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纤维素-氯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浓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稳态流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纤维素-[Amim]Cl浓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运用Cross和Carreau两种黏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表观黏度的主曲线,通过Arrhenius方程确定了移位活化能(ΔEa)为91.86~164.97 kJ/mol。与纤维素-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液、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液、熔融聚合物(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的活化能以及流变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纤维素-[Amim]Cl浓溶液的ΔEa较高,温度对体系黏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活性强、毒性低的新抗肿瘤化合物。方法:以哌嗪为起始原料,通过与[二-(4-氟苯)]甲基氯反应得到 1-[二-(4-氟苯)甲基]哌嗪Ⅰ,Ⅰ分别通过烷基化、烷基二硫代甲酰化、酰基化和Mannich反应在哌嗪的4-位引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基团,得到 9 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1-[二-(4-氟苯)甲基]-4-取代哌嗪衍生物Ⅱa-i。通过SRB法和MTT法测试了它们对 8 种瘤株生长的抑制率。结果:改进了关键中间体Ⅰ的制备方法,使收率由文献的54%提高到74%。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瘤株 Skov3(人体卵巢癌)较对其它瘤株有较强的抑制率;比较化合物Ⅱc和Ⅱg的结构和活性,可以发现二硫代酯基的存在与否对不同瘤株生长的抑制率有明显影响;4-位引入苄基可使活性有所提高。结论:1-[二-(4-氟苯)甲基]-4-取代苄基哌嗪类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光照射法在咪唑类离子液体[C12min][Br]中一步合成了Au[C12min][Br]纳米复合物,将该纳米复合物固定牛血红蛋白(Hb)后修饰于玻碳(GC)电极表面构成Hb/Au[C12min][Br]/GC修饰电极。电化学研究表明,Hb在Au[C12min][Br]纳米复合物膜上发生了准可逆的电极反应,氧化峰电位(Epa)和还原峰电位(Epc)分别为-0.253 V和-0.335 V。Au[C12min][Br]纳米复合物对Hb的直接电子转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Hb/Au[C12min][Br]/GC对H2O2有较好的电催化能力,对进一步研究H2O2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离子液体; Au[C12min][Br]; Hb; 直接电化学  相似文献   

4.
以8-羟基喹啉、甲醛和苯胺为原料,制备了5-[(苯胺基)甲基]-8羟基喹啉,并以此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酸性水溶液中合成了聚N-[5-(8-羟基喹啉)甲基]苯胺。通过正硅酸乙酯表面修饰聚N-[5-(8-羟基喹啉)甲基]苯胺获得了具有荧光特性的聚N-[5-(8-羟基喹啉)甲基]苯胺/硅杂化材料。该杂化材料不仅在480 nm附近发出较强的荧光,而且在强酸和弱酸电解质溶液中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相似文献   

5.
6-[18F]氟-3,4-二羟基-L-苯丙氨酸([18F]F-DOPA)作为帕金森病的诊断试剂已应用30多年。目前应用的亲电合成方法存在着放化产率(RCY)低、比活度(SA)低等缺点,而近年来亲核取代合成[18F]F-DOPA的方法以无载体的[18F]F-作为亲核进攻试剂,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的[18F]F-DOPA亲核取代合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抗叶酸类药物关键中间体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方法:6-乙酰氧基甲基-2,4, 二氧代吡啶并[3,2-d]嘧啶(1)经过水解反应、氯代反应、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氨解反应生成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5)。结果:改进了N-[4-(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二乙酯的合成路线,该合成路线共4步反应,分别为水解反应、氯代反应、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反应和氨解反应, 4步反应总收率为36.7%,化合物通过磁共振氢谱、磁共振碳谱和质谱分析法鉴定后结构正确。新路线避免了溴化反应产物的不稳定,改善了氨解反应苛刻的反应条件。