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阴道彩超观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内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子宫内膜的改变,以了解UAE治疗后短期(6个月)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和频率及子宫动脉、子宫内膜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愿要求行子宫肌瘤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均于栓塞前7d及栓塞术后1、3、6个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内膜波状运动的类型和频率及子宫动脉、子宫内膜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治疗前均以Ⅲ型为主,治疗后均以Ⅰ、Ⅱ型为主;子宫动脉、子宫内膜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治疗后下降。治疗后内膜厚度变薄、内膜下血流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术后短期(6个月)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3.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非手术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手术切除术相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治疗操作简单、微创伤、安全的特点,保留了子宫,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容易为患者接受,临床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短期效果尚佳,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途径,既能消除患者对开腹手术的惧怕及忧虑,又能避免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缺点,更因能保留子宫而受到了患者的青睐。目前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其有关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应用Seldinger技术引入导管鞘 ,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 ,经导管注入PVA及明胶海绵颗粒 ,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经子宫动脉DSA发现 ,子宫肌瘤血供丰富 ,均有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 ,可以完全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栓塞后随访结果表明 ,肌瘤及子宫体积明显缩小 ,月经量及月经恢复正常 ,疼痛缓解 ,临床治愈。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是一种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简单安全的新方法 ,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对其术前及术后1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妊娠囊大小及出血量,判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子宫瘢痕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全部取得成功,成功率100%。通过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前彩色多普勒可见孕囊和包块周边有明显的环状血流信号,可探及高速动脉血流信号,尤其是子宫前壁前扣除血流信号最多。有25例患者经治疗后,妊娠囊明显缩小,占83.3%,其中3例患者的包块消失,5例患者的妊娠囊大小没有变化,占16.7%。治疗前杂乱的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弱,阻力增加。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防止子宫瘢痕妊娠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一春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2):233-234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子宫肌瘤,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患者瘤体大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97例子宫肌瘤均表现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双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3):432-433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35岁以上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30%,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长期以来手术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妇女的心理及生理质量有一定影响。目前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lon,UAE)正在国内外迅速开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患者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及瘤体变化。结果:治疗后经期时间和经量明显下降(P<0.01),E2和T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6):902-90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其发病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剔除肌瘤或子宫切除术为主。2 0 0 1年 3~ 9月我们采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治疗子宫肌瘤 8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自愿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已婚、已生育的子宫肌瘤患者 ,全部病例均经病史、妇检、B超或 CT确诊 ,排除了存在妊娠或恶变情况 ,无手术禁忌证。年龄 30~4 3岁。多发性子宫肌瘤 7例 ,其中 ,肌壁间肌瘤 4例 ,肌壁间加黏膜下型 2例 ,合并子宫腺肌病 1例 ;单发性肌瘤 (黏膜下型 ) 1例。病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产妇36例,分别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探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子宫切口妊娠早期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合其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可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早期治疗方案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硬化斑块、狭窄率、血管走行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所探查到的大部分观测项目在两组问有明显差异。两组间椎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椎动脉出现盗血现象7例。结论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38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89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并作出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超声诊断都以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硬度和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甲状腺肿块的血流情况等指标作综合分析。结果本组389例甲状腺肿块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47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癌39例,符合率为82.9%;甲状腺瘤172例,超声诊断甲状腺瘤159例,符合率为92.4%;结节性甲状腺肿170例,超声诊断为161例,符合率为94.7%。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异性,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能提高其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中晚期孕妇子宫动脉(Ut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阻力的特征。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检查并于该院正常分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65例妊娠20~40周的正常单胎胎儿,测量孕妇双侧子宫动脉(U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心室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心室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及舒张早期切迹。结果正常中晚孕期孕妇UtA-PI、UtA-RI及UtA-S/D与胎儿孕周呈线性负相关。随孕周增加,其值显著下降。舒张早期切迹随孕周增加而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彩超显示子宫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作为妊娠期间的综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经阴道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回声情况、血流状态、测量内膜厚度及病变处的阻力指数 ,对 63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 10 0 % ,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萎缩性内膜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 10 0 % ,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分别达到 83 .3 %和 81.8%。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高 ,特别是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处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足部皮温与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关系。方法:测定156例糖尿病患者的双足皮肤温度差,利用动脉彩超检查双下肢动脉并进行狭窄程度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双足皮肤温度差<1℃的患者为41例(26.3%),温度差>2.2℃的患者为52例(33.3%),温度差在两者之间的患者为63例(40.4%),下肢动脉彩超狭窄程度随皮肤温度差增大而严重(P<0.005)。结论:足部皮温检测能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变化,是预测血管狭窄程度的一个经济、简便、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8月~2008年3月我院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症的80例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7例,B级30例,C级23例,测量门静脉(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平均血流速度(cm/s)和血流量(ml/min)。结果不同肝功能级别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不同肝功能级别组间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血管内径增大及血流速度减慢也有显著改变(P〈0.05),但血流量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多能动态反映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是评价肝功能、肝硬化病变程度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