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单形性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1 9例正常心脏的室早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 ,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结果  1 9例室早全部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均呈左束支阻滞形态。消融即刻成功率 89.5 %(1 7 1 9) ,2 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 1 5 892± 2 6 5 4次 2 4h和 891± 783次 2 4h(n =1 7,P <0 .0 0 1。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随访期间也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正常心脏单形室早 ,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 2 3例顽固性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射频消融分析 ,探讨室早的心电图特点、消融方法及效果 .方法 :男性 16例 ,女性 7例 ,均为频发、药物难治、症状明显的顽固性单形性室早患者 ,年龄(4 4 4± 9 6 )岁 .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 ,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 .2 3例中 17例室早起源于右室 ,4例起源于左室 .消融即刻成功率86 9% ,累积放电 (930 4± 72 5 )s,成功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 (5 6 71± 2 4 36 )次 / 2 4h和 (39± 5 2 )次 / 2 4h (P <0 0 1) .随访 (2 3 2± 12 3)月 ,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 ,无 1例复发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 :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单形性室早 ,采用粗标激动顺序、精标起搏图形 ,多点、长时间、高功率放电可提高成功率 ,降低复发率 ,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例顽固性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内1例,靶点距左冠状动脉开口约1.5 cm,起源于左心室前上间隔左前分支分布区1例、下后间隔左后分支分布区2例)采用起搏和(或)激动顺序标测的方法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由术前的14326~24218次/24 h改善至术后的0次/24 h,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是有效的,对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10000次/24 h)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可选择射频导管消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邓靖  王红  吕桂芬 《广西医学》2003,25(9):1664-1666
目的 :评价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RFC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起搏标测法 ,对 32例症状严重、药物无效的顽固性室早患者进行了RFCA。结果 :30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及 1例起源于三尖瓣环上的室早消融成功 ;1例起源于右室心尖部的室早消融失败。消融成功率 96 8% ,2 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 1 894 7± 1 6 87次 2 4h和 1 0 6± 1 5次 2 4h(n =31 ,P <0 0 0 1 )。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随访 1~ 2 0个月症状消失 ,1例于术后 1月复发 ,再次消融成功 ,随访期间亦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RFCA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顽固性室早 ,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892-893
目的 观察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探讨此类患者的射频消融指征。方法 3例患者因频发性室性早搏而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开始减低。采用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并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心脏大小恢复,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仅见偶发室性早搏(24h总数为0-9个),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王红 《柳州医学》2005,18(2):103-105
顽固性室性早搏(室早)是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之一,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称特发性室早,特发性室速占室速的10%左右,特发性室早发病率更高,虽然此类患者预后良好,但频发室早易引起心悸、头昏、胸闷等不适,影响工作、休息,长期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减少或抑制室早发生,但同时有致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因此,利用较成熟的射频消融技术根治这类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术对顽固性室性早搏(室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频发、症状明显、无器质心脏病室性早搏、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72例,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17809±798)次/24h,其中流出道室早69例,左室特发性室速2例,左游离壁室早1例,均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72例室早第一次消融成功68例(占94.4%);流出道室早中,右室流出道60例,第一次消融成功59例(占98.3%),术后发生股动脉血肿1例。随访期间复发3例,复发率为4.28%。消融后一个月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348±79)次/24h(P〈0.01)。随访期间无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顽固性室早患者,施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短期疗效.方法:对8例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8例病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采用起搏标测法.结果:7例消融成功,1例无效,随访4~12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射频导管消融可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的频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9.