结论:新合成路线改善了反应条件和中间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化合物的衍生化范围,对抗叶酸类抗肿瘤抑制剂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R)-9-(2-羟丙基)腺嘌呤与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磷酸二乙酯的反应中,用新鲜制备的叔丁醇锂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代替叔丁醇锂四氢呋喃溶液脱去(R)-9-(2-羟丙基)腺嘌呤中羟基上的质子,从而使得反应在较为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此外,在脱去(R)-9-[2-(二乙氧基磷酰甲氧)丙基]腺嘌呤中的乙基时,将(R)-9-[2-(二乙氧基磷酰甲氧)丙基]腺嘌呤与三甲基溴硅烷的摩尔比由原先的1∶6变化到1∶4.5。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表明改进后产物的化学结构与原工艺获得的产物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折光率来研究离子液体对乙腈+水系统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折光仪测定了乙腈+水+[Hmim]Cl(1-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三元系统及相应的乙腈+水、水+[Hmim]Cl、乙腈+[Hmim]Cl二元系统在293.15 K时的折光率,并获得了这些系统的过量折光率,建立了折光率与组成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在全部浓度范围内过量折光率均为正值,且乙腈+水的折光率随组成变化出现极大值,而水+[Hmim]Cl、乙腈+[Hmim]Cl的折光率均随离子液体组成的增加而增加。用RedlichKister、Cibulka模型和Singh模型分别关联了二元和三元系统的过量折光率,证实可采用Kohler方程估算三元系统的折光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分析(E)-4-[2-(4-氯苯氧基)-2-甲基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的有关物质,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甲醇-1%乙酸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显示,(E)-4-[2-(4-氯苯氧基)-2-甲基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与各中间体及强制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3批原料药中杂质限量均小于0.1%,分离并鉴定了其主要杂质C,在0.20~59.96 μg/mL范围内,杂质C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采用杂质对照品法和自身高低浓度对比法建立了(E)-4-[2-(4-氯苯氧基)-2-甲基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的有关物质控制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E)-4-[2-(4-氯苯氧基)-2-甲基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为反应介质,研究了MMA在均相体系([Bmim]PF6)和非均相体系([Amim]Cl)中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中反应均呈现一级反应特征,用四氯化碳作引发剂比用氯化苄(BzCl)的聚合速率和单体转化率高,非均相体系([Amim]Cl)中ATRP反应发生在离子液体相中,该体系中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但聚合转化率较低。FT-IR 和1H-NMR 分析表明:离子液体的性质影响着聚合物的结构, 非均相体系([Amim]Cl)中合成的聚合物结构较为规整。  相似文献   

11.
以1 丁基 3 甲基咪唑阳离子([Bmim]+)型离子液体[Bmim]X (X=Cl, Ac)和等物质的量的无机盐AXn(A=Fe, Zn)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金属络合阴离子型离子液体[Bmim][AXn+1],测定了离子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和黏度,采用经验模型关联了密度、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对比研究了CO2气体在[Bmim]X和[Bmim][AXn+1]中的溶解度。[Bmim]X和[Bmim][AXn+1]的密度和黏度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金属络合阴离子型离子液体[Bmim][AXn+1]的密度远远大于对应的传统离子液体[Bmim]X的密度。[Bmim][ZnCl3]和[Bmim][Zn(Ac)3]的黏度远远高于对应的[Bmim]Cl和[Bmim]Ac的黏度,但[Bmim][FeCl4]的黏度远低于对应的[Bmim]Cl的黏度。金属络合阴离子型离子液体[Bmim][AXn+1]吸收CO2的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AISI E52100钢在1 乙基 3 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离子液体中的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方法(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曲线)考察了E52100钢在 [emim]BF4离子液体中耐腐蚀的能力。腐蚀后样品表面形貌和产物的组成使用表面分析技术(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emim]BF4对E52100钢有腐蚀性,且氧气存在、温度升高和含水率的增大都会加速E52100钢的腐蚀,含水量对腐蚀的影响最为显著;腐蚀产物以铁的氟化物和氧化物为主。  相似文献   

13.
