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凹叶厚朴适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方法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B5、MS和1/2MS)、外植体(茎段、顶芽和叶片)、激素浓度及组合进行筛选的方法进行厚朴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结果 B5为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顶芽是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B5+2.0 mg/L 2,4-D+1.0 mg/L 6-B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B5+2.0 mg/L NAA+1.0 mg/L 6-BA,愈伤组织生长倍数达到2.87倍.结论 初步筛选出凹叶厚朴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为凹叶厚朴细胞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单细胞平板培养技术,诱导出冬 凌草愈伤组织,并探讨 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冬凌草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结果表 明:从冬凌草叶和嫩茎诱导愈伤组织,以 MS 2,4D 1 mg/L NAA 0.5 mg/L 培养基较好 ,愈 伤组织诱导率高达 96.80%。用普通单细胞平板培养法培养冬凌草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而 以悬浮培养 15~18 d 的单细胞为材料,接种密度为 5×103个/毫升时,进行条件培养 和 看护培养,植板率达 21.63%。本研究结果可供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筛选冬凌草高产冬 凌草素细胞株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为研究南方红豆杉芽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最适培养基组成成分和紫醇含量的积累。方法 以南方红豆杉芽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试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 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添加2,4-D2.0mg/L和NAA0.5mg/L。对愈伤组织的增强、驯化和紫杉醇含量的积累则以B5添加2,4-D 0.5mg/L、NAA1.0mg/L和KT0.5mg/L为最佳。结论 本研究为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叶下珠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蔗糖、植物生长物质及其配比对叶下珠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茎段的诱导率最高,为55.56%,叶片诱导不出愈伤组织。6-BA是叶下珠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4-D、NAA、蔗糖次之。结论叶下珠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 2,4-D0.5mg/L 6-BA1.0mg/L NAA0.1mg/L 蔗糖10g/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胡愈伤组织生长和其不定根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以无菌苗为外植体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后,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并对光和温度对柴胡愈伤组织生长和其不定根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柴胡的愈伤组织适宜于在MS NAA4mg/L KT0.2mg/L培养基或MS NAA2mg/L KT0.2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诱导其不定根时宜采用的培养基为MS IBA2mg/L KT0.2mg/L。25℃条件下,黑暗培养既有利于柴胡愈伤组织的生长又有利于其不定根的诱导。结论比较适宜于柴胡愈伤组织生长的生长素为NAA,而有利于不定根诱导的生长素为IBA。温度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影响非常明显,光照是其发根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南方红豆杉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条件,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的激素,在光照条件下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生长量等进行了比较,其中当2,4-D1.2 mg/L+6-BA 2. 8 mg/L+NAA 3 mg/L或 4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量最高,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生长量和发生的性状有明显的影响。为南方红豆杉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基础,为解决红豆杉的资源贫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诱导八角莲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八角莲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为快速繁殖幼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八角莲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以八角莲的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 NAA1.0mg/L 2,4-D2.0mg/L 6-BA0.5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55.0%。结论:通过合理配制培养基和激素,可以诱导八角莲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报道川西獐牙菜愈伤组织的生长动态以及培养基,激素,接种时期培养温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理化因素对天山雪莲组培苗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测定不同理化因素影响下天山雪莲组培苗干质量和总黄酮量。结果 利于天山雪莲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培养条件:MS培养基附加6-BA 0.5 mg/L,NAA 0.05 mg/L,氮源浓度40 mmol/L,NH4+-NO3?比例为15︰25,碳源蔗糖质量浓度40 g/L,pH值 5.0~6.0,光照强度 2 500 lx,温度25 ℃。结论 各项最佳培养条件的组合总体上可以促进天山雪莲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氮源、碳源和温度对天山雪莲生长及总黄酮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及生长条件。方法 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长鞭红景天细胞生长和红景天苷产量的影响,建立高产红景天苷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 MS培养基+BA 5.0 mg/L+2, 4-D 0.1 mg/L+蔗糖30 g/L为长鞭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结论 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利用长鞭红景天细胞大规模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奠定基础,为缓解野生长鞭红景天资源的匮乏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萌  张丽  谢显莉  张利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6):1206-1206
