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颖 《护理研究》2011,25(7):592
颈椎损伤及颈椎手术后病人,为防止再次损伤,需始终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旋转及扭曲。以往我们采取佩戴颈托后,颈部两侧分别用砂袋或毛巾卷固定的方法,存在易移位、不美观及砂袋不吸汗等缺点。现我科巧用自制C型枕用于颈部制动解决了此问题,制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1 颈部制动。颈椎损伤病人一人院即会被限制颈部活动,绝对卧床,其目的是在手术前防止病情加重,手术后防止颈椎不稳定、植骨块脱落等。  相似文献   

3.
颈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患者术后要求强迫去枕卧位、颈部制动.传统方法是患者侧卧时头部垫普通枕,平卧时颈部垫小枕,头的两侧放置沙袋制动[1].该方法易引起患者不适,且容易导致局部压疮的发生.有效的颈部制动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是护理颈椎前后路手术患者的重要内容.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12月~2012年6月对颈椎前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采用浴巾颈部制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损伤及颈椎手术后患者为防止再次损伤,需始终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旋转及扭曲。以往我们采取佩戴颈托后,颈部两侧分别用砂袋或毛巾卷固定的方法,存在易移位、不美观及砂袋不吸汗等缺点。现我科自制U型枕用于颈部制动,解决了上述缺点,现介绍如下。1材料及制作方法准备医用海棉2块,剪刀1把,棉布套1个。取2块50cm×33 cm的海棉,将其中一块中间剪成"U"型面,套上棉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模塑式颈椎矫形器(MCO)在颈部烧伤患者临床应用的形式。方法:19例颈部烧伤植皮术后患者采用MCO全天配戴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11个月,19例患者均达有效以上。结论:MCO重量轻,透气性好,穿戴舒适。便于训练,应用于颈部烧伤患者可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6.
颈椎损伤及颈椎手术后病人,为防止再次损伤,需始终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旋转及扭曲。以往我们采取佩戴颈托后,颈部两侧分别用砂袋或毛巾卷固定的方法,存在易移位、不美观及砂袋不吸汗等缺点。现我科巧用自制C型枕用于颈部制动解决了此问题,制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飞行人员常见临床症状颈部酸痛与颈椎不稳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预防和治疗颈部酸痛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飞行人员颈部酸痛的动态X线表现,观察颈椎不稳情况,并与同期56例无颈部异常感觉的飞行人员比较。结果颈部酸痛患者中,10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18%);对照组2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颈部酸痛患者颈椎存在失稳倾向,颈椎失稳可能在颈部酸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颈部手术术后的引流是预防术后呼吸困难和颈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院从 1997年开始对颈部手术采取负压吸引球的持续引流 ,有效地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甲状腺手术 18例 ,颈部包块 12例 ,喉癌根治术 40例 ,共计 7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咽食管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7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7例咽食管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中,术前6例误诊,其中5例误诊为甲状腺肿物,1例误诊为颈部淋巴管囊肿。1例"颈部脓肿,窦道形成"多次手术,患者于术前确诊为咽食管憩室。7例经确诊后皆行食管憩室切除,分层缝合食管壁。全组均I期愈合,无并发症。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前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此病的重要依据。术中发现甲状腺左叶后方囊性包块时插胃管以鉴别此病。采取手术切除憩室,分层缝合食管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与颈部手法治疗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概括目前国内外与颈部手法治疗相关的最新解剖学研究进展,重点从解剖学和形态学的角度对临床手法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探讨和评价,对指导临床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颈椎损伤、骨折、脱位及颈椎术后患者,为了防止骨折移位、植骨块脱落、脊髓神经损伤,需进行颈部的制动和固定,目前临床常使用毛巾包裹沙袋固定于患者颈部两侧,但是沙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移位,很难起到完全制动的效果,另外沙袋取材不便,形式不统一,并且舒适度欠佳.针对此现状,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颈部固定枕,能够有效固定患者颈部,...  相似文献   

12.
颈部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达建  王新敏 《疼痛》2004,12(1):5-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治疗,疼痛门诊多采用硬膜外注射 颈椎牵引的治疗方法,可获90%的治疗效果。但颈部硬膜外注射,操作较为复杂,风险大,工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硬膜外穿刺技术才能完成。同时硬膜外注射,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3.
颈部手术包括外科的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骨科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 ,以及甲状舌骨囊肿等颈部的肿块等。一般手术时易致神经损伤 ,手术要求病人在术中能保持清醒状态 ,选择颈丛麻醉较多 ,选用的局麻药则需要长效、且对心血管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罗哌卡因的问世弥补了布比卡因的不足 ,使颈部手术的麻醉更趋完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2年8月选择ASAI-Ⅱ级颈部手术的病人40例 ,其中甲状腺腺瘤24例 ,甲状腺癌4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男28例 ,女12例 ;年龄 (32±12.8)岁。体重 (55.6±8.3)Kg,手术时间为 (90±35)m…  相似文献   

14.
负压引流球在颌面颈部手术后应用的观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闫雅凤唐晟  刘宗琼 《现代护理》2006,12(18):1739-1739
目的探讨寰枕畸形术后患者颈部制动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寰枕畸形术后颈部制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颈托制动颈部的护理方法,改进组使用颈托与1kg食盐交替制动护理方法,观察及评估2组患者的颈部舒适程度、皮肤情况、制动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发红情况和感觉舒适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颈托和1kg食盐交替制动颈部,患者感觉舒适,皮肤无发红及破溃,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2003年6月,我院制作的头、颈部急救托应用于临床,在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患者使用中效果满意,抢救及手术时保护了头、颈部皮肤完整不受损害,患者感觉舒适、安全;同时快速达到理想的插管所需体位,利于抢救。临床使用80例无1例插管失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量身定制颈椎枕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力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量身定制的颈椎枕,每日使用8h,疗程为1个月,两组分别采用症状和功能评估表评分、临床疗效评定及多功能颈椎康复治疗系统(MCU)进行等长肌肌力和颈椎活动度评定。结果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症状和功能评估总分为(24.84±2.341)分,对照组为(20.65±2.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4,P〈0.05);实验组临床痊愈率为60.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实验组等长肌肌力和颈椎活动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身定制颈椎枕能促进颈椎病患者颈部肌力平衡、加强颈椎稳定性,改善症状,是颈椎病的一种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胸食管胃颈部吻合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机械吻合技术在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经胸颈部吻合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3例应用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在食管癌切除重建消化道的经验。结果本组53例切除胸段食管,应用管状吻合器经胸颈部重建消化道,吻合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吻合口狭窄,无声嘶。结论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能切除足够胸段食管,国产吻合器具有成本低、无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光成  李勤  龙笑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2):4417-4417
面颈部增生性瘢痕在临床上发生率很高,不仅影响患外观,同时影响相应部位的功能,如颈部瘢痕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直接影响呼吸及进食;若瘢痕在眼角引起患长期流泪,易发结膜和角膜炎,影响视力。临床上除了植皮手术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引进美国生产的VERSAPULSE激光治疗仪,应用其特有的可变脉宽式长脉冲(VP532nm)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小儿颈部淋巴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1992年10月~1998年10月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瘤42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随访25例,随访时间0.5~5.5年,效果优良21例(84%),好转1例(4%),复发3例(12%)。结论 颈淋巴管瘤有浸润性生长趋势,早期手术是最主要治疗手段,正确的选择麻醉及手术方式是防止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