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电子药物^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以及影响^18F-FDG合成效率的因素。方法使用医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采用Explora FDG4全自动合成系统制备了^18F-FDG静脉注射液,对于制备的药物进行质量控制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Explora FDG4合成效率65%,^18F-FDG放化纯度99%^18F-FDG其他指标符合药典质量要求,反应体系中残留的水等影响合成效率。结论制备的^18F-FDG静脉注射液使用临床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检测乳腺癌及其转移以及乳腺癌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例经^18F-FDG PET-CT检查确诊、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例同时做^11C-MET PET-CT检查)。结果3例治疗前检查病例乳腺共发现6个病灶,其中2例伴有转移;1例化疗后复查病灶代谢明显减低;3例术后复查,其中2例发现全身多处转移。结论PET-CT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王瑜 《安徽医药》2011,15(11):1387-138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该院初诊胃癌患者55例对其进行CT、PET和PET-CT检查,与术后的病理学检查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恶性胃癌的SUVmas平均值明显高于良性胃癌,P<0.05;PET-CT在灵敏度上高于CT和PET,在阳性检测率上三者没有区别,P>0.05;PET-CT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性较好,P<0.05。结论 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前诊断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佳 《青岛医药卫生》2012,44(5):374-376
PET-CT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手段,综合了功能显像和CT高空间分辨率的双重优势,对于早期诊断肺部肿瘤、准确分期及治疗决策的指导和预后方面的评估有着传统影像学手段无法弥补的优势。对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肺部肿瘤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就18F-FDGPET-CT显像对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OPET/CT在胃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胃部病变患者PETCT表现,部分患者胃部充盈下延迟2h扫描或加行CT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48例胃癌确诊35例,其中腺癌34例,印戒细胞癌1例,其中1例胃镜示黏膜下早期胃癌,PET/CT未发现明显病灶。(2)对胃间质瘤4例,良性平滑肌瘤2例,恶性间质瘤2例能准确定性、定位及显示毗邻关系。(3)对胃淋巴瘤3例均能准确定性、分期及显示累及范围等。(4)胃炎性摄取或生理性摄取20例,其中8例胃镜示慢性胃炎。结论^18F-FDGPET、/CT检查对大部分胃部肿瘤及转移灶可准确定性,但早期黏膜下病灶有可能漏诊;对部分正常胃部或炎性病变结合放射性分布特点、胃壁形态,必要时胃部充盈下或低张状态下行CT扫描、延迟扫描或增强扫描等有助于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全球新增病例约400万.同时,肺癌也是我国肿瘤发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1].并且,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Ⅳ期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从90%降到5%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光刺激和时间延迟因素对脑的视觉功能区^18F-FDG代谢影响。方法应用PET/CT对21例正常人脑行^18F-FDG PET显像,注射后1h按有无光刺激分成二组,并于注射后2h后分别再次采集脑部图像,分析光刺激和时间延迟因素是否会引起^18F-FDG在脑内的再分布。结果在给予光刺激后,大脑的布劳德曼(Brodmann)17、18、19分区、中枕回、楔叶及舌回区域对称性代谢增高,而在丘脑、前连合、胼胝体、尾状核及海马部位则对称性降低。在未受光线视觉刺激研究组,早期相和延迟相未见视觉传导通路上脑区代谢变化。结论^18F-FDG在引入体内后,如果未有光线刺激,其视觉功能区的代谢分布尚可保持相对稳定;反之,光线刺激可引起^18F-FDG在脑内的再分布及视觉功能区的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剂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注射18F-FDG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检查的肿瘤患者12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检查护理基础上加强注射18F-FDG显像剂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配合度为78.13%,观察组患者配合度为90.6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行PET/CT检查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注射18F-FDG显像剂的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让患者在各方面均保持愉悦、舒适的状态,以此提高对检查的配合,改善PET/CT图像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18F-FDG-PET能否早期监测放疗疗效目前仍有争议,放射治疗后何时行18F-FDG-PET检查既能评价放疗响应又能排除放疗引起放射性炎症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仍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旨在研究^18F-FDG-PET对评价鼻咽鳞癌早期放疗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我院入组的32例确诊的初治鼻咽鳞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一周和放疗中(DT50Gy/25F,5W)及放疗结束(DT70Gy/25F,7W)后1周内分别行18F-FDG-PET/CT检查,分别计算相关指标。结果32例患者中与放疗前相比,放疗中及放疗结束一周内SUVmax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同步治疗)原发病灶SUVmax值平均值为(12.1±5.51)(2.70~24.5),放中SUVmax值平均值为(3.69±1.97)(1.3~7.60),放疗结束一周内SUVmax值平均值为(3.06±1.63)(1.20~7.50)。三组数据均提示放疗过程中^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逐步降低(P〈0.001)。