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28例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32例接受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52周。结果在治疗52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98%,阿德福韦治疗组为90%(P〉0.05),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37.5%,阿德福韦治疗组为7.0%,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8.8%,阿德福韦治疗组为3.5%较(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为93%,阿德福韦治疗组为75%(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7,(6)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3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接受替诺福韦酯(300 mg/d),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10 mg/d)联合拉米夫定(100 mg/d),两组共治疗12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以后,两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甲胎蛋白(AF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BV DNA、失代偿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肝癌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耐药发生率低。对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以考虑改用替诺福韦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以探讨理想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44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96 w的疗效。结果在96 w治疗结束时,恩替卡韦治疗患者ALT复常率、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5.5%、84.1%和38.6%,而联合治疗患者则分别为88.1%、42.9%(P〈0.05)和31.0%;两组均无患者血清HBsAg转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始抗病毒治疗在96 w时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85例)和阿德福韦酯组(9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后48周时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替比夫定治疗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0.01),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或P〈0.01);治疗后12周、24周和36周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也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或P〈0.01);治疗48周,替比夫定组有2例,阿德福韦酯组有1例出现病毒学反弹;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有更强的抑制HBV作用,其治疗可提高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和完全应答率。  相似文献   

5.
卜玉杰  曾艳丽  李一  张蕾 《肝脏》2012,17(3):183-184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给予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拉米夫定单药抗病毒治疗,疗程2年.检测两组治疗后24周、48周、96周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耐药率. 结果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耐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有多方面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初治的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 w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初治的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38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 ALT、HBV DNA、HBsAg、HBeAg、肌酐及治疗96 w 时的疗效。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基线 ALT 水平为(186.6±124.5) U/L,HBV DNA 水平为(7.3±1.1) log10拷贝/毫升,恩替卡韦治疗患者基线 ALT 水平为(190.8±116.8) U/L,HBV DNA水平为(7.5±1.5) log10拷贝/毫升 ml,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在治疗96 w 时,恩替卡韦治疗患者 HBV DNA 阴转率为98.2%,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的60.2%(P<0.05);恩替卡韦组 ALT 复常率为97.1%,与阿德福韦酯组的92.7%相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恩替卡韦组 HBeAg 阴转率28.8%,与阿德福韦酯组的26.2%相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降低患者血清 HBV DNA 载量方面优于阿德福韦酯,但在血清 HBeAg 转阴率、ALT 复常率方面两者相似。  相似文献   

7.
《肝脏》2016,(1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耐药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分别应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为A组(n=40例),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为B组(n=40例),然后A组根据4周时HBV DNA下降再分为2组,下降2 log10为A1组,下降2 log10为A2组,A2组加用阿德福韦酯继续治疗,24周、48周时对4组患者的HBsAg、HBV DNA血清阴转,HBsAg、HBeAg血清转换,ALT复常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3/40),8.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4周、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1组患者24周、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A2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降低HBV DNA载量后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拉米夫定耐药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较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好,其疗效受到HBV DNA载量下降水平、继续治疗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和拉米夫定100 mg/d,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96周.观察48、72、96周时,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耐药突变率、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48周时,ALT、AST,白蛋白及总胆红素复常率,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82.8%,86.2%、37.9%和82.8%,拉米夫定组分别为71.4%、85.7%、50.0%和75.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95、0.107、0.424和0.155,P值均>0.05),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9.298和20.787,P值均<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阿德福韦酯组HBV DNA水平不断降低(F=6.34,P<0.01),拉米夫定组无明显差异(F=1.10,P>0.05).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周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拉米夫定组为25.0%,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的3.4%(χ2=3.843,P<0.05).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疗程的延长均维持较低水平,Child-Pugh分级在治疗至96周时均有所提高.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阿德福韦酯组34.5%,拉米夫定组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病毒耐药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BSCO、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等,并追查所有纳入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3年3月。纳入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比较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评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不同疗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n=708),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24周HBV DNA转阴率略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48周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48周恩替卡韦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与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7,(9)
