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改良的PCR-ELISA法检测37例恶性、32例良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并与胸水细胞学、癌胚抗原(CE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26例端粒酶活性阳性(26/37),阳性率为70.27%,高于良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海性表达(2/32,P<0.01);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恶性胸水敏感性为70.27%,特异性为93.75%,与胸水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54.05%;其敏感性高于胸水CEA诊断结果(敏感性为51.35%)。结论: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手段能提高恶性胸水的诊断率,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酶TRAP-PCRELISA法分别检测70例胸腹水患者脱落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细胞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胸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在良性腹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10%,明显低于恶性腹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85%,同时恶性腹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同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相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良性胸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10%,亦明显低于恶性胸水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85%,但同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评价端粒酶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2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9例良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的表达,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端粒酶表达的差异。结果20例恶性胸水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者9例,阴性11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为45%;19例良性胸水脱落细胞中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15例阴性,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为21.1%;4例TRAP检测阳性患者中肺结核患者2例,另外2例为肺炎旁胸腔积液;经统计学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间端粒酶活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尚不足以证明端粒酶可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CEA、ADA检测对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51例胸水患者经胸水常规细胞学检查,同时用TRAP-PCR-ELISA法对胸水中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氨试剂法测定胸水CEA、ADA.结果 51例胸水患者中12例肺癌胸膜转移,2例乳腺癌胸膜转移,1例脓胸,1例结核性胸膜炎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20例恶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 0.980±0.333)、( 45.3±13.3)ng/mL和(11.8±4.0) IU/L,31例良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0.110±0.081)、(3.6±1.2 )ng/mL和(49.8±10.5 )IU/L(P <0.001).20例恶性胸水细胞学阳性率45%(9/20),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0%( 14/20)、特异性93.5%,胸水端粒酶活性、CEA、ADA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95.0%和100%.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可作为肿瘤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在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若与胸水CEA、AD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肺癌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佑平  杨秀芝  苏明权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921-922,927
采用 PCR- TRAP方法检测肺癌胸水细胞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细胞学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 :36例肺癌胸水标本中 ,2 4例细胞学阳性胸水有 2 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3例细胞学可疑胸水有 2例端粒酶阳性 ,6例细胞学阴性胸水中有 2例端粒酶阳性。细胞学诊断和端粒酶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6.7% ( 2 4 /36)和 75 .0 % ( 2 7/36)。提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在肺癌胸水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诊断恶性胸水和鉴别良恶性胸水中的价值。方法 :4 9例胸水患者常规细胞学检查 ,用TRAP -PCR -ELISA法对胸水中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放射免疫法和氨试剂法测定胸水CEA、ADA。结果 :4 9例胸水患者中 14例肺癌胸膜转移 ,2例乳腺癌胸膜转移 ,1例脓胸 ,1例结核性胸膜炎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2 2例恶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 0 .96 0± 0 .331、6 8.8± 2 0 .3ng/ml和 11.4±4 .1IU/L ,2 7例良性胸水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 0 .10 0± 0 .0 83、5 .5± 1.4ng/m和 4 9.5± 10 .8IU/L(P <0 .0 0 1)。 2 2例恶性胸水细胞学阳性率 5 0 % (11/2 2 ) ,端粒酶活性阳性率 72 .7% (16 /2 2 )、特异性 92 .6 % ,胸水端粒酶活性、CEA、ADA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分别达 95 .5 %和 10 0 %。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作为肿瘤一种的生物学特性 ,在诊断恶性胸水和鉴别良恶性胸水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 ,若与胸水CEA、ADA和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查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实验拟在良恶性腹水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良恶性腹水标本,分别对良恶性腹水的端粒酶活性、CEA、CA19-9进行检测.结果 50例恶性腹水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76%,显著高于35例良性腹水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8.57%;恶性腹水的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水CEA、CA19-9的阳性率;在良性腹水组,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与腹水CEA、CA19-9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作为良恶性腹水鉴别的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吕永晨  黄维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21-1921,1944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腹水脱落细胞CA125、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学检查,为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2例各种类型腹水患者腹水,用TRAP-PCR-ELISA银染法检测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水CA125及病理科常规细胞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联合检测恶性腹水阳性率58.82%,单检细胞学阳性率29.4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检测腹水脱落细胞CA125及端粒酶活性能提高癌性腹水检出率,是腹水良、恶性鉴别及诊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水细胞块在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意义。