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研工作在检验医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以及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是作为毕业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综合训练,毕业论文完成的好坏可以考察检验医学本科毕业生在将来工作中掌握所学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临床与各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科研基本能力,为今后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也是培养合格检验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检验本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北京市护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意愿,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科研的态度及参与科研时的困难。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4—5月,选取北京市4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三、四年级的319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科研意愿、态度及困难。结果319名护理本科生中有275名(86.21%)护理本科生希望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项目,有270名(84.64%)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做护理研究。开展或参与科研时的客观困难有缺乏指导和帮带、时间精力不够、缺乏学术氛围等;主观困难有科研知识缺乏、选题困难、统计学处理困难等。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科研持有积极的态度,但在开展或参与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通过对护理本科生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将有助于护理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提升,并提高护生的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发展研究型医科大学教育事业的关键。本文针对本校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育特点,探讨通过教学实践将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理论及实验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性实验活动,完善本科生导  相似文献   

4.
护理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燕  黄宝珍 《护理学报》2001,8(1):44-46
从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教育目标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关系,护理本科毕业生对参与科研工作的态度及参与情况两方面,阐述了护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对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培养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范卢明  王慧  杨倩蓉  卢玉林 《全科护理》2020,18(10):1264-1267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本科护理人才质量培养现状,分析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优化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昆明医科大学4家附属医院的146名护理工作者和昆明医科大学2015级、2016级的153名在读护理本科生。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对云南地区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人才质量培养情况。[结果]本科护理毕业生和专科护理毕业生综合能力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读护理本科生对自己综合能力的自评得分和附属医院护理人员对本科护理毕业生综合能力的他评得分在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地区本科护理毕业生综合能力远优于专科护理毕业生,但本科护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建议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升学历层次;建议高校注重护理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提高科研水平;建议规范临床实习带教管理,严格监管实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彭玉娇  喻丹  杜春林  王燕  但鑫  黄丽  安思漫 《护理研究》2015,(9):1071-1073,1094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影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选择某校护理学院全日制本科1年级~4年级护生280人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及护理科研障碍因素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总分为52.96分±17.72分,科研能力水平较低,其中问题发现能力得分最低(4.87分±2.01分),论文写作能力得分最高(12.17分±4.70分);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级、是否申报科研、是否有指导老师、是否了解学校对科研的支持方式(P0.05);阻碍科研能力的因素有护理英语水平有限、阅读外国文献有障碍,缺乏对科研的兴趣、缺乏科研动力(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较低,尤其是问题发现能力较差;学校应着重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英语教育,支持鼓励护生参与科研,培养护生对科研的兴趣,增强科研动力,提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当代医学教育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医疗外还需具备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能力。优秀医学生的培养除了教授医学理论知识和日常临床实践,还应指导医学生了解相关领域前沿进展,开拓学术视野,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本文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科研认知、实验训练和项目实施,建立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体系,探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检验医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临床应用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升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2]。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响应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号召,医学检验学院近年来在本科生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以科研促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一  相似文献   

9.
护理本科生科研技巧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护理本科生"意识-参与-创新"的科研技巧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为制订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技巧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两届护理本科生中实施"意识-参与-创新"的科研技巧培养模式,对培养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意识提高阶段后,学生的科研意识普遍提高(P<0.01),对42名参与培训的学生培养前后的护理科研能力与技巧的得分除科研选题与设计方面外均有提高(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意识-参与-创新"的科研技巧培养模式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护理本科生“意识-参与-创新”的科研技巧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为制订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与技巧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两届护理本科生中实施“意识-参与-创新”的科研技巧培养模式,对培养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意识提高阶段后,学生的科研意识普遍提高(P〈0.01),对42名参与培训的学生培养前后的护理科研能力与技巧的得分除科研选题与设计方面外均有提高(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意识-参与-创新”的科研技巧培养模式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护理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培养,旨在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对科研方法的快速掌握和领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为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2016年6月进入临床实习的6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每周、每月定期培训,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对照组不参与此项培训。[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99.6%的护生科研能力有所提高,综合成绩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结论]通过对32名临床实习护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提高了护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促进了师生的互动,增强了本科生的自信心,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是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处于基础阶段的本科生无论是在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成为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第3轮规划教材中明确护理本科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系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了《护理研究》课程,通过学习,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此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有利于我国加速培养适应未来角色的、合格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1《护理研究》课程对护理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1对护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护理本科生要求的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作为衡量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来越受…  相似文献   

14.
高建平  姚英  胡兰英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57-2058
为使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提高临床业务能力的同时,提升护理科研能力,我院于2005年9月按计划对23名本科护生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护理科研能力的培训。现就其科研能力问题分析及培养对策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为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23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日制护理本科教育现状,为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90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全日制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33%的护理本科院校培养方案为4年制;75.56%的院校课程设置模式为综合型;学校要求学生应具有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能力的重要性评分为3.74分±0.91分;普通护理本科院校和重点护理本科院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现状在完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还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学生要从本科阶段的教师课堂讲解的教学实验转变为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指导下的独立从事探索性的科研实验,这是学生走向独立科研工作的关键性过渡阶段,对于临床科研双向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研究生阶段,开设了类似《医学科研方法》、《医学科学研究导论》等科研入门课程,但这种普遍意义上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对医学科研建立起宏观的、系统的和全面的认识,而学生真正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获得与其硕士、博士阶段导师以及前辈的指导与培养密切相关,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科研建树.  相似文献   

17.
王丽  李继平 《护理研究》2010,24(7):1809-1810
[目的]分析全日制护理本科教育现状,为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90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全日制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33%的护理本科院校培养方案为4年制;75.56%的院校课程设置模式为综合型;学校要求学生应具有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能力的重要性评分为3.74分&#177;0.91分;普通护理本科院校和重点护理本科院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现状在完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还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8.
毕业论文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查过程,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本研究在根据本科护理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了解师生对毕业论文提升科研能力认同情况,以发现护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寻求对策,提高本科生的护理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不断拓展,培养符合中国护理发展趋势,具备临床实践、管理、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为预测和判断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护理本科生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2年-2008年四年制及五年制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比利时鲁汶大学护理本科教育有一定特色,相比于集中式的实习,该校对于护理本科生采取交叉式、分阶段式的实习模式;要求护理本科生参与硕士、博士在临床的科研课题,以此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规范护理本科后教育,以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完成向专科护士的过渡。该文介绍了鲁汶大学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学分要求、课程设置与临床实习、科研要求、本科后教育,并从开始临床实践的时间、团队合作科研能力的提高、规范护理本科后教育方面提出启示,以期对我国本科护理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