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7-2012年行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术式分为规则性肝切除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肝功能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规则肝切除组的切除肿瘤直径、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除肝段数目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手术损伤较大,但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建良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10-311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129例,随访1年~5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在术后3个月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21例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3%,32.7%,27.1。结%论非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特别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鲁山县人民医院94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规则性肝切除术(肝段或肝叶)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恢复优良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结石清除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复发率为4.3%,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5.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刘伟元 《当代医学》2022,28(2):180-182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精准切除组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与随访情况.结果 精准切除组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施行肝切除术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III级11例;IV级26例,V级5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28例,规则性肝切除14例.结果死亡8例,死亡率19%,1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非规则性肝切除死亡率明显低于规则性肝切除(P<0.05),2种术式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规则肝切除操作简单,失血少,为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其效果优于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央区肝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中央型肝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79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切除肝中叶的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切除半肝的手术方法,随访3年,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1、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6.2%,对照组的生存率为87.3%,术后3年,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2.4%,对照组的生存率为81.0%,观察组1、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切除肝中叶的手术方法治疗中央区肝癌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低,且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宁  李博  丛子红  何耀鹏 《西部医学》2017,29(12):1709-1713
【摘要】目的 对比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 手术治疗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 观察组康复优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良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差所占比例比较无差异(P>0.05), 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11.090, 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TBA、ALP、GGT比较无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ALT、TBIL、TBA、ALP、GGT均有改善, 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除了手术时间长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外, 在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结石清除率以及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并能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雷  金雷  由奎一 《黑龙江医学》2002,26(3):176-176
目的 评价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 4 2例施行肝切除术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肝外伤Ⅲ级 11例 ;Ⅳ级 2 6例 ,Ⅴ级 5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 2 8例 ,规则性肝切除 14例。结果 死亡 8例、死亡率 19% ,1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非规则性肝切除死亡率明显低于规则性肝切除 (P <0 0 5 ) ,2种术式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非规则性肝切除操作简单 ,失血少 ,为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 ,其效果优于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行规则性肝叶切除术、40例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除手术时间长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以外,其他各方面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P<0.05).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更适于临床治疗肝胆结石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精准肝切除组(68例)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结石复发情况。结果:精准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ALT峰值、AST峰值、TBIL峰值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精准肝切除组术后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8.8%、11.8%、5.9%)均明显低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1.7%、23.3%、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