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内斜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的先天性内斜视儿童80例。结果 术前斜视角 30^△~ 80^△,平均 51 .5^△。术后正位65例,正位率81.25%;欠矫15例,欠矫率18.75%;无一例过矫。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天性内斜视应早期手术,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疗效好,内直肌粗壮、紧张者手术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角度内斜视的效果。方法30例大度数内斜视的患者,施行双内直肌超常量后徙8~10mm。结果在30例中26例(86.67%)眼位正常或存在10。以内轻度内斜视,4例(13.33%)患者矫正不足而失败。结论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治疗大度数内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共同性内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内斜均采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根据斜视度不同,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6-9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明显内转及辐辏受限现象,术后经视功能训练,有部分患者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治疗共同性内斜的一种安全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超常量内直肌后徒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徒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向后徒6-8mm,要后随访6-18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徒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婴幼儿内斜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婴幼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双眼内直肌5~8 mm后徙的方法对所有6个月~3岁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另外一部分3~5岁的婴幼儿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两组术后眼位进行比较;并把所有患儿按6个月~2岁和2~5岁分成两个手术组进行远期立体视(术后3年)功能分析比较.结果 6个月~2岁组较2~5岁组术后正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施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8 mm组和施行单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组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个月~2岁组立体视发生率为40.74%,2~5岁组12.50%,立体视觉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1.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婴幼儿内斜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2.婴幼儿内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有可能应在6个月龄~2岁之间进行,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觉更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直肌转位(SRT)联合内直肌后徙术(MRC)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组收治的应用SRT联合MRC治疗的38例(50眼)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棱镜角膜映光法测量所有患者第一眼位斜视...  相似文献   

9.
首选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共同性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首选内直肌超常量后徒介在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中的作用。方法:不管共性内斜哪种分型采取首选内直肌手术量超过常规手术量,根据斜视度不一,采取单眼或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徒6mm ̄8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内转或辐辏受限及无外斜发生,术后经过视功能训练,有部分病例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此手术避免损伤了过多的眼肌,简化了手术,同时维持术后双眼共同运动,并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婴幼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双眼内直肌5~8mm后徙的方法对所有6个月-3岁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另外一部分3~5岁的婴幼儿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两组术后眼位进行比较;并把所有患儿按6个月~2岁和2~5岁分成两个手术组进行远期立体视(术后3年)功能分析比较。结果6个月-2岁组较2-5岁组术后正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施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8mm组和施行单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组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个月-2岁组立体视发生率为40.74%,2—5岁组12.50%,立体视觉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1.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婴幼儿内斜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2.婴幼儿内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有可能应在6个月龄-2岁之间进行,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觉更高的发生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98~299)  相似文献   

11.
曹贺  罗小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370-2372
目的:观察单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在矫正小角度(≤+30△)非调节性的成人共同性内斜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小角度成人(年龄≥18岁)共同性内斜视患者20例30眼,男女不限,随机分组,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单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组)和对照组(双眼内直肌等量后徙组).两组案例全部采用可调节缝线,评估术后3d,3mo的眼位,眼球内转功能及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A).结果:共纳入研究患者20例30眼,男女比例为13:7,年龄18~42(28.2±19.9)岁,观察组10例10眼,单眼内直肌后徙量在8~9 mm;对照组10例20眼,双眼内直肌后徙量在4~5 mm.术后3 d观察组眼位-3△~+10△,平均+5.02△±2.39△;对照组眼位-2△~+10△,平均+4.86△±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5).术后3 mo观察组眼位+4△~+11△,平均+4.31△±1.65△;对照组眼位+3△~+10△,平均+3.91△±2.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术后3 d观察组有3眼内转功能受限,对照组无内转功能受限.术后3 mo,两组均未出现内转功能受限.同视机法测定术后3 mo观察组AC/A为3.09±0.15,对照组AC/A为3.16±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8,P>0.05).结论:单眼内直肌后徙量在9 mm以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成人小角度内斜视的手术方式,对眼球内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取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矫治交替性外斜视,取得了良好的眼位矫正,大多数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现将我院3年来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91年至1993年有详细病例记载共85例,年龄6一12岁54例。男性56例,女性29例。有屈光不正者58例。其中远视散光42例,近视散光16例,大多数为远视散光,屈光度十3·00D~+6.00D之间为多,小儿中以中度远视为多见。多数交替性外斜视单眼视力在卫.O~1.2之间。交替性外斜视按运动方面为主的分型,分开过强型61例,辐按不全型14例,基本型10例。手术方法和手术量一…  相似文献   

