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3%七氟烷联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4~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级、行吸入麻醉诱导的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1μg/kg(Ⅰ)组、2μg/kg(Ⅱ)组、3μg/kg(Ⅲ)组和对照组。4组入室后均吸入3%七氟烷、60%氧化亚氮和40%氧气,2min后Ⅰ、Ⅱ和Ⅲ组分别于1min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2μg/kg和3μg/kg,辅助通气1min后气管插管;对照组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2min后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躁动发生率、插管满意率及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等。结果诱导过程中躁动发生率平均为37.5%。Ⅰ、Ⅱ、Ⅲ和对照组插管满意率分别为70.0%、86.7%、90.0%和93.3%。与对照组相比,Ⅰ、Ⅱ和Ⅲ组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较小。结论吸入3%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诱导过程平稳,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其中复合2μg/kg和3μg/kg瑞芬太尼插管条件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周维德  音樱  方才 《安徽医学》2011,(10):1707-1709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S组: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1,注射时间不小于1 min。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C组:丙泊酚2.0μg.kg-1,瑞芬太尼1.0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SpO2和BIS值;采用Helbo-Hansen评分系统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诱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MAP有所上升(P〈0.05),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音樱  方才  疏树华  魏昕  朱运莲 《安徽医学》2011,32(4):431-434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n=25):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两组均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R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0μg.kg-1,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1,两组均在60 s内缓慢注射。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于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和BIS值;记录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及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气管插管的时间;记录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其中R组满意率为88%,S组满意率是96%,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注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R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MAP下降(P〈0.01),而S组MA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均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5%七氟烷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诱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36例,年龄6~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的眼科手术的小儿,入室后吸入5%七氟烷,2min后在1 min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在呼吸末端七氟烷浓度为3.2%~3.4%时,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2μg/kg加深麻醉。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插管满意率、患儿呼吸情况及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等。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4.4%,插管满意率为80.6%。麻醉诱导后与插管时、插管后比较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较小,患儿自主呼吸保持良好。结论吸入5%七氟烷联合0.3μg/kg瑞芬太尼诱导过程平稳,在保证自主通气的前提下能顺利完成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七氟烷组)25例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丙泊酚组)25例。以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七氟烷组插管后吸入3%七氟烷,丙泊酚组以4~8 mg/(kg.h)速度静脉泵注丙泊酚,两组术中均持续泵注0.05~0.3μg/(kg.min)瑞芬太尼。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能及时苏醒,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计算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半数有效量(ED50),比较两药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患者55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以8%七氟醚肺活量诱导,眼睑反射消失后,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3%.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调整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剂量,静脉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4min后气管插管.记录患者眼睑反射消失时间及气管插管反应.结果芬太尼ED50为1.40μg/kg(95%CI 1.35~1.45μg/kg),瑞芬太尼ED50为0.48μg/kg(95%CI 0.40~0.54μg/kg).F组声带活动、呛咳和体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无肌松条件下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的抑制儿童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其中男42例,女3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0.5~1 mg/kg,实验组(Ⅱ组),七氟烷吸入诱导,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3%~5%七氟烷,瑞芬太尼0.075~0.15μg/(kg.m in),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术中、术后HR、MAP、SpO2及术毕患儿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及诱导前、诱导后、术后MAP、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Ⅰ组MAP及HR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插管期间听觉诱发电位(AAI)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评价AAI判断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最佳方法。