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李谨  陈武  马骏驰  陈宁  张顺彬 《口腔医学》2007,27(12):631-632,638
目的评价老年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对76例(78颗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老年病例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变异法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2年后进行复查;并以同期治疗的79例(80颗磨牙)青年病例同类治疗作对照。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变异根管治疗法组与常规根管治疗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髓塑化治疗组与常规根管治疗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髓塑化治疗用于治疗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远期疗效(70.83%)是肯定的。对老年人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按照不同的根管形态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张丽芳 《口腔医学》2005,25(2):77-77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2 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 2例行塑化治疗,B组15 0例行根管治疗,于术后1周、半年、2年后进行随访,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1周随访表明,A组的即刻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6个月后,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而2年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B组的成功率高于A组。结论 老年人磨牙慢性根尖周炎采用根管治疗术的即刻反应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空管法治疗根尖周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尖周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法和牙髓塑化治疗法。但根管治疗法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根管充填的完满程度也影响治疗效果。牙髓塑化治疗法,虽然操作较根管治疗法简单,但塑化液也不能完全充满根管,有发生根尖周炎的可能。近10年来,有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碘复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 0例确诊的患者中急、慢性根尖周炎各 6 0例 ,随机各分为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 ;常规根管处理后 ,治疗组根管内封碘复原液 ,对照组封甲醛甲酚 (FC)棉捻 ,7天后复诊 ,记录疗效。结果 碘复对急性根尖周炎疗效优于FC ,经卡方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对慢性根尖周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碘复对急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效果优于FC。  相似文献   

5.
塑化治疗后牙慢性根尖周病10年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临床观察和X线检查37例40颗患有慢性根尖周炎塑化治疗10年后的后牙,并利用根尖周指数(PAI)评定术前、术后X线片以评估塑化治疗后牙慢性根尖周病的远期疗效,结果表明: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0年后治愈率为72.5%,成功率为82.5%;根尖病变的纤维性愈合也是治疗成功的一种表现,不必重新做牙髓治疗;塑化治疗和根管治疗方法治疗后牙慢性根尖周炎远期疗效结果相似,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说明塑化治疗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远期疗效满意。用根尖周指数量化评定X线片结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3例老年慢性根尖周炎病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技术和应用辅助方法分别进行根管治疗,1周、半年及2年后对患牙进行复查,对两种根管预备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在1周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半年及2年复查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治疗具有特殊性,完善的根管治疗是保证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四黄浸液消毒感染根管的疗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四黄浸液 (黄柏、黄芩、黄连及大黄 )与甲醛甲酚 (FC)对感染性根管的消毒疗效。方法  12 0例感染性根管的患者中急慢性根尖周炎各 6 0例。随机各分为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 ;常规根管处理后 ,治疗组根管内封四黄浸液 ,对照组根管内封FC ,5天后复诊 ,记录疗效。结果 四黄浸液对急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疗效高 ,经t检验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四黄浸液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疗效与F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四黄浸液对急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疗效优于FC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奥硝唑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奥硝唑碘仿糊剂和替硝唑碘仿糊剂治疗慢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慢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病例 12 1例 ,随机分成两组。奥硝唑碘仿根管糊剂组为实验组 ,替硝唑碘仿根管糊剂组为对照组。采用二次法治疗并用牙胶尖充填根管 ,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 ,6个月后拍摄X线牙片 ,观察根尖阴影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奥硝唑碘仿根管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优于替硝唑碘仿根管糊剂。  相似文献   

9.