13.
陶永贤  张黎 《眼科新进展》2002,22(5):347-348
目的 观察2条内直肌后徒矫正先天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 术中采用2眼内直肌从角膜缘测量进行后徒的方法,后徒量(mm)等于从肌附着点后徒的距离加肌附着点至角膜缘的距离。结果 只用2条肌肉后徒矫正了平均82^△的内科。结论 对≤100^△的内斜视的矫正宜首先选择2条内直肌后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Hummelsheim术式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所致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Hummelsheim及Jensen术式进行综合并加以改良后,为13例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展神经麻痹患者施行该术式并同时行相应内直肌后徙术治疗.观察术后原在位眼位、代偿头位及复视的改善情况.随访期9~36月,平均11.4个月.结果 13例中,术后原在位眼位<+10△,11例代偿头位消失,达84.6%,术后1次矫正满意率为84.6%.随访期内未发现眼位回退现象.结论 改良的Hummelsheim术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夏敏  陈小虎  代艳  赵媛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860-1862
目的:观察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退术治疗大度数非调节性的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1例大度数共同性内斜视,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内直肌超常量后退)和对照组(内直肌常规量后退),评价其手术肌肉条数、术后1wk及1a的眼位和眼球内转功能。结果:观察组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43例,双眼内直肌后徙+单眼外直肌缩短术5例;对照组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6例,双眼内直肌后徙+单眼外直肌缩短术21例,双眼内直肌后徙+双眼外直肌缩短术6例。手术肌肉条数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2,P<0.01)。术后1wk,观察组眼位-2△~+12△,平均+6.52△±3.23△,对照组眼位-3△~+10△,平均+5.38△±2.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P=0.08);术后1a,观察组眼位-5△~+10△,平均+4.57△±2.71△,对照组-5△~+8△,平均+3.92△±2.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10)。术后1wk,观察组有14例,对照组有6例内转功能受限;术后1a,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有2例内转功能受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0.05;χ2=0.47,P>0.05)。结论:超常量内直肌后退术治疗大度数共同性内斜视可减少手术肌肉条数,他对眼球内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直肌后固定术治疗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到2007年5月行内直肌后固定术治疗的17例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术前平均看远内斜度为8.8△、平均看近内斜度为24.2△、平均AC/A比率为10.7.术前有12例无舣眼单视功能,仅5例具有远立体视.术后平均随访12.6月(9~15月),平均看远内斜度为2.8△、平均看近内斜度为3.9△、平均AC/A比率为5.9,其中看近内斜度较术前平均下降20.2△,AC/A比率均达到正常.术后有13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内直肌后固定术可以减少看近的内斜视度数,降低AC/A比率,是一种治疗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02例儿童斜视手术,从角膜缘起测量内直肌后徙量61例(第一测量法),从肌止端起测量内直肌后徙量41例(第二测量法)。术中同时测量内直肌肌止端至角膜缘距离82例。结果表明:术后6周,第一测量法儿童内斜视手术正位率(87%)高于第二测量法(6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内直肌肌止端至角膜缘平均距离4.85mm。我们认为,由于儿童内斜视内直肌肌止端靠近角膜缘,而且角膜缘是一个比肌止端恒定得多的目标,所以从角膜缘开始测量内直肌后徙量能提高儿童内斜视手术的正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对双眼单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64例共同性内斜视惠儿用手术治疗,手术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大部分患儿采用等量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对于斜视度较大内斜视患儿在等量双眼内直肌后徙的同时联合外直肌截除术.结果 64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中52例(81.2%)患儿眼位得到矫正,其中45例获得不同程度的双眼单视功能;12例(18.8%)患儿术后眼位欠佳,其中3例明显欠矫,经第2次手术得到满意矫正.结论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促进儿童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必须尽早矫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内直肌后固定术治疗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到2007年5月行内直肌后固定术治疗的17例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术前平均看远内斜度为8.8△、平均看近内斜度为24.2△、平均AC/A比率为10.7.术前有12例无舣眼单视功能,仅5例具有远立体视.术后平均随访12.6月(9~15月),平均看远内斜度为2.8△、平均看近内斜度为3.9△、平均AC/A比率为5.9,其中看近内斜度较术前平均下降20.2△,AC/A比率均达到正常.术后有13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内直肌后固定术可以减少看近的内斜视度数,降低AC/A比率,是一种治疗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固定性内斜视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眼外肌异常,常常是单眼或双眼被僵硬纤维化的直肌索条所牵引,使眼球固定于某一位置,严重影响视力与外观。笔者近年采用水平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1/2上下直肌鼻侧移位治疗固定性内斜视,大多数术后眼位改善明显,远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