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运动皮质及相关脑区的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上运动神经元明显受累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质子谱变化。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2月,收治7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25~67岁。按E1 Eseorial诊断标准确诊。嗅鞘细胞移植术前及术后2周检查其神经功能状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评分、肌电图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别于大脑脚、内囊膝部、内囊后肢、放射冠和中央前回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和胆碱复合物/肌酐比值。结果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嗅鞘细胞移植后2周2例患者功能评分明显改善(ALs功能评分ALSFRs分别由30增至33分,29分增至34分),其余5例保持稳定。7例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和胆碱复合物/肌酐整体水平降低(1.624降至1.531),但2例改善的患者在其相应的解剖区域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升高(NAA/Cr分别由1.236增至1.316,1.438增至1.560)。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嗅鞘细胞移植术后2周内7例ALS患者中的2例明显改善。质子磁共振波谱是一项适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评估的无创检查方法,但需更多病例数和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2009年间有完整肺功能资料的胸弯Cobb角〉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严重脊柱侧凸患者3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年龄为10~36岁,平均17.0岁;其中男11例,女19例。使用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2年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为109.1°,脊柱侧凸矫形术后Cobb角平均下降至65.6°,侧凸矫正率平均为43.0%。术后3个月患者肺功能有轻微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者的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升高了23.8%、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6%、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升高了23.6%、F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1%、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升高了25.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21.9%,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肺功能参数与术前Cobb角成负相关,术后肺功能参数的改善率均与术前Cobb角成正相关。结论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肺功能的改善越发显著,术前脊柱侧凸越严重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微创Nuss矫治术对漏斗胸患者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应用微创Nuss矫治术治疗的676例漏斗胸患者资料,其中182例具备完整的术前和术后1、3年肺功能数据.按年龄分为儿童组(6~12岁,34例)、青少年组(13~18岁,80例)、成人组(〉18岁,68例),其中71例具备完整拆除钢板后1年肺功能数据,分组为儿童组(20例)、青少年组(22例)、成人组(29例).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术前、术后1、术后3年、拆除钢板后1年的肺功能指标,探讨微创Nuss矫治术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儿童组术前、术后1年、3年肺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青少年组及成人组术后1、术后3年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容积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年、3年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用力呼出肺活量50%时的流量、用力呼出肺活量75%时的流量较术前有改善(P〈0.05);拆除钢板后1年,3组病例肺功能数据均较术前有提高,其中以儿童组肺功能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 微创Nuss矫治手术后拆板前儿童患者肺功能与术前类似,青少年及成人患者部分肺通气功能受损;拆除钢板后各年龄段患者肺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2岁前施行手术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嗅鞘细胞移植对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骨骼肌内包埋,进行DMEM和嗅鞘细胞的移植,在术后4、8、16和32周进行诱发电位、肌肉湿重、骨骼肌病理学改变和肌纤维截面积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嗅鞘细胞移植与对照组相比在肌肉功能和抗肌萎缩方面都有明显优越的作用.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对失神经骨骼肌有恢复功能和对抗肌萎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胸膈神经全长切断后的肺功能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全长膈神经移位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5例行全长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术的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病人的术后肺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共随访42~48个月,4例在随访过程中失访。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无呼吸功能障碍,胸部X线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术侧膈肌麻痹和抬高(高1.0~1.5个肋间)。肺功能参数如肺活量、肺活量占预期值的百分比、残气量、肺总量、功能残余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术后1年均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所有病例的最大吸气压值即使在术后4年仍比预期值有明显降低(平均降低20%)。结论 单侧膈神经完全切断后的肺功能参数均在术后1年内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日的:了解嗅鞘细胞移植对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骨骼肌内包埋,进行DMEM和嗅鞘细胞的移植,在术后4、8、16和32周进行诱发电位、肌肉湿重、骨骼肌病理学改变和肌纤维截面积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嗅鞘细胞移植与对照组相比在肌肉功能和抗肌萎缩方面都有明显优越的作用。结沦:嗅鞘细胞移植对失神经骨骼肌有恢复功能和对抗肌萎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对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凸侧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19例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行后路三维矫形术,并经同一切口行凸侧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男9例,女10例,年龄11~20岁,平均14.5岁。Lenke分型:1型13例,2型6例;术前Cobb角60°~104°,平均73.9°;术中切除肋骨4~6根,平均5.4根,切除长度1.5~2cm。