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肌纤维母细胞瘤(myofibroblastoma)是一种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少见肿瘤。其既有纤维母细胞的特点,又有平滑肌细胞的某些特点,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肌纤维母细胞瘤出现染色体2p23重排,也支持肌纤维母细胞是一个肿瘤,而不单纯是炎症病变。肌纤维母细胞瘤发生部位最常见于肺部,其他如腹腔、腹膜后、盆腔、躯干等部位也可发生,若肿瘤发生于腹膜后间隙,因其具有较大的生长间隙,故发现时往往瘤体已较大,治疗较为棘手。现将我院非手术综合治疗腹膜后巨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取得近期良好疗效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罕见疾病。该病为多系统疾病,主要累及肺脏,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囊泡改变,常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后腹膜、盆腔淋巴结肿大等肺外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反复自发性气胸、顽固性乳糜胸等。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膜后淋巴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腹膜后淋巴管瘤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88-01/2011-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例腹膜后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结果:15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定位,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均诊断为淋巴管瘤,其中,囊性淋巴管瘤1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随访1mo-17年,1例复发,再次行手术完整切除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腹膜后淋巴管瘤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而容易漏诊和误诊.超声对其有筛查的效果,CT在其定位、定性诊断方面具有更重要价值.腹膜后淋巴管瘤需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实体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腹膜后实体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中恶性肿瘤15例(68.2%),良性肿瘤7例(31.8%),22例腹膜后肿瘤中的3例位于盆腔腹膜后。由于本病的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22.7%)。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切除肿瘤仍为当前主要治疗方法。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肿瘤或术后肿瘤复发者,应积极行手术减瘤或再次手术治疗。恶性淋巴瘤病人,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9):461-466
背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多为恶性肿瘤,其病因多种多样.分级、切除范围和肿瘤完整性等参数已被证明影响预后.目的探索影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73例腹膜后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分为无瘤生存组(47例)、复发死亡组(26例).收集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首发症状、肿瘤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等.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为64.4%(47/73).对影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5),肿瘤长径(P0.05),淋巴结转移(P0.05),首发症状(P0.05),肿瘤类型(P 0.05),肿瘤分化程度(P 0.05)共6项因素与腹膜后肿瘤术后无瘤生存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首发症状(P0.05)以及肿瘤类型(P 0.05)影响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首发症状以及肿瘤类型是影响腹膜后肿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罗静  王新莲  张丹  张颖 《山东医药》2010,50(24):20-22
目的阐述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1例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体检偶然发现盆腔包块,超声:左宫旁低回声包块,范围约77mm×70 mm×50 mm;MRI:宫旁实性肿物,考虑子宫肉瘤可能;病理:左侧宫壁内和宫旁阔韧带、输卵管系膜内多发球茎状肿物;镜下:普通子宫平滑肌瘤广泛黏液变性。术中预诊子宫平滑肌肉瘤,行子宫及左侧附件切除。术后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平滑肌瘤,因其奇特的形状临床及影像学均易误诊为子宫肉瘤,显微镜下组织学表现为普通子宫平滑肌瘤广泛黏液变性,无恶性肿瘤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探头超声对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的GIMT患者的EUS特征,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8例GIMT患者EUS诊断间质瘤25例,平滑肌瘤11例,平滑肌肉瘤2例.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确诊间质瘤28例,其中中、高度恶性间质瘤6例;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EUS诊断准确率达89%.结论 EUS能较好鉴别GIMT与其它黏膜下肿瘤,是目前诊断黏膜下肿瘤较为准确有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4岁,2004年6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中腹间歇发作性隐痛,放射至背部.