侧侧吻合.使用连续性缝合完成的技术要求.结果 20例患者上臂侧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手术一次性成功,无明显内瘘术后相关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患者使用情况良好.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成熟期内血管重构的变化规律。方法入组6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建立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完成随访55例。记录患者糖尿病患病情况、吸烟史,X光评估前臂桡动脉钙化情况;超声测定桡动脉、头静脉内径。术后当天超声判定吻合口两侧桡动脉血流方向;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再次复查超声进行桡动脉及内瘘静脉的评估,并在术后3个月评估肢体缺血情况。结果动静脉内瘘手术全部成功,术后3个月3例患者内瘘成熟不良,内瘘成熟率94.5%。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桡动脉和头静脉内径方差分析提示血管内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桡动脉及头静脉呈逐渐增粗的趋势。动静脉内瘘术后3个月时窃血发生率为94.5%,10例患者诊断透析通路相关的肢端缺血综合征,内瘘窃血与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未见明显的相关性(P=0.484)。术后1个月未见到内瘘静脉内膜增生,3个月后15例患者头静脉明显内膜增生,3例患者判定为内瘘狭窄。结论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头静脉与桡动脉逐渐增粗,术后1个月,血管内径改变最为明显,窃血现象在动静脉内瘘术后普遍存在,内瘘静脉内膜增生会导致内瘘成熟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超高压球囊扩张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4例动静脉内瘘患者行超高压球囊扩张术,术中透视下导丝引导超高压球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前进行包括心理和常规护理在内的准备,术中手术护士做好器械配合及耗材管理,术后使用扣眼式穿刺法做透析滤过清除对比剂,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 14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滤治疗测试血流量均≥250ml/min,平均(270.00±27.33)ml/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当次血液净化治疗,无血管破裂、出血、感染和血管栓塞发生。结论悉心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107例尿道裂患者实施一期成形手术,进行系统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89例手术均一次成功,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并发尿道瘘6例,尿道狭窄10例,切口皮肤裂开并轻度感染2例。提出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及各项准备,加强术后各个环节的护理,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尿道裂一期尿道成形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7例实施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会阴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3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20±1.08)d,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干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