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检查,选择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_1)及二者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_1%)作为观察指标,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变化情况。所得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Cobb角10°~59°,平均26.5°,侧凸矫正率为64.1%;术后3个月时,FVC、FEV_1、FVC%及FEV_1%较术前均有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术后1年及2年较术前均有升高。校正年龄和身高对肺功能的影响后,FVC%及FEV_1%的动态变化显示术后3个月至2年患者肺功能在持续改善。结论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结合凸侧短节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对患者的肺功能干扰小,术后肺功能恢复快,可作为脊柱侧凸合并中重度胸牢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有呼吸衰竭的脊柱侧凸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及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2000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16例脊柱侧凸患者接受系统完整的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并成功接受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动脉血气分析达到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为预计值的25%~34%.5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男2例,女3例;年龄10~16岁,平均13.5岁.11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男5例,女6例;年龄10~14岁,平均12.4岁;椎体形成不良2例,分节不良4例,混合型5例;其中8例存在并肋畸形,7例合并肋骨缺失.按照累及部位划分,胸段脊柱侧凸10例,胸腰段脊柱侧凸1例;胸腰双主弯3例,三弯2例.16例患者术前Cobb角平均126.6°±15.5°;身高120~160 cm,平均137.6cm;体重18~40 kg,平均32.5 kg.根据术前肺功能状况和畸形严重程度决定手术方法.术前呼吸功能治疗包括:清醒状态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Halo牵引,呼吸训练.结果 16例患者经过规范的呼吸训练和呼吸机及牵引治疗后,呼吸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可以耐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10例患者术后1 h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能够自主呼吸;另6例患者术后须转ICU,呼吸机辅助呼吸,24 h内恢复自主呼吸而拔管.术后2例患者发生肺水肿(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未出现肺不张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Cobb角72.0°±13.2°,平均矫正率43%,外观改善明显.结论 通过完备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和围手术期准备,伴有呼吸功能衰竭的脊柱侧凸患者可以接受脊柱矫形手术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前路胸腔镜下脊柱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术对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肺功能早期影响。方法对2004年4月-2008年6月行前路胸腔镜下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手术治疗的21例IS患者肺功能进行评估。男9例,女12例;年龄12~24岁,平均15.6岁。左侧凸2例,右侧凸19例。Lenke分型:Ⅰ型12例,Ⅱ型9例。发现脊柱侧凸1年6个月~9年,平均2.5年。胸椎冠状面Cobb角为65~125°,平均为79.6°。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肺功能检测,包括肺容量、通气功能、胸廓顺应性三部分。结果前路胸腔镜下松解术中胸腔开放时间为90~150 min,平均127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胸腔内感染发生。后路矫形术完成后1周患者冠状面Cobb角为36~75°,平均43.7°。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6个月时,患者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功能残气量较术前下降(P<0.05);残气量实测值及与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术前下降(P<0.05)。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及其与用力呼气肺活量比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最大自主通气量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患者总气道阻力、吸入气道阻力及呼出气道阻力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前路胸腔镜下脊柱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术对IS患者胸腔有一定干扰,但矫形后随着胸腔形态变化和软组织松解,术后早期患者肺容量、通气功能、胸廓顺应性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肺储备能力提高,但远期肺功能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 2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1月-2008年1月,收治1 255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男928例,女327例;年龄1.2~87岁,平均40岁;病程(4.52±4.67)年.其中晚期脊髓损伤656例,肌萎缩侧索硬化457例,脑性瘫痪68例,多发性硬化20例,脑卒中后遗症11例,共济失调10例,其他疾病33例.患者来自71个国家或地区.均以自愿捐赠的意外流产健康胚胎嗅球培养的OECs植入治疗.结果 1 128例获随访2~8周,平均4周,其中994例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近期总改善率为88.12%.围手术期并发症共76例,发生率为6.74%.随访超过1年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20例,按ASIA标准评价:国外患者组运动功能由(39.82±20.25)分提高至(44.55±18.99)分,轻触觉由(51.56±25.89)分提高至(59.81±27.72)分,痛觉由(50.36±27.44)分提高至(57.09±28.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康复训练良好患者组运动功能由(40.52±20.80)分提高至(46.45±20.35)分,轻触觉由(55.64±26.32)分提高至(68.64±25.89)分,痛觉由(57.05±26.00)分提高至(66.13±24.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康复训练不佳患者组运动功能由(37.03±18.52)分提高至(38.03±18.50)分(P<0.05),轻触觉由(45.88±22.56)分提高至(46.63±23.09)分(P>0.05),痛觉由(45.25±23.68)分提高至(45.28±23.63)分(P>0.05).国外患者组、国内康复训练良好患者组与国内康复训练不佳患者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肌萎缩侧索硬化、32例脑性瘫痪、8例多发性硬化、7例共济失调患者分别获随访3~48、3~36、2~20、7~17个月,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别获随访6、24个月;其中113例(72.9%)神经功能改善或病情稳定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OECs脑内和/或脊髓内移植安全可行,能部分改善晚期脊髓损伤、肌萎缩侧索硬化、脑性瘫痪、脑卒中后遗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或延缓病情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11.
