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ARDS患者采用面罩实施NPPV,根据NPPV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NPPV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NPPV治疗成功9例,成功率为56.25%,7例NPPV治疗失败后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其中5例死亡,总死亡率为31.25%.NPPV成功组9例均为ARDS早期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z、SaO2、RR都有明显好转.NPPV治疗失败组全为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两小时后PaO2/FiO2、HR、PaO2、PaC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 NPPV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期阶段.选择适当的患者应用NPPV进行早期干预,合理选择呼吸机、呼吸模式和治疗参数,并注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有效改善肺的氧合,缓解呼吸窘迫,减少有创通气.若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做有创通气,避免盲目的 观望等待,延误了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ARDS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机械通气,根据治疗效果分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成功组15例中均为ARDS早中期患者,治疗之后PaO2/FiO2、HR、PaO2、SaO2、RR均有明显好转,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组均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之后PaO2/FiO2、HR、Pa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用鼻罩/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的正压辅助通气。近年来,在救治ARDS方面,NIPPV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在ARDS的早期阶段应用NIPPV,可以有效阻止急性呼吸衰竭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对2003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4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现察无刨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Y)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B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接受NIPPV治疗的ABDS患者,分析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变化.结果 NIPPV治疗成功为12例,成功率为54.6%,10例治疗失败患者全部改用有创通气,死亡9例,总病死率为40.9%.NIPPV治疗成功组中,患者在治疗1~2h、8h、24h的PaO2/FiO2、SpO2、RR、H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NIPPV治疗失败组中.治疗1~2hPaO2/FiO2、SpO2、RR、HR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与NIPPV治疗成功组治疗的PaO2/FiO2、SpO2、RR、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PPY对病情相对较轻的ARDS患者是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在早期可选用NIPPV治疗,但是对病情危重的ARDS患者治疗效果差,应及时改用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5.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总结了 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与方法12例病人均为 1998年 10月~ 1999年 9月所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18~ 70岁 ,均符合 1988年广州会议诊断标准。其中原发病为急性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并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各ICU因脓毒症致ARDS并接受NPPV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对疗效存在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NPPV成功组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低于失败组各对应指标,血小板(PLT)计数高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是否大于150mmHg、是否转为有创正压通气(IP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10分、氧合指数≥150mmHg、Plt≥50×109/L与NPPV疗效相关。结论 NPPV治疗脓毒症所致的ARDS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患者的SOFA评分<10分、氧合指数≥150mmHg、Plt≥50×109/L时,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疗效。方法 1 2例ARDS患者经高流量吸氧面罩治疗后缺氧及呼吸窘迫等症状无改善 ,又拒绝插管通气者 ,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 (PSV)和呼气末正压 (PEEP) ,PEEP水平为 8~1 2cmH2 O。结果 通气前呼吸频率 (RR)为 (36± 4)次 /min ,PaO2 为 (55± 9)mmHg ;氧合指数 (OI)为 (1 2 7± 4)mmHg ;辅助通气时间为 3~ 8d ,平均 (5 0± 1 2 )d。治愈 8例 (成功组 ) ,死亡 4例 (失败组 )。治疗 4~ 6h后 ,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 (32± 1 2 )次 /min(P <0 0 5) ,PaO2 上升到 (68±8 2 )mmHg(P <0 0 5) ,OI上升到 (1 50± 1 0 )mmHg (P <0 0 5) ,而失败组无显著改变。治疗 3~8d后 ,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 (2 2± 4)次 /min ,PaO2 上升到 (1 1 3± 2 )mmHg(P <0 0 1 ) ,OI上升到(346± 2 2 )mmHg (P <0 0 1 ) ,而失败组继续恶化或死亡。 结论 对拒绝插管的早期ARDS患者 ,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 ,存活率达到 67%。NIPPV是治疗ARDS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进入我院监护室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H、SaO2、PaO2、PaCO3、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结果: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原有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pH、SaO2、PaO2、PaO2/FiO2等指标上升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aCO3等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合宜PEEP的选择。方法:对20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应用PEEP治疗后paO2上升,吸入氧气的体积分数减低,PEEP在0.784kPa~1.18kPa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并发症亦少。结论:PEEP是目前抢救ARDS的有力手段,可防止肺泡萎陷和肺不张。 相似文献
12.