目的探讨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HBV DNA阴转后,根据HBeAg变化情况,指导后期的治疗用药,预测停药的时间及可能性。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口服NAs 6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BV DNA阴转6年后,HBeAg转阴例数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出现耐药与未出现耐药组、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BeAg转阴及HBeAg血清学转换例数。并按初治单用拉米夫定者、阿德福韦酯者、恩替卡韦者分为3组,了解在HBV DNA阴转6年后,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例数。结果 (1)63例患者在HBV DNA阴转6年后,HBeAg转阴例数为23例,阴转率36.5%,血清学转换率11.1%;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HBeAg转阴例数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HBeAg血清学转换例数最多,3组在HBeAg血清学转换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出现耐药与未出现耐药组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未出现耐药的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明显高于出现耐药的患者。(3)治疗前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NAs抗病毒治疗,在HBV DNA阴转后,通常需要4至6年的继续抗病毒治疗,才能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才有停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在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开始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但在12周后停用拉米夫定,继续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96周的疗效。结果在治疗96周时,两组ALT和HBV DNA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96.4%,对照组为75.0%(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为96.4%,对照组为85.7%(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CHB患者234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186例和拉米夫定组48例.完成为期12月的治疗后,检测肝生化功能指标ALT、AST、TBil及血清HBV DNA、HBV-M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6个月时,阿德福韦酯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58.3%和25.3%,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20.0%和10.4%;在治疗12个月时,阿德福韦酯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6.5%和50.0%,亦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16.7%和12.5%;而阿德福韦酯组治疗后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拉米夫定优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优化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单药治疗24周后,对HBV DNA未转阴的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继续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疗效。结果在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2.5%,显著高于单药组的60%(P<0.05),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HB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选择适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拉米夫定)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停止原服用的拉米夫定,按1∶1比例,随机接受国产阿德福韦酯10mg联合拉米夫定安慰剂1粒或拉米夫定100mg联合阿德福韦酯安慰剂1粒治疗48周。分别观察两组血清生化学指标、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有13例和14例患者分别接受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在治疗48周时,ALT<正常值上限患者的比例在阿德福韦酯组为92.9%(12/13),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42.9%(6/14)(P=0.0065);阿德福韦酯组HBVDNAlog10水平下降幅度为(3.562±2.289),拉米夫定组下降为(1.024±2.797),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8周时阿德福韦酯组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皆为23.1%(3/13),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14.3%(2/14)和7.1(1/14),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20,(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核苷(酸)类似物(NAs)预存耐药基因变异的情况,提高慢性乙型肝炎防控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未经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给予相应的NAs治疗,对照组300例不进行耐药检测,依患者意愿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疗程72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耐药率等进行检测对比。结果300例观察组患者中29例发生不同位点变异,变异率9.6%;包含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的20例(69.0%),与替比夫定耐药相关的19例(65.5%),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7例(24.1%),同时发现4例对恩替卡韦主要耐药位点部分位点基因突变;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耐药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研究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NAs预存耐药基因变异主要发生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及阿德福韦酯;在抗病毒治疗前检测耐药基因,可显著提高抗病毒治疗应答,减少原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后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模式的变化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在142例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中,给予72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7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冶疗,在72例对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中,给予36例联合拉米夫定、另36例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各组均治疗48 w,测定和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HBV DNA聚合酶逆转录区相关变异位点变化。结果在拉米夫定初治发生耐药的患者中,发生M204V和IL180M变异率分别为98.6%(140/142)和56.3%(80/142),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HBV DNA阴转率为86.1%,与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97.1%)比,无显著性差异;在阿德福韦酯初治发生耐药的患者中,A181V和N236T变异频率分别为63.9%(46/72)和52.8%(38/72),接受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患者HBV DNA阴转率为52.8%,显著低于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组(77.8%,P〈0.05);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36例患者中,19例(52.8%)HBV DNA阴转,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36例患者中,28例(77.8%)患者HBV DNA阴转,差异具有显著性(x2=4.963,P〈0.05)。结论以rtM204变异为主的拉米夫定耐药在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挽救治疗后疗效确定;以rtA181变异为主的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在接受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后的疗效优于联合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7.
杨秀珍  耿爱文  咸建春  徐洪涛 《肝脏》2012,17(6):405-406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不同耐药位点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4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门诊,住院患者根据耐药位点分为两组:联合用药A组和联合用药B组.A组患者为180位点变异组,B组患者为204位点变异.所有患者均治疗1年.治疗前和治疗后4局、12周、24周、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和AL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ALT水平均显著降低,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显著增加,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对于拉米夫定204位点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疗效较180位点变异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发生耐药的临床过程及挽救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期间出现的病毒学突破,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到HBV聚合酶基因阿德福韦酯相关突变位点,接受挽救治疗措施.结果 15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经中位时间为16个月的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14例出现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rtA181T/V和(或)rtN236T突变,1例出现rtM204I+rtL180M+rtA181T联合突变.耐药后15例患者均给予挽救性治疗措施,其中7例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3个月时HBV DNA平均下降(2.2±0.6)lg拷贝/mL,6个月时,5例HBV DNA低于检测限;另3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患者,6个月时HBV DNA水平下降2.8~3.5 lg拷贝/mL.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是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发生阿德福韦酯耐药后的有效挽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拉米夫定耐药患者44例,其中(A组)21例接受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合用3个月后,停用拉米夫定,单用阿德福韦酯1年,B组23例给予阿德福韦酯加拉米夫定治疗1年。结果 A、B两组治疗12月时,患者ALT复常率分别是61.9%,82.6%;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2.8%,78.2%,HBeAg阴转率分别是11.1%,26.3%。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有效,长期联合拉米夫定能提高HBV DNA阴转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起始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另33例给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评价两组治疗24周、48周和96周时的疗效。结果在治疗24周、48周和96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75.9%、89.7%、100%)和HBV DNA转阴率(72.4%、89.7%、96.6%)与单药治疗组(78.8%、87.9%、100%和69.7%、78.8%、87.8%)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0%和17.2%,与单药治疗组(0%和9.1%)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96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7.9%,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15.2%,P﹤0.05)。结论拉米夫定起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