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64年4月至1981年12月,我院收治乳腺癌1707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性乳腺癌22例,女性双侧乳腺癌29例,女性单侧乳腺癌1656例。本文就女性单侧乳癌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女性单侧乳癌1656例中,年龄21~79岁,中位年  相似文献   

2.
男性乳腺癌     
1962~1963年期间,瑞典肿瘤登记处收到39例男性乳腺癌的报告。在同一时期,女性乳腺癌的总例数为5,526例;因此,男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总例数的O.7%。39例中有34例获得长期随访结果,本文根据此34例进行分析。结果。病人于诊断时的年龄为40~89岁,中位数年龄为65.3岁。  相似文献   

3.
细针穿刺吸引乳腺肿物细胞病检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对100例乳腺肿物的细针穿刺细胞病检与组织切片进行对照检查,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女性99例,男性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单侧肿物85例,双侧肿物15例。临床诊断乳腺癌或可疑乳腺癌60例,诊断为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增  相似文献   

4.
早在400多年前Arcaeus就指出乳腺癌可以发生在男性.1972年Crichlow收集1900年以来文献报道的男性乳腺癌2217例.国内1988年报道195例,近年有增加趋势.本文分析我院20年间收治的17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75年6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男性乳腺癌17例,占我院同期收治乳腺癌1070例中的1.59%.  相似文献   

5.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几年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与女性乳腺癌之比为1∶100,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了男性乳腺癌患者8例,取得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63~1981年我科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200例,下面对术后放疗疗效,适应证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临床资料女性199例,男性1例。以30~60岁多见,最小年龄24岁,最大78岁。肿瘤小于2cm者19例,2~3cm者86例,3~5cm者63例,大于5cm者32例。其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7.
男性乳腺癌罕见,在美国每年仅发生1400例,无法收集大组病例与女性乳腺癌进行比较。作者应用1985~1994年国家癌肿资料库,在其中4775例男性和624174例女性病例进行配对比较,即相同年龄、种族、生活条件、肿瘤类型和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情况、以及同一医院收治的对象进行男女配对,总计有3627例男性乳腺癌可与相同人口统计学条件的女性乳腺癌进行配对。平均年龄为64.8岁。分析结果见AJCC分期0、I、I、I和w期分别占7.l%、36.9%、41.9%、9.6%和4.5%。组织学类型以浸润型导管癌为最多,男女性分别占70.2%和68.1%,原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47%,发病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3岁.同时性双侧乳腺癌7例,发病年龄41~54岁,中位年龄47岁,5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9例,第2癌的发病年龄43~69岁,中位年龄58岁,1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第1癌与第2癌间隔14个月至196个月不等,中位间隔时间52个月.结论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较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病年龄早,多见于绝经前.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不定,一侧发生乳腺癌后宜积极随访对侧乳腺,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应坚持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9.
年轻与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年轻女性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181例及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18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以31~35岁居多,发病部位左乳多于右乳,2组发病位置均以外上象限居多,多为单发,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年轻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较老年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恶性度高.临床应加强对年轻女性乳腺癌的认识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1985年5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乳腺癌292例,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9例。就其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均为女性,第一癌发病年龄29~61岁,平均41岁。其中异时性双侧乳腺癌8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例。9例中2例有家族史。第一癌发生于绝经前7例,绝经后2例。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38例男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分型资料。结果 38例男性乳腺癌病人,占同期乳腺癌病人0.83%,中位年龄68.5(24~88)岁,病灶位于左侧20例,位于右侧18例。其中2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2例为分泌性癌,1例为实性乳头状癌伴微浸润, 2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癌伴微浸润,4例为包裹性乳头状癌(其中2例伴微浸润)。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Ⅰ级2例,Ⅱ级20例,Ⅲ级7例。16例伴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36例ER 阳性,35例PR阳性。分子分型Luminal A型18例,Luminal B型16例,基底细胞型2例。结论 男性乳腺癌少见,发病年龄较晚,临床分期较高,预后较差,且发生第2种原发性癌的可能性增加,加强对其认识,争取早期诊断、治疗及监测非常重要。男性乳腺癌仍须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余本院收治的1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髓样癌占7.1%(1/14),浸润性导管癌占92.9%(13/14)。长径1.5~5.2cm。1例(82岁)行单纯乳房切除,3例行乳癌根治术,10例行改良根治术;14例均行患侧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淋巴结转移率71.4%。12例随访9个月至14年,3例死亡,3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2例失访。随访期间5年生存率58.3%,10年生存率16.7%。采用乳腺癌根治术3例以及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例均治愈。结论本组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差,10年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3.
<正> 神经阻滞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从1990年11月~1999年12月,利用神经丛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以及硬膜外腔脊神经根阻滞等方法,治疗顽固性癌性疼痛8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47例,女性36例;年龄32岁~68岁。食管贲门癌34例,肺癌8例,纵隔神经鞘瘤1例,乳腺癌17例,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我院及国内12所医院65岁以上高龄女性乳腺癌248例,对其外科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1954~1978年,国内13所医院收治6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248例,其中我院77例,其它12所医院171例,临床及病理资料皆经复习,5年内非癌死亡及失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2年~1992年间共收治多发性损伤394例,其中发生骨骼系统损伤延误诊断者共76例,现将76例病人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32.5岁。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3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其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岁,局部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上肢弹力绷带包扎法治疗腋下术后淋巴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腋下手术(主要是乳腺癌手术)后局部淋巴漏的现象较为常见,常需要较长时间才可痊愈,是外科的一个难题。我们采用上肢弹力绷带的低压力包扎法治疗这一并发症,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诊断淋巴漏的依据是术后3~5 d腋下引流管的引流液不减少或者减少后增加,且颜色从淡血性转变为黄色。选取本院近6年来乳腺癌术后发生的淋巴漏未采用本法治疗者25例为常规组,年龄51~68岁,平均为(62±8)岁,确诊时的引流量为(40±20)ml/d。近3年来施行本疗法的20例患者为包扎组,包括19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和1例腋下巨大脂肪瘤切除术后男性患…  相似文献   

18.
炎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4%,病程进展快,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几个月内死于远处转移。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9例炎性乳腺癌,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6岁,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炎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发生在右侧乳房4例,左侧乳房5例。其中9例有皮肤不同程度增厚,局部皮温增高;3例出现丹毒样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以问卷调查形式对社区女性进行普查,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社区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普查社区女性共计6 171名,年龄20~92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乳腺癌病人91例。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足月妊娠年龄(>35岁)、绝经后体重增加(>2.5 kg)、绝经年龄(>55岁)、乳腺癌家族史、卵巢癌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25)等为社区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哺乳为保护因素;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年龄(35岁)、乳腺癌家族史和BMI(≥30)等,生育史和哺乳为保护因素。结论: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0.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类型的病变,临床常见于产后2~5年及伴发乳头凹陷的女性,表现为乳房肿块伴炎症样表现并伴有乳晕周围脓肿、乳晕导管瘘等.现总结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27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中女性266例(未婚未孕者26例,经产有哺乳史妇女240例,5 ~ 10岁女性2例),患者年龄5~78岁,平均年龄34.5岁,病史7d~8年,平均2.3年.男性6例.12例成年女性和3例男性乳腺炎由外伤引起.3例男性患者和96例女性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乳头凹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