结论^18F-FDG-PET可能能够早期监测鼻咽癌放疗响应,有利于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作为设计放疗总剂量或综合应用手术、化疗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院安装的GE Infinia vc SPECT/CT于2006年9月投入临床使用,由于是肿瘤专科医院,正电子显像工作量较大。目前最常用的正电子显像剂18F-FDG是葡萄糖结构的类似物,其代谢途径与葡萄糖相似,通过载体传递转运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内,在己糖激酶作用下催化磷酸化,生成6-磷酸-18F-脱氧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行^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同时获得SPECT、CT及两者的融合图像,至少由2名核医学科主治以上医师对图像进行双盲阅片诊断,结果与病理或随访结论相比较。结果^18F-FDG SPECT/CT融合显像、单独SPECT显像及单独CT显像对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43.13%(22/51)、31.37%(16/51)、21.57%(11/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84.62%,准确度为86.27%,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88.00%。经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检查后32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治疗方案得以确定或调整,其中10例临床分期得以提高。结论^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原发不明转移癌的诊断、再分期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放疗靶区根据治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价为局部控制或失败,分析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情况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62%(18/29)的患者放疗靶区需根据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69.0%(20/29),放疗后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结论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可用于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放疗后疗效的预测与随访,且较为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SPECT/PET)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67例患者共102次18F-FDGSPECT/PET显像结果。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例,1例治疗前行SPECT/PET显像,8例为治疗中、后行检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16例治疗前SPECT/PCT显像,9例治疗前、后均进行SPECT/PET检查,33例治疗后显像。结果 9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治疗前阳性显像1例,化疗中和(或)放疗后SPECT/PET显像共8例,其中5例完全缓解,1例未见明显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25例治疗前患者中的SPECT/PET显像24例为阳性(96.0%)。42例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包括9例治疗前后均行检查患者),其中16例SPECT/PET显像为完全缓解(38.09%),10例部分缓解(23.81%),9例病灶有进展(21.43%),7例缓解后又复发(16.67%)。结论 18F-FDGSPECT/PE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18F-FDG注射剂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的Explora FDG4化学合成模块合成可供注射用的18F-FDG.结果:制得18F-FDG注射剂,TLC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合成效率达58%以上.结论:采用本方法合成18F-FDG注射剂可在满足日常检查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ET-CT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提示为乳腺癌的56例患者行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乳腺癌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及全身脏器;完成常规扫描后,再应用特殊的乳腺扫描方式对乳腺部位重复扫描,然后进行PET图像投射采集及CT薄层扫描,分析两次PET-CT检查图像结果,并与手术后/或者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乳腺癌患者中PET-CT诊断为Ⅰ期4例,Ⅱ期31例,Ⅲ期6例,Ⅳ期15例;Ⅰ~Ⅱ期35例中,PET-CT提示腋下淋巴结转移34例,同侧乳内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Ⅲ~Ⅳ期21例中,肺转移8例,肝转移8例,骨转移11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6例),脑转移1例。手术后/或者穿刺病理提示:原位癌2例,微小浸润型导管癌21例,浸润型导管癌33例;腋下淋巴结转移31例(31/34),诊断准确率91.2%。结论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特别是在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灶诊断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良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PET-CT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计算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半定量法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肺部肿块性质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是91.2%(62/68)、76.4%(13/17)和88.2%(75/85)。18F-FDGPET-CT检查方法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结论18F-FDGPET-CT能准确地鉴别肺部肿块性质及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是目前较好的肺癌影像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