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892-893
目的观察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探讨此类患者的射频消融指征。方法3例患者因频发性室性早搏而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开始减低。采用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并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心脏大小恢复,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仅见偶发室性早搏(24h总数为0 ̄9个),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频发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s,PVC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以及射频导管消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并比较6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100频发房性早搏(atrialprematurecontractions,APCs)患者与12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生活质量;然后,观察12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中接受射频导管消融的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3个月末的室性早搏减少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SF-36结果显示,与频发房性早搏患者相比,12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明显受损,躯体疼痛表现明显增高(P值:0.0002-O.0380),其生活质量状况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0.0001~0.0315);48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3个月后的室性早搏显著少于72例单纯药物治疗者(t=18.8682,P〈0.01),生活质量状况也显著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F值:15.329~39.274,P〈0.01)。结论频发室性早搏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射频导管消融能够控制或消除患者的频发室性早搏,显著改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发性室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11例特发性室速患者,分别采用起搏标测和心室激动顺序标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5例,均用起搏标测消融成功。特发性左室室速6例,4例用激动顺序标测法消融成功,1例采用起搏标测法消融成功,1例消融未成功。在12-36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曾有1例复发2次,经再次消融成功后随访18个月未再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特发性室速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孙朝阳  王东  陈进业  沈桂冬 《河北医学》2013,(12):1790-1792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0例,行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abl ation。RFCA)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其中19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和流出道。11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8例即刻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93.3%,2例患者经再次消融,均获成功。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7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行消融治疗,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消融方法及消融结果。方法: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11-58岁。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无效。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消融能量为15-40W,即刻消融成功标准为放电后10s内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消融后以消融前的条件反复诱发并同时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室性心动过速不能诱发,随访成功标准为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结果:27例患者起源右室流出道11例。右室游离壁2例,右室心尖部1例,左室后间隔区12例。右室流出道并左室后间隔区双部位室性心动过速1例。即刻消融成功26例。成功率96.3%。随访3月-4a。复发3例。分别于术后半月,2月及5月复发。再次消融成功且无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出现快速心室反应可以作为有效消融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发作IVT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 ,采用激动标测或 (和 )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 ,对起源左心室间隔部的IVT寻找Purkinie电位 (p电位 ) ,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 11例呈RBBB图形伴电轴左偏或重度右偏 ,靶点在左心室间隔面中、下部 ,10例找到p电位。 7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不偏或右偏 ,靶点在右心室流出道 ;1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左偏 ,靶点在右心室流人道。l例IVT同时起源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和游离壁 ,l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LVT)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先消融房室结双径路 ,再行ILVT的消融。 1例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RVT)消融虽未立即成功 ,因延迟作用 3周后心动过速消失。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未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随访期内所有病例存活。结论射频消融治疗IVT临床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安全 ,应作为首选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1例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男80例,女61例)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方法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消融成功128例,成功率为90.8%,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消融成功率为92.0%.20例患者行消融前后的Hoher检查,术前平均(21 824±12 769)次/24 h,术后平均(1 548±2 926)次/24 h,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36个月,10例复发并全部再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雅锋 《医学综述》2011,17(21):3349-3350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特发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 101例诊断为特发性频发PVCs的患者,根据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分为两组:美托洛尔组(65例)、胺碘酮组(36例),两组分别常规服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疗程为2~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1个月左右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胺碘酮的疗效略优于美托洛尔(P<0.05),但特发性频发PVCs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胺碘酮组为50.00%,美托洛尔组为53.49%。结论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特发性频发PVCs复发率均较高,射频消融不失为一个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推广。方法:对54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注重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总结体会。结果:手术成功有效率为52例(96.3%)。术中、术后随访未发生并发症。对患者心理辅导,术中生命体征监护和术后随访尤为重要。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临床有效治疗治方法。[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48例,采用胺碘酮治疗;普罗帕酮组39例采用普罗帕酮治疗。[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数为39例(显效27例 有效12例),无效例数为6例。普罗帕酮组总有效例数为28例(显效13例 有效16例),无效例数为10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显示出胺碘酮用于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时与普罗帕酮对比有更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弢  张彦周 《医学综述》2009,15(5):718-720
关于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以往学者主张随访或是药物治疗,只有当病程时间较长、室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且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情况,才推荐射频消融治疗。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标测系统的问世,结合右室流出道本身的解剖结构特点,应用导管消融治疗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PVBs)的发生规律及其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1150例有PVBs的24h动态心电图(DCG)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复杂性和频发性PVBs及短阵室速(VT)以心脏病者多发(P<0005及P<001)且以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变范围广,病变程度重者发生率高。VT均呈短阵发作,自行终止,多无明显症状。结论:复杂性、频发性PVBs及VT以心脏病者多发,并与心脏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