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患者,分成2组,麻醉诱导前4min,观察组Ⅰ(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以美国百特Baxter AS40A型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诱导时,瑞芬太尼改为0.05μg.kg-1.min-1,对照组Ⅱ以持续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1.min-1,静注,诱导时,改为200μg.kg-1.min-1。后静注麻醉诱导剂,待肌肉完全松弛时行气管内插管。至插管后10min停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AAI、ECG、HR、SBP、RPP,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Ⅰ:SBP、HR、RPP在气管插管后的全过程变化小。结论:瑞芬太尼静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插管期间听觉诱发电位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30例ASAI-II级患者分成二组,麻醉诱导前4 min,观察组(Ⅰ组)静注瑞芬太尼1 μg/kg后,以美国百特BaxterAS40A型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0.1 μg/(kg*min),诱导时,瑞芬太尼改为0.05 μg/(kg*min).对照组(Ⅱ组)以持续静注艾司洛尔300 μg/(kg*min),诱导时改为200 μg/(kg*min).后静注麻醉诱导剂,待肌肉完全松弛时行气管内插管,至插管后10 min停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AAI、ECG、HR、SBP、RPP,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ISBP、HR、RPP在气管插管后的全过程变化小.结论 瑞芬太尼静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不同血浆靶控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对吸入诱导中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按瑞芬太尼靶控浓度随机分为2ng/ml、4ng/ml、6ng/ml三组,每组各20例.待瑞芬太尼达到目标浓度后,予吸入1.3MAC七氟烷,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行气管插管,维持靶控浓度及吸入浓度不变,维持5分钟后结束观察.结果 单独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后各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吸入七氟烷后,各组患者HR减慢,SBP、DBP下降.三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HR增快,SBP、DBP升高,但增幅未超过30%.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气管插管后均较诱导前升高,其中I组最为明显.整个诱导过程中,Ⅰ组患者发生屏气2例(10%),有3例(15%)出现上肢不自主活动.在Ⅲ组中有2例(10%)发生肌僵,8例(40%)发生呼吸暂停.相比Ⅱ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2例(10%).结论 靶控输注4ng/ml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诱导时,能快速达到临床麻醉所需深度,血流动力学平稳,在肌肉松弛药物的辅助下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评价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无肌松药及小剂量肌松药诱导气管插管的条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无肌松药组,Ⅱ组为肌松药(琥珀胆碱)组,以瑞芬太尼效应部位靶浓度3.5 ng/ml和丙泊酚效应部位靶浓度3μg/ml行靶控输注诱导后,Ⅰ组进行气管插管,Ⅱ组则静注琥珀胆碱0.4 mg/kg后插管。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1、3、5 min的血压(BP)、心率(HR);插管时参照Erhan等的评价方法,对插管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Ⅰ组插管满意率为81%,Ⅱ组插管满意率为9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2 min的BP、HR均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1 min的BP、HR均升高,但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插管后3、5 min的BP、HR很快趋于平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5 ng/ml和丙泊酚3μg/ml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0.4 mg/kg)麻醉诱导可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2.
廖常莉  张英  周述芝 《四川医学》2011,32(11):1692-169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异丙酚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对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合并症、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n=25):瑞芬太尼+七氟醚组(Ⅰ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气腹后5min、气腹取消以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术毕记录患儿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心率在插管后较插管前有显著性增加(P〈0.01),在建立气腹后5minⅡ组心率有较明显下降(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相比,插管后均略有增加,在插管后、气腹后5min I组和Ⅱ组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有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至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Ⅰ组比Ⅱ组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血流动力学波动小,术后苏醒快的优点,适合用于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用药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选择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患者66例,66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在充分表面麻醉后,Ⅰ组(环甲膜穿刺组)环甲膜穿刺并注入2%利多卡因2 ml,而后行插管操作;Ⅱ组(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75μg/kg的一次剂量后以每分钟0.075μg/kg持续静脉注射;Ⅲ组(舒瑞芬太尼复合组)给予舒芬太尼0.75μg/kg的一次剂量后以瑞芬太尼0.075μg/kg持续静脉注射。记录3组患者在诱导前、插管过程中以及导管进入气管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3组均能够完成气管插管。Ⅲ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小于前两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能更好的完成困难气道的清醒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更为安全,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Proseal喉罩用于乳腺手术全麻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TT)组和喉罩(LMA)组,每组30例。入室后开放下肢静脉,监测生命体征,麻醉诱导以力月西0.1mg/kg、芬太尼6μg/kg、阿曲库铵0.6mg/kg、丙泊酚1mg/kg,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6mg/(kg.h)、阿曲库铵8μg/(kg.min)、瑞芬太尼0.2μg/(kg.min)微量泵泵注。观察气管插管及置入喉罩前、即刻和苏醒拔管及拔罩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值(PETCO2),记录拔管拔罩期及术后24h并发症。