将25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病人分为2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在NIPPV前与治疗后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改良呼吸指数(PO2/FiO2,MRI)的变化,以探讨NIPPV治疗SARS的时机与作用。结果死亡组病人从发病到NIPPV治疗的平均时间明显晚于生存组病人,虽然NIPPV能改善2组病人的氧合状态,但经过NIPPV24h后,死亡组的APACHEⅡ、RR仍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且死亡组的SpO2、MRI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提示NIPPV治疗时机对危重病人的生存可能至关重要。当病人呼吸频率逐渐加快且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出现较快下降趋势时,应综合考虑病人整体生理状况,适当放宽上机适应证,尽早进行NIPPV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26例ARDS患者分为BIPAP组和IPPV组,分别行机械通气,BIPAP14例,IPPV12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24h、治疗1周后不同时段血气分析、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两组镇静剂用量和治疗情况的比较。结果:17例(65.4%)治愈出院,9例死亡。B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11±6.2)d对(19±8.5)d]和镇静剂用量显著低于IPPV组(P<0.05)。IPPV组RR、PIP均显著高于BIPAP组(P<0.05)。两组治疗24h后PaO2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BIPAP组改善更明显。两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结论:BIPAP人机协调好,肺损伤小,改善氧合,能有效、安全应用于治疗ARDS。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经验与体会,评价其在早期对SARS病人呼吸功能改善的作用,收集并比较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持续无创双相正压面罩通气(BiPAP)治疗的25例SARS病人,治疗前与治疗24h内相关呼吸参数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初步分析NIPPV早期对SARS病人氧合功能影响。结果NIPPV后24h内多数病人的气促和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缓解,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氧合水平用改良呼吸指数(MRI)显著升高(P<0.05)。提示NIPPV早期应用对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氧合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及影响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28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PPV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NPPV治疗组应用NPPV进行呼吸支持。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评估达到预设气管插管标准的病例数和相关的指标。结果 NPPV成功率为66.7%(10/15),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33.3%比86.4%,P=0.009),但病死率无显著差异(7.7%比27.3%,P=0.300)。NPPV治疗成功组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例数明显少于失败组(2/10比4/5,P=0.01;1/10比3/5,P=0.03)。相关分析显示NPPV治疗失败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相关(r=0.58,P<0.05;r=0.53,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NPPV失败的独立因素(r2=0.33,P=0.024)。与NPPV治疗前相比,成功组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降低[(29±4)次/min比(33±5)次/min,P<0.0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升高[(191±63)mm Hg比(147±55)mm Hg,P<0.05],心率、APACHEⅡ评分、pH值和PaCO2无显著变化(P>0.05);失败组24 h后呼吸频率显著增快[(40±3)次/分min比(33±3)次/min,P<0.05],PaO2/FiO2呈下降趋势[(98±16)mm Hg比(123±34)mmHg,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NPPV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有选择的病例中,NPPV治疗ALI/ARDS有效和安全,可以改善ALI/ARDS氧合,降低插管率。此研究结果支持NPPV作为ALI/ARDS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传统通气策略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LPS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不同原因引起的符合ARDS诊断标准并符合上机指征的5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7例。A组用传统通气策略,B组运用LPSV。对2组呼吸机设置、血分析结果、肺氧合指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呼吸机运用时间、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儿的气道峰压(PIP)、潮气量(VT)均低于A组(P<0.01);B组呼气末正压(PEEP)高于A组(P<0.01)。B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A组(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OI)B组高于A组(P<0.01)。B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胸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采用LPSV治疗ARDS可改善肺部气体氧合,维持适当血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广东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数据库中筛选出资料较完整的患者127例。在患者达到ALI/ARDS诊断标准时,根据患者通气治疗情况分为未通气组(n=58)、无创通气组(n=55)和有创通气组(n=14)。追踪未通气组和无创通气组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情况。分别以发展为ARDS和死亡为应变量作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无创通气治疗成功与失败患者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达到ALI/ARDS标准时,无创通气组与未通气组患者比较病情较重,发展至ARDS的比例较高(P0.01);有创通气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1)。58例未通气组患者中,一直未使用通气治疗45例,改用无创通气6例,改用有创通气7例。55例无创通气组患者中,改用有创通气15例。61例使用过无创通气的患者与45例未通气患者相比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P0.01),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继续无创通气的患者(n=40)与一直未通气患者(n=45)相比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P0.01),改用有创通气患者(n=22)死亡率较高(P0.01)。达到ALI/ARDS标准时接受了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55例,15例改用有创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多因素回归提示年龄有显著差异(P0.01),年龄越大无创改有创通气的几率越高。结论 SARS患者达到ALI/ARDS标准时,接受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较重,从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较大,但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对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大部分能耐受无创通气的患者可避免气管插管,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患者,但须把握好从无创转有创的时机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无创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相关指标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情况、心率以及氧合指数、PaCO2、MAP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VAP发生率、死亡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进行序贯无创通气治疗,最佳时机为氧合指数200~250mmHg。能有效改善呼吸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上应用日渐广泛,尤其是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其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也一直存在争议。选择合适的患者,把握无创正压通气在各种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指征是无创通气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现就无创正压通气在常见急性呼吸衰竭疾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