[亻+革]家人4对眼部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亻+革]家人眼部群体遗传学特征。方法:对412名[亻+革]家人(男性217人,女性195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4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亻+革]家人睫毛、眼色、眼裂宽度和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21 8、0.196 5、0.680 6、0.606 3。其中,男性分别为0.660 9、0.165 8、0.674 4、0.592 6,女性分别为0.582 9、0.232 1、0.687 8、0.620 5。结论:[亻+革]家人睫毛、眼色、眼裂宽度和眼裂方向4对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差异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化1 十二烷基 3 甲基咪唑([C12mim]Br)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混合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各向异性的层状液晶;降低温度导致层状液晶相转变成特殊的螺旋网络织构的液晶,圆二色光谱测定表明该螺旋织构的液晶具有手性。咪唑类离子液体是形成这种特殊螺旋织构液晶的主导因素。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网络、π π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烷烃链间的疏溶剂作用以及带相反电荷的极性头基间强烈的静电力是液晶形成的重要驱动力;而低温下随着分子热运动的减弱,组分间的氢键和π π相互作用形成并能稳定存在是形成螺旋网络织构液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加入不同浓度的Hcy(0、0.10、0.25、0.50和1.00 mmol•L-1)作用后,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羟脯氨酸含量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Hcy对VSMCs胶原合成及对α1[Ⅰ]、α1[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cy促进VSMCs胶原合成及α1[Ⅰ]型、α1[Ⅲ]型胶原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Hcy促进VSMCs胶原合成,可能是通过上调α1[Ⅰ]、α1[Ⅲ]型胶原mRNA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个[P^O]配体2 (二苯基膦) 苯磺酸(简称L1)和2 [二(5 甲基 苯基)膦] 苯磺酸(简称L2),并用1H NMR、31P NMR、MS和IR对配体进行表征。分别采用L1、L2与Pd(OAc)2原位形成的催化体系对乙烯、丙烯酸甲酯进行催化聚合与共聚反应,发现这类催化体系可以在无任何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引发聚合反应。以L1/Pd(OAc)2为催化体系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乙烯与丙烯酸甲酯聚合的影响。对于乙烯单体,当n(L1)∶n(Pd(OAc)2)=1∶1时催化活性较n(L1)∶n(Pd(OAc)2)=2∶1时高;对于丙烯酸甲酯单体,当n(L1)∶n(Pd(OAc)2)=2∶1时催化活性较n(L1)∶n(Pd(OAc)2)=1∶1时高;若两者共聚,则当n(L1)∶n(Pd(OAc)2)=1∶1时催化活性更佳。L2/Pd(OAc)2催化体系的活性比L1/Pd(OAc)2催化体系的活性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咪唑类离子液体[Cnmim]Br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混合水溶液的性质,结果显示混合水溶液性质随咪唑阳离子上烷烃链长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当离子液体取代烷基链的碳数大于或等于6时,混合体系可以自发地分为共存的两相,即双水相。共存的两相界面清晰、性能稳定且能有效萃取染料二甲酚橙,有望成为新型高效的分离体系,在生物活性物质的纯化、分离中发挥作用。混合体系中离子液体和传统表面活性剂相对含量的改变引起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尺寸和形态的变化,最终导致双水相上、下两相表观现象的差异。此外,离子液体、SDS头基间库仑力作用、烷烃链的疏溶剂力以及离子液体与SDS的协同效应,是形成溶致液晶的重要驱动力,导致较低浓度下十字花纹理层状液晶(LC)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Schiff-base 法合成了侧链含席夫碱的新型噻吩单体2,5-二溴-3-次甲基(4-丁氧基苯胺)噻吩,用Ni(Ⅱ)催化剂[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合成了新型共轭共聚物聚[3次甲基(4丁氧基苯胺)噻吩共3丁基噻吩](共聚物Ⅰ)和聚[3次甲基(4丁氧基苯胺)噻吩共吡啶](共聚物Ⅱ)。采用FTIR、1H\|NMR对2种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PL、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在氯仿溶液中发黄绿光,共聚物Ⅰ和共聚物Ⅱ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540 nm和516 nm,该类共聚物均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 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S),5,7-三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4(S),5,7-trihydroxy-4′-methoxy-6,8-di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 eruberin B, 1]; 5,7-二羟基-4(S),4′-二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5,7-dihydroxy-4(S),4′-dimethoxy-6,8-dimethyl-2 (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C, 2];5,7-二羟基-4′-甲氧基-6-羟甲基-8-甲基-2″,4(S)-氧-2(R)-黄烷-5-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hydroxymethyl-8-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4(S)-氧-2(R)-黄烷-5-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8-di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 ranoside,eruberin A,4];高圣草素[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 homoeriodictyol,5];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6)。化合物3、4对L929及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约为13.05、24.75 μg/mL,25.11、18.32 μg/mL。结论 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6首次从新月蕨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3、4对L929和HeLa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三桠苦Melicope pteleifoli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HPLC、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UV、IR、MS和NMR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三桠苦茎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吴茱萸酮酚(isoevodionol,1)、3-乙酰基-β-谷甾醇(sitost-5-en-3β-ol acetate,2)、甲基异吴茱萸酮酚(methylevodinol,3)、4-豆甾烯-3-酮(stigmast-4-en-3-one,4)、三桠苦素C(leptin C,5)、三桠苦素A(leptin A,6)、3-异戊烯基伞形花内酯[3-(3-methylbut-2-enyl) umbelliferone,7]、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7-demethylsuberosin,8)、吴茱萸春(evolitrie,9)、5-羟基-6-乙酰基-7-甲氧基色原酮(5-hydroxy-6-acety-7-methoxychromnone,10)、7α-羟基甾醇(7α-hydroxysitosterol,11)和异紫花前胡内酯(nodakenetin,12)。结论 化合物2、4、7、8、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一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