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科1983年10月~1984年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251例,心电图普查异常者175例,其中并发心房纤颤(下称房颤)7例,占4%,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45~70岁,其中50岁以下2例(死亡1例)。按出血热分型计轻型2例、中型2例、重型1例、危重型2例(1例死亡)。房颤发生在少尿期3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73~1982年收治60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患者58例(称老年组),60岁以下95例(称对照组)。现就两组资料,探讨老年人SAH的诊治特点。临床资料老年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60~86岁。对照组男77例,女18例。两组患者的首发症  相似文献   

3.
人脐血白细胞干扰素治疗30例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1983~1985年2月应用人脐血白细胞干扰素(IFN)对30例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观察,初步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治疗对象:病例均选自1983~1985年2月住院患  相似文献   

4.
自1982年3月至1984年7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200例,其中有134例(占本文的67.5%)曾在外院被误诊为其他多种疾病。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者  相似文献   

5.
我院1983年共收治以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住院患者518例,确诊404例。诊断标准以“1981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为依据,并结合血清间接免疫荧光(IFAT)检测而确诊。误诊114例,其中65例IFAT均为阳性。为了提高本病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对出血热65例特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已有文献阐述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极度升高超过正常值15倍,几乎均提示肝细胞坏死(病毒性或中毒性),近期我国一组调查表明血清AST极度升高的病因首要是急性低血压致肝损伤所致;为了解我院血清AST极度升高的发生率、病因及死亡关系,现将我院1999年1~12月成年病例作一调查,并将≥60岁(下称老年组)与<60岁(下称青壮年组)作一比较,旨在提高我们对老年人血清AST极度升高的病因认识,以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一、资料和方法将我院1999年度检查肝功能的8561例住院成年患者分为≥60岁老年组(3027例)、<60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 1986~ 2 0 0 1年住院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分为≥ 60岁者老年 110例 (老年组 )与同期 60岁以下随机抽样 110例 (非老年组 )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按 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防治方案”标准诊断、分型、分期。其中老年组 :轻、中型 61例 ( 5 5 5 % ) ,重、危重型 49例 ( 44 5 % ) ;男 86例 ,女 2 4例 ;年龄60~ 82岁 ,平均 ( 64 2± 5 7)岁。非老年组 :轻、中型 74例 ( 67 3% ) ,重、危重型 36例 ( 32 7% ) ;男 90例 ,女 2 0例 ;年龄 9~5 9岁 ,平均 ( …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并不少见,现将我院66例出血热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我院8年来(1978~1986年)共收治出血热1,064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66例(占6.22%).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14~60岁.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仍以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为诊断依据。本文对157例出血热患者周围血中变异型淋巴细胞(下称异淋)进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下称老年肝炎)黄疸发生率较高,程度较深,临床表现与外科梗阻性黄疸(下称梗黄)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结合临床观察对其鉴别诊断试做探讨。一、病例来源:对我院门诊1984年1~12月以肝炎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黄疸患者中最后诊为老年肝炎  相似文献   

11.
现将我院近三年半收治104例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并发心律失常17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诊断依据:①有典型出血热依据;②病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可随机体康复而消失;③过去无心律失常史。 1978年1月~1981年7月共收治各型出血热104例,其中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16.3%)。年  相似文献   

12.
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对1976年1月~1984年2月我们共收治7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下简称金葡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75例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20~82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0例(53%)。发病时间(指发病至入院时间)0.5~90天(大多数在15~30天)。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1~1986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EHF)患者141例,其中误诊30例(占21.28%),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一、误诊的疾病:本组误诊为呼吸道疾病12例,泌尿系疾病6例,伤寒4例,斑疹伤寒1例,胃肠道疾病4例。二、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为探讨老年人输血(浆)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采用EIA法检测有输血史半月以上的老年人3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30例为本院内外科1990年至1992年4月住院,曾有输血(浆)半月以上的老年人及本科现症老年病人。既往均无肝炎病史,年龄60~74岁,平均66岁,另选1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采血时是否已发生输血后肝炎,分成发病、未发病2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的治愈率,我们自1985年起对91例出血热患者进行160次的血气分析,其中158次同时测定血清电解质并计算阴离子隙(AG)。现将其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70~1990年,我们收治60岁以上(下称老年组)肝硬化病人54例。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另以同期54例非老年肝硬化(下称非老年组)病人为对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老年组年龄60~78岁,平均64.6岁;非老年组年龄24~58岁,平均48.5岁。在临床表现上,前者黄疸及肝昏迷的发生率分别为55.5%及51.9%,后者仅  相似文献   

17.
肺源性猝死并非少见,尤以老年人为多。笔者对我院8年间64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发生肺源性猝死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4年1月~1991年12月住院的老年及老年期前病人死亡者1135例,其中猝死188例(16.6%)。相据临床与尸解的资料属肺源性猝死64例(34%),其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45~59岁34例,60~76岁30例。老年人多同时患几种疾病,我们根据临床资料确定与猝死直接有关或关系最大者称“基础病”,在此基础上成为猝死的直接原因者称“直接猝死”,并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 本组中直接猝死于肺栓塞37例(57.8%),其中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24例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透析疗法(下称腹透)是当前抢救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衰竭(下称出血热肾衰)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若实施不当,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或并发症。本文拟对腹透治疗24例出血热肾衰做简要分析,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临床资料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22~62岁。腹透病期:休克期2例,其中1例因高血钾透析,少尿期22例,少尿3天7例,4~8天13例(其中尿闭6例),移行阶段2例。腹透用套管针插管法4例,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女,30岁。1984年11月16日以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分,眼睑浮肿,两腋下及软腭有散在瘀点,双肾区叩痛阳性,心肺无异常。血红蛋白13g/dl,白细胞2.1×10~9/L(2100/mm~8),红细胞480×10~(12)/L(480万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是临床上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自1995年7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老年下呼吸道感染108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08例中,男78例,女30例;年龄60~89.5岁,平均68.3岁,合并慢阻肺34例(31.5%)、高血压病28例(25.9%)、糖尿病14例(13.0%)、脑血管意外30例(27.8%)、胆囊炎胆石症19例(17.6%)、肾功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