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 ,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 ,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长期便秘易引起痔疮、肛门裂伤、脱肛等病 ,特别是老年人顽固的便秘常可因努挣太甚而引起虚脱、暴厥等危候。我科使用中药肠毒清灌肠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 3例 ,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记录如下。一般资料3例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76岁 ,最大82岁 ,平均年龄 78.6岁。均表现为大便干结 ,5~ 7天未排便 ,自服泻药、蜂蜜、香油 ,外用开塞露等方法通便 ,而无效。同时伴有腹胀、腹痛治疗方法及效果先行肥皂水 5 0 0…  相似文献   

2.
许轶兰 《陕西中医》2006,27(8):982-983
笔者自2002年~2004年采用自拟芪术润肠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观察4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均符合习惯性便秘诊断标准:排便时间延长,排便间隔在3d以上,大便干燥或秘结不通,排便困难,或屡有便意,大便不干结但排出不尽,或见腹胀腹痛,疲倦乏力,胃纳减退。所有病例均经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李贤仁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653-653
1临床资料 7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33例,女4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50岁,平均64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5.5年。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确诊。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72h以上;②便质干硬,排便费力或大便并不干结而排出困难;③病程在1月以上;④除外器质性病变所致肠道狭窄及由药物引起的便秘;⑤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  相似文献   

4.
复方生脉散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向学 《山西中医》2007,23(4):15-15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复方生脉散加减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8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老年病的诊断与中医治疗》[1],症见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在72h以上;大便质地干结或不干结而排出困难;伴有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形体消瘦、食欲减  相似文献   

5.
润肠导滞胶囊治疗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润肠导滞胶囊是纯中药制剂,是施奠邦老中医根据有关古方及几十年临床经验配制而成。近1年来,我们用其治疗便秘30例,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凡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在72h以上;便质干结,甚则如羊屎或团块,排便费力;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者选为治疗对象。本组共选病例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男  相似文献   

6.
养阴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秋生 《河南中医》2003,23(9):36-36
笔者 1997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采用养阴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8例习惯性便秘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8例 ;均为 6 0岁以上老年人 ,平均年龄 6 5 .5岁 ;病程最短1a,最长 15a,平均 5a。经检查证实未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 )所致肠道狭窄者。症见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之间隔 72h以上 ,大便干结 ,排便费力 ,或大便不干结而排出困难 ,伴有面色无华、头晕耳鸣、嗳气、食欲减退、疲倦乏力、腹痛腹胀等虚秘表现。2 治疗方法内服自拟…  相似文献   

7.
结合"阳微结"理论用小柴胡汤治疗老年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证之一 ,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超过 48h,且大便干结 ,排出艰难 ,或大便不干结而排便艰涩不畅。本文结合《伤寒论》中有关“阳微结”的内容 ,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病例均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中便秘诊断标准而确诊 ,且符合中医气秘证型 ,年龄均在 60岁以上。1 .2 排除病例 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 ,或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和过敏性体质者。1 .3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 1 0 0例 ,按简单随机…  相似文献   

8.
加味硝菔通结汤治疗老年性便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便秘多因老年人气血津液亏耗而致,是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困难,经常排便不畅的病症。很多病人就是因为排便用力而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长期使用泻药易造成结肠排空异常,便意的改变又形成对药物的依赖。笔者使用加味硝菔通结汤治疗老年性便秘有良好效果。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岁。2 治疗方法 莱菔子300g,芒硝7g,白术100g,芦荟20g。莱菔与芒硝加水煎3次,使芒硝充分浸入莱菔子,取液再入白术煮,取液再入芦荟煎,分早晚2次服。气…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 1996年以来 ,对 78例老年性便秘者实施情志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均为 1996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就诊的老年性便秘患者。其中男 5 1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大者 85岁 ,最小者 6 3岁 ,平均 6 9.7岁 ;病程最长者 17年 ,最短者 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 :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之间隔在 72小时以上 ,便质干结 ,甚或如羊屎或团块 ,排便费劲 ,或大便并不干结而排除困难者 ;并除外器质性便秘。2 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5 6例 ,对照组 2 2例。两组均接受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 :护理人员主动介绍医院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质硬,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等。笔者自拟益气养血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3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便秘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1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72h,且排便困难;2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20min以上;3需要服用泻药或其他方法协助排便;4大便不能一次排尽或有不尽感;5症状持续在1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病程在1年以上。1.2纳入标准1年龄在55岁以上,性别不限;2中医辨证分型属气血虚弱型便秘;3患者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11.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以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我们采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或大便不干但排便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便秘史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功能性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治疗难度大,导师闪光勋采用以附子为君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病程6个月~30 a。排便间隔2~7 d,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从阴结论治老年性便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证之一,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超过72小时,且大便干结,排出艰难,或大便不干结而排便艰涩不畅。笔者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中有关“阴结”的内容,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 0 0 2年开始运用补脾益气滋肾润肠法治疗老年性便秘86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平均年龄为(73 70±1 2 80 )岁。其中男5 9例,女2 7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全部病例均为老年习惯性便秘。其中排便间隔超过4 8h 1 2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治疗较棘手。笔者运用润肠宁治疗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引起的虚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2岁,病程1月~30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9~70岁,病程1月~28年。2诊断标准①排便时间延长,每次间隔在72小时以上;②大便干结,团块状或羊粪状,排便费力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③病程在1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者;④除外由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老年性便秘,多属虚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在临床屡见不鲜。笔者自1999年以来,以益气养血法治疗老年性便秘34例,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香葵通便方治疗30例便秘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小儿8例,青壮年12例,老人10例;其中年龄最小20 d,年龄最大的为78岁.  相似文献   

18.
老年习惯性便秘属中医“虚秘”范畴。多由于身体虚弱或久病失于调养 ,肺肾虚损 ,大肠传导失职所致。笔者采用补肺益肾通腑润下之法 ,自拟固金益肾汤加减治疗便秘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均系门诊病人 ,均符合便秘诊断标准 ,及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之间隔在 72 h以上 ,便质干结 ,排便费力 ,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者。年龄 62~ 70岁 2 6例 ,71~ 80岁 17例 ,80~ 83岁 4例。病程 1年以内 11例 ,1~ 3年 2 9例 ,3年以上 7例。2 治疗方法 固金益肾汤 :生黄芪、生白术、生首乌、瓜蒌仁、肉苁蓉各3 0 g,当归、桃仁、杏…  相似文献   

19.
<正>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老年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病程长,难以彻底治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甚至诱发多种并发症或加重某些原发病,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老年性便秘,在中医学中称之为"老人秘"、"后不利"、"大便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便秘3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林 《西部中医药》2003,16(12):21-22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之称为老年便秘。因其生理上的特殊性,临床用药物治疗后,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而迁延难愈。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针刺结合药物穴位外贴治疗老年便秘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5年。均表现大便秘结,排便次数减少,时间延长,最短3天1次,最长15天1次。大便干结或不干结,但排便艰涩不畅,气短乏力。所有病例均属虚秘及冷秘,其中气血虚弱者26例,阴寒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