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6年浙江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脑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 对2006年全省上报的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设立3个监测点进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检测,并对分离到的流脑菌株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2006年浙江省流脑发病率为0.16/10万,病例以A群为主,同时存在C群和B群病例.健康人群中A群抗体保护率(70.65%)远远高于C群(6.52%),流脑菌株带菌率为1.71%,B群占62.50%.所有菌株均对青霉素、氯霉素等9种抗生素敏感,部分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且不同血清群、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程度不同.结论 浙江省流脑病例以A群为主,C群比例有上升趋势.流脑菌株对一些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需全面监测病例和健康带菌者流脑菌株的耐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涛  谢娜  符文慧  关静 《疾病监测》2018,33(1):59-62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的携带情况,分析菌群结构特征,为防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6个年龄组,采集研究对象1份咽拭子标本,共250份,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血清群鉴定。结果 阿克苏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34.40%,其中B群占37.21%,X群占27.91%,C群占17.44%,Y群占5.81%,未分群占11.63%;不同年龄组、不同人群及不同流脑疫苗接种剂次人群的带菌率均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10岁年龄组人群带菌率最高,为54.39%,学生、无接种免疫史的人群带菌率分别为46.40%和39.78%。结论 阿克苏市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高,菌群结构复杂,存在流脑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健康人群带菌率的监测,针对易感人群接种流脑疫苗,结合疫情分析,制定防控措施,防止流脑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4 – 2017年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以及菌群变迁情况,为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安徽省流脑数据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及密切接触者带菌情况调查。 结果 共报告病例1 467例,年均发病率为0.17/10万。 病例主要集中在15 ~ 19岁年龄组(28.43%);职业以学生居多;冬春季为高发季节。 合肥市病例数和年均发病率均为全省第一。 聚集性病例主要发生在学校,占总病例数的65.63%。 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标本分离株血清型均以C群为主,分别占86.14%和70.08%。 B群和W135群检出比例升高。 结论 2004 – 2017年安徽省流脑发病由高发水平逐渐降低,维持在散发状态,流脑防控工作取得成效。流脑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流行菌群已由A群变为C群。 W135群病例的出现及W135群、B群病例构成比上升,提示可能出现新的流行菌群变迁。 流脑防控工作面临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 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 共分离了脑膜炎奈瑟菌株70株.其中从流脑病人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5株、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4株、健康人群咽拭子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41株;分离到的70株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布为A群27株(38.57%)、B群20株(28.57%)、C群22株(31.43%)、W135群1株(1.43%);对70株脑膜炎奈瑟菌做了药敏试验,敏感率依次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氯霉素100%,耐药率较高的为复方新诺明78.57%、阿莫西林80%.结论 福建省流脑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特征为多菌型并存着,菌株对于一些药物出现了耐药现象,有必要加强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和流脑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脑膜炎奈瑟菌菌群分布及变迁趋势,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06 — 2017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流脑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和2010 — 2016年浙江省流脑监测获取的健康人群带菌率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处理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AS 9.2软件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 结果 2006 — 2017年浙江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212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13.21%,年均发病率为0.034 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4 6/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份的增长而下降( Z=–13.420、–6.090,均P<0.001)。流脑冬春季高发,占全年病例总数的91.98%。发病数累计前3位的年龄组分别为0 ~ 4岁(32.08%)、10 ~ 14岁(16.04%)和15 ~ 19岁组(13.21%)。≥15岁年龄组的流脑病例所占比例从2006 — 2011年间的42.13%上升至2012 — 2017年间的50%。2006 — 2017年浙江省共分离到病例菌株71株,包括A群、B群、C群、X群和W135群,分别有31、12、22、1和5株。2010年以来未再检出A群流脑菌,C群流脑病例构成比在20%左右上下浮动,而B群和W135群呈逐年上升趋势。A群、B群、C群和W135群均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 结论 浙江省流脑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优势流行菌群由以A群、B群、C群为主向B群、C群和W135群转变,流脑防控呈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中国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情况及国家级监测点所在省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结果,评价流脑流行现状及特征,为加强预防控制流脑暴发流行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国家级监测点所在省上报资料、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流脑单病/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脑实验室检测资料对2009年流脑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流脑报告发病率0.05/10万,国家级监测点中以安徽省发病数较多(76例);15岁儿童平均发病率为0.23/10万,儿童、学生报告病例数分别占监测省报告病例总数的42.14%和30.07%。监测省报告病例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占23.16%,B群占4.21%,C群Nm占65.26%;健康人群中检出A群Nm占10.87%,B群Nm占28.26%,C群Nm占22.83%;健康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5.51%,C群为65.71%。结论中国流脑C群Nm检出比例逐年增多,病例最多的安徽省已成为C群流脑病例为主;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Nm为主,C群N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A群。应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加强流脑监测,防止流脑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脑膜炎奈瑟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好  胡绪敬 《疾病监测》1996,11(11):405-407
本文就1966~1993年21个省市分离的218株A、B和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对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在108株A群Nm中20株(18.5%)对SMZ耐药,其中17.3%的病人菌株,21.2%的带菌者菌株耐药;31株(28.7%)对ASP耐药。在101株B群Nm中40株(39.6%对SMZ耐药,其中43.3%的病人菌株和34.1%的带菌者菌株耐药,17株(16.8%)对ASP,10株(9.9%)对cF耐药。在9株c群Nm巾5株对SMZ,2株对ASP耐药。未发现Nm对Chl耐药。实验结果提示我们今后在流脑治疗和化学预防上应加强Nm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这有助于提高这些药物对流脑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理州流脑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州内宾川县设有多个华侨农场,常有越南等国归侨定居与探亲,在流脑病原监测中。于1988年5月及1987年2月,首次从宾川县流脑患者脑脊液中检出 B 群及 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各一株。  相似文献   

9.