结果:TT组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置管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LMA组置罩及拔罩即刻的MAP、HR略高于置罩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TT组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LMA组置罩及拔罩即刻的MAP、HR,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PO2、PETCO2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拔罩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嘶发生率比较,LMA组明显低于T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咳嗽、咳痰、咽痛、咽干情况比较,LMA组明显低于T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oseal喉罩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乳腺手术,能达到与气管插管相同的通气效果,并且喉罩能有效地减少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下表面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病人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40例,年龄20~60岁,ASAI或Ⅱ级,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以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4μg/ml行麻醉诱导,插管时用2%利多卡因4~5ml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监测诱导、插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插管时按面罩通气难易、下颌松弛度、声带位置高低、置入喉镜难易、是否有咳嗽体动以及对套囊充气反应等方面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价。结果:与插管前即刻比较,插管后即刻心率加快,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血压升高(P〈0.01)。插管前后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条件综合评价的满意率为90%。结论:无肌松药下用2%利多卡因4~5ml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复合异丙酚4μg/ml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诱导病人气管插管时,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否减轻喉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及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并同时降低知晓发生率。方法择期喉肿瘤手术患者30例,年龄35~55岁,ASA为Ⅰ~Ⅱ级,喉阻塞为Ⅰ~Ⅱ度,随机分为氟芬合剂组(Ⅰ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R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之前,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0μg·kg^-1,继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输注。气管切开完成即将插管时,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大于1min),记录局部浸润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成功即刻(T2)、麻醉诱导后2min(T3)的HR、MAP、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得普利麻的用量;记录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有无躁动、呛咳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切开及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患者SpO2〈90%定义为呼吸抑制。结果与Tn比较,Ⅰ组T1时的MAP及HR无明显变化,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P〈0.05),T3时MAP及HR明显降低(P〈0.05);R组T1及T2时MAP及HR无明显变化,T3时MAP与Tn比较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R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R组MAP及HR明显降低(P〈0.05),而T1时MAP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后麻醉诱导所需得普利麻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Ⅰ组比较,R组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气管切开及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的可行性,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芬太尼组):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4 μg/kg,罗库溴胺0.6 mg/kg行气管插管诱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所致痛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同时加用氯胺酮0.5 mg/kg,继而5μg/(kg.min)静脉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未使用氯胺酮,比较术后1、2、4、8、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警觉/镇静评分(OAA/S)、拔除气管插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加用镇痛药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4、8 h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加用镇痛药物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OAA/S评分、拔除气管插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应用氯胺酮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敏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制50%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6月期间,26例年龄65~78岁ASAⅠ-Ⅱ级拟行2 h以内择期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引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诱导抑制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3μg/ml,预设第1例患者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4 ng/ml,依据Dixon上下序贯法原则决定下一例患者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结果气管插管前、后BIS值无明显差异。采用Dixon序贯法计算得到的瑞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EC50为1.93 ng/ml,其95%可信区间(CI)为1.63~2.23 ng/ml。结论在维持丙泊酚TCI 3μg/ml时,1.93 ng/ml瑞芬太尼可抑制50%老年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尼卡地平预防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C组)、尼卡地平15μg/kg组(N组)、地尔硫卓0.2 mg/kg组(D组)。在气管插管前2 min静脉推注。记录诱导前、给药时、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插管后1、2、3 min的血压(BP)、心率(HR)、心搏指数(SVI),心指数(CI),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率×收缩压)。结果:插管后C组平均动脉压(MAP)、HR的峰值较基础值上升21.7%、31.1%(P〈0.01);D组插管后MAP、HR均无明显增高,变化小于C组(P〈0.05);N组插管后MAP无显著变化,但HR的峰值较基础值升高42.5%。静注地尔硫卓、尼卡地平后CI、SVI较给药前增加。结论:尼卡地平可减轻气管插管的升压反应,但不能防止心动过速的发生;地尔硫卓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