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董菁  张健康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90-1591
目的:针对肝硬化腹水的内科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过内科综合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67%。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脑血栓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脑血栓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5.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8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故不良反应方面不具有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情况,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内科治疗的方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06月~2013年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为这60例脑出血患者使用内科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6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好转的患者有31例,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3例,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结论:对脑出血患者使用内科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主要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内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以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特点。方法:结合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参照,以内科治疗方法为主,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通过接受内科治疗后,46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治疗效果明显,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了低血糖症、肾病综合征等,继续留院接受治疗。46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血压指标控制在130/80 mmHg范围以内。结论:内科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需要对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代敏 《大家健康》2016,(8):44-45
目的:探讨选择四君子汤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104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展开所有脾胃气虚证患者的分组研究。临床采用常规治疗+四君子汤的方法对52例观察组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对52例对照组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脾胃气虚证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脾胃气虚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临床选择四君子汤进行治疗,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最终显著提高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凌洋 《中外医疗》2013,32(8):169+171-169,17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参考意见。方法对该院在2009—2011年期间接受治疗的13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以及具体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进行了循证护理干预后,无压疮情况发生,而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情况明显,达到了7例(10.7%)两组患者之间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数据对比实践证明发现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起到良好的压疮预防效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护理工作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志凤 《大家健康》2013,(13):161-162
目的对74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中74例老年患者经过护理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72例患者按时出院,没有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7%。结论加强内科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邵淑端 《吉林医学》2013,34(24):5040-5040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34例,对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患者非常满意67例,满意59例,不满意8例,满意率为94.03%。结论:针对内科老年住院的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多发副脾(accessory spleen,AS)的临床影像特点,提高对AS的认识,降低其误诊率。方法: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腹腔多发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疼痛6年入院,MRI示胆囊颈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考虑腺瘤可能);左肝外叶、左肾前占位病变。经腹腔镜探查切除胆囊及占位病变,术后诊断为腹腔多发AS,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医生应从临床及影像方面提高对AS的认识,发现体腔难以确诊的占位病变时应与AS相鉴别,以免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有症状的、病理性的AS应手术治疗;体腔内原因不明的包块,在排除不了AS的可能性时,应使用腹腔镜探查作为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的措施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采用内科手段进行治疗,然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80例患者中有2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治疗,16例在病情好转之后出院或者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58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采用内科手段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当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而且又向重度胰腺炎发展的趋势,或者经过内科治疗之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时,应该及时将患者转入外科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青岛市儿科与呼吸科初级与主治护师哮喘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共调查青岛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与呼吸科护士共计193名,其中初级护士141名,主治护师52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级护士对哮喘基础知识、治疗方法、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峰流速仪、定量吸入器及储雾罐使用价值等知识正确认识的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6.20~40.44,P<0.05)。结论应加强对初级护士的哮喘防控专业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血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凝血与纤溶障碍的疗效。方法:用疏血通对6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凝血与纤溶的研究,并设健康对照组50例。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有明显的凝血与纤溶障碍。经疏血通治疗后不但症状好转(总有效率86.8%),且凝血与纤溶障碍有明显改善。结论:该病治疗前存在严重的凝血与纤溶障碍疏血通具有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凝血与纤溶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蜂针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 AS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BASFI)、晨僵时间、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Likert 4级积分、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明显下降,BAS-DAI、BASFI等各项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25%。结论子午流注蜂针治疗AS疗效与SSZ联合双氯芬酸钠相近,但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1999年间诊治的38例AS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AS中,男34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28岁,首发症状为慢性腰痛者29例占76.32%;关节外表现仅见虹膜炎4例占10.52%,骨贫正位片全部有骶髂关节炎占100%;HLA-B27阳性3.5例占92.10%,17例误诊占44.73%,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柳氮磺胺吡呤(SSZ),甲氨蝶呤(MTX),糖皮质激素等。结论AS多见于青年男性,其首发症状多为慢性腰痛,临床易误诊,骨贫正位片骶髂关节炎及HLA-B27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中,男50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28岁;首发症状为慢性腰痛者43例占76.78%;关节外表现仅见虹膜炎10例占17.85%;骨盆正位片全部有骶髂关节炎占100%;HLA-B27阳性52例占92.85%;25例误诊占44.64%;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柳氮磺胺吡呤(SSZ)、甲氨蝶呤(MTX)、糖皮质激素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其首发症状多为慢性腰痛,临床易误诊,骨盆正位片、骶髂关节炎及HLA-B27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可出现骨密度降低,且可进展致脊柱畸形甚至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AS的重视程度,利于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免疫遗传与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 (MLC)和DNA检测技术 ,探讨了我国健康汉族人群HLA - 1类基因和Ⅱ类的自身免疫性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 :对 38例AS患者和 1 0 1例健康人的分析表明 :AS患者具有较高HLA -A30基因频率 (RR =8 1 90 ,P <0 0 1 ) ,该基因可能是汉族人群AS的易感基因 ;AS患者具有较高的HLA -DRBI 0 40 5基因频率 (RR =8 46 2 ,P <0 0 1 )。结论 :进一步证明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A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s,X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纽(20例)分别采用XFC、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及血浆急性时相反应物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并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学指数(Bath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ical index,BASM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global index,BAS—G)进行评定,生活质量测评采用WHO生活质量简表(brief version of WHO quality of lire,WHOQOL—BRIEF),疼痛程度测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tlal analog scoring,VAS),焦虑和抑郁状态测评采用焦虑自评量袁(self-rating anxiety scores,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ores,SDs),临床疗效评价采用国际AS评估(assess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AS)20和BASDAl50反应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ASAS20反应率分别为25%、75%,BASDAl50反应率分别为10%、70%,两组ASAS20和BASDAl50反应率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分、BASDAI、BASFI、BAS—G、BAS—MI及血浆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XFC临床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XFC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提高AS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国产美洛昔康(统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81例活动性AS患者,口服统克15mg,ad,分别在0周和第4周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可供观察患者共88例,4例脱落,经过4周的治疗,统克对AS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3%,其中对各项主要疗效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3%,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美洛昔康通过其消炎镇痛作用对活动性AS的疼痛与功能受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S)活性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PEI-CELLULOSE薄板层析法。结果:(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AS基础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2)IFNα治疗结束后HCVRNA持续阳性的病人2-5AS基础水平比HCVRNA转阴的病人要高(P<0.05);(3)IFNα治疗效果较好,HCVRNA转阴的病人2-5AS水平在用药后24h比HCVRNA未转阴的病人上升得更高(P<0.01);(4)用药后1个月2~5AS水平与IFNα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5AS可以作为评价干扰素治疗效果的1个机体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