Liu Z  Qiu Y  Wang B  Yu Y  Zhu ZZ  Qian BP  Zhu F  Ma WW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05-1407
目的对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手术方式与术终拔管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于2000年9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15例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手术方式与拔管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终气管拔管时间经胸组与未经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行胸廓成形术组显著大于不行胸廓成形术组(P=0.00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凸患者术终气管拔管时间与肺活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百分比、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百分比、用力呼气中期流速百分比及是否行胸廓成形术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肺活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百分比、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百分比、用力呼气中期流速百分比及是否行胸廓成形术是影响术终气管拔管时间的主要因素。术前肺功能测定及术式的选择对术终气管拔管时间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8例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行嗅鞘细胞移植术,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至2个月随访.48例患者脊髓功能均有改善.提示嗅鞘细胞移植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加强围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脊柱侧凸的马方和类马方综合征患者肺功能损害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9月行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手术且有术前肺功能资料的25例马方和类马方综合征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1~20岁,平均15岁.分析其肺功能指标(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与冠状面Cobb角、胸弯顶椎位置、受累节段数以及胸椎后凸角的关系.并与同期行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且弯型与此匹配的3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MS)患者(B组)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I)等指标与冠状面Cobb角呈显著负相关(r=0.514、-0.503、-0.464,P<0.05);VC、FVC、FEV1以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等指标明显小于B组(P<0.05);顶椎位置在T_(4~8)与在T_(9~12)的患者之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累节段≥8的患者,VC、FVC、FEV1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等指标小于受累节段<8者(P<0.05);胸椎后凸角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合并脊柱侧凸的马方和类马方综合征患者肺功能损害较MS患者严重,其肺功能主要受胸弯受累节段数和胸弯冠状面Cobb角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胃癌合并重度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经验,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根据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指标从高到低进行分组,对20例胃癌合并重度肺功能障碍患者术前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干预,及术前术后给予盐酸氨溴索、多索茶碱、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多种药物干预,观察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2周内,20例胃癌合并重度肺功能障碍患者共出现5种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衰竭2例,急性肺水肿1例,急性肺栓塞1例,经积极治疗,19例患者治愈,1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胃癌合并重度肺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干预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廓成形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胸弯Cobb角大于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脊柱侧凸且有完整资料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18例;年龄11~34岁,平均18.8±6.2岁;术前Cobb角70°~140°,平均101.0°±19.9°。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手术和凸侧胸廓成形术。术前、术后3个月和2年时应用肺功能检查(PFT)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分析肺功能变化率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侧凸Cobb角矫正至53.0°±20.9°,平均矫正率为49.2%。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与术前肺功能参数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肺活量(VC)下降了15.0%,VC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VC%)下降了15.8%,用力肺活量(FVC)下降了16.5%,FVC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VC%)下降了17.3%,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了12.7%,FEV1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下降了13.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2年,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肺功能参数略高于术前的基础水平,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肺功能参数(VC、VC%、FVC、FVC%、FEV1、FEV1%)变化率均与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成正相关。结论: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同时进行胸廓成形术后肺功能在近期内会明显下降,但是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肺功能逐渐回到术前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晚期脊髓损伤(spinal and injury, SCI)的治疗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动物实验证明,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 OEC)具有较强的修复损伤脊髓的能力.