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CA199均正常,B超示"后腹膜肿块",CT示"后腹膜肿块5 cm×6 cm,侵犯腹主动脉腹腔干及下腔静脉",肿块穿刺涂片"见少量恶性细胞".考虑为后腹膜恶性肿块,性质不明,因肿块波及大血管,无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MACF)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对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因“自觉腹部肿物15 d”入院。妇科彩超检查可见盆腹腔边界规整的低回声(379 mm×253 mm×114 mm)、腹腔及子宫周围液性暗区。腹盆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检查结可见腹盆腔内边界较清晰的巨大团块影(215 mm×131 mm×212 mm,增强扫描检查示病变组织明显不均匀强化)、腹盆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伴局限性肺不张。实验室检查血清人附睾蛋白480.18 pmol/L、血清糖类抗原125 1 420.000 U/mL、血清糖类抗原153 37.820 U/mL、血清铁蛋白370.800 ng/mL。为进一步明确盆腔肿物性质对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盆腔内淡黄色腹水(约1 500 mL),盆腹腔中可见一来自左侧卵巢的25 cm×25 cm×15 cm实性暗红色肿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左侧子宫附件切除术后取肿物组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性索—间质肿瘤,术后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后镜下观察肿物组织核分...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活动后胸痛1个月”于2012年12月3日入院。入院前步行100 m出现胸骨后压榨性闷痛,持续10 min缓解,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2012年12月4日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前降支动脉瘤,瘤体直径16.0 mm,瘤体入口狭窄90%,远段狭窄60%(图1A)。置入:Coroflex 3.5 mm×25.0 mm金属裸支架贯穿瘤体,由近端至远段冠状动脉正常段,于瘤体段重叠Coroflex 3.5 mm×13.0 mm金属裸支架。术后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等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造影见瘤体缩小(图1B)。  相似文献   

11.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起源于腹膜后嗜铬神经节细胞,临床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5岁,因阵发性心慌、头晕2个月收入院。查体:Bp18/12kPa,腹部无异常发现。B超示上腹部腹膜后偏右侧有-5cm×6cm实性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有完整包膜...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特点 ①发病年龄较轻:交界性卵巢肿瘤发病年龄为20~40岁,较卵巢癌患者明显提前。②诊断时期别较早;多数学者报道,此类患者确定诊断时Ⅰ期占50%~80%,Ⅱ期10%~30%,Ⅲ期5%~28%,无Ⅳ期患者。Kodar研究发现,Ⅰ期患者无转移瘤存在,Ⅱ、Ⅲ期患者以盆腔内播散、腹膜及腹膜后淋巴结的多源种植为主,只有极少数(3.3%~10%)表现为高分化癌样病理组织学变化。③预后相对良好: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征是低速生长,转移率低,以局部扩散和盆腔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鞘瘤(PNST)是临床上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源性肿瘤〔1〕,由于神经鞘的雪旺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其主要来源:1神经内胚层神经内膜〔2〕;2神经外胚层Schwann细胞。也有人称之为神经性肿瘤。临床以50~70岁的中老年人为多见,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见于四肢,也有存在于直肠中、纵隔内、躯干、后腹膜内、头颈部和盆腔处等位置〔3〕。然而腹部的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数位于腹膜后脏器或是腹膜后方,在腹腔中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例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的病理学资料。结果 第1例患者磁共振(MRI)提示右侧附件肿物并腹盆腔腹膜、肠系膜区、大网膜区及左下腹壁多发结节;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及腹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卵巢肿物及腹膜结节病理学特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样的良性组织学表现,腹膜结节为脂肪结缔组织包裹的甲状腺肿样结节,未检测到BRAF基因V600E突变、K-RAS基因突变及N-RAS基因突变;随诊8月余,盆腔偏左侧新发2枚小结节,多学科讨论建议行甲状腺全切并碘131治疗,患者未接受,随访至今带瘤生存8个月。第2例患者MRI检查提示左侧卵巢畸胎瘤,右侧卵巢囊腺瘤,术中在右侧髂窝结肠旁发现一个孤立性结节,遂行双侧卵巢肿物切除及孤立性腹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右侧卵巢甲状腺肿伴腹膜结节,右侧卵巢肿物及孤立性腹膜结节病理学特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样的良性组织学表现,腹膜结节为脂肪结缔组织包裹的甲状腺肿样结节;未检测到BRAF基因V600E突变、K-RAS基因突变及N-RAS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72岁.因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06年9月入院.入院前于当地医院作心脏彩色超声(彩超),提示心包积液,抽出血性心包积液约300 ml后症状好转.