目的 考察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甘西鼠尾草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甘西鼠尾草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研究2,4-D、NAA、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 以诱导率和相对生长速率为指标,6-BA和2,4-D均对甘西鼠尾草细胞脱分化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5 mg/L+NAA 1.0 mg/L+6-BA 0.5 mg/L,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5 mg/L+6-BA 2.0 mg/L+KT 0.1 mg/L,MS+NAA 0.5 mg/L+6-BA 1.0 mg/L的培养基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1/2 MS+IBA 1.0 mg/L的培养基则有利于不定根的分化。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适宜甘西鼠尾草的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与HPLC法分析化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UPLC法与HPLC法对17批化橘红药材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分别建立了化橘红黄酮类成分的UPLC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其中UPLC法标识出21个共有峰,HPLC法标识出17个共有峰,17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化橘红的质量控制,UPLC法较HPLC法更高效、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a2+对半夏类原球茎生长、高温胁迫及次生代谢产物量的影响。方法 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固体培养基培养获得类原球茎,悬浮培养,采用不同质量浓度Ca2+处理,测定类原球茎生长速率、抗逆性指标,以及生物碱、鸟苷、有机酸的量。结果 在(25±2)℃条件下培养,随Ca2+质量浓度增加,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呈慢-快-慢变化趋势,质量浓度为440 mg/L时,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半夏类原球茎中生物碱、鸟苷、有机酸量差异显著,Ca2+质量浓度为440 mg/L时,生物碱量最高(0.158%),Ca2+质量浓度为660 mg/L时,鸟苷、有机酸累积量最高(分别为0.017 3%、0.608%)。在(35±2)℃条件下,质量浓度为0~660 mg/L,随Ca2+质量浓度升高,SOD、POD活性逐渐增强,Ca2+质量浓度为660 mg/L时,活性最高,但Ca2+质量浓度为880 mg/L时,SOD、POD活性均降低;不同质量浓度Ca2+处理MDA量变化不显著。结论 一定质量浓度的Ca2+能促进半夏类原球茎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真菌诱导的白桦悬浮体系中N、P的吸收利用和三萜合成的关系。方法 在白桦悬浮细胞的生长末期添加40 μg/mL真菌诱导子,采用比色法分析真菌诱导后白桦悬浮体系中N、P和三萜量的变化。结果 白桦细胞的干质量、三萜量和产量随着真菌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其中,三萜量和产量均于真菌诱导后第1天达到最高,分别为21.98 mg/g和123.82 g/L,约为对照的2倍;白桦悬浮体系的pH值和电导率在真菌诱导后第1天达到高峰,pH值增长了6.10%,电导率增加了8.20%;除细胞内磷酸根质量分数在诱导的第1、2天分别降低了28.67%、15.68%外,真菌诱导使白桦悬浮培养体系中硝酸根、铵根、磷酸根量基本呈增加趋势。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真菌诱导使胞外磷酸根、铵根和硝酸根质量分数与三萜量的相关性显著提高。结论 真菌诱导后白桦三萜合成的增加可能与磷酸根、硝酸根和铵根质量分数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化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条件,获得含紫杉醇量高的红豆杉愈伤组织,明确紫杉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紫杉醇量的关系。方法 探讨了适合南方红豆杉的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激素组成及浓度。比较了南方红豆杉 (种胚、幼茎、幼芽)、曼地亚红豆杉 (种胚) 和太平洋红豆杉 (种胚) 不同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的生长特点和紫杉醇的量,分析了不同愈伤组织紫杉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 添加 3.0 mg/L 2,4-D 的 Murashige & Skoog (MS) 培养基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的诱导,诱导率高于 92%。添加 2.0 mg/L 2,4-D 与 1.0 mg/L 6-苄基腺嘌呤 (6-BA) 的继代培养基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的紫杉醇积累。同一培养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种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紫杉醇量最高,达到干质量的 0.027%。含紫杉醇量高的愈伤组织,其紫杉醇合成途径中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 (GGPPS)、紫杉二烯合成酶 (TASY)、紫杉烷-10β-羟化酶 (T10βH)、10-去乙酰巴卡亭Ⅲ-β-O-乙酰转移酶 (DBAT)、苯丙氨酸氨基变位酶基因 (PAM)、去苯甲酰紫杉-N-苯甲酰转移酶 (DBTNBT) 等酶基因的表达水平高。结论 从南方红豆杉的种胚为外植体源获得了含紫杉醇量高的愈伤组织,提高 GGPPS、TASY、T10βH、DBAT、PAM、DBTNBT 的表达水平将促进紫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天门冬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天门冬组培快速繁殖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天门冬资源。方法 采用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天门冬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1.0 mg/L 6-BA+0.5 mg/L NAA,pH 5.8;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 mg/L IAA,pH 5.8;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其中培养基中铁盐的质量浓度降低到6.95 mg/L,蔗糖的质量浓度降低至20 g/L,pH值为5.8。结论 天门冬不同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嫩芽诱导愈伤率最高,为天门冬最适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天门冬快速繁殖,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通过DM-130树脂和D-101树脂(比例为1∶1)进行混合,色谱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用500 mL混合树脂装柱,上样质量浓度为10 mg/mL,洗脱体积流量为2.0 BV/h,pH值6.0,600 mL 75%乙醇一步洗脱,真空浓缩至干。结果 通过上述工艺分离纯化银杏叶总黄酮,可得质量分数大于24%的精制银杏叶总黄酮。结论 DM-130树脂与D-101树脂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树脂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二者单独使用好,可用于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水杨酸(SA)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齐墩果酸积累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白桦悬浮培养第7、10、13、15天,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10、25、50、100、250 mg/L)的SA,进行细胞生长、齐墩果酸量及抗逆酶活性分析。结果 添加低质量浓度SA(10~25 mg/L)对细胞活力和生长量影响不大,高质量浓度的SA(100~250 mg/L)处理可显著抑制细胞活力和生长,但可促进齐墩果酸的积累,在第7天添加250 mg/L SA后齐墩果酸量最高,达1.71 mg/g(干质量),是对照的3.1倍;而第7天添加50 mg/L SA后齐墩果酸的产量为0.473 mg,比对照提高了42.04%。悬浮培养第7天添加50 mg/L SA,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两种酶活性分别在0~24 h和0~48 h比对照显著提高,而PAL活性在SA处理12 h后始终高于对照。结论 适宜浓度的SA可刺激白桦细胞防御酶活性提高,并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齐墩果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