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季节,脑膜炎双球菌的带菌者,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特别是流行菌群(A群)的带菌者,是引起流脑传播的重要传染源。用药物消除带菌状态、降低人群的带菌率,是控制流脑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各地使用中草药预防流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评价不一。为了对中草药效果进行考核,寻找一种既有效而又经  相似文献   

10.
《家庭护士》2005,(4):35-3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39摄氏度以上)、剧烈头痛、寒战、喷射性呕吐、皮肤上起红斑样皮疹。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A、B、C、D、X等13个茵群,A、B、C三群最常见。目前我国A菌群占90%以上,不过我国近年来新发现了报告的茵群,主要是℃群脑膜炎双球菌,C菌群的致病力最强,易传播,发病年龄多在13~18岁,感染者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目前安徽省局部地区已发生C型流脑疫情。  相似文献   

11.
任毅  付荣华  王艳  姚文清 《疾病监测》2018,33(7):559-563
目的 对2006 — 2017年辽宁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者分离的17株脑膜炎奈瑟菌(Nm)进行分析,了解菌群种类及分子分型特征。 方法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应用Splits Tree软件、eBURST方法进行菌株遗传进化和聚类分析。 结果 17株菌株共有11种不同序列型(ST),分属于ST-5、ST-4821、ST-11克隆群和其他无序列群分类(UA)。ST-5 complex/subgroup Ⅲ所占比例最多,占47.06%(8/17),来自A群的患者5株,密切接触者3株,ST-7型为主要优势型别。ST-4821克隆群有ST-4821型和ST-5664型。ST-4821型来自1例2012年的C群患者,ST-5644型来自1例2012年的B群密切接触者。ST-11克隆群仅1株为ST-11型,来自2009年W135群的密切接触者。B群和不可分群6株有6种ST型,呈多样性,不存在优势序列群。其中ST-12994为新发现ST,来自2017年密切接触者。 结论 辽宁省流脑菌株分子基因型别多样性,存在多个克隆群,ST-5 complex/subgroup Ⅲ克隆群为A群优势克隆群。初步揭示了辽宁省Nm的遗传进化关系,为流脑疾病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有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辽宁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菌群变化和人群抗体水平。方法流脑菌培养、鉴定用巧克力培养基于( 360.5)℃、5%COsub2/sub培养;用ELISA法检测抗体。结果8个年龄组901份血清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辽宁省的流脑病例多数由流脑A群引起,也有流脑C群病例存在,病例接触者携带流脑菌以A群为主,占72%。人群抗体水平A群抗体保护率为76.25%,平均抗体含量为11.78 g/ml。C群抗体保护率为53.39%,平均抗体含量为3.73 g/ml。A群C群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省流脑发病仍以婴幼儿为主,有向大年龄组迁移趋势,存在菌群变异可能,人群抗体水平不足以阻止C群流脑流行,需加强人群免疫,加强疾病监测,采取措施,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急性腹泻流行季节的病原菌分布状况,1998年夏季,我们对医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病人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共检测148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出各种肠道致病菌78株,其中志贺氏痢疾杆菌38株,占4872%,是本次检出的主要流行菌属,其它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1株,占2693%;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9株,占1154%;变形杆菌5株,占641%;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256%;伤寒沙门氏菌1株,占128%。经鉴定,被检出的38株志贺氏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见表1。从表1中看出38株志贺氏菌分布A、B、C、D四个群,8个血清型(亚型),其中福氏志贺氏菌(B群)30株,占7…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建筑工地外来民工流脑病原菌带菌状况,为该市流脑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相关人群咽拭子,用双抗巧克力平板分离培养,挑取疑似菌落作纯培养,再进一步作涂片、染色、镜检、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结果调查的545名外来建筑工人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为10.83%。其中疫点带菌率高达13.54%,血清学鉴定以A群为主(59.57%),B群、C群、1916型、待定型分别占3.17%、0.86%、0.29%、1.15%。非疫点带菌率为6.06%;以B群为主(占91.67%)。调查的216名当地居民带菌率为2.78%,也是以B群为主(占66.67%)。结论广州市外来建筑工人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较高,今后应将外来流动人口纳入监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菌群分布,耐药特性和免疫抗体水平等情况,从而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作为监测点,采集各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接种含双抗的巧克力色血琼脂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A群和C群抗体.结果 检出C群流脑患者1例(男,20岁);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为2.98%(10/336);健康人群流脑A群抗体的总阳性率47.09%(81/172),健康人群流脑C群抗体总阳性率35.47%(61/172).