牙髓塑化治疗后再治疗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临床上需要再治疗的牙髓塑化治疗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牙髓塑化治疗病例再治疗的原因,为牙髓塑化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已做牙髓塑化治疗但需再治疗的患牙29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就诊原因、牙位、塑化时间以及患者年龄。结果牙髓塑化治疗后再治疗的主要原因为牙折,占30.41%,其次是充填物脱落(26.01%)和慢性根尖周炎(20.95%)。296例牙髓塑化治疗病例中再治疗牙齿69.59%为磨牙;牙髓塑化治疗5年后需要根管再治疗的牙齿占84.12%;年龄方面再治疗患者以30岁至60岁为主,占总数的64.19%。结论牙折、充填物脱落和慢性根尖周炎是导致牙髓塑化治疗再治疗的主要原因,牙髓塑化治疗远期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牙髓塑化治疗失败病例再治疗的方法,分析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髓塑化治疗后需行根管再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212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X线片的表现,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3例,在显微镜辅助下,分别采用单纯手用扩大针,超声器械配合手用扩大针,镍钛器械配合手用扩大针,超声、镍钛器械和手用扩大针联合应用取根管内塑化物并尝试扩通根管,记录根管扩通情况。结果在所有曾做过牙髓塑化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中,单纯手用扩大针组有5例患牙扩通全部塑化根管,占9.43%;超声器械配合手用扩大针组有12例患牙扩通全部塑化根管,占22.64%;镍钛器械配合手用扩大针组有28例患牙扩通全部塑化根管,占52.83%;超声、镍钛器械和手用扩大针联合应用组有39例患牙扩通全部塑化根管,占73.58%。存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有65例,占30.66%。结论在显微镜辅助下,超声器械、镍钛器械、手动器械联合应用是去除根管内塑化物并扩通根管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及该病评定指标的应用。方法 对46例患慢性根尖周炎的老年人在接受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2 ̄9年后的58颗牙进行了复查;以同期治疗的40例青年人的50颗同类牙作为对照复查。采用根尖周指数(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总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4年以上的治愈率相比,老年组(58.0%)却明显低于青年组(8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78颗老年患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2年后进行复查,并以同期治疗的200颗同类青年患牙作对照,采用文献根管治疗疗效标准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奁,对根管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老年组与青年组根管治疗疗效在不同病种、不同牙位、不同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老年患者根管治疗有效率86.5%。结论:对老年患牙也可行常规根管治疗,且有效率高,应作为老年牙髓病患牙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根管显微镜处理阻塞根管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在阻塞根管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器械处理因钙化、塑化物、折断器械造成的3种根管阻塞患牙113颗,共计161个根管。按照阻塞原因、阻塞牙位以及根管内阻塞部位的不同,比较根管疏通成功率的差别,采用SPSS10.0软件对成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161个阻塞根管疏通131个,总成功率达81.37%。由钙化、塑化物、折断器械造成的根管堵塞,其疏通成功率分别为84.27%、81.58%和73.53%,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组、前磨牙组和磨牙组疏通成功率分别为93.48%、84.61%和72.37%;磨牙组疏通成功率显著小于前牙组(P<0.01)。直根管及弯曲部位以上根管的疏通成功率为93.98%,弯曲部位以下根管的成功率为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根管显微镜下疏通阻塞根管有较明显的效果,但牙位及阻塞的部位等因素对疏通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医师操作水平对根管预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64颗患牙,其中活髓牙66颗,感染根管牙98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由2位不同年资的医师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行根管预备,采用SAS6.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比较2组患牙的器械折断率、根管治疗期间痛(EIP)发生率及根管充填成功率,分析医师操作水平对根管预备疗效的影响.结果:2组磨牙间的根管预备器械折断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EIP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低年资医师组中,活髓牙和感染根管牙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根管充填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在感染根管磨牙组.结论:熟练、精确的操作能提高根管预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人根管钙化情况,总结高校社区医院对老年患者钙化根管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60-72岁老年患者的148个钙化根管,在EyeMag放大镜下,分别采用低速球钻或超声器械去除髓室内钙化物, C型先锋锉蘸取Glyde凝胶进行根管疏通,术中记录根管钙化情况和疏通效果,最后完成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结果:老年人钙化根管多见于上颌第一磨牙,前牙、前磨牙、磨牙疏通成功率分别为:91.67%,72.73%,60.80%,前牙组疏通成功率高于磨牙组(χ2=4.50, P<0.05);根管冠方1/3和根中1/3较易发生钙化,且钙化的疏通成功率明显高于根尖1/3(χ2=19.33, 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钙化根管的治疗,临床医生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信心,灵活的综合运用现有的各种治疗器械和设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研究根管治疗牙经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比较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的影响。结果    纳入了10篇相关文献。Meta分析结果发现,正畸治疗患者根管治疗牙根吸收情况与对侧同名活髓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男性正畸治疗患者中,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量小于对侧同名活髓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女性正畸治疗患者两侧牙根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正畸治疗方式(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和牙位(前牙与后牙)对正畸治疗患者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正畸治疗过程中移动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王畇钦  蔡逸馨  张敏  李谨 《口腔医学》2022,42(6):534-539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重度磨耗患牙活髓切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8例40岁以上患者中因重度磨耗引起牙髓炎症状的患牙56颗,每名患者均有2颗患牙,同一患者的2颗患牙,随机1颗为试验组,另1颗为对照组,对照组患牙行根管治疗,试验组患牙使用MTA作为盖髓材料进行活髓切断治疗,术后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4颗患牙失败,总成功率为85.2%,试验组失败的患牙有3颗,总成功率为88.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人重度磨耗患牙进行活髓切断治疗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与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严格把控适应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取断针失败后的根管的充填方法。方法制备80颗根尖含根管断针的离体牙模型,实验组对照组各半。实验组(预备组)预备根管,制备断针取出失败时的根管模型;对照组(非预备组)将断针模型不经预备直接进行根管充填,两组都用塑化液和牙胶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充填,使用透明牙法观察对断针的封闭效果。结果①非预备组中塑化封闭根尖效果优于糊剂牙胶充填效果(P〈0.05)②预备组塑化治疗与糊剂牙胶根尖封闭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断针且取出失败时,宜选择牙胶和根充糊剂充填根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