方法:制作胸水细胞块;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0例胸水细胞块进行检测。结果:本组常规涂片10例阳性:胸水细胞块免疫组化28例阳性。常规涂片与细胞块免疫组化对良、恶性胸水诊断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水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对鉴别胸水的良、恶性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色法检测3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0例因其他良性病变而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分析良、恶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恶性卵巢肿瘤组、良性卵巢肿瘤组、正常卵巢组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5.29%、16.67%和10.00%。恶性卵巢肿瘤组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卵巢组、良性卵巢肿瘤组显著增高(均P〈0.001)。良性卵巢肿瘤组与正常卵巢组问端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卵巢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马弘达 《中国现代医生》2012,(28):135-136,138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瘦素浓度、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中的瘦素浓度和端粒酶活性,以28例良性胸腔积液作对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瘦素浓度较良性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的敏感性82.76%,特异性92.86%,准确率87.72%;端粒酶的敏感性89.66%,特异性82.14%,准确率85.96%。结论瘦素与端粒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瘦素与端粒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测定对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PCR-ELISA)检测43例恶性胸腔积液和24例良性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并与胸腔积液细胞学及癌胚抗原(CEA)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端粒酶阳性率为74。42%,良性胸腔积液组阳性率为12。50%,差异有显著性(P<0。005);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为74。42%,特异性为87。5%。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与CEA测定阳性率分别为51。16%和46。51%,均低于端粒酶活性检测(P<0。01)。结论: 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有重要价值,与细胞学检查、CEA测定联合应用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及与细胞学联合应用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TRAP—杂交分析法检测了76例患者胸腔积液(包括44例良性胸腔积液和32例恶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并与常规细胞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胸腔积液中阳性率为27/32(85%),良性胸腔积液中阳性率为11/44(25%)。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0.85,特异性0.75;和细胞学联合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0.91,特异性0.75。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细胞学方法比较其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端粒酶和CEA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辅助效果。[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nzymeimmunoassay,EIA)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TRAP-PCR-ELISA),分别测定良性胸腔积液38例(简称良性组)和恶性胸腔积液40例(简称恶性组)中的端粒酶活性和CEA水平。[结果]恶性组端粒酶活性和CEA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32/40)和85.00%(34/40);良性组端粒酶活性和CEA的阳性率分别为7.89%(3/38)和0.00%(0/38),恶性组端粒酶和CEA的阳性率均比良性组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57.26,P<0.001)。端粒酶活性测定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与CEA相当,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35、P>0.05)。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以其中1项阳性为参照)两项肿瘤标记物,则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得97.50%(39/40),明显高于CEA和端粒酶单项检测的灵敏度85.00%和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91,P<0.01)。[结论]端粒酶和CEA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均有一定的价值,两者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肿瘤鉴别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晶  羊文芳  谷海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38-1439,1462
目的检测胸腹水、脑脊液(CSF)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TRAP—PCR法对胸腹水和脑脊液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胸腹水及脑积水脑脊液脱落细胞一般不能检出端粒酶活性,而癌性胸腹水或恶性脑膜瘸端粒酶阳性率为86.9%,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69.5%)。细胞学阳性的标本端粒酶活性均为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较高,对体液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端粒酶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TRAP-PCR-ELISA)和酶免疫分析法(EIA),分别测定8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50例良性胸腔积液中的端粒酶活性和CYFRA 21-1水平.结果 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活性和CYFRA 21-1的阳性率在恶性胸腔积液组分别为77.5%(62/80)和60.0%(48/80),在良性胸腔积液组分别为6.0%(3/50)和22.0%(11/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921、17.925,P均<0.001).端粒酶活性测定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77.5%(62/80),特异度为94.0%(47/50);CYFRA 21-1诊断的灵敏度60.0% (48/80),特异度78.0%(3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03、5.316,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0.0%(72/80),特异度为82.0%(41/50),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端粒酶和CYFRA 21-1单项检测(χ2=4.592、19.201,P<0.05、0.001).结论 端粒酶和CYFRA 21-1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端粒酶测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CYFRA 21-1高,两者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检测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elomerase-PCR-ELISA法检测了30例癌性胸腔积液及21例良性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与细胞学检查比较结果: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6.6%,结核性胸腔积液20%(3/15),其他病因胸腔积液0%(0/6),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高于细胞学检查率36.6%(P<0.005),两者平行试验阳性率83.3%。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成为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