结论 流脑的发病率低和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低,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力有关,而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低,有必要加强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同时应密切注视流脑菌群的变迁,关注不同血清群菌株耐药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物群落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濮阳市中医院妇科42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宫颈病变情况进行分组,其中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为观察A组,其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作为观察B组,采取同期于濮阳市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3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阴道微生物群落差异情况。结果比较三组患者Chao指数以及ACE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Chao指数以及ACE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三组患者菌群结构共23个菌门,其中对照组患者阴道菌群323080为厚壁菌门组成,占78.69%,65692为放线菌门,占16%;剩余21个菌门占5.31%(21801);观察A组后壁厚壁菌门组成比例降低为254719,占64.86%,放线菌门增多至108823,占27.71%;剩余21菌门占比提高至29140,占7.43%;观察B组患者阴道菌门、菌属情况与对照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观察B组与对照组均为以乳酸杆菌为主,存在256376,占比71.80%,加德纳菌属占比12.91%,为46091,剩余菌属为普雷奥、奇异以及斯尼斯菌等;观察A组中,乳酸杆菌属含量下降至220945,占比56.26%;加德纳菌属上升至76974.占19.60%,其奇异菌属含量上升为30240,占7.7%。比较三组患者阴道菌群类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以及类型与健康女性相似,但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阴道部分微生物菌类群丰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3年来,我院共收治暴发型流脑23例,其中3岁以下18例,占78%;现将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介绍如下。一、临床观察暴发型流脑患儿除病势凶险、变化急剧外,常分为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及混合型,三型的临床表现简介如下: (一) 以高热、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安徽省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掌握安徽省流脑菌群变迁动向。 方法 查阅病例的病案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标本、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培养和基因型别检测。 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惊厥、皮肤瘀点瘀斑、休克等;无流脑疫苗免疫史,无流脑病例或疑似流脑病例接触史。从病例血液标本中检出1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Nm),从病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检出4株W135群Nm。对病例Nm和2株密接Nm进行MLST基因序列检测,结果均为ST-11型。 结论 该病例为安徽省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其MLST基因序列为ST-11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4年常山县钩体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人和宿主动物病原学、血清学监测方法探索主要的流行菌群。结果1991~2004年常山县钩体病平均发病率为19.29/10万,以中青年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7~9月为发病高峰,流行形式主要呈稻田型。病原学监测检出钩体菌株32株,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占59.38%(19/32)。血清学监测阳性率50.74%(171/337),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分别占50.29%和30.41%。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带菌率为4.32%,蛙、猪、牛等未检出带菌者。结论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的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采用相应的菌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11个省和2个直辖市流脑病人和带菌者中所分离的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应用抗脑膜炎奈瑟氏菌1类和2/3类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和全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tholeCell-ELISA)对109株B群Nm进行分型及分亚型检定。初步结果表明。上述菌株可分成6个型,分型率为34.9%(38/109),其中15型较多,占15.6%。67株可分为12个亚型及复合亚型,分亚型率为61.5%,其中以P1.2亚型最为多见,占可分亚型菌株的47.8%(32/67),其次为P1.12亚型,占13.4%(9/67)。在比较病人菌株与带菌者菌株的型别时发现,前者存在明显的优势亚型,即P1.2亚型,占可分亚型病人菌株的64.4%(29/45)。而后者中仅1株为P1.2亚型。该亚型主要发现于1984年以后,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是目前引起我国B群流脑发病的主要亚型。分析结果还初步解释了我国B群流脑带菌率高发病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