在证明OEC移植治疗晚期SCI患者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其长期安全性.方法 2001年11月~2002年12月采用OEC移植治疗晚期SCI患者171例,随机选择其中1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男14例,女2例;年龄22~55岁.受伤至接受移植治疗1年5个月~8年,平均4.4年.所有患者均接受胚胎OEC移植治疗,即取3~4个月胚胎嗅球,消化成单个OEC后,培养12~17 d后,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的上下处,共50 μl细胞悬液(1×106个细胞).术后采用1.5T MRI脊髓扫描定期随访,研究OEC移植物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患者获随访29~42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无细胞移植相关性副反应.术前术后MRI扫描对比,脊髓移植部位及其周围未发现新生肿瘤、出血、水肿、囊性变形成、神经结构破坏以及感染(脓肿)等病理性改变.结论 OE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38个月内是安全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和异体嗅鞘细胞共培养及其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和胎龄4~6个月的引产胎儿的嗅鞘细胞,分别培养至传代后再共培养,将共培养的混合细胞通过手术直视下移植至脊髓损伤部位。[结果]8例脊髓损伤患者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和异体嗅鞘细胞联合移植,并获得1~6个月的随访,所有接受细胞移植的8例患者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其中1例术后1个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深浅感觉恢复,其余7例比细胞移植前无明显改善。[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和异体嗅鞘细胞共培养两者之间无相互抑制现象,近期观察二者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平山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及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上肢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平山病患者、8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和28例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测资料.其中87例平山病患者中,72例单侧上肢、15例双侧上肢出现肌肉萎缩;83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中,30例单侧上肢、53例双侧上肢出现肌肉萎缩;28例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中,20例单侧上肢、8例双侧上肢出现肌肉萎缩.结果 平山病患者患肢尺神经刺激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明显低于正中神经刺激的CMAP波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患肢正中神经CMAP波幅明显低于尺神经CMAP波幅,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CMAP波幅降低程度相同.平山病患者的平均尺神经/正中神经(U/M)CMAP比为0.58±0.40,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为2.28±1.25,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为1.31 ±0.6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U/M CMAP比值<0.6的患肢中,平山病有62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和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分别只有3例和1例;在U/M CMAP比值>1.7的患肢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有57例,平山病有12例,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有4例.所有患者双侧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均正常,健肢的CMAP波幅均正常.结论 平山病患者小鱼际肌肉萎缩程度重于大鱼际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与之相反,而远侧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影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肺功能的相关影像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7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4例,术前肺功能检查、胸部CT扫描资料完整.分析肺功能结果与站立位全长X线片Cobb角、顶椎偏移、椎体旋转分度(Nash/Moe法)、顶椎肋椎角差值、矢状位T5-12后凸角和胸段累及椎体数目之间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平均14.8岁,Cobb角平均52.8°;主弯Cobb角与术前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顶椎偏移与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呈明显负相关;站立位顶椎凸凹侧肋椎角差值分别与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Bending位顶椎凸凹侧肋椎角差值与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胸段累及椎体数≥7个组患者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7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数值,比胸段累及椎体数<7个组患者有减少(P<0.05).结论 术前站立位主弯Cobb角愈大,主弯顶椎偏移增大,站立位以及Bending位顶椎凸凹侧肋椎角差值增加,肺功能下降.近胸弯≥30°组较之<30°组,胸段累及椎体数≥7个组较之<7个组,肺功能数值下降.  相似文献   

20.
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人胚胎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6年4月,采用OECs移植手术治疗的327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1例,女86例。年龄20~84岁(51.6±11.1岁)。病程4.8个月~13年(2.9±2.0年)。根据细胞植入部位分为3组:A组29例,细胞植入脊髓内;B组(6例),细胞分别植入脊髓及双额叶放射冠;c组292例,细胞植入双额叶放射冠。脊髓移植方法,病变处分两点共注入50μlOECs悬液,细胞数约1×10^5个。脑部移植方法,双侧大脑放射冠处各注射50μlOECs悬液,细胞数约2×10^6个。结果随访4周,比较术前和随访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量表分数变化。A组17.2±8.6增至20.1±9.7(P〈o.05),B组24.2±6.8增至25.7±6.6(P〉0.05),C组20.3±8.6增至22.0±9.4(P〈0.001),3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神经功能总改善252例(77.1%)。术后4周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261例(79.8%)显示术后自发电位减少或消失,收缩时肌电波幅较术前明显降低,电位密度明显增加。16例(4.9%)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短期发热、癫痫大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炎、呼吸衰竭、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及肺栓塞,其中4例(1.2%)死亡。结论OECs移植术后4周能阻止或逆转ALS的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