入院体检: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和肿瘤标志物均无明显异常.ESR 4 mm/1 h,C反应蛋白1.011 mg/L.PPD试验:PPD 1 U时硬结13 mm×13 mm,PPD 5U时硬结25 mm×25 mm.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腹部、盆腔超声及上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异常.胸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清亮胸水,胸水李凡他试验弱阳性,比重1.016,有核细胞420×106/L,淋巴细胞0.70,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给予抗感染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盆腔囊性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方法 收集2例盆腔囊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例1肿瘤为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系膜交界处的一囊性肿物,最大直径18.5 cm;例2肿瘤为位于距回盲部150 cm的回肠浆膜处的一囊性肿物,最大直径12 cm.镜下可见,例1肿瘤无包膜,例2有部分包膜;例1、例2瘤细胞呈漩涡状、束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及短梭形或椭圆形,胞质嗜酸性,核梭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例1未见核分裂,例2核分裂计数2/10 HPF,可见出血、坏死,例2伴有丰富的黏液样基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例1、例2瘤细胞CD117、波形蛋白Vimentin弥漫阳性,例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弥漫强阳性.结论 盆腔囊性间质瘤病理学特征为囊性肿物,无包膜或有部分包膜,肿瘤细胞呈漩涡状、束状排列,瘤细胞梭形及短梭形或椭圆形,胞质嗜酸性,核梭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免疫学表型肿瘤细胞CD117阳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凭借最小的手术代价换取最优的手术效果这一独特优势,迅速引领世界微创和加速康复外科研究。NOSES从最初治疗结直肠肿瘤,扩大到腹盆腔各类良恶性疾病;从单一脏器切除扩大到联合脏器切除,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和研究验证了NOSES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尚无NOSES应用于盆腔腹膜后肿瘤的文献报道。本例报告一例青年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下盆腔腹膜后肿瘤经肛门取标本手术并附手术视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食管、贲门部间质瘤和平滑肌瘤EUS图像的差别.方法 选取经免疫组化确诊的食管、贲门部间质瘤13例和平滑肌瘤11例的EUS图像,利用计算机分析病变处和黏膜下层图像的灰度值信息,包括灰度值离散度和灰度平均值,并校正病变处的灰度平均值.结果 间质瘤的校对后灰度平均值为0.285,平滑肌瘤为0.185;间质瘤的灰度值离散度的平均值为8.14,平滑肌瘤为4.59.t检验分析校对后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值离散度,P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食管、贲门部间质瘤EUS的回声强于平滑肌瘤,并且回声更不均匀.  相似文献   

19.
郝颖新 《山东医药》2023,(24):46-49
目的 总结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血清AFP异常升高MOGCTs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发现盆腔肿物50 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50天患者扪及自身下腹部肿物,偶有腹痛,无发热、乏力、腹胀、腹坠等症状。妇科B超检查提示盆腔实囊性肿物,12.3 cm×9.7 cm×9.7 cm,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内大部分为实性回声,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内为稀疏颗粒,血流短枝状。腹盆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卵巢恶性肿瘤,盆腔积液。血清AFP 142 779 ng/mL,血清糖链抗原125 187 U/mL,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患者具备手术指征,遂行手术治疗[卵巢癌根治术(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腹膜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MOGCTs(卵黄囊瘤)FIGOⅠC2期,T1C2N0M0。术后以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方案(VAC方案)行3个疗程化疗(2021年11月5日—12月28日),监测到血清AFP水平下降后又升高,妇科超声提示盆腔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和早期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3例原发肿瘤为胃肠道、乳腺或其他部位的肝转移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2~3周常规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并获得相应的ADC值。采用RECIST作为评价肝转移肿瘤化疗疗效的标准。结果在43例肝转移瘤68个病灶中,30个病灶对化疗有效,38个病灶对化疗无效,其治疗前平均ADC值分别为1.22±0.39×10-3mm2/s和1.54±0.55×10-3mm2/s(P=0.008);在治疗后2周,化疗有效组ADC值升至1.43×10-3mm2/s(P=0.005),而化疗无效则降至1.23×10-3mm2/s(P=0.13);以ADC值=1.50×10-3mm2/s为治疗有效或无效的临界点,其判断疗效的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2%,准确率为93%。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可作为预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